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產經洞察
-
2 # 矛盾之劍
這個問題,首先要釐清兩個概念:一是時間——1949年10月1日至今,這是學界對當代的界定。二是”名曲”,按字義來說,應該是樂曲,而不是歌曲。按照這個定義,談一下我心目中的十大名曲。需要宣告的是,跟歌曲一直以來的繁榮相比,器樂曲要冷清許多。雖然我們祖上的確闊過,誕生了許多流傳千百年的《高山流水》、《梅花三弄》、《陽關三疊》等等名曲,但進入當代以來,器樂曲的曲高和寡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下面這十首曲目,僅代表個人認知,還望方家賜教!
1,《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作者何佔豪、陳鋼,誕生時間1959年,餘麗拿擔任首席小提琴。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小提琴曲,是交響樂民族化的創世紀之作。寫作這部樂曲的目的是為國慶十週年獻禮,但公演之後卻震動了全世界!令人驚訝的是兩個作者當年一個26歲,一個24歲,他們為什麼能產生這樣的靈感,至今都難以解釋!
2,《春節序曲》,管絃樂曲,作者李煥之,寫於1955—1956年。這本是大型管絃樂曲《春節組曲》的第一樂章,但因為主題鮮明、結構完整、膾炙人口,《春節序曲》漸漸就成了一個獨立樂曲進行演奏。
3,《百鳥朝鳳》,嗩吶獨奏曲,1953年在全國公演。這其實是一首流行於魯豫皖冀一帶的民間樂曲,1953年山東菏澤地區代表隊在全國會演中演奏了此曲,從此流行全國。
4,《賽馬》,二胡獨奏,作者黃海懷,作於1960年。喜歡二胡的人沒人不知道《賽馬》。此曲於1962年參加首屆“羊城花會”轟動廣州,並就此紅遍全國。
5,《喜洋洋》,民樂合奏,作者劉明源,作於1958年。這首具有濃郁華北地方特色的樂曲甫一問世,就成了深受民間喜愛的節日曲目,而作者本人享有”中國弓弦樂之聖手“美譽,他對中國弓弦樂器的深刻理解,使該曲將二胡、板胡表現力的挖掘達到了極高的程度。
6,《新疆之春》,小提琴獨奏曲,作者馬耀先、李中漢,作於1956年。中國小提琴又一經久不衰的陽春白雪。跟《梁祝》相似,作者當時也是風華正茂的在校大學生!
8,黃河鋼琴協奏曲,作者殷承宗、儲望華、劉莊、盛禮洪、石叔誠、許斐星六人,作於1969年,1970年5月1日首演。該曲改編自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因為“史詩的結構、華麗的技巧、豐富的層次、壯闊的意境”,被稱為“世界音樂史上最為著名的中國鋼琴協奏曲”。
9,《第一交響序曲》,作者關峽,作於2003年12月。該交響樂是根據作者的歌劇《悲愴的黎明》主旋律重新架構而成,由於被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作為配樂而為人知曉(在這裡替作者哭一下……)。
10,《逝去的時光》,大提琴協奏曲,作者陳其鋼,於1998年4月在巴黎首演。我們的作曲家給大提琴寫的曲子真少啊!幸運的是有《逝去的時光》,而且還是一首絕對能激起你心海漣漪的鉅作!首演的大提琴擔當是著名的馬友友,然後立刻就響徹世界,成為被國內外反覆演奏的世界名曲!
寫到這裡,可謂是嘔心瀝血,把我對中國當代代表性樂曲(我心目中的)逐一都奉獻給大家了。其實我認為原題主的問題應該是提問歌曲而不是樂曲,他模糊性的表述讓我藉機給大家做一個另類的推介,相信這比發表對歌曲的見解更有意義!
-
3 # 千枝萬葉74080886
本提問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眾所周知,所謂的名曲中的“曲”,指的是沒有歌詞的“樂曲”!
與有歌詞的“歌曲”,是兩種不同的音樂體裁。
既然是選擇當代十大名“曲”,又怎麼會有“歌”入選呢?
很明顯,題主把“曲”與“歌”混為一談了?!
此提問的規範問法應該是,“如果評選當代十大名曲,哪十首樂曲可以入選?(如果題主的本意是評選樂曲的話)”
如果題主的本意是評選歌曲的話,規範的問法應該是“如果評選當代十大名歌,哪十首歌可以入選?”
不同的問法將帶來截然不同的答案!
因此,題主的本意到底是評選什麼,這是在回答問題前必須要搞清楚的!
回覆列表
1、高山流水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四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絃,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一曲被錄入金唱片上,於1977年8月22日發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階生物傳道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文明資訊。
2、廣陵散
據《琴操》記載:戰國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因延誤日期,而慘遭殺害,聶政立志為父親報仇,入山學琴十年,身成絕技,名揚南韓。韓王召他進宮演奏,聶政終於實現了刺殺韓王的報仇夙願,自己也毀容而死。後人根據這個故事,譜成琴曲,慷慨激昂,氣勢宏偉,為古琴著名大麴之一。
3、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稱《落雁平沙》。曲調悠揚流暢,透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盤旋顧盼的情景。對於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鴻雁飛鳴”來描寫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的;也有從鴻雁“迴翔瞻顧之情,上下頡頏之態,翔而後集之象,驚而復起之神”。“既落則沙平水遠,意適心閒,朋侶無猜,雌雄有敘”,發出世事險惡,不如雁性的感慨的。現在流傳的多樹是七段,主要的音調和音樂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綿延不段,優美動聽;基調靜美,但靜中有動。
4、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樂曲是公元前202年中國歷史上的楚漢相爭為題材,描繪劉邦和項羽在垓下決戰的情景。樂曲主要歌頌了楚漢的勝利者劉邦,盡力刻畫“得勝之師”的威武雄姿,全曲氣勢恢弘,充斥著金戈鐵馬的肅殺之聲。《十面埋伏》可以說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藝術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創造了單個樂器的獨奏形式表現波瀾壯闊的史詩場面(而現代,這往往需要大樂隊式的交響曲體裁方能得以完成),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藝術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名作。
5、魚樵問答
樂曲透過魚樵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表達了對追逐名利者的鄙棄。樂曲採用漁者和樵者對話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調表示問句,下降的曲調表示答句。旋律飄逸瀟灑,表現出魚樵悠然自得的神態。正如《琴學初津》曲意深長,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歌之乃,隱隱現於指下。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6、夕陽蕭鼓
是抒情寫意的樂曲,1925年前後,上海大同樂社根據經曲改編成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這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優美流暢。樂曲透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形象地棉會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讚頌了江南水鄉的優美風姿。
7、漢宮秋月
樂曲表現了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意在表現古代受壓迫宮女幽怨悲泣情緒,喚起人們對她們不幸遭遇的同情。
8、梅花三弄
曲中泛音曲調在不同徽位上重複了三次,故稱“三弄”。相傳晉恆伊作笛《梅花三弄》,後人移值為琴曲。樂曲透過歌頌梅花不畏寒霜、迎風斗雪的頑強性格,來讚譽具有高尚情操之人。1972年王建中改編成鋼琴曲,表現的主題則是毛澤東《詠梅》。
9、陽春白雪
相傳為春秋時期的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白雪”取另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它以清新流暢的旋律、活潑輕快的節奏,生動表現了冬去春來,大地復甦,萬物向榮,生機勃勃的初春景象。
10、胡笳十八拍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