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曹老師xixi
-
2 # 歷史笑春風
在豐島海戰中,北洋水師的濟遠艦管帶方伯謙在面對優勢的日本艦隊,不顧戰友的安危,轉舵逃跑。日本艦隊吉野號尾追不捨。
方伯謙先是躲避船艙,後是懸掛日本國旗以示乞降。但吉野依然緊追不放。在此危急時刻,濟遠艦官兵義憤填膺。他們自發的用後主炮接連擊中吉野艦,受重創的吉野艦被迫轉舵逃走,方伯謙趁機逃回了北洋水師基地。
在這裡,方伯謙升起過日本旗,那麼這日本旗是從哪裡而來的呢?
其實北洋水師的軍艦備有日本旗是件很正常的事情。這是世界海軍通用禮儀決定的。
禮儀規定,在軍艦進入他國領海進行友好訪問的時候,出訪艦艇編隊進入被訪國領海線前,被訪國一般派出軍艦前來迎接。進入領海線時,根據雙方協定,懸掛被訪國國旗。被訪國國旗掛在出訪國主桅杆的右舷,出訪國的國旗掛在主桅杆的左舷。
當年滿清海軍沒有國旗,為了和國際接軌,還專門發明了龍旗作為國旗。
當年的中國北洋水師每年都有巡海任務,為震懾日本的野心,訪問日本是每年必有的科目。北洋水師需要經常性的訪問日本。訪問日本要掛日本國旗。所以說,方伯謙的濟遠艦備有日本國旗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
3 # 海鏡清
按照國際海軍禮儀,當軍艦停靠、訪問外國港口時,要在桅杆上懸掛港口所屬國家的國旗,這是表示對該國的一種尊重。所以軍艦上一般會把各國國旗都帶上,像日本這種和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去的頻率更高,所以北洋海軍的軍艦上肯定都帶著日本國旗。
中國軍艦訪問夏威夷珍珠港時,懸掛美國國旗
巴基斯坦海軍來訪時,懸掛中國國旗
例如1886年(光緒十一年)8月1日,從德國歸國的軍艦長途航行後,船底附著大量海洋生物影響航速,要進入幹船塢刮洗油漆維護,但旅順船塢尚未完工,李鴻章遂決定由北洋水師統領丁汝昌率“定遠”、“鎮遠”、“濟遠”、“威遠”四艦前往日本長崎三菱造船所進行檢修,並進行對日本的訪問。結果刺激到了日本的憤青,引發“長崎事件”。
長崎事件
1891 年(光緒十七年)6 月26 日,由北洋大臣李鴻章安排,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親率“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和“來遠”等艦正式訪問日本。這次訪問歷時40 余天,依次訪問了馬關、橫濱、長崎。
所以,“濟遠”上有日本國旗是正常現象。
操江艦
但這是和平時期,在海戰時掛出敵方的旗幟,就是表示投降。例如“操江”被日艦逼近炮擊時,艦上的丹麥人彌倫斯就勸說管帶王永發先在檣頭懸掛白旗,大檣(主桅杆)上加掛日本國旗,向日艦投降。
中國軍艦艦尾掛著的龍旗,方伯謙說自己打得吉野號掛龍旗投降,純屬無稽之談
這一點方伯謙非常清楚。他為了掩飾自己掛日本旗的膽怯之舉,他在《航海日誌》中捏造戰果:“擊死倭提督並官弁數十人,彼知難以抵禦,故掛中國龍旗而奔”。反說日本“吉野”號掛出大清的國旗——黃底青龍旗乞降。實際上“吉野”號在海戰中僅輕微受損,無人傷亡,是因為追趕“濟遠”途中,“濟遠”冒險進入淺水區,“吉野”對海情不熟悉,只得放棄追擊。
濟遠艦
可他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當時在“高升”號上的德華人漢納根親眼目睹“濟遠”掛著日本旗,艦上還飄著一面白旗,以至於陸軍出身、不熟悉軍艦的漢納根以為這是一艘日本軍艦。顯然漢納根沒有誣陷方伯謙的動機。而日本海軍的記載也同樣證實了這一點。
-
4 # 史小煮
日本旗還是訊號旗?
