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馬談古今

    看過《水滸傳》的人大都覺得宋江接受招安很不應該,為梁山英雄而感到惋惜,甚至覺得他們應該去推翻當時的統治,而且最後會取得勝利,那麼不禁會讓人好奇了,梁山好漢到底有多少人馬,可以去和當時的朝廷統治抵抗?

    其實,很多讀者認為梁山的好漢可以跟朝廷對抗,可能是看了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大聚義的場面和“兩敗童貫,三敗高太尉”的戰績所鼓舞。但是,想要和朝廷對抗,除了梁山好漢們過人的本領,有足夠的人馬也是必須的,那麼梁山鼎盛時期的兵馬到底有多少,是否可以和朝廷抗衡呢?

    透過原著我們知道,在白衣秀士王倫在位的時候,梁山其實沒有多少人,物資也很少。在林沖上山前,柴進這樣介紹梁山,有幾個好漢領著幾個小嘍囉打天下的組織。但是,當晁蓋真正接替後,便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後來宋江在和別人說起梁山的時候就變成了,晁蓋帶領著幾千兵馬在梁山上活動,但這還只是發展階段。 最後,到宋江真正上山後,梁山人馬才到了巔峰階段。

    宋江上山後第一場大仗是攻打祝家莊,這時候梁山就已經派出了七千多人,在後面的高唐莊戰役的時候就已經一萬多人了,也是這一場戰役讓朝廷發現了這股強大的勢力。這時的梁山還在不斷擴大,到後來的攻打曾頭市的時候,梁山上派出的人馬就達到了驚人的兩萬多人,這已經不亞於當時大城市的標準軍隊的規模。 再到大聚義的時候,梁山總人馬,已不少於三萬人。

    後面,燕青曾和太尉說了這樣一句話,意思是他代表梁山十萬人民感謝,即使這存在些許誇大成分,但是其實當時梁山的人馬也不少於七八萬,最後無奈被朝廷招安後,差不多五千左右的梁山好漢們被打發回家,所以說這樣算來在真正招安時,梁山的人馬大約在七萬五千人左右。

    根據原文,梁山在最鼎盛也只有七八萬人,但是當時的北宋的禁軍就有八十多萬人,這還不算遠在邊防的一些部隊,所有軍隊加起來人數不會少於百萬人,如果去嘗試推翻朝廷,怕是以卵擊石,所以說,如果朝廷鐵了心要剿滅梁山,梁山好漢們最好的選擇也就是接受招安,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

  • 2 # 漁歌夜話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很多讀者都感到兵強馬壯的水泊梁山在多次大敗朝廷,大有取而代之的實力前提下,卻由宋江為首投降派力主下向朝廷招安,感動悲憤窩火!那梁山到底有多少人馬,真可以與宋廷抗衡?我看未必!

    梁山在晁蓋帶領了一眾江湖英雄聚義後,規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後來宋江上山,梁山人馬到了巔峰階段。攻打祝家莊的第一次戰役,梁山派出七千多兵馬,大獲全勝!此戰獲得大批裝備糧草,壯大了梁山聲威。高唐莊戰役時候,梁山就可以派出一萬多人馬,此戰役讓朝廷受到震動。水泊梁山名聲大震,各地綠林好漢,江湖豪傑,失意官軍紛紛前來投奔。攻打曾頭市的時,梁山派出的兵馬達到了兩萬多人。遠超過當時大型城市的軍事守備力量。 再到大聚義英雄排坐次的時,梁山總人馬,可能達到五萬左右。

    燕青代表宋江向招安太尉表忠心說道:他代表梁山十萬兄弟願意向朝廷效忠。雖有誇大成份,也有為眾兄弟向朝廷要利益的因素!最後眾好漢在各懷心思下認可了被朝廷招安,被編入軍籍。據此水泊梁山在招安的鼎峰時期,大約七八萬左右人馬。

    水泊梁山勢力得以長期存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一;北宋末年,群雄環伺,內憂外困。遼金西夏輪番向大宋用兵。內部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朝廷實在無力大規模剿滅梁山!二;梁山地處荒僻既無力威脅宋廷政權,也因地利優勢,難以根除梁山勢力。因此得以長期存在。三;梁山勢力從首領政治格局到規模格局都沒發展到推翻朝廷的層次。因此想用招安途經加以引導利用!故未對其全力下死手,讓梁山得以長期存在!

