首頁>Club>
唐朝除了蘇定方將軍張世貴將軍,還有哪些被小說演義抹黑的將軍。有哪些被小說演義美化的人
7
回覆列表
  • 1 # 神秘的小天尊

    1.李道宗

    李道宗將軍是唐朝初年的宗室將領,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的曾孫,唐高祖李淵的堂侄。

    李將軍一生戰績赫赫,破劉武周,避其鋒芒,以計摧敗,待劉武周糧盡力屈,不戰而勝;

    戰王世充,在李世民率軍擊敗鄭帝王世充作戰中,李將軍屢建戰功;

    滅東突厥、吐谷渾,在突厥扶持的漢東王劉黑闥軍包圍中,李將軍護持李世民,與尉遲敬德殺出重圍,後西滅吐谷渾,派奇兵逾山襲敵後,兩面夾擊,大敗吐谷渾部。

    徵高句麗,親率幾十名驍勇騎兵衝擊敵陣,高麗軍陣型頓時混亂,後方大軍趁勢斬敵首千餘。

    唐太宗晚年大讚李道宗為與薛萬徹、李勣齊名的名將。但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晚年的李將軍遭到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陷害,流放途中病死,可謂晚景淒涼!

    就是這麼一位從不以勢凌人、心胸寬廣的名將,卻在

    小說《薛家將》中,被塑造成了一個一直陷害忠臣薛仁貴的反面小人,在小說中,李道宗被叫做成親王,在唐太宗李世民召薛仁貴回京之際,陷害薛仁貴,在飯菜裡下迷藥,把昏迷的薛仁貴送到了翠雲公主的床上,誰知翠雲公主正直貞烈,不願與李道宗同流合汙,被李道宗失手打死,並順水推舟嫁禍給了薛仁貴。這在歷史上是完全沒有發生過的,為了塑造薛仁貴的高大形象,李道宗不幸成了反面烘托人物。

    張鐵林飾演的李道宗相信看過電視劇《薛仁貴傳奇》的都印象深刻,如此敬仰賢能、戰功斐然的大唐名將盡然被歪曲為妒賢嫉能、心胸狹隘的廢物王爺,也不得不說世上最可怕的還是文人手上的那杆筆啊!

  • 2 # 伊耆角木

    很多很多,最著名的除了蘇定方、張士貴之外,應該就是唐朝李道宗、宋朝潘美了。

    一、李道宗

    (李道宗)

    與題主說到的張士貴一樣,李道宗被摸黑也是因為關於薛仁貴的小說、評書。這個原因也簡單,因為歷史上的薛仁貴在唐朝徵高句麗的過程中雖然表現英勇,但幾次都並不是主將,小說、評書為了拔高薛仁貴的功勞,自然要找幾個所謂的“嫉賢妒能”的人背鍋,張士貴和李道宗就不幸成為了這樣的人。

    (張士貴)

    先多說幾句張士貴,因為他跟李道宗情況有些類似。“薛家將”故事中的張士貴,嫉賢妒能,甚至有謀反之心。但實際上張士貴僅僅是在唐太宗徵高句麗時是薛仁貴的上級而已,那一戰,薛仁貴表現英勇,被李世民一眼看中,甚至表示,“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從此,薛仁貴由一名普通士兵一路升遷,仍然追隨張士貴鎮守玄武門。沒有任何記載說張士貴曾經欺壓過薛仁貴。而等到薛仁貴參與高宗朝的東征時,張士貴已死,更不能迫害他了。把張士貴樹立成反面典型,恐怕就是想要表現薛仁貴的上司無能,尸位素餐,躺在功勞簿上作威作福。

    (薛仁貴)

    如果說張士貴因為是薛仁貴上司而被抹黑的話,李道宗就是因為他的皇族身份。自古皇族在演義小說中往往就是貪財好色、欺男霸女、性情古怪,甚至陰險狡詐、圖謀篡位。所以,李道宗也就被這麼在小說、評書中被定了型。說他因為愛妾張美人的關係一直暗害薛仁貴,這顯然就符合人們心中的王爺形象。而薛仁貴初出茅廬的唐太宗東征高句麗之戰,李道宗也參與了,一度英勇作戰,但卻有一次土山失守受到唐太宗責罰。這恐怕也是李道宗被黑的原因。但是,李道宗的過錯與薛仁貴也沒有任何關係,那時候薛仁貴只是個小兵。而高句麗讓隋唐三代帝王折戟沉沙,戰敗也實屬正常。

    歷史上的真實李道宗,則是一個難得的將才,被李世民稱為當時“三大名將”之一(另兩人為李世勣、薛萬徹)。李道宗是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太宗李世民的族弟,但卻沒有因為皇族身份養尊處優。李道宗在唐朝開國戰爭中就屢立戰功,追隨時為秦王的李世民擊敗劉武周大將宋金剛,在虎牢關大破竇建德、王世充聯軍。李世民即位後,李道宗更是高歌猛進。在貞觀三年隨李靖、李世勣大破東突厥,並親自押送頡利可汗回長安,了結了隋唐四代帝王的夙願。隨後,李道宗又隨李靖在青藏高原千里奔襲追殺吐谷渾伏允可汗,參與鑄造了唐軍天下無敵的神話。

