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杳杳無歸期

    明太祖朱元璋那可是開國皇帝,其一生南征北戰削平天下不服,威勢足以橫壓天下豪傑,沒準兒明太祖就等著你們造反呢,連藉口都不用找了。

    但是明太祖朱元璋這樣也給後世皇帝留下了巨大的隱患,最直接的就是靖難之役建文皇帝幾乎沒有大將可用,其次就是對武將集團的過分削弱導致文官集團失去了制衡的對手,導致後世皇帝幾乎被文官集團鎖在了紫禁城。

  • 2 # 在下古麒

    長痛不如短痛,朱元璋為了子孫長久之大計,必須要趁自己還能夠壓住這些功臣們提前下手,否則這些淮西勳貴們在日後肯定會成為大明王朝的一顆毒瘤。

    我們知道,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後,朱元璋不顧眾人反對,甚至不惜鬧出人命,堅持要給自己的兒子們封王。其實朱元璋不是不明白分封的弊端,只是在他的觀念中,外人都靠不住,只有朱姓子弟才能夠和自己站在一條線上,所以他大行分封,就是想讓自己的兒子們從那些功臣武將手中接過兵權,讓他們掌握國家利器。

    所以,朱元璋從內心底是不放心那些陪自己出生入死的戰友的,所以他只有儘可能的讓兒子們接過大旗,利用血脈關係來鞏固明朝江山。以免自己死後不幸龍御歸天后,自己的那些兒子們都被這些人耍的團團轉。尤其是太子朱標,生性仁厚,指不定就會被人給算計,鬥不過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將,所以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為兒孫們鋪好路,早日清除掉對明朝有威脅的將領,以防不測,最終可以知道,朱元璋留下的大多都是以防禦著稱的將領,以致日後朱允炆無可用之將,敗在叔叔朱棣手中。

    並且,這些淮西舊部仗著自己勞苦功高便張揚跋扈,目中無人,逐漸的養成了驕橫無理的生活作風,引起許多人的不滿,成為大明王朝潛在的威脅,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惹出事情來不好善後,對於這樣一顆定時炸彈,朱元璋是非常在意的。並且朱元璋原本就想要在建國後讓百姓們休養生息,可是這些淮西勳貴們卻惡意擾民,盤剝錢財,令朱元璋非常不滿,最終還是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來了個了斷。

    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是明初最為著名的兩個案子,因為這其中所牽連的人數之多、範圍之廣都是史上罕有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落下個誅殺功臣之名。這胡惟庸和藍玉便是淮西勳貴的張揚跋扈的代表,一步步的挑戰朱元璋的底線(朱元璋的底線不是很低),最終在朱元璋看來,這些人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自己的皇權地位,於是便直接下手了。

    而為什麼朱元璋就不怕他們造反呢?因為他有辦法去治他們。

    朱元璋也是武將出身,可是說,而且他也並不是得罪所有的武將,而是處理一批拉攏一批,比如說明朝的第一功成徐達就是朱元璋的死黨,湯和雖然得罪過,但是總體還是恩威並施的,所以湯和對這個上位也是又恨又愛,但還是心存畏懼,不會去造反的,而藍玉雖然能打,但是卻還是鬥不過朱元璋的,所以朱元璋也是有底氣的。

  • 3 # 魔方歷史觀

    對於朱元璋來說,他並不怕,因為局勢在他的掌握之中,並且,朱元璋殺戮功臣宿將,最重要的一個“理由”就是他們“意圖謀反”。

    說起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主要就是兩個案件——“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這兩個案子株連的官員眾多,在對這些官員的處理上,朱元璋非常的決絕,可以說,因為這兩個案子,功臣宿將幾乎被朱元璋屠戮一空。

    胡惟庸、藍玉兩案,株連且四萬6。——《明史·刑法志》

    朱元璋這麼肆無忌憚的殺戮功臣,為什麼不擔心“這些功臣被逼造反呢?”

