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拉多放
-
2 # 木鐸人
1、從自身來看,自己當皇帝但是民眾的聲望裡竟然有人比自己高,那誰心裡不會有疙瘩一下呢?即使那個人是自己兒子。總會有所忌肆一點。
2、在之前,康熙立定的太子就是二子胤礽。所以其他兒子可以出色,可以給他們活幹,但是民心不能歸他們啊!得是太子的啊,太子地位不穩不是康熙想要的。
3、後期,雖然沒定下太子是誰,也誰都有可能。八阿哥聲望高,可不是平民百姓裡的聲望,而是大臣裡的聲望高。因為八阿哥是對大臣好的,是照顧了大臣利益的。可以說八阿哥也是輸在了這一點,當時的清朝時局就是吏治不行,貪汙腐敗嚴重。而八阿哥的所作所為在康熙看來是在放縱,清朝是皇帝集權達到頂端,八阿哥是不符合康熙所選的儲君標準的。
4、在中國古代出現的多的就是皇朝後期地方勢力做大,中央弱。例如漢末一輪一輪的諸侯上位挾天子;唐末地方割據;明末也是地方李自成率先破明。可清朝卻並沒有這情況,即使是到了後期的太平天國也沒有徹底把清庭打滅。就是集權太高,地方割據不了,分散的太開。自從康熙平三藩,地方勢力可以說徹底沒了。因為地方官員都是皇帝認命且經常調換的,軍隊八旗統領滿人掌權,滿人本來就人少,日子過得好誰造反?漢人多,但是有勢力造反的根本沒幾個。哪怕是後來的曾國藩,有軍隊,但也被滿腦子的忠君愛國的儒家思想朱家理學給束縛住。所以千年的封建之所以長存,思想影響了好多東西。
-
3 # 歷史縱橫帝
導讀:康熙年間,太子胤扔先後兩次被廢。諸位皇子各施手段,目標就是高高在上的那把椅子。皇帝老邁,皇儲未立。各位皇子的包衣、門人紛紛行動起來打探訊息;高層的文臣武將紛紛站隊期待在新朝中佔據有利位置。哪是一個亂字了得。其中除了太子外,八阿哥集團的勢力最大、聲望最高、門人和結交的大臣也最活躍,人稱八賢王。
我們不否認老八胤禩是個非常優秀的皇子。雖然出生不好(母妃地位太低),但是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天分逐漸成長起來。他從小就聰明穩重,甚曉世故,從小養成了親切隨和的待人之風。17歲以最年輕的皇子年齡受封多羅貝勒。可見,原來康熙對這位皇子還是非常喜歡的。按說只要能入康熙的法眼,就有上位的可能。但是因為胤扔從小就被立為太子,所以老八原來再表現也沒有用。可太子被廢以後呢?身旁團結這老九、老十還有老十四三位皇子,再加上他們的包衣門人可以說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老八待人接物溫文爾雅,手腕圓滑。為人處世,八面玲瓏,朝野上下維持的妥妥當當。以至於在康熙廢除太子後,朝臣異口同聲都推舉八阿哥胤禩做太子。可為什麼康熙不喜歡他呢?我做一下淺顯的闡述供大家參考。
康熙不喜歡老八的原因1、道人張明德事件
小團體成員老九老十帶著老道張明德去給老八胤禩相面,說什麼“八王大”暗示老八有帝王之相。康熙聽後非常生氣。帝王至尊需要用老道迷信的手法來襯托嗎?老八造勢的手段太低劣,並且奪嫡野心昭然若揭。如此明目張膽的為自己的上位造勢引起了康熙的警惕。因為太子胤扔剛剛被廢,已經證明是大阿哥的魘鎮。康熙還幻想著太子胤扔是好的,只不過被被大阿哥的手段迷失了心竅。此時,老八用如此低劣的手段來昭示自己的奪嫡野心。康熙當然警惕起來。
2、老八戶部任職時發生嚴重的國庫欠款情況
康熙晚年,給幾位王爺直接接觸政務的機會。其中八阿哥胤禩接手了戶部。但是當西北平叛和黃河水患需要賑災錢糧的時候,國庫已經不足50萬兩。銀子哪裡去了,都被大臣們借走放貸做生意去了。難道主管戶部的老八不知道嗎?他的小集團都借了不少吧。如此不顧國家大局,只貪圖私利的皇子可擔當國家重任嗎?給他機會都不知道把握,讓康熙如何喜歡呢?
