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記憶師雷鳴
-
2 # 數學與教育
可以說,成績忽上忽下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學習自覺性不強的孩子。首先學習數學一定是要講究方法,盲目的努力學習數學,成績只會好一陣子。過了努力學習這個熱度,孩子的成績就會有所下滑,所以成績也就顯得忽高忽低了。要明白的是,學習任何學科打好基礎都是首要的,它就像蓋樓的地基一樣,是學好各學科至關重要的一環。
那麼小學階段的孩子該如何學好數學呢?
給孩子的數學作業規定時間,獎懲結合(給家長)讓孩子提高自覺性的方法就是給孩子立個規矩,可以從數學作業方面入手。首先,給孩子規定時間,數學作業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如果孩子不聽從,可以獎懲結合。例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有所獎勵,獎勵可以是一些孩子愛看的書籍之類的。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的話,則要接受相對應的懲罰,懲罰可以是幫助父母做家務等。總之作為家長的我們,讓孩子提高自覺性的方法一定是建立學習制度。
把握課本,基礎知識打牢固(給孩子)基礎知識大多在課本上,學習數學一定要從課本抓起。一張數學試卷上百分之八十都是書本內容的改編題型,所以說掌握了書本知識你就拿下了百分之八十的分值。其次在其他問題上多加留心一點,數學考個90多分是不成問題的。
學會反思、整理錯題(給孩子)數學題目錯不可怕,可怕的是錯了再犯。避免再出錯的好辦法就是整理出錯題集,錯題集也是對自己最近沒有學會的知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可以這樣說,寧可每天花費半小時整理錯題的孩子要比每天埋頭於作業的孩子要進步的更快。
所以學習成績忽上忽下的孩子一定要打好基礎,同時還要杜絕孩子的三分鐘熱度。
-
3 # 育才家教1
孩子上四年級,數學成績忽上忽下,說明孩子的基礎知識不紮實,當務之急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打好基礎。其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前提,學習習慣不好不可能成績很好,而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在不斷的學習中養成的,二者相互滲透,共同提高。
所以,要想提高成績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上課認真聽講,向40分鐘要效益。成績的好壞與上課是否認真聽講有直接的關係,聽講時要跟著老師的思路和進度,堅決不能開小差、東張西望左顧右盼、發呆、吃零食、看漫畫、亂塗亂畫等等,這些都是嚴厲禁止的行為,而那些成績較差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毛病。上課的老師講課的內容都是要求掌握的,你開下小差幾分鐘,就可能遺漏幾個知識點,等到你再去聽時就接不上了,在到做作業時你要麼不會做,要麼做錯。很多孩子在做作業時,根本找不到有關課本上的知識點,這就是沒有認真聽講的表現。
2 上課聽什麼?記什麼?這是很多孩子沒有考慮的問題,反正是跟著老師走,但同樣是走,效果卻不同,是因為沒有聽重點記住重點。什麼是重點?概念、原理、規則、公式以及其推導過程、解題的思路和方法等,這些是重點,也是基礎,需要理解並記住。所有的題目都是根據這出的,反過來解題要挖掘出題目所反映的這些知識點,並以此為出發點去解題。
例如,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是大數的認識,我們就要了解:計數單位和數位的概念和它們的區別、怎樣分級、億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億以上的數的讀法和寫法、讀數和寫數的規則、十進位制計數法等等。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在讀數寫數時不分級,這樣就很容易出錯,這就是習慣問題,他們嫌分級麻煩。再比如讀出下面的數:800888000,很多孩子讀成:八億零八十八萬零八千 ,其實應該是八億零八十八萬八千,為什麼會犯錯?因為沒有弄懂記熟讀數的規則。
