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紀錄片愛好者老王
-
2 # 靜夜思160519196
歷史的車輪並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改變或停下,而且就算穿越,你能確定不是到了另一個平行空間,改變的只是另外一個世界?
-
3 # 不知道叫啥子3
其實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但也是要分情況的。
其實一個人要發揮多大的作用,首先是他的地位,然後是對局勢的把握,所以從後往前穿,和從前往後穿,情況是完全不同的。不過你既然舉了朱元璋和趙匡胤這兩個例子,那就預設是本朝太祖直接往後穿,成為末代皇帝(或者說末年皇帝)
這個問題,其實最重要的時間!
比如已經到崖山了,換誰也沒用,何況趙匡胤確實不算能力特別強的…如果朱元璋去明末,都已經在煤山上了,甚至都已經在緬甸了,那多半也是沒什麼搞頭的…
但如果直接從崇禎上位開始,就換了朱元璋,那有十七年的時間,完全足夠錘爆十個皇太極兄弟和十個闖王。或者趙匡胤在襄陽之戰前,主政宋朝,即使是面對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有極大機率也能做到相持局面…
其實也就是這個問題的前半截,一個人(皇帝),對整個局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崇禎雖然不能說是把一手王炸打輸了,但至少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明朝其實是有錢的,只是中央政府收不上來而已,這是根本問題。要解決其實很簡單,收商稅加土地改革,只要把握好度,再來點軟硬兼施,其實並不難。
而要解決眼前的問題,則是抓幾個巨蠹,抄家滅族,重新樹立威信,再用這筆錢練一隻能打的嫡系新部隊…然後後面就很簡單了,孫傳庭、盧象升…這些人用好了,錘爆幾個渣渣,簡直手到擒來…
這些只要腦子清醒些,有決斷些就能做到…崇禎搞砸,純粹是能力問題,雖然他不是昏君,但明亡這個鍋還真得他來背…
-
4 # 跬步求索
用處可能並不大吧。舉個例子,明末的祖大壽是和戚繼光同時代的大將。但戚繼光是民族英雄祖大壽卻有逃跑將軍的稱號。不講細節可能會說祖大壽沒啥本事,是靠些歪門邪道混來的職位。但你要看對方寫的兵書,人家早早預言了火器給戰爭帶來的變化。詳細的講了應該用火槍密集陣線射擊的全新戰鬥方式。還預言了未來海戰的趨勢。要知道我們到晚清雖然買來先進的槍支但配套的戰術水平可還是前排放一槍然後一起提刀衝鋒。但實際戰場上祖大壽還是逃跑將軍,他的認知可能遠超時代但自己的部隊卻嫌棄甚至排斥火器。原因也不是覺得提刀近距離拼殺比較熱血,而是明朝軍械是由匠戶提供而不是擇優採買。火槍發射時到底是彈丸傷人還是意外傷著自己得看天意。同樣的例子還有號稱八閩長城的鄭芝龍,荷蘭人可不是鄭成功才開始打敗的,他老子當年就縱橫整個日本海吊打各種不服。人不能說沒本事但在明末大戰中表現也不比祖大壽強出多少。所以明末的亂局個人認為不是一兩個嘔心瀝血的英雄能改變的。
至於宋末,個人觀感來說是命不好。遇上了開掛的對手。就算能打出一兩場漂亮戰役結果也只是讓整個世界都顫抖的上帝之鞭晚點抽歐洲,在東亞先來一鞭子唄。就軍事能力來說我覺得兩者都有代差了。除蒙古外的其他國家是盾比矛強,打仗還是講究堅城硬鎧,軍陣齊嚴。而蒙古已經是矛強於盾的時代了,野戰的鐵騎加攻城的火藥。遇上這種對手輸了不丟人。
-
5 # 秋雨魯北說歷史
對於大宋來說假如趙匡胤回到宋末至少不會發生靖康之變這樣的國恥事件,而對於大明朝來說即使是朱元璋回到明末還是不能挽救明朝滅亡的命運。