    趙宋王朝以軍事譁變起家,對擁兵自重十分敏感。因此終宋一朝,天下兵馬都由皇帝一人掌握,軍隊數量嚴重超員,為歷代軍隊數量之最!北宋末期,大宋朝廷軍隊不會少於一百萬人,如果以區區數萬軍隊想與朝廷對決,必定是自尋死路。所以說,如果不是朝廷內憂外患,四面受敵,要剿滅梁山不是太困難的事,選擇接受招安是梁山好漢們最好的歸宿,畢意做賊不是長久之計!

  • 3 # 麓風軒

    題主這種說法,是受了文學作品《水滸傳》過渡渲染的影響,說梁山兵強馬壯,能夠對抗大宋朝廷是與史實不符的。

    實際上,真實的宋江起義只是北宋眾多農民起義中的一次,人數不多,規模也不大,很快就失敗了,但宋江起義的影響力較大,其事蹟被後世不斷演繹,成為《水滸傳》的歷史原型素材。

    那麼梁山宋江起義到底有多少軍隊呢?

    我們透過以下史料的來分析:

    一、宋江起義大致過程

    宋江起義發生在1119年,也就是宋徽宗宣和元年,宋江聚眾36人在梁山泊(梁山濼)起義,率眾攻打河朔、京東東路(今山東青州),轉戰青州、齊州(今山東濟南)至濮州(今山東鄄城北)間,攻陷十餘州縣城池。十二月,徽宗納亳州知州侯蒙建議,招安宋江,未成,再命歙州知州曾孝蘊率軍征討。宋江從青州南下沂州(今山東臨沂)。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攻取淮陽軍(今江蘇睢寧),從沭陽乘船到達海州(今江蘇連雲港)。五月,宋江率眾登岸後,遭海州知州張叔夜伏擊,船隻被焚,宋江戰敗投降了張叔夜,起義失敗。

    後來,在張叔夜的勸說之下,有歸順之意,張叔夜上奏朝廷,保舉宋江等人參與大宋軍隊征討方臘,將功贖罪(當然,史學家對宋江等人是否參與征討方臘還有爭議)。

    二、宋江最初起事的36人

    宋江起義的導火線是宋朝廷為解決財政困難,宣佈將整個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為“公有”,規定百姓凡入湖捕魚、採藕、割蒲,都要依船隻大小課以重稅,若有違規犯禁者,則以盜賊論處,從而激起民憤,宋江等36人憑藉梁山泊易守難攻的地形,阻殺前來鎮壓的官兵。

    山東鄆城、梁山一帶至今還流傳著:“去時三十六,來時十八雙。若是少一人,誓死不還鄉”的兒歌。

    龔開《宋江三十六人贊並序》三十六人名單:呼保義宋江,智多星吳用,玉麒麟盧俊義,大刀關勝,活閻羅阮小七,赤發鬼劉唐,沒羽箭張清,浪子燕青,病尉遲孫立,浪裡白條張順,船火兒張橫,立地太歲阮小二,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雙鞭呼延灼,混江龍李俊,九紋龍史進,小李廣花榮,霹靂火秦明,黑旋風李逵,小旋風柴進,插翅虎雷橫,神行太保戴宗,急先鋒索超,短命二郎阮小五,青面獸楊志,病關索楊雄,雙槍將董平,兩頭蛇解珍,美髯公朱仝,沒遮攔穆弘,拚命三郎石秀,雙尾蠍解寶,晁天王晁蓋,金槍手徐寧,撲天雕李應。三、宋江起義軍隊鼎盛時期的人數

    後來隨著宋江勢力的壯大,發展到頭領108人,他將這些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號稱上應天星,其中36個高階頭領稱作天罡星,其餘72人稱為地煞星,這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

    除了頭領以外,士兵有多少人呢?

    以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進軍吳會,攻佔淮、揚時來算,因為此時是鼎盛時期,也是人數最多的時候。

    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宋江調集人馬,自己親自帶幾千兵馬(沒有詳細數目)南下,同時留副頭領盧俊義守寨。從這個史料來看,將宋江帶領南下的幾千人馬,加上盧俊義帶領守山寨的人馬(肯定比南下人少),整個軍隊人數估計也只有幾千人,滿打滿算不會超過一萬人。

    這就是真實的宋江軍隊規模。

    也就是這次宋江南下,五月抵達海州(今江蘇連雲港潘州鎮)時,卻中了張叔夜的埋伏,起義宣告失敗。

    所以,按真實的史料來看,說樑上兵強馬壯,能夠對抗大宋朝廷是與史實不符的,宋江起義的規模太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澳洲公開賽許昕頑強戰勝張本智和,與劉丁碩會師決賽,怎麼看待這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