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遙望燕園

    蕭何是西漢的第一任相國,輔佐了漢高帝和漢惠帝兩代帝王,死後哀榮備至,他的爵位也傳了多代子孫。

    蕭何之於西漢政權的功績,漢高帝看得最清楚,如果沒有蕭何,或許就不會有西漢,所以儘管蕭何沒有一分的軍功,但天下大定論功行賞時,漢高帝還是不顧其他功臣的不滿,執意地把蕭何放到第一位。

    漢高帝就是劉邦了,跟蕭何同鄉,劉邦去世後被功臣上尊號為高皇帝,並評價他「起徽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

    既然劉邦和蕭何是同鄉,又在成為君王和相國,按照「魚找魚,蝦找蝦」的物以類聚原則,他們怕是在舉事前就相識吧?正因為早早相識,有著絕對的信任基礎,才會聚到一起搞武裝反秦的起義吧?

    沒錯,他倆早就相識,而且關係分外地好。

    劉邦在當泗水亭長時,曾多次奉命往秦都咸陽押送徭役,臨行前,總要跟親朋好友聚一聚,親朋好友知他將遠行,都會給他包點紅包,意思意思,權當路費了。

    大家包的紅包,都是三個錢,唯獨蕭何包的紅包是五個錢,幾乎是其他人的二倍。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他倆關係是真的鐵,交情是真的深,這就好比你的兩個朋友結婚,一個你只給了五百的禮份子,另一個你卻給了一千的禮份子,你跟哪個的交情更深,還用說嗎?

    但是,他倆關係這麼好,蕭何竟然當著一個剛認識的老者給了劉邦一個很低的評價,說劉邦「固多大言少成事」,這七個字的意思是說,劉邦這個人呢,從來都是特能說大話,但卻很少能辦成大事?

    蕭何為什麼會這麼評價劉邦呢?蕭何是不是打心眼裡看不起劉邦呢?如果蕭何打心眼裡看不起劉邦,又為什麼死心塌地地追隨劉邦舉事?他就不怕劉邦幹不成反秦這件大事嗎?

    其實,蕭何從來都沒有瞧不起劉邦,蕭何是在一種非常特殊的場合下才給劉邦來了這麼一個「評價」。

    大家也看到了,我給評價這兩個字加了引號,說明在我的理解中,這氣個字根本算不上評價,只能算是替人開脫時的一句假話罷了。

    蕭何是在呂雉父親面前說了這句話的。

    而蕭何之所以說了這句看起來是瞧不起劉邦的話,是因為劉邦闖了天大的禍事,如果真按照劉邦說的辦,怕是要給劉邦搞傾家蕩產了,就算不給劉邦搞個傾家蕩產,也得把劉邦由小資打成赤貧。

    事情是這樣的,呂雉一家遷往沛縣,作為沛縣主吏椽的蕭何,代表沛縣縣令,為呂雉一家操辦了一場盛大的喬遷趴,全沛縣有頭有臉的人物,自然都會來湊個熱鬧,但這個熱鬧可不好湊,必須拿出一千錢的紅包,才可以入席。

    大家還記得我前邊說的吧?劉邦去咸陽送徭役,大家才包三個錢的紅包,蕭何包五個錢的紅包就值得劉邦記一輩子,可見在當時,三個錢的紅包已是不少了,而呂雉家的喬遷趴,入門費竟然要一千錢,可見門檻之高。

    平心而論,劉邦有體制內的工作,養得起外室,家裡還有地,兩個哥哥都娶了媳婦成了家,自己自小便和盧綰一起學習《尚書》,長大之後又能外出遊學,同父異母的弟弟劉交更是跟著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學習,可見他的家境還是相當不錯的,最次最次,也得是小康之家,肯定拿得出一千錢來。

    但劉邦作死啊,他一個子都沒給,包個空紅包,就說給一萬錢。

    劉邦這種搞法,可把蕭何給嚇壞了,好你個劉邦啊,你小子好死不死,學人家說大話吹牛皮,一萬錢,一萬錢不得讓你傾家蕩產啊?就為了一頓酒,你出一萬錢,你以後拿什麼養外室曹氏養長子劉肥?拿什麼喝酒吃肉?拿什麼哄女人?拿什麼賙濟朋友?你若真拿出這一萬錢,怕是以後再也不能什麼農活都不幹,只是做你亭長這一份差了吧?

