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方歷史觀

    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大家應當都比較熟悉,不管是影視劇還是書籍,都有對這段歷史時期的描述。三國時期,群雄並起,人才輩出,這個問題中的兩位人物——曹植和曹丕,便是三國時期中的兩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而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應當做一下更正,因為曹植和曹丕兄弟二人並非是進行“皇位之爭”,而是“世子之爭”。因為他們的父親曹操,並未稱帝,只是“魏王”。而曹植為何會在“世子之爭”中輸給曹丕呢?這主要在於曹植的自身原因。

    曹植,字子建,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並且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說起曹植,最深的印象就是他非常有才華,“七步成詩”的故事流傳至今,他的才華由此可見一斑。曹植小時候非常聰慧,才十歲出頭,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也廣泛涉獵,再加上曹植本人並不太在意那些華麗的車馬服飾這些東西,這讓曹操對於曹植很是喜歡,並對曹植寄予厚望。

    但是,曹植此人性格比較灑脫,說白了,就是任性,不注意約束自己。這也讓曹操對於立曹植為世子的決定變得非常遲疑,猶豫不決。而曹植真正與世子之位無緣的還是“司馬門一事”。有一次,曹植在曹操外出期間,又無節制的飲酒,結果就喝醉了,藉著酒興,坐著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乘興疾馳,那個時候,曹操的法令對於曹植來說,是不存在的,什麼都沒有他開心重要。而他是開心了,曹操卻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並且從這件事之後,便徹底放棄了立曹植為世子的想法。

    曹植有才華,但才氣太盛,太放縱自己,不穩重,所以,對於曹操來說,曹植並不適合做一個掌權者。而曹丕呢,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而且又有心計,雖然在文學才能上比不過曹植,但卻比曹植更適合做一個掌權者。

  • 2 # 中孚鑑

    曹植,才智過人,他有很高的文學成就,因為他才思敏捷,因此也曾受到曹操的喜愛。但是後來曹操在選立世子的時候,曹植輸給了曹丕。最終曹丕被立為世子。

    那在世子位之爭中,曹植到底錯在哪呢?曹植為什麼會輸給曹丕呢?

    曹植才思敏捷,是曾深受曹操的器重。但是也因為曹植才思敏捷,所以他文人氣太重,經常任性而為,也不約束自己。同時曹植是文人,他接交的多是文人。文人飲酒,飲酒過多就是狂士,這是曹操所不喜歡的。

    主要的是曹植喝起就來,不能約束自己。有一次,曹植喝酒後,就坐王室的車馬,擅自開王宮大門,並在禁道上行馳,這是違反了曹操法令的。

    曹植也開始受到曹操的冷落,曹操對曹植的喜愛則大大的減弱。

    曹丕雖然在文學上謙遜曹植一點,但是曹丕的綜合能力則要高於曹植,這一點在曹植輸給曹丕的事情上,也起到了一定因素。

    同時曹操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才取得的如此勢力和地位,在他的努力下,北方基本統一。曹操之前已經經歷袁紹、劉表因為立世子不當,而導致很快消亡的結局。

    袁紹和劉表的事情曹操還是記得的,他不願自己努力取得的勢力像袁紹和劉表那樣。當時曹植和曹丕相比,曹丕是兄,曹植是弟。

    最終曹操立曹丕為世子。

    後來曹操讓曹植接受任命,但是曹植卻喝的大醉而不用接受任命,這更讓曹操失望,從而導致從此曹操夫人曹植也不在重用。

    曹操去世後,曹丕繼魏王位,不久曹丕就以魏代漢,登基為帝,因為曹植曾對曹丕構成了威脅,所以曹植也成為了曹丕的打壓物件。因此曹植之後的生活過的也並不安定。

    後曹丕去世,曹叡登基為帝,是為魏明帝,這時的曹植多次上書魏明帝,希望他自己可以有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但魏明帝對曹植只是嘉許其心而已,並沒有真正的重用曹植,也沒有改變曹植當時的情況。

    當然曹植雖然生活的不安定,不過他的文學成就卻很高,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也深受後世的推崇。