    當然.,人無完人,功成名就的李道宗也有過貪贓劣跡一度被下獄罷官。但不久就起復,雖然也有過高句麗戰場上的失利,但勝敗兵家常事。之後也在貞觀二十年與李世勣一起北擊薛延陀,挽回尊嚴,保證了一代名將的榮耀。晚年的李道宗卻是淒涼的,高宗永徽四年,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為了剷除異己,借房遺愛案大做文章,屠殺無數朝中與自己不和的皇親勳貴,李道宗也被誣告獲罪流放,死於途中,直到長孫無忌倒臺才獲得平反。

    (李道宗與尉遲恭)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評書、小說、影視劇中所說的尉遲恭打李道宗倒是確有其事。不過不像文藝作品中說的李道宗如何惡毒尉遲恭伸張正義,事實上這件事純粹是尉遲恭的不對。當時李世民設宴,尉遲恭覺得坐在他前面的人功勞不如他,因此起了爭執。當時李道宗坐在尉遲恭下手,慌忙起身勸架,卻被盛怒的尉遲恭一拳打中眼睛,幾乎打瞎。為此,李世民以漢高祖殺韓信、彭越的典故警告了尉遲恭,尉遲恭深感害怕,從此不敢再居功自傲。

    二、潘美

    潘美,北宋開國名將,但人們提起他就說是陷害楊家將的奸臣。實際上是個誤會。

    歷史上的潘美,在北宋開國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隨太祖趙匡胤南征北戰,率軍滅南漢、隨曹彬滅南唐,太宗即位後又隨太宗滅北漢,並且兩次宋太宗伐遼時都擔當了重要任務。而這也就是他被黑的根源。

    小說、評書中的潘美(或寫作潘仁美、潘洪)是潘貴妃的父親,因為楊業的兒子楊七郎在擂臺打死自己兒子潘豹,懷恨在心,在北伐遼國,楊家將擔任先鋒時故意害死楊業父子。甚至他還意圖勾結遼國篡奪宋朝江山。會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源,還要從楊業之死說起。

    (楊業)

    楊業是北漢睿宗養子,賜姓劉,與睿宗子侄輩用同樣的繼字,所以在北漢叫劉繼業。等宋高宗滅北漢,劉繼業歸降,複本姓楊,本名一個業字,但遼國將其記錄為楊繼業。因為楊業擅長統帥騎兵,多次與遼國交戰,人稱楊無敵。雍熙三年,宋太宗下令北伐,二十萬大軍分東中西三路進兵,原計劃由實力最強的東路軍佯攻,吸引遼軍主力,等中西二路得手後合圍遼軍,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但是,由於東路軍主帥曹彬指揮失當,開進太快,沒等中西二路得手就孤軍深入,被遼軍斷了糧道,軍心大亂,取糧過程中被遼軍重創,幾乎全軍覆沒。東路軍主力盡喪,另二路只有撤退。遼軍又撲西路軍而來。潘美是西路軍主帥,認為當時情境只有靠騎兵斷後才能成功撤離。西路副帥楊業最擅長指揮騎兵,自然由他斷後,楊業本不肯去,卻被監軍刺史王侁言語相逼,不得不去。臨行前希望潘美王侁在陳家谷口設下伏兵接應,二人答應。誰知等楊業撤退到陳家谷口發現沒有援軍。最終楊業力戰不敵,被擒後絕食而死。實際上,並非潘美不守信用,而是王侁堅決撤退,潘美有勸阻,但實在攔不住,只好跟著走。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監軍在軍隊中是有無上權力的,他們可以將將領的行為直接彙報皇帝,將帥得罪監軍,等於自尋死路。所以,王侁心意已決,潘美控制不住。何況,如果主帥與監軍失和,身邊數萬將士恐怕也難逃滅頂之災。而等到楊業慘劇真相大白,宋太宗也明白誰才是主要責任人,王侁被除名,流放金州,五年後召回,死於途中。而潘美僅僅被降官,足見這不是他的主要責任。

    但是老百姓恐怕搞不清楚軍隊中監軍的威力,以為什麼都是主帥決定,就把楊業之死扣在潘美頭上。此外,潘美是外戚身份,倒不是小說中說的他女兒是宋太宗的貴妃,真實情況是他八女兒是太宗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真宗趙恆的妻子。但是當時趙恆連太子都不是,只是韓王,並且沒幾年後,潘氏就死了,都沒熬到趙恆即位。雖然趙恆即位後追封了潘氏為皇后,但這個時候潘美也死了,真可謂根本沒沾到一點外戚的光,卻因為這個莫名其妙的外戚身份,更加被老百姓唾罵,老百姓總認為國丈這種人都是無惡不作的。就這樣,一代名將成了白臉奸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髮很毛澡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