    蕭何想,這也不能真叫劉邦出一萬錢啊,我得想個法子,給他這一萬錢省去,出一千錢得了,如果能在一千錢的基礎上打個折,就更好了。

    蕭何又看到呂雉父親對劉邦表現出極大的尊重,便覺得呂雉父親是看在錢的面子上,拿劉邦當貴客。

    在這種情況下,蕭何自然要說一些貶低的話,說劉邦這個人哪,我很瞭解,他平常吹牛吹慣了,你老人家別當真,他吹過的牛啊,幾乎就沒有兌現的。

    這叫降低心理預期,降低呂雉父親對劉邦一萬錢的心理預期。

    看到了嗎?這才叫鐵哥們,他劉邦捅了簍子,蕭何在這裡不住地幫他圓,幫他找補。

    讀到這一層,叫知世情,知人心,讀出蕭何看不起劉邦的,叫沒開竅。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蕭相國世家》、《史記·韓信盧綰列傳》、《漢書·楚元王傳》

  • 2 # 歷泰

    歷史長河!

    為什麼?人們總是要把歷史當作長河!那是因為它的川流不息,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歷史就是歷史,歷史又像是一艘大船承載著【人類社會的興衰】

    歷朝歷代!就好像是新陳代謝?【又好像是演唱什麼】你唱吧!我登場,抹掉的是?“舊人”抹不掉的是【百姓】苦難!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邦,皇帝也不例外,要有人輔佐,而輔佐的人?就好比是皇帝的“柺杖”走的“遠不遠,直不直,”那就看“柺杖好與壞”還有皇帝的喜好,單純從歷史上看,蕭和是迎合了劉邦的心理,(行為不作評論)但更多的是【天意】不然,就不會有《唐宋元明清》

    人生感悟!社會更像是階梯!有高就有低?只是不要登到高處,就忘了下面?更不要“養蛀蟲”因為下面“塌方”上面的人?怎能【站穩】……只有保護“它們”呵護他們!才能更上一層樓。

  • 3 # 大飛熊騎士

    這句話是為呂公找臺階下的,順便消除下呂公將來對劉邦的心理的落差,也算是給劉邦找個臺階,所以,這並不影響蕭何對劉邦先前的看法。當時,沛令宴請呂公,蕭何是沛縣主吏,負責收禮金,並規定一千錢以下坐堂下。劉邦這個人,本來就沒把沛地官吏當回事,隨便寫了一萬錢,就坐堂上了,所以,驚動了呂公。然而,呂公也是“老江湖”了,不一定要蕭何“和稀泥”,也能看得出來劉邦這個人膽子大,不按規矩套路出牌,這樣的人可能有朝一日,會幹一番大事。即使事不成,無非是一場虛妄而已。再說,劉邦在堂上揮灑自如,又是地頭蛇,正是呂公來沛地“避仇”之所需呀。

    蕭何呢?早就知道劉邦這個人,值得結交。首先劉邦只是一個小混混,不過一小亭長,沒有政治前途負擔。其次,劉邦雖然膽子大,做事不規矩,卻很講義氣,能讓別人為他所用。單是這兩點,足夠讓蕭何對他另眼相看了。蕭何是沛中的主吏,是秦制裡的正式編制,劉邦的亭長几乎是是最基層的了,所以,蕭何身份要比劉邦高。但是,蕭何卻常常護著劉邦,也是蕭何的縱容,劉邦才敢在沛令的宴會上,如此的放肆,而沛令似乎也默認了這種舉動。

    沛令沒什麼舉動,是因為有蕭何在呀,不管呂公怎麼看劉邦,蕭何要出來圓場面的。呂公要是心有芥蒂,蕭何這句話就是要讓呂公不要和劉邦一般見識,言下之意,就是一個愛說大話的妄人而已,順便為劉邦做了一個臺階。如果,呂公繼續看好劉邦,有心結交,蕭何更要說這話了,消除一下呂公的心理落差,誰也不敢保證劉邦日後將是如何一個境地?順便把自己摘出去。因為,此時的場面,沛令默然,劉邦自在,而蕭何的護短正好在和呂公的敬重,互相印證了,一個微妙的事情,就是劉邦將是一個不普通的人!

    這件事情,不久得到了佐證。劉邦因為押送囚徒不利,落草為寇。此時,天下風起雲湧,陳勝吳廣軍打到沛地附近,此時急需一個領袖出來領導沛地人響應起義,否則城破之日,就是蕭何這些秦官喪生之時。沛令顯然不是適合的人選,於是蕭何等人迎來劉邦,奉為起義軍的領袖,蕭何等人就有了保住進退的政治資本。從迎接劉邦進沛地那一刻起,蕭何迅速完成了一種轉變,就是從比劉邦地位高到輔佐劉邦起義的身份轉變。可見,蕭何老早就有這個心理準備了。

    所以,蕭何雖然只是秦朝一個小吏,卻具有超然的眼光。不論是秦末大亂的前期,還是月下追韓信,甚至鎮守關中,面對劉邦的猜疑,蕭何都能用一種長遠的智慧,化被動為主動,無愧於“漢初三傑”之一,傑出的政治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別人道德綁架你的時候,你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