有一種說法認為,當時方伯謙掛的是國際訊號旗,而不是日本旗。
濟遠艦掛日本旗的說法,主要來自高升號倖存的船長和船員,他們看到濟遠艦掛著白旗和日本旗,從高升號附近掠過。
一些說法認為,當時海上炮煙瀰漫,高升號上的人沒有看清楚,可能實際上是國際訊號旗。因為國際訊號旗中代表“1”的旗子,和日本旗很像(如下圖)。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方伯謙想表示投降,就拿訊號旗當日本國旗用。
這些說法看似有道理,但實際上,1855年英國起草了國際訊號旗草案,1857年對世界公佈。所以洋務化的北洋水師,在1894年豐島海戰中,完全可能有國際訊號旗。
即便是現在的中國海軍,掛的訊號旗還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認為掛了日本旗。
訪問長崎時的準備刺激日本海軍大發展,最終導致甲午海戰的,是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的長崎事件。
那一年,北洋艦隊訪問日本,耀武揚威。岸上衝突爆發後,將炮口對準長崎的,就有定遠、鎮遠、濟遠、威遠四艦。
按照國際慣例,軍艦訪問一國要掛該國國旗,所以當時濟遠艦肯定是掛了日本國旗的。所以,濟遠艦上有日本國旗並不奇怪。
方伯謙是黑是白另外小煮認為,方伯謙的撤退並無不妥。當時北洋艦隊已經力戰不支,而高升號掛英國國旗,為的就是投機運兵。當時,高升號還未到達交戰海域,濟遠及早撤退,與高升號撇清關係,賭的就是日軍不敢攻擊英國船隻。可惜的是,賭輸了。
面對吉野號的追擊,先進的濟遠艦並不懼怕單挑。所以掛日本旗詐降的說法是有道理的,而且方伯謙確實擊傷了吉野號。吉野號是受到重創才不敢追擊的。
回覆列表
豐島海戰中,方伯謙匆忙測退,毫不抵抗,棄友軍而不顧,升起白旗以及日本旗,僥倖逃脫後,還大言不慚炫耀“戰功”。厚顏無恥,海軍敗類,他辜負的國家的培養,丟失了軍人應有的品格。
濟遠艦作為北洋艦隊僅次於定遠鎮遠的主力艦之一,具有遠航訪問能力,各國國旗在該艦上應該是都有的,用於出訪以及合法進入他國領海而用,應該濟遠艦上有日本國旗也不足為奇。
根據國際法律。任何軍艦透過他國領海內的海峽航道時,必須揚起主炮,以示沒有敵意。軍艦進入他國領海時,同時升他國國旗,表示友好。豐島海戰前,方伯謙命率“濟遠”(旗艦)“威遠”“廣乙”護衛運兵船“愛仁”、“飛鯨”、“高升”以及物資船“操江”,前往北韓增援北韓牙山陸軍。同時日本也接到情報,企圖半路攔截。
任務之重,情況之危,作為留洋管代方伯謙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然後方伯謙並沒有指定遇敵的應急預案,他認為該航道日軍不會深入,但在從北韓返航接應“高升”號的途中,遭遇了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吉野”(旗艦)、“浪速”、“秋津洲”的截擊。
遇敵後雙方爆發炮戰,方伯謙所乘“濟遠”艦由於是旗艦,因此成為了日軍集中打擊的目標,重炮數枚後,方伯謙畏懼,率艦測退,未通告友艦“廣乙”“威遠”,“廣乙”由於是小型艦支很快就被摧毀,“威武”則以一敵二,腹背受敵,不久也被擊毀,“吉野”“秋津洲”則全速追擊逃跑的“濟遠”,“浪速”則攔截“高升”,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隊友,“濟遠”在測退過程中未通報各艦,導致本未進入戰場的“操江”亂入,“濟遠”依然不顧航速緩慢的“操江”瘋狂逃跑,導致“操江”上滿載的軍餉錢糧和重要檔案全部被“秋津洲”俘獲,繼續追擊的“吉野”由於航速比逃跑的“濟遠”快,因此方伯謙命令“濟遠”先後升起白旗和日本旗,炮手王國成和李仕茂不堪受辱,違令用尾炮多次擊中“吉野”,“吉野”看獨自追擊風險太大,則返回與“浪速”一起攔截“高升”號,“高升”號上全體陸軍不願投降,拿步槍射擊“浪速”,“浪速”艦長東鄉平八郎下令將“高升”擊沉,高升高上950名陸軍士兵全部殉難。
更厚顏無恥的是方伯謙回到本部,謊報軍情,稱日軍強大,寡不敵眾,掩飾自己的懈戰投降,還稱幾乎擊沉“吉野”,誤導整個海軍的策略,在不久的黃海海戰中,方伯謙又再次置戰友而不顧,擅自測退,還在慌亂之中撞沉了重傷的揚威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