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珍珠串一串

    首先,鄭國世子忽個人素質很好!志向遠大,英武超群,這樣的人一般比較好面子,不願依靠外家,齊國是當時的大國,他出於面子不願去攀這門親事;

    其次,鄭國是春秋最先強大起來的國家,號稱小霸,而且世子忽去救西周犬戎之亂,立下大功,他父親鄭莊公很滿意,也誇讚他有志氣;

    再次,估計是對齊國的女人有點看法,因為鄭莊公有個掘地見母的故事,他母親就是齊國的,當時莊公母親和小兒子段試圖奪莊公的王位,這個事世子忽應該是有點看法的。

    總之,世子忽雖有文武之才,卻不太像他父親那麼有權謀,沒有結這個親事,導致後來沒有強援被殺!在那個時代,不能好面子,得靠實力!

  • 2 # 歷史有知社

    文姜乃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姜太公--姜子牙之後,齊國齊僖公之女。美人之容顏雖如同鮮花般豔麗而短暫,當關於其美貌的傳說卻可以流傳至今。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這篇《詩經·鄭風·有女同車》即是詠文姜的美麗容顏及優雅舉止的,兩千七百餘年來,凡讀此詩之人,心頭也定會湧現出一位絕色佳人。

    文姜長成之後,因其容貌與才華的出眾就成為了各諸侯國國君、世子競爭的物件,大家都想娶其為妻。而齊僖公與文姜父女倆卻特別鐘意於鄭國的世子忽,這位鄭國世子忽也就是後來的鄭昭公,不但是一表人才,也很是英雄了得,並且對齊國有救助之功,曾經幫助齊國大敗北戎軍,俘虜了北戎的兩位主帥。齊僖公與文姜父女對這位鄭世子忽那是喜愛的不得了,主動向其提出了請婚的要求。可就是這在他人看來極為般配的婚姻,也是人人豔羨而求之不得的好事卻被這位鄭世子忽給拒絕了,而且還拒絕了兩次。其拒絕的理由是齊大非偶,也就是認為齊國的門第太高了,門不當戶不對,不是自己應該高攀的。

    其實,這場婚姻不論是在當時的人還是今天的人看來,都可以說是門當戶對、極為匹配的。誠然在當時是齊大鄭小,不過在那個時代,整個天下諸侯國,疆域能跟齊國不相上下的能有幾個?就像我們不會認為一位超級富豪把女兒嫁給一位一級富豪的兒子就不是門當戶對,更不會認為在封建時代皇帝將公主嫁給勳臣的兒子也不是門當戶對一樣。而從文姜的姐姐以及文姜後來的婚姻選擇來看,文姜的姐姐宣姜是嫁給了衛宣公,文姜後來是嫁給了魯桓公。鄭國是與衛、魯兩國相當的,雖然資歷較新,但是鄭國在當時的影響力是衛、魯兩國所無法比擬的。鄭國桓、武、莊三代國君都擔任周王室的卿士,執掌著周王室的朝政,威望之重是其他諸侯難以企及的。而鄭世子忽的父親鄭莊公是當時最具雄才的國君,被公認為“春秋小霸”,就連齊僖公也都跟著鄭莊公東征西討。雖然是齊大鄭小,但是齊僖公對鄭世子忽的父親鄭莊公是有幾分仰望的心理在的。兩國即是盟友,齊僖公又對鄭莊公帶有幾分小崇拜,而鄭世子忽更是少年英雄、儀表堂堂。可以說在齊僖公看來,鄭世子忽與文姜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所以才會兩番主動地向鄭世子忽請婚。

    而後來鄭昭公可以說死就死在這“齊大非偶”上,當初鄭國大臣祭足勸鄭世子忽接受這場婚姻,說:“鄭莊公寵愛的兒子很多,沒有大國的援助,是很難繼位的,這場婚姻是求都求不來的。”。可是鄭昭公始終沒有接受。後來的結果也正如祭足所料,鄭世子忽雖然在鄭莊公死後繼位為君了。但不久,鄭國大臣祭足便在宋莊公的脅迫下擁立了鄭莊公的弟弟公子突為君,而鄭昭公只能出逃到他國。後鄭昭公雖然又重新復位,卻最終還是被大臣高渠彌所弒。如果當初鄭昭公與文姜成婚的話,宋莊公絕對不敢有脅迫祭足擁立公子突的念頭;高渠彌也絕對不敢輕易地就弒殺了鄭昭公。鄭昭公與文姜雖然婚姻未成,但是齊國還是向著鄭昭公的,當鄭昭公被廢時,齊國還是因鄭昭公被廢而問罪於鄭國;後鄭昭公被高渠彌所弒,齊國在諸侯會盟會議上就殺了鄭國國君子亹,並車裂了高渠彌。

