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329082126329
-
2 # 使用者7949458018985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無私的,古往今來也有不少歌頌父愛和母愛的詩句。好比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等。而有一句話叫做“可憐天下父母心”,不少人在寫文章的時候經常會引用這句話,但是大部分人對於這句話的原作者卻一無所知。這句話出自一個名人,她就是慈禧太后。
其實用“臭名昭著”來形容慈禧太后是最合適的。慈禧太后掌權,雖然不是清朝覆滅的直接原因,但是卻加速了清朝的滅亡。慈禧太后手下亡魂有不少,好比說死的不明不白的慈安太后,甚至包括她親生的兒子同治皇帝之死,也跟她有莫大的關係。雖然同治皇帝是名正言順的皇帝,但是其實真正的朝政大權全部掌握在慈禧一個人手中。
為了更好的控制同治皇帝,她更是將同治帝身邊塞滿了自己人,當時同治帝后宮中絕大多數的妃嬪,都是慈禧硬塞給他的。少有幾個同治自己喜歡的,慈禧卻不願意讓同治寵幸這些妃子,唯恐其中一個生下皇子,動搖自己的地位。
漸漸的同治帝也發現了自己母親的心思,他乾脆自暴自棄起來。同治帝當時經常微服出宮尋花問柳,既然在宮中找不到快樂,就去民間放浪形骸。而慈禧太后雖然知道這樣做不妥當,但是同治帝公然放棄跟她爭權奪位,她對於這樣的結果是樂見其成的。
而且同治皇帝在宮外就算是再有相好,也不可能帶進皇宮,不會動搖她的統治地位,所以慈禧太后對於同治皇帝此舉是預設的,甚至暗地裡還鼓動他出宮。就這樣,同治皇帝日日在宮外瀟灑,染上了花柳病,最終年紀輕輕就因為花柳病而一命嗚呼了。如果慈禧太后不是這樣放縱同治皇帝,他也不可能會染上這種不堪的疾病去世。可以說是慈禧太后的爭權之心,間接的害死了同治皇帝。
即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在絕對的權力面前也得讓位,慈禧太后最終選擇了權利而放棄了自己的兒子。可是這樣一個不稱職的母親,卻寫出了一句歌頌父母養育之恩的醒世名言,實在是莫大的諷刺了。慈禧太后的母親70大壽那一天,慈禧原本是要出宮為母親賀壽的,但是正好遇上國事無法成行。
於是她就寫了一首詩,命人送到壽宴上去,代替自己為母親賀壽。這首詩是這樣的: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隨著這首詩附上的還有慈禧親筆書寫的一個“壽”字。而慈禧的家人接到這封壽禮,倍感榮耀,立刻把慈禧御筆懸掛在中堂之上。可惜慈禧去世之後,留下的名聲實在是太差了,就連慈禧的孃家也想跟她劃清界限。於是這首詩被取下焚燬了,慈禧原筆雖然不在了,但是詩句卻流傳了下來。
回覆列表
祝母壽詩》是慈禧太后為母親富察氏所作的一首詩。慈禧母親六十大壽的時候,紫禁城雖距離錫拉衚衕母親宅邸咫尺之遙,慈禧卻並無法去參加母親的大壽,便作詞寫下一副書法。其中的詩句“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被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