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霍大勝
-
2 # 芸窗月影
“不遷怒,不貳過”的意思是不遷怒於別人,不會犯兩次同樣的錯誤。 這句話選自《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哪個弟子最喜歡學習呢?”孔子說出了下面的一番話:“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顏回29歲時,頭髮就全白了,過早死去。孔子很傷心,他告訴魯哀公,我的學生顏回愛好學習,他從來都不把自己的怒氣轉移到別人身上,不重複犯同樣的過錯。但他不幸早死了,以後再也沒有這麼優秀的學生來繼承傳播我的理想了。
孔子的評價讓我們對顏回肅然起敬,而孔子的嘆息也說明了一個事實:能做到不遷怒不貳過的人實在太少了,它真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修養啊!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或許我們經常掛在嘴上,用來勸他人也激勵自己。但是細細想來,確實很難有人能夠真正做到。
雖說如此,但我們還是不能就此放棄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發。哪怕僅僅作為心靈的滋養,行為的方向,也是很有益處的。
先說“不遷怒”吧,字面意思是不遷怒於別人,但我們是不是還可以理解為不遷怒於自己呢?不遷怒於別人是難得的修養,而不遷怒於自己,則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內傷。
同樣是遇到不如意了,有些人會遷怒於別人,他們把身邊人當成出氣筒,惹得大家都不舒服。另一類人卻正好相反,他們會很自責,會一直在自己身上找毛病,認為是自己做的不好才導致壞的局面。
相比之下,第一類人往往撒完氣,自己心裡舒坦了,別人卻難受了。這樣不僅是缺乏教養的表現,而且也體現了他們自私冷漠,不顧他人感受的性格缺陷,實在不值得效法。
想起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人,在外邊受了氣,回到家裡給家人擺臉子鬧情緒,搞得好像全家都跟他過不去似的。所以有人提倡“別把壞情緒帶回家”,可見真的很有必要。
還有的和家人吵架了,出門逮誰懟誰,火氣全扔給外人了。這樣別人能有好心情嗎?若遇著修養好的,可能一笑而過不與你計較,權當瘋狗咬人了。若遇著修養同樣差的,要麼和你吵,要麼把火氣再轉移給別人,這樣傳下去,恐怕連空氣都要一點即燃了吧,實在對環境不利。
好的人際關係需要好的修為去營造呵護,而我們最不該做的就是遷怒於別人。
而那些動輒遷怒於自己的人卻也真讓人心疼而嘆息,按說你不給別人製造不快,真是好樣的。可你卻為何要自找不痛快呢?
性格過於內斂隱忍的人大多如此。這類人太過自律,經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到苛責的地步。總認為是自己不夠優秀,才會讓事情不順利,是自己沒有努力才會導致一敗塗地,是自己考慮不周全才會功虧一簣…… 總之,一旦出了狀況,這類人永遠不會在外界和別人身上找原因。他把矛頭對準了自己,把自己解剖得體無完膚,一無是處。這樣的話,他能快樂嗎?長此下去,內心的自我否定,自我懷疑會越發嚴重,更甚者也許會導致一定程度的精神疾患。
所以說,不管是遷怒於他人還是不理智地怪罪自己,都是不好的做法。
人難免會失意,也不可能總會成功。而當這種人生的常態出現時,我們應該儘量保持沉著冷靜,好好的分析一下原因。
是自己的原因就坦然面對,積極尋找解決之道,不要一味地沉浸在自責愧疚和悔恨中,那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愚蠢做法。
如果自己沒錯,卻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也不要遷怒於他人。還是冷靜地想一想為什麼會這樣,是別人誤解了自己,還是他人故意找茬,抑或是失敗的原因在你能力範圍之外。只有理智地想清楚了,才不會盲目地怨天尤人,事情也才會有轉變的可能。
再說說“不貳過”吧,也就是說不在同一個地方重複犯錯,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不過同樣是說起來不難,要做到可也實在不容易。