    文姜因為鄭世子忽拒婚,心情可想而知,竟鬱悶成疾,而文姜的兄長世子諸兒(也就是後來的齊襄公)也是位粉面朱唇、天生的美男子,時常以候病為名,關切文姜,以致天長日久,兩人竟有了禽獸之行。未久,魯國求婚於齊,文姜也就嫁給了魯桓公,魯桓公歲數比較大,長得也不如意,文姜的內心更是失落。十數年後,文姜和魯桓公來到齊國,文姜與齊襄公甫一相遇,又舊情復燃,再度私通。魯桓公得知此事後,就責罵了文姜,文姜將魯桓公的責罵告訴齊襄公。齊襄公於是在宴請魯桓公飲酒,將魯桓公灌醉後,讓公子彭生趁扶魯桓公上車之機,用手臂將魯桓公勒死在車中。魯國不敢歸罪於齊襄公,於是要求齊襄公殺死公子彭生,而齊襄公就將公子彭生殺死了並向魯國賠罪。

    在齊襄公十二年冬,齊襄公外出打獵時,遇到了一頭大野豬,而侍從都說這是公子彭生。齊襄公大怒,射了一箭,而野豬卻站起來哭泣。於是齊襄公大驚,以為真是公子彭生來索命了,在慌忙中扭傷了腳。而就在當晚,齊國大夫連稱、管至父就殺害了齊襄公。

    可以說鄭昭公、魯桓公、齊襄公這三位諸侯國君的命運或多或少都有文姜有關。鄭昭公如果當初娶了文姜,不至於後來就被高渠彌所殺;魯桓公如果沒有娶文姜也不至於有後來的遭遇;而齊襄公也是因為與文姜的醜聞,而弄得惡名昭彰,臣民不附,以致最終被連稱、管至父所殺。還有人認為假如當初鄭昭公娶了文姜,魯桓公的下場就是鄭昭公的下場。對此,我卻不這麼認為,如果文姜嫁給了稱心如意的鄭昭公,未必就會與齊襄公有私情。就像如果潘金蓮不是嫁給武大郎的話,也未必就會與西門慶勾搭成奸。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呢?

  • 3 # 漢周讀書

    齊僖公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僖公的兩個女兒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兩個女兒都是絕色美女,老大沉魚落雁,老二閉月羞花,成了諸國公子王孫爭相追求的目標。

    齊僖公的二女兒文姜看中了鄭國的太子忽,老爹就派人到鄭國提親。太子忽是個很有個性的小夥子,對這門親事並不滿意,他以“齊大非偶”的理由一口回絕了。

    別的人想高攀都來不及,鄭國太子忽卻對提親的人說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人各有偶,齊大,非吾偶也。詩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國何為?”

    人都要尋找另一半,齊國是大國,我高攀不起,文姜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配偶,《詩經》不都說了嘛,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的婚姻我做主,就算是大國又能怎樣呢?

    鄭昭公(太子忽)

    齊僖公被拒絕,覺得很沒面子。太子忽幫助齊國作戰,取得大勝,不死心的齊僖公舊事重提,太子忽顧左右而言他,死活不同意娶美女文姜。

    有人認為太子忽有點不近人情,就問他為啥再次拒絕。太子忽說:“上一次我都拒絕了,這次我答應了,有挾功自重之嫌,別人會怎樣看我?”

    鄭國老臣祭仲勸太子忽:“老臣我年紀大,俺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俺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依俺看來,你必須得娶文姜。你是老大不假,但你爹老婆多兒子也多,你的地位不見得穩定,倘若和齊國攀上親戚,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祭仲

    太子忽依舊不動心,不知道是他個性太強,還是他有遠見。“失戀”的文姜後來不再相信愛情,嫁給魯桓公之後,破罐子破摔,後來和哥哥齊襄公亂倫偷情。

    太子忽的老爹鄭莊公去世,宋國派人抓走了祭仲,逼著他立太子忽的弟弟——鄭突為國君,鄭突的母親是宋國貴族,孃家人當然要出面維護有自己家族血統的公子,祭仲為了保命,只能屈從。

    太子忽認識不到這一點,最終倉皇出逃,大權旁落,為自己把無知當個性付出了慘痛代價。鄭突即位,史稱鄭厲公,他和老臣祭仲不和,想除掉祭仲。

    公元前697年,鄭厲公謀殺失敗,被迫逃亡國外。祭仲從衛國迎回太子忽,立為國君,史稱鄭昭公,兩年後,在郊外狩獵,被仇人高渠彌射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主導的CPTPP正式生效,對亞太和全球經貿關係會造成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