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號哥

    關羽的死與劉備關係不大,因為具體的戰略部署劉備不管,全是諸葛亮一人掌握,而且命令關羽出荊州伐曹操也是由孔明出的主意劉備簽發的命令。所以對於關羽的敗亡諸葛亮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本來諸葛亮早在隆中時,就與劉備規劃先取荊香九郡,然後以此為跳板再取西川,成其基業。鞏固基礎後由關羽出荊州,劉備出漢中齊頭並進,同時安撫孫權使其不敢輕舉妄動。是完全有希望擊敗曹魏,取得中原恢復漢室。

    可出人意料的是諸葛亮卻單獨讓關羽出兵攻打曹操,而自己卻沒有作戰略策應,犯了軍事冒險主義錯誤,最終兵敗將亡。所以關羽的死,諸葛亮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2 # 愛尚文史

    關羽之身首異處,跟劉備沒有關係,跟諸葛亮沒有關係,跟劉封沒有關係,跟馬超也沒有關係。罪魁禍首是關羽的“性格”。是他自己的性格所致。關羽的結局,從他看不起孫權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

    關羽是河東郡解良人,早年由於犯了事,逃亡在涿郡一帶,結識了大哥劉備。他究竟犯了什麼事逃亡到涿郡,史書沒有記載,我們也不得而知。不過根據他的性格來看,他的人生道路應該非常坎坷,沒少被那些高高在上,身份地位尊貴計程車大夫欺負。

    所以關羽生平,最討厭的就是那些社會的上層人士,他寧願跟步卒為伍,也不願意跟高官將領交朋友。《三國志·張飛傳》有記載: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當然!劉備、張飛除外,他們與關羽是一起從基層摸爬滾打起來的生死兄弟。

    長此以往。他也逐漸養成了自負、自傲、孤芳自賞的性格,越發看不起人。

    馬超投靠蜀漢,受劉備重用,他馬上質疑馬超的才能。

    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參考,《三國志·關羽傳》

    黃忠因定軍山大放異彩,被封為後將軍,與自己地位相當,他當即大發雷霆。

    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參考,《三國志·費詩傳》

    對待徐州陶謙舊部糜芳、傅士仁,他常常以輕慢待之。

    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己。——參考,《三國志·關羽傳》

    對待友軍孫權,他更加傲慢不遜。由於孫權懼怕關羽的威勢,為了鞏固孫劉聯盟,遣使者出使荊州與關羽聯姻。

    結果被關羽拒絕不說,而且他還辱罵使者,使得東吳顏面無存,恐懼感也倍增。

    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參考,《三國志·關羽傳》

    可見!關羽的性格,已經將自己人和敵人都得罪完了。人心所失,失敗不足為奇。

    關羽只知東吳有呂蒙。

    呂蒙將計就計,故意裝病撤走,讓陸遜去接管前線。當時的陸遜,還是個年輕小夥子,沒什麼作為,在關羽眼中,他只是個“黃毛孺子”。

    於是,關羽認為,東吳派陸遜這麼一個黃毛小子來當此大任,可見呂蒙生病之後,東吳確實是沒人才了。加之陸遜幾番寫信恭維,示之以弱,關羽更加目空一切。竟下令撤走了荊州的邊防重軍。

    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參考,《三國志·呂蒙傳》

    隨著關羽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之後,越發不可一世,更加輕視東吳。趁著押送于禁等俘虜入荊州的時候,公然搶奪了孫權運往湘關的大米。

    孫權聞知大怒,下令呂蒙秘密出兵。

    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權聞之,遂行,先遣蒙在前。——參考,《三國志·呂蒙傳》

    關羽對荊州的情況一無所知,當徐晃、曹仁射箭通知孫權欲攻打荊州的時候,他還以為是敵軍故意亂他軍心。

    直到被徐晃“長驅直入”擊敗,他仍然沒有退回荊州,而是退守在了沔水附近,大軍繼續包圍襄陽。

    羽圍塹鹿角十重,晃追羽,與俱入圍中,破之,傅方、胡修皆死,羽遂撤圍退,然舟船猶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 ——參考,《資治通鑑》

