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July淡漠
-
2 # 周小鵬
永遠處在人類社會的邊緣,就像遊離在元素週期表的惰性氣體,無法與任何物質發生反應,喪失了愛人的權利和被愛的資格。
一個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完全地消除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困難的。小時候你的父母關係不好,可能經常發生爭吵和矛盾,導致你的心裡對家庭非常失望和畏懼,沒有給你帶來足夠的溫暖和愛,讓你在此後人生中變得敏感,沒有安全感,缺乏關愛。
兒時父母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與他們的關係都可能影響成年後我們與伴侶的相處。小時候,家庭中父母行為和性格都會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你,它無處不在,也會影響你的擇偶。即使你不想成為你父母那樣,但是正是這種潛意識,會導致你在親密關係中,變成曾經最不願意成為的自己。就好比如,我們曾經收穫虐待,我們也會反過來以曾經被虐待的方式對待別人。相比朋友,面對伴侶,更多深層的情緒和影響將會表達出來。在與伴侶的互動中,照見內心深處那不願意成為的自己,就是毀掉我們親密關係的大敵。
當我們如果確認自己無法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時,我們首先應該去對早年創傷進行探索和認知,我們可以尋求心理醫師幫助我們體驗早年被壓抑的情緒感情,做命名去表達。心理醫生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早期傷害我們的感情根源,減少這種感情對我們的傷害。
接著,我們去建立新的關係,重新獲得安全感。正是我們內心缺乏安全感,才會導致我們無法去和異性建立親密關係,學習信任和接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消除親密關係與負性結果之間的聯結,發展處“獲得性安全感”,這對自己克服早年創傷和維持親密關係很重要。
最後,我們應該試著開放自己內心去接納別人,不要永遠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關閉自己的內心,那樣只會讓自己承受更多痛苦。以前的生活可能並不美好,那沒有辦法去改變,但是未來的生活是由自己掌握的。
-
3 # 翟改琴
生活中當人出現問題時,人們有兩種歸因方式:內歸因,外歸因。內歸因是覺得出了問題,責任主要在於自己。外歸因,是覺得出了問題,責任在他人和外在環境。這是人的兩種思維方式,這兩種思維方式造就了不同人格的人。內歸因的人對已嚴,對別人寬;外歸因的人對已寬,對別人嚴,容易指責、批評、怨恨他人。
從提問者的一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提問者是一個外歸因的人。他覺得長大後,無法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是因為很早以前的“小時候父母關係不好,家庭環境非常惡劣”造成的。一個人家庭環境不好,是人的不幸。但人長久的處在這種“婚戀不順都是家庭之錯”的歸因之中,卻是讓人不能認同的。首先:我們澄清一個事實。一個人長大後的樣子,與父母遺傳有關。但一個人長大後的思想、行為並不全與家庭有關。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確實是很大的,但是,再大,都不起決定作用。起決定作用的永遠是當事人自己的思想認識、覺悟。
生活是一種選擇,人無時不處在選擇之中。一個人可以選擇怎樣的工作,可以選擇怎樣的戀愛物件?可以選擇和戀愛物件怎樣去相處,這些已經不關原生家庭的事情了。一個人不能說,在婚戀的路上出了錯,都是父母的錯,因為父母曾經的方式就是錯的。可父母當年的行事方式即使是錯的,在多年以後,就已經不關他們的事情了。一個人願意按照父母錯誤的行為方式處事,還是不願意按照父母的錯誤行為方式處事,那是他自己選擇的結果。
也許,父母不會經營感情,父母在婚姻內有矛盾時,不是冷戰,就是吵架、甚至打架。但他的後代沒必要選擇和父母當年相同的方式去和異性相處,他可以選擇心平氣和的方式,去和異性溝通、聊天,談話,用商量的口吻去和異性解決矛盾。
其次,放下對原生家庭的抱怨、怨恨。也許父母之間關係不好。父母也許對自己也不也好,但是,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人不能把這些“不好”當作包袱背在身上。那是多麼沉重的事情?人只有放下抱怨,怨恨,人的身心才能輕鬆,人的心情才能平和。人心平,人才能變得寬容、才能會忍讓別人。
一個心懷怨恨的人,處事、處人總是充滿指責、挑剔、批評、誰願意和這樣的人相處?而一個寬容的人,會願意包容別人的過失;一個沒有怨恨之心的人,會更能欣賞到別人的優點。如果一個人身上滿是戾氣,又有哪個異性會願意和這樣的人建立親密關係?再其次,人在婚戀中,不要寄希望于于找什麼方法,走一條捷徑,然後人就可以在婚戀中旗開得勝。那也許有效,但有限。人就算按照婚戀專家的指導,戀愛成功了,可還有長長的婚姻之路要走,那又怎麼辦?
