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祠堂群終於參與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了。是與江南數十個歷史文化古鎮組團申報的。
118個祠堂組成的惠山祠堂群,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歷史奇觀,其整體規模之大,單體數量之多,祠堂形制之全,可謂全國祠堂歷史遺蹟之最。祠堂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歷史文化遺產,惠山祠堂群自然亦就是世界現存最大的祠堂群了。
惠山祠堂群位於無錫惠山腳下,以惠山寺為中心,散佈在附近,近年來,無錫當地官方投入巨資大力修復,惠山祠堂群組成的惠山古鎮,與久享盛名的錫惠風景區一起,構成了幾乎就在今天的無錫市中心的一處休閒風景名勝:青山,秀水,春日的杜鵑花,秋日的金葉紅楓,天下第二泉,寄暢園,加上祠堂群,足以讓人走入歷史文化的長廊,細細品味,慢慢觀賞。
在惠山祠堂群,可以看到各種祠堂形制,如官祠、家祠、園林祠、書院祠、牌坊祠、節婦烈女祠、墓祠、神祠、等等,中式為多,也有吸取西式建築元素的祠堂。
祠堂作為中國獨有的一種歷史文化建築,各地都有,還與很多著名的景觀,比如成都武侯祠。但是,在全國各地極少能夠看到如惠山祠堂群這樣大規模的集合景觀,一般都是零散分建的,以家族聚居地鄰近為主。118個惠山祠堂群,包含了80多個不同姓氏的家族,聚集在0.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
為什麼惠山腳下會形成舉世無雙的這個祠堂群呢?這是令研究者們困惑的課題。
2015年,由無錫文化專家、江南大學教授莊若江為總撰稿,無錫文旅集團為製片方,與央視合作拍攝了大型文化紀錄片《惠山祠堂群》,於去年在央視播出,收到了充分反響。但是,這部紀錄片重在解讀惠山祠堂群歷史文化價值和內涵,依然沒有充分解讀這裡為何會形成這一祠堂群的問題。
吳歌認為,惠山祠堂群的出現,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推力。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的發展從來不會只是一個動力,而是無數個力作用的綜合推動結果。因此,歷史的結果總是很難與人們當初的設想完全吻合。惠山祠堂群的在無錫惠山的出現,就是一個在多重合力影響推動下形成的出人意料的結果,成為今天的一個罕見的文化遺存,一個文化的驚喜。
先說地利。
惠山位於無錫城西,由東向西蜿蜒為九個山隴,狀如游龍,又名九龍山,是一座離無錫城特別近的山脈。惠山的文脈是由舜帝的傳說開端的,據說,舜帝曾在惠山躬耕,留下的山名叫歷山,史籍表明這是南朝劉宋皇朝時的說法。惠山南坡有楚國春申君留下的遺蹟黃公澗。梁朝建了惠山寺,唐朝宰相李紳就在惠山寺旁邊讀書,高中進士,走入朝廷。唐代陸羽評定了天下第二泉,二泉水成為達官貴人的心愛,唐朝宰相李德裕專門派人快馬來取二泉水飲茶。後來就成了皇帝的貢水,宋徽宗是很愛二泉水的。再後來,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一次一次下江南,每次都要住在惠山腳下。惠山的九龍十八泉,匯聚到惠山寺前的河塘裡,接通了運河,皇帝的船就從運河轉進來,在這裡浜頭停靠,這個也就被叫做了龍船浜。
這樣的一座美妙無比的惠山,竟然離無錫城只有數里路,從無錫西門出去,步行不需一小時。明代有民謠唱道:惠山街,五里長,踏花歸,鞋底香。這個民謠顯然是從一個著名的考題化出來的,那個考題是:踏花歸來馬蹄香。但是,惠山街的民謠給出了一個距離:五里。據吳歌考證,這就是從無錫西門到惠山祠堂群的大體距離。當時出西門,要走棉花巷,然後一路走到惠山直街,這段距離就是差不多五里。上世紀50年代之後這一帶逐步改造,曾建造了一座新村,就叫做五里新村。