  • 3 # 巴顏鵠09

    謝邀!!!關於曹植奪嫡的失敗原因,實際上很多都無從考證,就連《三國志·曹植傳》在講曹丕奪嫡成功與曹植爭寵失敗的原因時,都是用了春秋筆法,說是“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而曹丕“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併為之說”,也就是裝模作樣,控制自己,收買人心。這應該也是事實,以至於後世多半都同情曹植,鄙視曹丕。但是這是母門的想法,並不是曹操的想法,曹操挑選的是什麼銀?是政治上可以延續的銀,那麼在這一點上曹植顯然是不夠條件了,更何況無論是出身、地位曹植也都不可跟曹丕同日而語,就算是才氣上也只是曹植略顯突出,更多得時候往往也就是各領風騷,比如曹植在詩詞歌賦上略勝一籌,而曹丕卻在文學上有獨到之處,他的《燕歌行》被認為是七言詩之祖,自己又是嫡長子的位置,滿朝重臣幾乎一水水的支援曹丕,比如荀彧、崔琰、賈詡、、毛玠等。所以說這不得不讓曹操心有餘悸,母門都知道,曹操乃之奸雄,從無到有,封魏王加九錫與皇帝只有一步之遙,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就算全部大臣支援曹丕,我也要與你們掰掰手腕。看過我文章的人都知道,前面穩已經說過了,曹操是支援曹植出來爭儲的,因為曹操想當皇帝,但是事實上當時有很多跟曹操出來打天下的謀士是匡扶漢室得初衷的,而這幫大臣卻又是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得擁護者,母門都知道曹操視為法家寒族的代表,亂世當用重典,唯才是舉是曹操的統治之道,但是到了曹操晚年,天下九郡獨得其六,天下已然三分,這時候政治路線是否害延續下去,自己也在猶豫,更何況與帝位只有一步之遙,試問誰不想是不是皇帝我能來一來?所以他出頭支援曹植,讓曹植來跟曹丕爭,更深層次的是自己要跟皇位爭,是跟儒家治國得政治路線爭。但是他失敗了,他選擇了曹植這個“任性而為,飲酒不節”的性情中人,母門知道人一旦在某種領域太過有才華,那他一定是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即使表面上偽裝的非常好,但是骨子裡這種傲氣也勢不可擋,再加上曹操為了扶持曹植打擊曹丕,在一定程度上又助長了曹植得囂張氣焰,滋事妄為,喝酒前我是天下的,喝酒後天下是我的,從而導致了醉酒夜闖“司馬門”的大禍(司馬門古代是隻有天子才能走),從此斷送了自己爭儲的前程。那麼都怪曹植嗎?我認為也不竟然,原因有三:一,曹操過份溺愛。曹操為了打擊曹丕,過份的溺愛的曹植,給了曹植本不該有的寵愛,讓其盲目樂觀的錯估了形式。家裡有兩個孩紙以上的孩紙的父母都知道,一旦特別偏向某一個孩紙得時候,最後往往就是這個受寵的孩紙最不爭氣,而且往往給你惹出大禍得就是他,而受氣長大的那個孩紙往往會是同齡中的佼佼者,這就是所謂的“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道理。二,曹植自身性格。母門都知道文化才子嗎,都帶有酸腐氣,對於殘酷的政治鬥爭他更願意縱情與山水,心遊與情愛。而人精力是有限的,你過多的專注某一點上,你就妹有精力再過多的陷入爾虞我詐的政治生態環境,更何況曹植本身有妹有爭儲之心也未不可知,事實上曹丕、曹植年輕時是非常要好的,有一個詞可以準確地位兄友弟恭,學歷史的都知道,自古君王多薄倖,最是無情帝王家,事實上大部分皇子的命運並不能由自己掌握。第三,妹有匹配優秀得智囊團。曹植得智囊團主要是丁儀、丁廙、楊修;曹丕這邊吳質、司馬懿、陳群、賈詡等,而且害有朝中重臣支援比如荀彧、崔琰等。這一下高下立判了,曹植身邊的主要是官二代,妹有什麼從政經驗,少許的經驗也不過是從父輩那裡聽來了,他們支援曹植也是為了不受父蔭,開創自己新的政治局面,如何能鬥得過曹丕身邊久經考驗的政治鬥士!可惜丁儀、丁廙、楊修三個臭皮匠別說定不上一個諸葛亮了,連吳質都應付不了,曹植怎能爭儲成功?而曹操在自己去世得前一百多天殺了楊修,則視為曹植爭儲失敗,自古成功者要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所謂“天時”條件也,“地利”地位、背景,“人和”人才也。曹植在不佔“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失敗也就是情理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佛學中如何解釋一個不願結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