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嫻妹談兵

    T-14採用了新型佈局,龐大的車身較小的炮塔,相比旁邊的T-90要大上不少。不過這不是什麼一蹴而就的方案。

    蘇聯對坦克新型佈局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70年代,起因是赫魯曉夫的“重坦無用論”,這可讓蘇聯那2個曾叱詫風雲的重坦廠慌了陣腳。

    列寧格勒廠還好,憑著老關係折騰折騰搞出了T-80,車里雅賓斯克廠就不舒服了。為了跟兩個中坦廠和老冤家列寧格勒廠搶訂單,他們搞出了Object 780這種把成員全部塞進炮塔裡的方案。

    這可以說是蘇聯坦克非常規佈局的一個開端。然而是780還是785工程都沒能搞出來,車里雅賓斯克廠就直接撲街了。

    中坦這邊,烏拉爾車輛廠算是靠著T-62和T-72的訂單過的很滋潤。對搞新佈局坦克沒啥興趣。而哈爾科夫廠則很喜歡沒事搞點小發明小創造。他們接過了逝去的車里雅賓斯克廠的衣缽,繼續著蘇聯新佈局坦克的探索。

    然後搞出了更激進的490工程,直接取消掉了駕駛員,只剩下炮手和車長,車輛駕駛靠AI完成。不過當時的AI嘛,大家都懂的。後來又把駕駛員放回了炮塔靠前一些的位置。也就有了490A工程。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490白楊坦克方案,後來幾近服役的477工程也源自於此。

    為啥說是幾近服役呢?因為蘇聯解體了。

    哈爾科夫廠歸了烏克蘭,換句話說當年蘇聯搞小發明小創造的那些經驗都和俄羅斯沒啥關係了。

    那怎麼辦呢?俄羅斯新坦克的研發只能靠烏拉爾車輛廠了。但是人家確實爭氣,在很短的時間內研究出了195工程,也就是著名的T-95黑鷹坦克,他就是T-14的正統前身。

    採用無人炮塔,成員集中佈置在炮塔前方。中間用厚厚的裝甲隔開,保證即使坦克殉爆,成員也不會又損傷,而且這樣一來,坦克的主炮在內的火力系統真正成為了一種模組化的設計,不用因為477工程那種更換主炮而錢一發動全身延誤坦克研發程序。

    動力方面,T-14是後置後驅,前裝甲極厚,現有的120mm坦克炮幾乎無法擊穿T-14的正面車身裝甲。

    T-14的正面防護雖然沒有很詳細的資料,但是你看看這個圖就知道有多厚實了。

    左邊是T-90AM。再加上前裝甲還有新型的反應裝甲。

    不過T-14的炮塔是沒有硬防護。但是這並不是說T-14的炮塔不堪一擊。

    雖然T-14的炮塔看著還有點大,但是實際上炮塔的實際尺寸很小,跟步兵戰車差不多,畢竟無人炮塔嘛。

    但是大部分都是整流罩或者安裝雷達的架子,炮塔本身其實很小。

    而且主動防護系統的成熟,T-14這種裸奔炮塔就有了生存的資本。蘇聯是最早將坦克硬主動防禦系統引入實戰的國家。早在20世紀80年代,T-55就裝備了“鶇”式主動防護系統。

    靠雷達探測到來襲的高速炮彈,然後發射火箭彈攔截。不過“鶇”式效果不是很好。而T-14用的是“阿富汗尼特”,4片雷達都是有源相控陣雷達,部分損壞仍可繼續工作。並且因為計算能力的進步,不需要火箭彈這種依靠爆炸來摧毀敵方彈頭的東西了,靠打出去的炮彈的純動能攔截,好用不少。而為了防護攻頂武器,T-14在車身兩側還裝了類似“競技場”主動防護系統的東西,原理類似一個可以飛起來的闊劍地雷。不得不承認的是,T-14的主動防護系統相比之前國際上的貨架產品,已經是先進了至少一代了。

  • 2 # 薩沙

    西方為什麼不發展主戰坦克?不想花巨資造一堆廢物

    西方為什麼不發展主戰坦克?主要是對主戰坦克未來作戰模式的猶豫。

    目前各國主戰坦克,仍然是冷戰後期的設計思維。冷戰期間,西方坦克的對手是恐怖的蘇聯裝甲洪流,作戰地域是中歐平原。西方坦克為了抵抗強大的對手,強調坦克的正面防禦能力、火炮的首發命中率和高射程,其餘都是次要的。

