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久緘默如雲漂泊

    講一個左宗棠的故事。

    左宗棠好哥哥左宗植同去考舉人,放榜之前的那一天倆人都在客棧裡面睡大覺。說是睡大覺實際上兩個人都徹夜難眠,寤寐思服。,但是要裝出一副鎮定的樣子,等到天快亮了的時候,客棧外面有鑼鼓響聲,原來是左宗棠中了舉人差人來賀喜,左宗棠再也裝不下去了,趕快穿衣服,結果一隻襪子怎麼也找不著,越找越亂,越亂越找,最後在枕頭底下找著了,他哥哥就批評他說,一個舉人就把你弄成這樣,沒一點風度。結果一會又有鑼鼓聲響,原來左宗植中瞭解元,舉人的第一名,這下子換左宗植找襪子了,左宗植比左宗棠還手忙腳亂,最後發現兩隻襪子穿在一隻腳上,左宗棠反過來笑道:看來解元才能把人手忙腳亂。個人分享,歡迎大家交流!

  • 2 # 朱錫北

    名人開撕,過招趣事。認識一個演奏家,在圈子裡名氣應該不小,平日裡看上去挺斯文的,說話不緊不慢,臉上總帶三分笑。

    一次,他嚷嚷著要我帶他去見一個響噹噹書法家,是個老爺子。我們去了一幫子人,因為去拜會他,帶了酒、水果和鮮花。在一個比較高雅的老幹部活動中心,大家圍著老爺子聽他講書法與國學。此時,同去的一個福建老闆想要他的一個簽名,老爺子沒吭聲,他這種級別的書畫名家,人家都是帶著現鈔求字的。一旁的人都說,馬老闆久仰您的風彩,今天特意給您帶了這些禮物,老爺子不好意思勉強在一張明信片上籤了自己的大名。

    這挑起了這位演奏家興趣,求老爺子幫他題幾個字。我們知道,可能性太小了,不過這也算是一個名家,名家對名家可能商量得通。我們連忙介紹這位演奏家的經歷,老爺子還說"哦,原來還是一個部隊系統的"。當聽他說要題"中國琴帝"時,老爺子沉默了一會,說你這個字我題不了,應該有音協題,再說手風琴是舶來品應該讓發明國來命名,現場大尷尬。畢竟老爺子見多識廣,不一會兒大夥又嘻嘻哈哈了。臨走,還送我們到大門口,上車時就是死活找不到那個演奏家,有人說中途他早就撤了…。

    過了一段時間後,他邀請我去他家喝茶。剛進門,就見一個非常熟悉的美女,葛優式躺在他家的沙發裡,穿著比較簡單…。因為稍有一點尷尬,我脫鞋換鞋時,美女對我衣著、皮帶和鞋仔細打量了一番,一會兒就進了一個小房間。我低聲問"這誰啊,怎麼這麼眼熟"。他說:"我妹妹,誰誰誰",我恍然大悟:"那可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演員"。他只說了句"她進去打坐了"。

    不一會兒,他的一個朋友來電話說在他家附近喝茶,我們去了茶樓,好像是個什麼活動,約有幾十人。見裡面有倆仨都是他的朋友,他開始活躍了,我坐在一邊品著普洱茶呢。他們一會兒這幾個人合影,一會兒又是那幾個。你別說,名演真不少呢。忽然,他暢開了嗓子"你們為什麼不與我合影啊,我也是一個名家"。只見旁邊坐著一個跟瘦猴似的人,輕蔑地問:"他是誰啊?"看得出,這個問的人是今天組局的主人,身旁站著兩個跟班。都沒啃聲,後來才知道這個人與臺灣的上層關係不一般。

    名人之間的開撕,其實很隱晦的,也算是名人的一種"趣事"。

  • 3 # 笑看東籬

    眾人有知,民族英雄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於1878年收復了新疆。而後又讓士兵抬著棺材,在俄國駐哈密的司令部前遊行,表明誓死抗擊俄國,堅決收復伊犁的決心。有力配合了曾紀澤的外交鬥爭,迫使俄國歸還了伊犁。

    現在專門講述“左宗棠巡視上海租界的趣聞軼事”!