3 仔細作業的習慣要養成。仔細作業,包括仔細審題、考慮周全、書寫美觀、格式規範、計算正確、條理清楚、檢查認真。每一步驟都要仔細,都要小心翼翼,不能馬馬虎虎,否則就會這裡扣點分那裡扣點分,加起來扣分就多了,總分自然就低。四年級上冊尤其要注意計算的訓練,主要內容是三位數乘兩位數和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訓練包括計算的準確度和速度,二者必須兼顧,準確度是第一位的,沒有準確度計算再快也是0分。在準確的基礎上要提高計算速度,這就需要在掌握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計算練習,沒有捷徑可走。
4 數學思維的培養。數學思維是對數學物件(空間形式、數量關係、結構關係等)的本質屬性和內部規律的間接反映,並按照一般思維規律認識數學內容的理性活動。透過觀察、實驗、比較、分類、分析、綜合、概括、歸納、演繹、類比、聯想等方法,來培養數學思維。其中,很多方法也是在做題當中培養的,所以要想學好數學必須多刷題刷好題。
回覆列表
孩子四年級,數學成績忽上忽下,說明孩子的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應該不是問題,那麼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孩子的用心程度所引起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以下的準備。
明確用心的具體做法是什麼用心的關鍵不是口頭上的要用心,但實際並不知道如何用心。那麼用心該如何做,就是做題的時候,要求身體坐直,握筆姿勢要對,作業本、課本要放對位置,在自己的桌面上擺正,做數學題準備好草稿本並且不要亂扔……也就是說透過訓練一些細節的做法來訓練孩子的用心,養成不急躁的心態。
當然在其他任何事情上也是可以訓練孩子的用心的,比如吃飯不要急,等擺好碗筷,大家上桌後一起再吃,也就是說利用平常的生活事務來訓練孩子的用心程度。當然,如果家長細心的話也能夠發現我們現在說的不是什麼高深的東西,就是非常簡單的規矩、禮儀,把這些做好了,孩子的心就可以收起來。
在用心的基礎上,強調數學解題的邏輯思想數學題目不是太複雜的題目,就是解題的時候要按規律一步步地進行,按步驟進行解題。家長如果再細心的話,又可以發現做什麼事情都是有先後、有順序的,這就是平常生活中的規矩,就是用心的基本內容。那數學題目看到題,用心按步驟步步為營,解答數學題就會變得簡單容易。
如何才能按步驟進行數學解題呢?
首先需要孩子認真去觀察題目。看題目不能急,要用心讀懂題目,這個就需要語文的文字理解來配合,不能把小明比小芳多3倍,理解成小芳比小明多3倍,那思路就出問題了。當然,這也是舉個例子。
其次需要孩子看見自己的思考過程。一般來說,很多孩子做題目都是隻憑大腦去想,不在草稿紙上去嘗試分析,看到題目就開始做題,結果最後題目做錯了。平常就是要多訓練孩子分析數學問題,要麼在草稿紙上面寫下來,要麼用嘴說下來。
最後孩子需要進行有針對性地大量的練習。這種練習是課外的訓練,會佔用比較長的時間,我建議用說的方式,把這個時間給大大縮短:
第一,先說相應專題的基礎知識,看看孩子能不能把學到的知識講明白。
第二,拿出大量地相應專題的數學題目進行口頭解答。這就是讓孩子看到題目就說題,把思路說出來,每一個步驟是什麼,但不用做細緻地計算題目。這個訓練可以極大地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和數學分析能力,對孩子的數學學習有極大的幫助。孩子看到題目多了,以後在數學解題的時候就能快速作出解答。
第三,針對說題的不足計算較少,要進行針對性地計算練習。這一內容與學校的實際學習內容並不衝突,甚至是結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讓孩子把學校佈置地題目作為計算題目練習,另外再進行口算訓練,提升孩子的快速計算能力。
結束語孩子的數學學習,核心是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方法步驟過程地遵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數學邏輯問題。我們針對核心想辦法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就能讓數學學習成績不穩定的孩子保持思維的常態,具備穩定的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我是@童教雷鳴 ,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記憶力、思維力,幫助孩子們打好學習的基礎,用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