好了,這麼一座好山,這麼近的距離,除了遊玩,砍柴,還能做什麼?墓葬,這是最通常的選擇了。中國傳統墓葬的基本選擇是要靠山,然後面水。惠山,就這樣成為無錫的一個墓葬之地。即便到了上世紀50年代,沿惠山寺原址向西一路的北坡,墳墓林立,而祠堂群的大多數祠堂,也就沿著這一線展開。隨著無錫城市的發展,這一帶的墓葬才被逐漸遷徙,墓葬區搬到更加遠離城市龍山梢、青龍山、舜柯山等地方去了。
墓葬與祭祀是緊密相關的。華人有清明掃墓的習俗。每年春天來臨,各家各戶就會集合了,帶著祭品去給祖先們上墳。大戶人家人多禮重,還可能路程較遠,就需要有個歇腳的地方,於是就想有個建築,既是供奉祖先,又可以臨時集合歇腳。有些遙遠的祖先,已經被認定為是了不起的賢人,比如華寶,列入了二十四孝,那麼,官方就為他建個比較顯赫的祠堂,以光宗耀祖,傳播德名。但是,這種祠堂卻不是人人可以建造的哦,那是有規制的。
這樣,我們就要說到天時了。
明朝的皇帝出身農民,非常看重家族血緣,比較支援家族的祭祀禮儀和教化傳承。清朝的皇帝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為了解決漢族與滿族文化的融合而不離心離德,也非常注重家族教化問題。這兩朝皇帝對中國的“家國天下”的超穩定社會結構有著特別深刻的認識,因而,他們都大力提倡建造祠堂,把祠堂看作是穩定家族,傳承美德,教化族人的重要工具。不僅官方建設一些用於公祭的官祠,還提倡民間建立家祠,祭祀家族的賢人名士,用於忠孝節義的宣揚和傳承。於是,建造大型的家族祠堂也就從此時起為朝廷正式認可了。這就為惠山祠堂群的形成,提供了強大的官方支援,此所謂天時。
惠山祠堂群的大多數祠堂,幾乎都出自於明清兩代,就是與皇朝的提倡和推動分不開的。祠堂群中的那些英雄賢人祠,如泰伯的至德祠、張中丞祠、名賢祠等,則是祭祀那些被公認的的人物,這些祠堂一般是由官方出資或者民眾贊助。
最後,還要說到人和。
相比於鄰近的蘇州和常州,無錫在整個皇權時代只是一個縣城,但無錫是一個經濟富裕且民心溫和的縣城,陸續而來的移民很快能在這兒找到生存和發展的機會,於是就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進入。無錫著名的楊氏、榮氏、唐氏、薛氏都是從外地遷入的。
許多家族在無錫落地生根之後,追遠懷祖,趁著皇朝提倡建造祠堂的機會,也就陸續在惠山附近買地建祠,認祖歸宗,周敦頤祠、陸贄祠、范仲淹祠、等等,雖然這些大人物的墓葬並不在無錫,但仍有這些家族的後人建造起了祠堂作為主祭者,族人們在祠堂裡既緬懷先祖,又同時祭祀嫡系近祖。那些本地家族,也因為先祖中有人考中並進入官場,成為大人物或者比較大的人物,死後歸葬無錫惠山,建造祠堂也是理所當然。
久而久之,無論是家族眾籌,還是獨家出資,許多家族姓氏的祠堂就逐漸在惠山形成了群落,構成了我們今天所見的文化奇觀――惠山祠堂群。
當然,祠堂的功能不僅限於祭祀,還被用作教化的場所。比如,家族會用祠堂召集家族會議,討論一些事務,獎勵或者處罰。也會用祠堂辦學,培養家族後裔。這樣,祠堂就承擔起家族文化、家族道德的承傳功能了。血緣的紐帶,在這兒得到了切實的強化,而家族的榮譽,也在這兒得到進一步的張揚。
惠山祠堂群的存在,還順帶著推動了無錫的一些文化特產。比如惠山泥人,就是惠山的祠丁們的創造發明,如今成為無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上世紀60年代,宜興的紫砂茶壺藝人們曾被派到惠山泥人這兒學習藝術技巧。惠山油酥,似乎也與這兒密切相關,無錫最好吃的惠山油酥至今在祠堂群的老街上商幡飄揚。
好了。先說這麼多。吳歌覺得,各位不如直接去惠山看看,那些祠堂群的格局和內涵會讓人大開眼界,一路下來,彷彿看了半部中國歷史。而那些惠山油酥小餛飩豆腐花之類的小吃,會讓人讚美不絕。
吳歌有一點小小遺憾:這麼一個舉世無雙的祠堂群居然是和其他古鎮組團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專案,而不是單獨申報。據說,如果單獨申報,需要等待的時間太長了,實在等不起。
吳歌,文化學者,副教授,不敢稱作家,預設為寫手。曾為《東方文化週刊》寫過專欄“江南望族”,也曾在新浪網和鳳凰網寫過部落格。