    1881年,左宗棠出任兩江總督。為了加強海防,他在任內多次赴上海巡視。

    有一次,他帶兵持械乘轎去上海租界巡視。起初,外國巡捕以無照會而持械為由,加以阻攔。左宗棠大怒,義正辭嚴地宣告:“上海本中國地,外人只租界耳,以我中國軍人行中國地,何照會之有?”他命令親兵“槍實彈,刀出鞘而行”。結果,“西人除道,換升中國龍旗,聲炮十三響,觀者如堵,詫為從來末有之事。”

    這是左宗棠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又一件小趣事,但他在侵略者面前所表現出來的英勇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直受到中華民族的稱頌!

  • 4 # 玩火的青年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學家。

    2、郭沫若的讀書方法

    郭沫若曾寫過一副讀書聯:“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說,讀書要靠平時下功夫,不能一心血來潮就加班加點搞突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鍥而不捨,持之以恆,決不能時而勤奮時而懈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3、瑞環同志“惡補”文化知識。

    同樣是在上邊那篇講話中,瑞環同志回憶了他的這段經歷。他說,他的初中、高中和大學的課程,他的文化知識、建築專業知識和社會科學理論知識,幾乎都是利用業餘時間自學的。他知道自己底子差,所以幾十年來一直在補課,有時簡直是“惡補”。

    由此所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當然,有一分耕耘便會有一分收穫。葉小文同志在 6月10日《人民日報》上發表的《改進文風的功底在“務實求理”》一文中就這樣讚許道:“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

    4、長明燈下苦讀的王冕

    元代畫家、詩人王冕出身農家,小時候要幫人家放牛,幹雜活。有一天,他借到一本早就想看的書,但白天在寺院裡幹活,一則忙得喘不過氣來,二則老和尚也不讓他幹活時看書,所以他只好在晚上讀書。可是沒錢買燈油,好學的王冕忽然想到:佛殿裡不是有長明燈嗎?

    那裡,老和尚晚上是不會去的,極安靜,沒有干擾。深夜,他來到佛殿,只見長明燈在微風中搖盪,微弱的光照在佛像上,顯得陰森可怖;但是強烈的求和欲使他壯大了膽子,爬到佛像的膝上,湊著長明燈讀他喜愛的書。他專心致志,很快就忘掉了周圍的一切。

    從此以後,佛殿的長明燈下,天天有個孩子在凝神苦讀。由於他很早就當了勞模,又是突擊隊長,不脫產,還得多幹活,學習的時間只能從比別人更少的休息中去擠。晚上讀書時,為了不影響別人睡覺,他就常常到路燈底下去學習。在路燈下看書,夏天還好辦,冬天就只好穿上棉襖、大頭鞋,戴上口罩。

    5、蘇秦頭懸樑錐刺骨

    戰國時蘇秦,與魏人張儀同師鬼谷先生。他夜間讀書,苦心鑽研,睏倦欲睡時,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腳步上。漢代孫敬好學,讀書時,用繩子把頭髮系在屋樑上,以防止打瞌睡,來督促自己努力攻讀。

  • 5 # 落英之舞9

    中國書畫藝術源遠流長,在文化歷史長河中,也發生了不少有關書畫的奇聞佚事,現分享一個關於“溥儀賣字”的故事。

    眾所周知,中國封建皇朝的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出生於1906年,1967年10月逝世,他是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又稱清廢帝或宣統帝。

    在清皇朝覆滅後,溥儀被趕出宮,遷居到天津張園。有一天,溥儀心血來潮,扮作落魄文人,到天津一個商鋪雲集的地方“賣字”。他挨家挨戶給店主寫對聯,索取酬金。那時代沒有網路和直播,皇帝居於深宮,平常百姓哪裡認識他,又看到他衣衫襤褸,就當打發乞討者一樣,給三五個銅板讓他走,或者等他一走開,便將對聯撕了投入紙簍。那天溥儀寫了七十餘幅對聯,卻所得無幾。這讓曾經的“皇帝”很有些失落。

    第二天,溥儀派人回收字幅,如果對聯完整的,就以百枚銀洋贖回。七十餘聯中,完好的只有四聯,結果用了四百元贖回。眾店主都覺得奇怪,見對聯落款為“青巾”,於是問“青巾”的墨跡為什麼這樣值錢。有人將實情說了出來,原來“青巾”是“清帝”的省筆。

    眾店主恍然大悟,回家將撕碎的對聯精補細綴,視為珍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宙有外星文明嗎?在冰冷而又遙遠的外太空,距離地球幾十甚至幾百億光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