能做到的人,一定是自律自強,懂得自我反思,善於總結經驗教訓的人,這樣的人必定成功。
做不到的人似乎也沒事兒。這次錯了,沒事。下次再錯,好像也就那麼大個事兒。管它呢,費那心思幹嘛?走哪說哪話,大不了重來。
看起來能做到的人似乎活得累,而做不到的人好像更符合現代一些人的心理,輕鬆而又瀟灑。
然而從長遠的發展來看,哪種更有助於個人的成長呢?肯定是那種自律的人,他不會在同一個地方反覆跌倒。
記得以前教過一個學生洋,他平時學習也不怎麼努力,別人早起到校背單詞背公式,他每次上課鈴響才進教室。別人晚上熬夜複習功課,他早早就上床睡覺。別人週末補課,他照樣玩遊戲。可以說,“勤奮努力”這類詞語根本與他不沾邊兒。按說他成績應該很差吧,可是奇怪的是他竟然回回名列前茅。是他聰明嗎?不是。他在老師們的眼裡,好像有時候還挺笨的。往往一道題別人都說會做了,他還在問來問去,這一步為什麼,下一步怎麼做。有時候老師都挺煩他的,但是凡是老師講過他們做過的題目,他再也不會出錯,同樣的錯誤在他身上從來不會重複出現。
另外一個很勤奮的學生晨,每次把同一道題做好幾遍,感覺他一直很努力。但每到考試,老師講過的原題,他卻一錯再錯,氣得老師罵他不長記性白做了那麼多。
現在想來,洋其實並不懶,只不過他不做無用功。他之所以取得好成績,在於他善於鑽研,勤於總結,牢記每個問題的關鍵,保證了每次做題的有效性,所以屬於高質量的學習。
而那個表面勤奮的晨,只是給人留下了刻苦努力的假象,只是一遍又一遍做著機械運動,不長腦子不用心思。從來不分析他的問題所在,反覆在同一個地方犯錯,真是既耗時費力,又毫無效果。
後來洋考上了山東大學,而晨上了寶雞文理學院,這樣的結果與他們的學習狀態密不可分啊。
這樣說,並不是否定勤奮,而是想說在成功的路上,光有勤奮是不夠的,還需要用心,不要讓同一塊石頭反覆將自己絆倒。
看來,“不遷怒,不貳過”真是一種高貴的修養。如果做到了,那真是既有益於人際關係的處理,又能幫助自己獲得良好心態,還可以助自己在成長的路上少走彎路。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實踐遵守呢?
也許很難達到顏回那樣的境界,不過有什麼要緊呢?只要心嚮往之並努力靠攏,那麼也就是遲早的事了?
回覆列表
儒家的“聖人”是對具有完美人格的稱謂,這個“完美人格”的兩個主體要素就是“不遷怒、不貳過”。
不遷怒的人,是懂得世間萬物本性的人
我們通常講人性,其實還有物性、天性、自性,這些加起來就等於“理性”。具有“純粹理性”的人,自然是不以物悲,不以物喜,“怒”都沒有,何來“遷怒”?
女子憤怒地大喊大叫,一個時辰後,禪師來了,女子對著禪師破口大罵,禪師掉頭就走。又一個時辰後,禪師又來了,女子就責問禪師為何把她關起來,禪師轉身又走了。
如此這般數次,當禪師又走過來,女子一聲不響靜靜地坐在那。禪師問她:“還生氣嗎?”女子問:“什麼是氣”?
當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事實上人的思想認識轉變沒有這麼快。這位女子一天時間的思想轉變,很多人可能需要很多年都未必能夠做到。
哲學是從結果找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從原因看結果。自身具備理性,懂得各種物性、人性以及事物變化規律,也就明白了任何事都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
有了“理性”,也就會對自身行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但人是需要成長的,成長之路就是一條學習之路,是難免會犯錯的,能夠知錯改錯不貳過就是行動完全具備了理性,能夠把理性付諸於行動,也就達到了“知行合一”。
結語: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之一,孔子一直把他當做自己的學術接班人,如果顏回不是早死,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孟子什麼事了!顏回的死對孔子打擊很大,加上孔子的兒子孔鯉,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路也都早亡,可以說孔子的晚年有些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