    直到此時,關羽仍然沒有防備東吳,因為他打心底認為,東吳的一群鼠輩,怎麼敢做出如此出格的事呢?他仍然自負著。

    直到荊州的敗報傳到,他才明白,原來徐晃、曹仁並沒有騙他。

    但是此時!或許是不好意思回蜀,或許是不服輸,明知大勢已去,依然想著要去覆盤。

    他撤出了襄陽的包圍圈,以及沔水的所有駐防部隊,決定領軍打回江陵。期間他多次派人跟呂蒙交涉,數次催促劉封、孟達領兵援助。

    但是!劉封、孟達的援軍遲遲不至,呂蒙的一招“存恤耆老”,使得他人心盡失,大部分士卒都自發的投靠了東吳。

    此時的關羽,真的成了眾叛親離。

    他開始撤退,往益州撤退。他從江陵附近,撤往麥城,再到漳鄉,準備往臨沮進發。到了臨沮就安全了,因為臨沮是蜀將馬超的封地。

    但是!很不幸。他被潘璋、朱然等人埋伏在了必經之路上。未見到馬超,就身首異處了。

    所以關羽之死,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輕慢糜芳、傅士仁等。小瞧東吳,至始至終都不相信東吳鼠輩敢動荊州,敢動他關羽鎮守的荊州。

    明知大勢已去,仍然抱著打回江陵的幻想,不肯接受一時的失敗,沒有在第一時間內撤回蜀地。直到眾叛親離,他才肯承認自己輸了,可惜為時已晚。

    這怪不得劉備,關羽是荊州的最高指揮官,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他自己拿主意。劉備沒叫他輕慢糜芳、傅士仁,沒有叫他輕視東吳,也沒叫他撤走荊州的邊防,更沒有叫他對東吳用兵。

  • 3 # 江水趣談

    其實三方都有責任,關羽的責任主要是主觀上的太過傲慢,輕視東吳,導致後防空虛,呂蒙趁他北伐被困曹仁處偷襲荊州。

    會讓大家奇怪的就是為什麼諸葛亮,劉備都無增派援兵。有人說是道遠趕不到,但不太可能,從呂蒙偷襲到關羽被擒有大半年時間,就近出援兵絕對來得及。關羽派人去向劉封請援兵沒請到,有人說是因為關羽平時行事過於跋扈人緣不好,我看根本就是扯淡。

    劉備用人不當

    劉備任用的南郡太守是靡芳,這個靡芳沒什麼本事。能當上地位重要的南郡太守,完全是因為他是皇親國戚。靡芳是劉備的小舅子,所以能夠成為荊州二把手。他沒能力也就算了,還心胸狹窄外加貪生怕死。關羽只不過是說了他幾句,他就對關羽懷恨在心。當呂蒙白衣渡江,靡芳居然直接投降了。號稱知人善任的劉備也是糊塗了,居然任命了這樣一個因私廢功的人鎮守那麼重要的地方。呂蒙一來。靡芳沒有抵抗沒有求援,直接投降,其兄麋竺因此羞愧而死。

    諸葛亮對於關羽的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劉備這個集團裡,上層領導人裡面和關羽最不對付的就是諸葛亮了。

    當年三顧茅廬的時候,對於把諸葛亮請來的這事,關羽就不以為然,還記得張飛燒了諸葛亮茅草屋的時候,這張飛不是關羽的槍就是諸葛亮的槍,呃,反正裝上火藥他就響,所以那個時候關羽就和諸葛亮不和。

    關羽明知道是諸葛亮的軍令,卻把諸葛亮的軍令置之不理.所以關羽和諸葛亮這個矛盾由來已久,當然也不是說諸葛亮要殺關羽,畢竟是一個集團裡的,大志的方向還是一樣的。

    還有一點,諸葛亮的不作為間接害死了關羽。 在關羽守荊州的時候,諸葛亮卻僅僅說了“東和孫權,北拒曹操”。 可是諸葛亮這漂亮話是說完了,具體落實到事情上的時候,諸葛亮其實什麼也沒幹,也沒在派人接著提醒關羽。

    關羽的死也警示了我們,人呢,這一輩千萬不可以瞧不起任何一個人。

    往往你瞧不起的那個人可能就是你失敗的原因,不要瞧不起小人物,就好比劉邦和項羽,劉邦就是一個地痞流氓,而項羽擱到現在就是典型的一個高富帥,可是最後還是劉邦得了天下,為什麼?

    性格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項羽一向不把劉邦放在眼裡,認為自己出身高貴,是楚國貴族,而劉邦呢?

    一個小流氓怎麼能和自己比較呢?也正是項羽性格的缺陷,才使項羽一步一步走上滅亡之路,關羽如此,項羽也是如此。所以我們在對待一些生活裡不如你的人的時候,萬萬不可以輕視他,你又怎麼會知道屌絲會不會逆襲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的FBI是怎樣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