宋太祖回到宋末必然會出現王朝中興宋朝在聯合金朝消滅遼國後分得了幽雲十六州大部分的地區,作為北方防禦最重要的燕山山脈,宋太祖深知其戰略意義。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多次想收復幽雲十六州卻不能實現,最終導致了北宋戰略防禦的極端被動以至於出現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假如幽雲十六州在手宋太祖定將其建設成為北方防禦大本營,攻可以直取遼東,守可以固若金湯自然會一改大宋的被動局面。同時宋太祖自然會革除王朝出現的弊政讓宋朝的面貌煥然一新,實現王朝中興的壯舉。
然而歷史不能假設,正是宋徽宗和宋欽宗沒能意識到幽雲十六州的重要戰略意義,最終導致了國破家亡的悲慘命運。
朱元璋回到明末也不能改變明朝丟失北方的命運從明朝末年的形勢來看即使崇禎帝換成朱元璋也很難力挽狂瀾。崇禎帝繼位時候的明朝形勢已經非常的不利,1627年的大明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首先關外的後金已經基本佔據遼東,雖然努爾哈赤已經病逝但是其繼任者皇太極能力更為突出,不僅擊敗了蒙古收復了北韓,擴充套件了蒙八旗和漢八旗,成為關外最強大的割據勢力。
其次是陝西的起義軍雖然經多次剿滅但依舊是生存了下來,尤其是李自成部進入了河南成為了改變明朝命運的重要一步,由於明朝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北方大旱,因此起義軍如星星之火迅速出現了燎原之勢。
再說明朝自身,在經歷了明朝萬曆年間的北韓戰爭後實力嚴重受損,雖然打敗了入侵的日本人但對東北的女真部還是失去控制,遼東的丟失與這場戰役關係重大,明朝國力的衰落是導致滅亡的根本原因。
即便是朱元璋有經世之才也很難解決這樣的內憂外患,北方丟失是不可避免的。即使袁崇煥袁督師不被殺明朝依然很難收復遼東,所以朱元璋很難實現翻盤逆轉。只不過朱元璋有可能會選擇南遷同清朝和李自成繼續周旋,假如可以撲滅在四川的張獻忠部,明朝還是有機會的。
形勢不同結果自然是不同宋朝的形勢比明朝好很多,不是自身沒有實力而是皇帝昏庸無能,有才能的大臣不被重用最終導致滅亡。而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聲勢浩大,加上關外的皇太極能力突出實力強悍,想兩面出擊將他們全部打敗是很難實現的,所以明朝丟失北方已成定局,誰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只不過朱元璋有可能會南遷南京和李自成、多爾袞繼續周旋,畢竟南方基本沒受到戰亂影響還是具備一定的實力。清朝入關打敗李自成必然的但是與隔江的南明鹿死誰手還是不好說的,至少有朱元璋在明朝還有翻盤的機會。
昏君誤國曆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王朝的興衰也是歷史的必然,有時候歷史會因為明君的出現而改變,有時候誰來了也不能改變國家滅亡的命運。
-
6 # 手機電腦一站式
戰爭 歸根結底拼的是綜合國力 (經濟)
戰爭中
一個優秀的指揮員 即使再優秀
也改變不了整個戰局
-
7 # 大白白野
能有一定影響,趙匡胤如回到北宋末年,不一定走徽欽兩帝被俘之路。
當時北宋綜合國力很強,主戰派李綱都取得了開封守衛戰勝利。金帥完顏宗望見開封難以強攻,遂于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撤兵。開封守衛戰勝利後,李綱被投降派排擠,被貶職離開了開封。