    實戰中,證明野戰中的西方坦克是很厲害的。

    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的美製英制坦克,多次以少打多,殲滅大量蘇制坦克。

    著名的海灣戰爭100小時地面戰,美軍英軍主戰坦克幾乎沒有損失,就打垮了薩達姆5個共和國衛隊師,掃清了大量T72坦克。

    只是,這都是以往的輝煌。最近20年,西方坦克卻在很多戰場被打得落花流水。

    在葉門,沙特精銳的M1坦克被胡賽武裝的反坦克導彈炸燬。

    在伊拉克,伊拉克政府軍的不少M1坦克,被恐怖分子的反坦克導彈或者埋設的地雷炸燬。

    至於蘇制坦克,就更不堪入目。

    敘利亞戰爭中,數千輛坦克裝甲車被擊毀,包括還算先進的T72改進型,巴沙爾損失的坦克兵就有近萬人之多。

    大家都知道,蘇制反坦克導彈不值多少錢,如短號反坦克導彈售價不過5萬美元。

    區區5萬美元的導彈,就可以輕鬆在遠距離擊毀500萬美元的坦克。

    那麼,坦克還有生存的空間嗎?

    西方對此極為震驚。

    冷靜分析後,西方專家認為不是坦克的問題,而是作戰理念的改變。

    目前的戰爭不可避免的轉變為城鎮戰,不再是以往野戰。

    在野戰中,坦克只需要正面裝甲和超強火炮就足以應付威脅。

    但城鎮戰不同。這種作戰模式下,敵人和平民混雜,無處不在。敵人利用複雜建築物和地形,可以從容的在任何角度攻擊坦克。

    那麼,坦克就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坦克對於戰場的感知較差。而即便是今天最先進的坦克,對於戰場的掌控不如普通的步兵。所以,坦克在城鎮中是防不勝防的。

    再說反坦克武器,早已今非昔比。

    二戰期間,反坦克炮部隊被稱為送死部隊。蘇軍反坦克小組一次戰鬥後,剩下不幾個人。無論是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手雷、反坦克槍或者反坦克炮,相對坦克火力都是絕對劣勢。

    今天則不同。就像上文提到的大量反坦克導彈的出現,讓坦克火力處於劣勢,根本無法招架。

    射程2到3公里的反坦克導彈,可以從任意隱蔽角度發射,在坦克火炮有效射程之外攻擊。當然,導彈威力遠遠超過坦克防禦能力。一旦被擊中,坦克最輕的也是重傷,失去戰鬥力。

    而現代反坦克小組通常就1到2個人,距離坦克很遠,還可以利用建築物隱蔽,打完就跑,你根本抓不住他。

    除了反坦克導彈以外,戰場還有大量輕型反坦克武器,比如重型火箭筒、無坐力炮等等。

    這些對於坦克仍然有致命威脅。

    總之,西方專家認為,目前坦克即便不斷改進,增加反應裝甲、附加防禦裝甲和主動防禦系統,也難以應付這種模式的作戰。

    反應裝甲爆炸後對周邊步兵有較大威脅,附加防禦裝甲作用單一、意義有限,主動防禦系統實戰效果很不佳。

    所以,這才是西方停止裝備新一代主戰坦克根本原因。

    實驗室中,並非沒有新一代坦克的成品。只是,這些坦克相對於上一代坦克,沒有本質的進步。

    在沒有摸索出新的戰法之前,沒有必要花費巨資裝備新一代坦克。

    目前,西方比較傾向的新一代坦克,是所謂戰場感知坦克。

    這種坦克和上一代完全不同。坦克具有先進的雷達等偵查系統、自動控制系統、無人控制系統,可以有效偵查戰場的一切,及時發動打擊或者反擊。

    城鎮戰對於新一代坦克來說,也只是小意思了。

    不過,目前在技術上並不容易做到。單單以雷達偵查系統來說,在如此複雜環境下想要排除各種干擾,準確識別目標,是極為困難的。

    況且,即便技術上沒問題,製造這種坦克也是一定巨資。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認為俄國所謂新一代的阿瑪塔坦克,能有用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斯威G01即將上市,這款車怎麼樣?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