最終,人還是要靠最本真的自己,建立親密關係。所以,一個人要和異性建立親密關係,根本的原因還是先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容易相處、讓自己變成一個能容納人、能溫暖他人的人,那樣異性才願意和這個人建立親密關係。
-
4 # 十畝心田smxt父母經常吵架,自己不敢談戀愛,不相信愛情了,怎麼辦?
首先,父母那個年代,他們的婚姻並非按照自己意願,很可能不是自由戀愛,父母結合組建家庭並非真愛互相喜歡。
第二,心理學家斯坦伯格提出的愛情三元論對我們還是有很大指導意見的。愛情三元論認為,愛由三部分組成-喜歡、激情和承諾。父母之間可能在長時間的生活中由於各種摩擦衝突,沒有互相喜歡了,年齡大了也沒有激情,只有承諾,承諾在一起維繫家庭,完整的家庭對於子女成長還是很重要的呀!有一些老年夫妻的愛,我們定義為“空愛”,只有承諾沒有喜歡和激情的愛。
第三,父母的價值觀也不一定互相吻合。比如買東西是買品牌還是買普通商品,誰負責家庭開支記賬等等,都是價值觀的一部分,如果父母價值觀不一致,就可能讓婚姻陷入持續的衝突。我最近看到一個愛情衝突模型,講的就是持續衝突導致婚姻的不穩定。
第四,父母一輩生活中溫飽剛剛解決,正所謂“貧賤夫妻百事衰”。物質不滿足導致心理不愉悅,家庭氛圍也不會好。
分析了以上的原因,道理我們都懂,關鍵是怎麼辦?我們這方面是有研究的。自從2015年,我們開始宣傳依戀型別,已經有數萬人從中受益。
大量實證研究證明,好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安全依戀的基礎上。
怎麼建立安全依戀呢?重點來了
要以父母當中的一個作為依戀物件,養成安全依戀行為方式。如果你和媽媽好,就和媽媽形成安全依戀。如果和爸爸關係好,就和爸爸形成安全依戀。以他們任何一個作為安全物件,建立起親子安全依戀模式然後,用這種依戀模式去和心愛的人進行互動。為什麼要這樣呢?我們心理學稱為“心理同構”。人際關係相同的互動結構,我們用已知去探索未知。用在和父母建立起來的安全依戀關係去和愛人相互交流。
-
5 # 使用者和言悅色
是你遺傳了父母的道德基因,隨根子。不改自己的自私自利,臭脾氣壞秉性不行,自己脾氣不好,自己不改,賴誰也沒用,自己的日子自己過,誰也不能代替你。究根結底原因在自己身上,找自己吧,別無選擇。
處處別霸道,事事多向人請教,多做小不點,處處忍讓,寬宏大量。事事多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你都做到了嗎?
無事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多幫助關愛心疼人,做事任勞任怨,別報報怨怨。多為別人著想,以心換心感動來。關愛的心感恩的心有沒有?多多自覺和自律,做人要培養自己的素質。靜心耐心,別浮浮燥燥。有話好好說,不許發脾氣,因為發脾氣不會解決問題,會把事情辦的更糟糕,事得其反。做人真的很不容易,做好人更難,讓我們一起努力,攜手共進。
回覆列表
本人農村人,按您描述我們的境遇差不多,一路走來。有苦有甜,但是還是挺過來了。感情路上雖然艱辛,但是您所說的親密還是有的。
我認為家庭條件好與壞,跟異性親密無關。
有關的是自己的心是否足夠強大。
所以我個人的建議是,讓自己變得強大。任何事情都引刃而解。
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