李綱被貶不久,金兵再次兩路南下圍攻開封。宋欽宗在被俘前夕又想起用李綱,任命他為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但已無濟於事。當李綱在長沙得知此命時,北宋已經滅亡。
假如趙匡胤處於徽欽兩帝位置,估計不會聽投降派建議,不會把李綱調走的,北宋不會滅亡的。
朱元璋回到明末,處於崇禎帝位置估計明朝不會滅亡那麼快。崇禎帝是勤奮節儉之君,但在位期間,大事方面沒有做出幾件漂亮的事情。
朱元璋政治軍事等水平比崇禎帝強多了。
宋朝和明朝分別被金朝和清朝所滅,是亡於外部入侵,而國內矛盾沒有達到不可調和地步,只是當時一把手皇帝沒走好關鍵幾步棋,才把國家推進滅亡。
-
8 # 無肉不歡的胖子
不知道你說的宋末是北宋末年還是南宋末年,如果北宋末年可以改變歷史程序,北宋滅亡完全是意外,而且是搞笑的意外,金軍的確打到了開封,但當時金軍並沒有攻城的打算,就想撈一把就走,沒想到宋欽宗派了個神棍撒豆成兵去打金軍,結果可想而知,金軍順勢攻佔開封,北宋滅亡。李自成三開啟封就知道開封多難打,趙匡胤要是穿越北宋末年,北宋不可能滅亡。
明末也是一樣的,崇禎有幾次改變國運的機會 ,但都沒把握住。不要說朱元璋穿越明末,就是天啟不早死,也能讓明朝堅持住,不可能1644年就亡國了。
-
9 # 光芒萬丈34957
不管趙匡胤回到宋未,遇朱元璋回到明末,都無法挽救宋朝,明朝的失敗命運,因為他倆的出發點都是為趙家王朝,為朱家王朝服務,而不是為人民服務。
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就是告訴將軍,你們以後沒仗可打了,要將權力交給文官,實行以文治天下,沒有武官什麼事了。
才導致宋朝經濟虛假繁榮,軍事表現軟弱無力,被外族勢力當成圍獵場,受盡了外族人百般欺侮,從此漢人成為了三等公民。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清算元朝的不把漢人當人看的政策,卻是殺有功的文臣武將,實行比元朝更恐怖的白色統治,建立了龐大的特務組織,監視著人民的一切言行舉止,如有越軌嚴懲不貸。
都是為了保自家的子孫後代永遠榮華富貴,凌駕於人民之上。
這樣的政權怎麼會長久。
回覆列表
1、區域性戰爭,與大規模戰爭,與國戰。區別很大,雖說區域性會影響整體,但是影響不會很大。
2、宋朝,西夏,金國滅亡是歷史已經註定了,他們的迅速崛起,而有落下,時間長期的和平,政策國家機制的暗病藏已久,比如宋朝重文輕武,杯酒釋兵權以後,整個文官系統凌駕於武將之上,一個天平已經完全傾斜,整個宋朝軍備力量遲早決定了他的政權不會長久,槍桿子出政權必然得道理。宋遼澶淵之盟之後,和平近百年軍事兩國的軍事已荒廢所以為他們滅亡埋下伏筆。
再說遼國,他們在蕭太后中興以後,澶淵之盟之後經濟有了大量發展,但是之後的和平給他們帶來了惰性,尤其十幾萬人敗與西夏,敗給李元昊,之後他們的部落金國部落等等,看到了不可一世的遼華人也可以被打敗的,已經沒有了亞洲第一大國,的優勢。以後得皇帝更加腐敗奢靡所以註定失敗。
西夏更是如此,起與陰謀,敗與陰謀,連開國皇帝都是被自己的兒子利哥被鼻子砍掉了,流血而死。之後沒有祖宗家法,全是陰謀註定不會長久。
綜上所述,即使武將再厲害一個國家沒有完善的組織架構,有利的軍備,和一定的機遇。是沒法長久的,盛極而衰是必然的道理。
3、一個人的軍事才能再強,沒有軍備物資的調動,沒有國家政策的支援,就算厲害也會被處處撤軸,戰爭打的是軍需,是糧草,蒙古人打到哪,吃到哪,在當時真的是戰無不克。所以一個人是改變不了一個國家的,關鍵是看一群人,一個國家的機構,君主是什麼樣的,社會體系是什麼樣的,這個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