惠山祠堂群終於參與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了。是與江南數十個歷史文化古鎮組團申報的。
118個祠堂組成的惠山祠堂群,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歷史奇觀,其整體規模之大,單體數量之多,祠堂形制之全,可謂全國祠堂歷史遺蹟之最。祠堂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歷史文化遺產,惠山祠堂群自然亦就是世界現存最大的祠堂群了。
惠山祠堂群位於無錫惠山腳下,以惠山寺為中心,散佈在附近,近年來,無錫當地官方投入巨資大力修復,惠山祠堂群組成的惠山古鎮,與久享盛名的錫惠風景區一起,構成了幾乎就在今天的無錫市中心的一處休閒風景名勝:青山,秀水,春日的杜鵑花,秋日的金葉紅楓,天下第二泉,寄暢園,加上祠堂群,足以讓人走入歷史文化的長廊,細細品味,慢慢觀賞。
在惠山祠堂群,可以看到各種祠堂形制,如官祠、家祠、園林祠、書院祠、牌坊祠、節婦烈女祠、墓祠、神祠、等等,中式為多,也有吸取西式建築元素的祠堂。
祠堂作為中國獨有的一種歷史文化建築,各地都有,還與很多著名的景觀,比如成都武侯祠。但是,在全國各地極少能夠看到如惠山祠堂群這樣大規模的集合景觀,一般都是零散分建的,以家族聚居地鄰近為主。118個惠山祠堂群,包含了80多個不同姓氏的家族,聚集在0.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
為什麼惠山腳下會形成舉世無雙的這個祠堂群呢?這是令研究者們困惑的課題。
2015年,由無錫文化專家、江南大學教授莊若江為總撰稿,無錫文旅集團為製片方,與央視合作拍攝了大型文化紀錄片《惠山祠堂群》,於去年在央視播出,收到了充分反響。但是,這部紀錄片重在解讀惠山祠堂群歷史文化價值和內涵,依然沒有充分解讀這裡為何會形成這一祠堂群的問題。
吳歌認為,惠山祠堂群的出現,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推力。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的發展從來不會只是一個動力,而是無數個力作用的綜合推動結果。因此,歷史的結果總是很難與人們當初的設想完全吻合。惠山祠堂群的在無錫惠山的出現,就是一個在多重合力影響推動下形成的出人意料的結果,成為今天的一個罕見的文化遺存,一個文化的驚喜。
先說地利。
惠山位於無錫城西,由東向西蜿蜒為九個山隴,狀如游龍,又名九龍山,是一座離無錫城特別近的山脈。惠山的文脈是由舜帝的傳說開端的,據說,舜帝曾在惠山躬耕,留下的山名叫歷山,史籍表明這是南朝劉宋皇朝時的說法。惠山南坡有楚國春申君留下的遺蹟黃公澗。梁朝建了惠山寺,唐朝宰相李紳就在惠山寺旁邊讀書,高中進士,走入朝廷。唐代陸羽評定了天下第二泉,二泉水成為達官貴人的心愛,唐朝宰相李德裕專門派人快馬來取二泉水飲茶。後來就成了皇帝的貢水,宋徽宗是很愛二泉水的。再後來,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一次一次下江南,每次都要住在惠山腳下。惠山的九龍十八泉,匯聚到惠山寺前的河塘裡,接通了運河,皇帝的船就從運河轉進來,在這裡浜頭停靠,這個也就被叫做了龍船浜。
這樣的一座美妙無比的惠山,竟然離無錫城只有數里路,從無錫西門出去,步行不需一小時。明代有民謠唱道:惠山街,五里長,踏花歸,鞋底香。這個民謠顯然是從一個著名的考題化出來的,那個考題是:踏花歸來馬蹄香。但是,惠山街的民謠給出了一個距離:五里。據吳歌考證,這就是從無錫西門到惠山祠堂群的大體距離。當時出西門,要走棉花巷,然後一路走到惠山直街,這段距離就是差不多五里。上世紀50年代之後這一帶逐步改造,曾建造了一座新村,就叫做五里新村。
好了,這麼一座好山,這麼近的距離,除了遊玩,砍柴,還能做什麼?墓葬,這是最通常的選擇了。中國傳統墓葬的基本選擇是要靠山,然後面水。惠山,就這樣成為無錫的一個墓葬之地。即便到了上世紀50年代,沿惠山寺原址向西一路的北坡,墳墓林立,而祠堂群的大多數祠堂,也就沿著這一線展開。隨著無錫城市的發展,這一帶的墓葬才被逐漸遷徙,墓葬區搬到更加遠離城市龍山梢、青龍山、舜柯山等地方去了。
