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岔視角

    應該很貴。在唐代初期,一斤鹽大約是一百斤米的價格。

    鹽貴有三個原因——其一是技術不過關,提煉難;其二是運輸成本過高;其三是政府看重,有時它相當於現在的貨幣,政府要專賣收稅。

    私自賣鹽犯法——是因為那種時候一定是政府專賣。要從中收取大量的稅收,民國時期都這樣玩。

    當然,政府專賣也不全是為了稅收。還有安全因素。

  • 2 # 華豎

    鹽與鐵都是古代的戰略物資,奇貨可居。鹽為人生活所必須,而鐵可製造各種武器或生產工具等,都是關係國家命運的重要物資。春秋之時,齊恆公時任用管仲為相,其中管仲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對鹽進行大規模的製造和統一的售賣,重視工商與貿易,由此齊國經濟得到長久發展,一躍成為春秋首霸。

    但古時治鹽冶鐵都不容易,沒有大規模生產的技術與條件,同時交通不便,直接導致了運輸的成本居高不下。鹽作為專賣品,私自販賣是違法的,而且是比較重的罪。其中唐代私鹽販子要殺頭,連相關官員都要連坐。五代時,鹽法最酷,販私鹽一斤一兩就可以正法。

    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鹽實行了專賣以後,關係到國家的財政的命脈,如果任有私鹽出現,誰還買國家壟斷的鹽呢,如此就會意味著國家稅收及專賣權的喪失,可能動搖皇帝的統治,當然是不允許的。

    另外,鹽作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而售賣鹽的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這就相當於誰控制了鹽就等於控制了人的生活一樣,這樣更有利於對人民的統治。

    正因為鹽對於朝廷如此的重要,所以絕不允許任何個人來染指。

  • 3 # 必讀歷史

    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一位叫做範祥的太常博士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建議,試圖解決困擾中央政府的軍事財政問題。

    由於與西夏戰爭造成的財政緊張,加上范仲淹改革失敗,中央政府已經沒有力量支援陝西邊境的財政。

    此刻,各地的稅收已經加無可加,而各種專賣制度已經很嚴密,政府建立了鹽、茶、香藥、奢侈品等專賣機構。這些特殊的國有企業控制著從生產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最大限度 地將利潤壓榨出來供給中央政府養官和打仗。

    但政府仍然入不敷出,宋仁宗的滿朝名臣都束手無策。這時,樞密副使韓琦向皇帝推薦了名不見經傳的範祥,他又能想出什麼辦法?

    範祥的辦法是:用鹽來養兵。

    在範祥之前,宋代的食鹽專賣制度是這樣安排的:全國劃分成若干區域,每個區域內有一個食鹽產區,而這個產區的鹽只能在本區域銷售,否則就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比如,四川地區的井鹽只能在四川和三峽地區銷售;浙江沿海的鹽只能供應兩浙地區;福建長清場的鹽主要供應福建;而解州(位於今山西運城)的解鹽,供應了北方的廣大地區。

    在每一個產地,或由政府組織生產,或者由鹽農生產,但鹽農只能以極低的價格賣給政府,不得銷售給他人。政府再組織運輸,將鹽運往各地進行銷售。不過,在銷售店鋪方面,規則卻有一定的鬆動。比如解鹽,在首都等核心地區都是政府直接建立零售機構,別人不得經營。但是,還有一些偏遠的地區,政府的機構覆蓋不到,就准許商人從政府批次購入再自行銷售。但是,批發商人也只能在指定地區銷售,如果越界,就要受到嚴懲。

    宋代的這種做法一直流傳到現在,即便鹽稅在現在的政府收入中已經佔比很小。直到2014年,政府才取消了鹽業專賣。

    雖然宋代政府已經透過食鹽專賣獲得了大量的收益,但是到了宋仁宗初期,食鹽專賣的收益卻因為另一項臨時措施的出現而打了折扣,這項臨時措施和政府的運輸能力不足有關。

    當時,在與西夏接壤的西北地區,需要外部運進大量的物資和糧食,可是運輸是要花錢的,而政府沒有那麼多錢,無法把糧食運送到邊疆地區。

    為了應付運輸問題,政府想出了一個主意:鼓勵商人往邊疆運輸糧食。

    淳化四年(公元993年),由於邊關糧草吃緊,宋太宗請求大商人幫助政府把糧食運送到邊防,當邊關守將接收了商人運來的糧草之後,就開一張證明,載明捐贈物資價值多少錢,由商人將這張證明帶回京師,政府把錢款劃撥給商人。