3、太子胤扔被廢以後推選太子事件
太子胤扔第一次被廢以後,康熙很生氣。但是後來發生了大阿哥魘鎮事件,康熙就幻想著太子還是好的。就隱約流露出讓胤扔重新上位的意思。於是讓在京四品以上官員上書推舉太子人選。康熙滿以為大家會理解自己的意思,推選胤扔。可是以佟國維、馬齊、阿靈阿、鄂倫岱、揆敘、王鴻緒等為首的朝中重臣聯名保奏胤禩為儲君。康熙看清老八結黨營私的真面目,這讓康熙非常生氣。生氣的原因一是確實是因為老八結黨營私,不堪重用。第二也很吃驚,老八作為皇子居然能串聯這麼高比例的重臣。如有老八有篡逆之心的話,那康熙就睡不著了。於是結果別說喜歡了,肯定會打壓警告啊。老八發動了半天起到了反作用。
4、平定西北叛亂大將軍王的爭奪被老八看成掌握兵權的機會
西北叛亂髮生後,前期6萬軍隊損兵折將。康熙想選一位皇子做大將軍王平定叛亂。本來這就是為國舉賢的過程,必須真正懂軍事,確實能平定國家叛亂,這是公。但是老八小集團錯誤的理解了意思或者說是就想借機掌握兵權,到時候直接推老八上位。
結果只有老四胤禛推舉了康熙心目中的人選老十四。既讓老十四和老八集團出現了分歧,又讓自己顯得一心為公贏得康熙的讚許。
康熙看到老八集團如此不顧國家大局還在這爭權奪利,對老八徹底死心了。
-
4 # 宛如清揚
老八在民間的聲望超過了康熙,為何康熙知道後不喜反怒?
康熙算得上是一代英主,他的兒子們,也基本優秀,彷彿滿清皇族的靈氣,一下子集中在一起似的,隨便拿一個出來,都可以獨當一面。其中老八胤禩,被人稱之為八賢王,是幾個阿哥中的小頭頭,他的聲望一度超過太子胤礽(超過康熙那肯定不現實,吹猛了),康熙知道後,很生氣很生氣。
怎麼會生氣呢?坐在皇位上的,從來都只能是一個人,坐上去了,坐穩了,哪怕是還剩一口氣,他也會想盡辦法撐著,感嘆那天下我手的霸氣,長生不老的仙方,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招,都好使。可是被人擼了下來,感覺就不太好了,哪怕這個人是自己親兒子,特別優秀,他的心裡也不會爽的。康熙聽得老八成八賢王,內心想必是五味雜陳吧。
兒子是可造之才,是未來的英主,大清江山可保萬萬年,想來是好事吧?可是,為什麼這個兒子是老八而不是老二呢?(其實就算是老二,康熙也未必是百分百的高興,朕還沒幹夠呢,催啥催?)
康熙雖然不是什麼天下第一讀書人,可是他也不是好糊弄的,這位爺一生大風大浪見得太多了,漢家儒學那一套,他也很精通,於他而言,皇位自己坐到不能坐了,傳給嫡子是最好不過的,哪怕這個嫡子不是長子,離完美還差一點,但也是合乎正統的。可是老八這麼賢德,名頭這麼響,這是要搞什麼?難道想再來個玄武門之變?殺兄殺弟,再把他這個老阿瑪逼成太上皇?那肯定不行。
康熙一如其他的英主,年輕時賢明,老了有時心態就難以捉摸,比如老八於康熙五十一年送的兩隻鷹,當時老八因生母忌辰,未和康熙同行,派太監送了兩隻老鷹,因為去熱河行獵嘛,送鷹也正常。可是當鷹送到時,幾乎就要死了,康熙大怒,當場發飆,認為胤禩把他當作垂死的鷹,後更是把皇子們全叫來,大罵老八“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聽相面人張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覓人謀殺二阿哥,舉國皆知。他想殺二阿哥,未必不想殺朕!”之後表示要與胤禩斷絕父子關係,他聲淚俱下地說“朕只怕日後必有行同狗彘的阿哥,仰賴其恩,為之興兵構難,逼朕遜位,而立胤禩。若果如此,朕只有含笑而歿了!朕深為憤怒!”
在康熙看來,老八就是要與亂臣賊子結黨,要邀結人心,他就是不孝不義的東西。這樣的東西,還這麼得人心,那怎麼行?
回覆列表
康熙臨終前對四爺說:……八阿哥處處學朕,可又處處學不像。朕是以仁義治天下,他卻以仁義收買人心。朕對下面已經是寬容過度,他卻比朕還要縱容……
說明康熙看透了八爺的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