墓葬與祭祀是緊密相關的。華人有清明掃墓的習俗。每年春天來臨,各家各戶就會集合了,帶著祭品去給祖先們上墳。大戶人家人多禮重,還可能路程較遠,就需要有個歇腳的地方,於是就想有個建築,既是供奉祖先,又可以臨時集合歇腳。有些遙遠的祖先,已經被認定為是了不起的賢人,比如華寶,列入了二十四孝,那麼,官方就為他建個比較顯赫的祠堂,以光宗耀祖,傳播德名。但是,這種祠堂卻不是人人可以建造的哦,那是有規制的。
這樣,我們就要說到天時了。
明朝的皇帝出身農民,非常看重家族血緣,比較支援家族的祭祀禮儀和教化傳承。清朝的皇帝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為了解決漢族與滿族文化的融合而不離心離德,也非常注重家族教化問題。這兩朝皇帝對中國的“家國天下”的超穩定社會結構有著特別深刻的認識,因而,他們都大力提倡建造祠堂,把祠堂看作是穩定家族,傳承美德,教化族人的重要工具。不僅官方建設一些用於公祭的官祠,還提倡民間建立家祠,祭祀家族的賢人名士,用於忠孝節義的宣揚和傳承。於是,建造大型的家族祠堂也就從此時起為朝廷正式認可了。這就為惠山祠堂群的形成,提供了強大的官方支援,此所謂天時。
惠山祠堂群的大多數祠堂,幾乎都出自於明清兩代,就是與皇朝的提倡和推動分不開的。祠堂群中的那些英雄賢人祠,如泰伯的至德祠、張中丞祠、名賢祠等,則是祭祀那些被公認的的人物,這些祠堂一般是由官方出資或者民眾贊助。
最後,還要說到人和。
相比於鄰近的蘇州和常州,無錫在整個皇權時代只是一個縣城,但無錫是一個經濟富裕且民心溫和的縣城,陸續而來的移民很快能在這兒找到生存和發展的機會,於是就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進入。無錫著名的楊氏、榮氏、唐氏、薛氏都是從外地遷入的。
許多家族在無錫落地生根之後,追遠懷祖,趁著皇朝提倡建造祠堂的機會,也就陸續在惠山附近買地建祠,認祖歸宗,周敦頤祠、陸贄祠、范仲淹祠、等等,雖然這些大人物的墓葬並不在無錫,但仍有這些家族的後人建造起了祠堂作為主祭者,族人們在祠堂裡既緬懷先祖,又同時祭祀嫡系近祖。那些本地家族,也因為先祖中有人考中並進入官場,成為大人物或者比較大的人物,死後歸葬無錫惠山,建造祠堂也是理所當然。
久而久之,無論是家族眾籌,還是獨家出資,許多家族姓氏的祠堂就逐漸在惠山形成了群落,構成了我們今天所見的文化奇觀――惠山祠堂群。
當然,祠堂的功能不僅限於祭祀,還被用作教化的場所。比如,家族會用祠堂召集家族會議,討論一些事務,獎勵或者處罰。也會用祠堂辦學,培養家族後裔。這樣,祠堂就承擔起家族文化、家族道德的承傳功能了。血緣的紐帶,在這兒得到了切實的強化,而家族的榮譽,也在這兒得到進一步的張揚。
惠山祠堂群的存在,還順帶著推動了無錫的一些文化特產。比如惠山泥人,就是惠山的祠丁們的創造發明,如今成為無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上世紀60年代,宜興的紫砂茶壺藝人們曾被派到惠山泥人這兒學習藝術技巧。惠山油酥,似乎也與這兒密切相關,無錫最好吃的惠山油酥至今在祠堂群的老街上商幡飄揚。
好了。先說這麼多。吳歌覺得,各位不如直接去惠山看看,那些祠堂群的格局和內涵會讓人大開眼界,一路下來,彷彿看了半部中國歷史。而那些惠山油酥小餛飩豆腐花之類的小吃,會讓人讚美不絕。
吳歌有一點小小遺憾:這麼一個舉世無雙的祠堂群居然是和其他古鎮組團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專案,而不是單獨申報。據說,如果單獨申報,需要等待的時間太長了,實在等不起。
吳歌,文化學者,副教授,不敢稱作家,預設為寫手。曾為《東方文化週刊》寫過專欄“江南望族”,也曾在新浪網和鳳凰網寫過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