    鹹平五年(公元1002年),三司使王嗣宗進一步細化了規則:政府付款給商人的是百分之四十的香藥、百分之三十的犀牛角和象牙,以及百分之三十的茶葉券,商人可以用茶葉券去換茶。後來改為百分之六十的犀牛角和象牙,以及百分之四十的茶葉券。

    到了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宋仁宗規定商人可以向政府要現錢,也可以要求政府支付茶葉、香藥、象牙或者鹽、白礬等緊俏物資。從此,鹽進入了商人們的換購清單,政府不得不允許商人參與鹽業的壟斷經營。

    然而,這種辦法卻讓商人鑽了空子。由於糧食的價格被高估,商人可以用較少的糧食換得較多的專賣品,更有甚時,商人往邊關運送一束草,就可以獲得十二斤十一兩的高質量顆鹽。並且,商人運輸的貨物質量並沒有保證,常常是劣質的。更嚴重的是,隨著商人手中的專賣品越來越多,政府無法任意抬高專賣品的價格了。隨著專賣品價格的降低,中央財政收入減少了。官員們紛紛檢討,認為這個臨時性的做法對政府財政的影響弊大於利。

    結果,宋代的軍費還沒有解決,財政收入又出現了問題,可謂顧此失彼。恰好在這時,範祥推出了他的鹽票改革。

    範祥認為,目前的食鹽專賣體系和邊關運輸方式都太低效了,如果將食鹽票券化,就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同時可以幫助政府解決向邊關運輸的問題。

    範祥發行了一種叫作鹽鈔的證券,同時不再讓商人向邊關運輸糧食物資,而是讓商人直接向邊關運輸現錢,按照當地市價購買物資。這樣一來,成本竟然比讓商人們運輸物資要便宜得多。簡單地說,以前邊關糧草是政府安排統購統銷,價格高昂,質量低劣,後來改為公開招標,價格反而便宜下來了。

    商人向邊關輸送錢幣,又能獲得什麼樣的利益呢?

    守將收到錢款後,會將相應數量的鹽鈔交給商人。商人持鹽鈔直接到鹽產地(鹽池)去提鹽,再到指定地區賣鹽。政府不再負責鹽的運輸,而交由商人自己負責。

    商人不需要再跑到京師,而是直接去鹽產地,也不能再要求犀牛角、象牙等東西,只能換鹽,政府的負擔減輕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商人虧本,鹽在宋代是搶手貨,商人都樂於收購。範祥想透過改革造成雙贏的局面。

    到後來,商人們甚至可以把鹽鈔當作貨幣使用。在宋代北方的大宗貿易中,鹽鈔就是一種通用的交換媒介,商品可以以鹽鈔計價,用鹽鈔可以直接購買糧食、茶葉等物品。

    當鹽鈔成為商品交換中介之後,政府就可以加量發行,獲得更大的利益,將鹽鈔逐漸貨幣化。最後,鹽鈔的數量超過人們對食鹽的實際需求,只有到這一步,政府才算利用鹽業將利潤最大化。鹽業經營制度的改革,在短時間內解決了北宋的財政問題,但是問題的解決僅僅短時間的。

  • 4 # 順其自然65491946

    古代的生產力低下。鹽的儲存有限,是國家的嚴控物質。所以比較貴重。犯私鹽是犯法的,要殺頭的。也是國家的重要的財政收入。而如今是不必嚴控了。因為生產力大大提高了。也就沒有必要控制了。

  • 5 # 尋人參果者

    鹽的生產成本向來不高,但一斤鹽如果收三分白銀的稅,鹽就變得很貴了。

    販私鹽就是偷漏稅,而且是在與皇帝搶錢,能不被重處嗎?

  • 6 # 三色小花貓

    古代的鹽很貴 是可以當做貨幣的硬通貨

    因為鹽本身的作用以及獲得方式 造成的

    鹽本身可以提供人類必須的微量元素 沒有人就會四肢乏力 造成鹽是不可替代

    同時鹽可以殺菌 儲存食物 這就為行軍打仗以及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同樣 過去人民很久才有提純技術 之前都是粗鹽 產量低 產地少 物以稀為貴

    同時中原王朝為了控制周邊少數民族入侵 防止私鹽 鹽鐵官賣 來控制少數民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猛龍大勝勇士,如何評價格林和範弗利特的表現?G4杜蘭特和湯普森有可能迴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