    原因一:他們不敢

    朱元璋是什麼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是一位“馬上打天下”的人物,這些有著從龍之功的功臣,說白了,本來就是早年跟著朱元璋混的,在朱元璋面前,他們就是下屬,面對朱元璋這位有能力、有手腕的上司,他們怎麼敢去反抗。

    就算他們有反抗的心思,他們也沒有那個勢力,他們要想造反,總不能自己一個人拿著刀去造反吧,所以,他們就需要軍隊,而當時明朝的軍隊,不管是中高層武將還是士兵,大多對朱元璋都是擁護的,因為作為一個開國皇帝,朱元璋是有威望的,天下是朱元璋一步步打下來的。哪怕這些功臣中有那種實權武將,但是他們也沒太大可能去煽動士兵去“反朱元璋”。沒有勢力,這些功臣怎麼敢去造反呢。

    原因二:他們不能

    對於這些功臣來說,他們不能去造反,首先就是輿論方面,畢竟造反要有個理由,如果朱元璋是個昏庸無道的君主,那他們造反就說的過去,但朱元璋這個皇帝,對百姓十分仁厚,深得民心。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功臣要是造反,結果就會是“曇花一現”,因為在當時反抗朱元璋是不得民心的。

    再有就是,本身朱元璋殺這些功臣的理由就是“意圖謀反”,如果說他們真的造反了,那朱元璋也根本不需要找什麼理由或者藉口了,直接用雷霆手段鎮壓就完事了。

    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朱家的“家天下”,作為皇帝,為了這個家天下的穩固,朱元璋就要清除掉他認為存在的威脅,哪怕這些“威脅”是有著從龍之功的功臣。朱元璋殺戮功臣宿將,自然是有著他的把握,能夠把局勢控制在可控範圍之內。

  • 4 # 聽歷史說話

    專注於明朝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朱元璋開國之後,就大肆的屠殺文臣武將,那麼他害怕把這些人給逼反了嗎?我認為不會,原因有三個:

    1.朱元璋震懾力強

    朱元璋從放牛娃到開國皇帝,中間親自帶兵上陣打仗。當年打陳友諒那可是打出了一世威名的,說是凶神惡煞也不為過。從戰場上打出來的皇帝本身震懾力就強,倆眼一瞪就能把人給嚇得夠嗆。其實主要是朱元璋這個是心思縝密,你永遠猜不透他在想什麼。可能上一秒他還在找著跟你說話,下一秒你就人頭落地了。他故意製造的這種恐怖氣氛籠罩在大臣們的頭上,這種震懾力是非常強大的,你自己保命還來不及呢?誰敢想著去造反。

    2.制度原因

    要說朱元璋那可真的不是吃素的,建朝以後,怎麼對待這些開國功臣他心裡就有了數。

    對待文臣,就拿胡惟庸來說。表面上對你客客氣氣的,給你官職讓你做,俸祿讓你拿著,有一點小毛病也不說。暗地裡卻蒐集、製造你的黑材料,等到時機一到,就是你人頭落地的時刻。而且朱元璋可能是吸取了宋朝的經驗,把文人可是壓的死死的,他們的地位總體來看並不高。這麼一來,文臣造反可能性就低很多了。

    對待武將,朱元璋更聰明。用得著武將的時候,他跟武將稱兄道弟。等到局勢穩定下來,他覺得武將成為王朝穩定的威脅的時候,心眼兒六來了。當時明朝守邊需要大量的兵力,而他自己兒子又多,一共二十多個。正好把這些兒子都趕去守邊,要守邊就要有兵。那你這些武將還不是乖乖的把兵交出來,人家親兒子要用你能不給?這麼一來就厲害了,既解決了武將擁兵自重的風險,又解決了皇子的問題。那這種情況,武將沒了兵,就像砧板上的肉,任由朱元璋宰割。

    3.造反成本太高

    從古至今,造反可都是個高風險的活,沒有金剛鑽可攬不了這個瓷器活。一旦失敗這可是要掉腦袋的。不把人逼到活不下去誰願意去造這個反,吃這口飯啊。而在一個朝代剛剛建立,開國皇帝還活著的時候就造反,翻遍歷史也絕無僅有。

    這些開國功臣,皇帝都是給他們封了大官的,待遇可是相當好的。雖然說皇帝可能會殺人,可能還會殺很多人,可是難保自己就能躲過這一劫呢。而且即使再去造反,運氣爆棚再造反成功,那皇帝也只有一個,其他的人無非再是被封個大官,那折騰一圈還是回到了起點,萬一運氣不好,再來個皇帝比朱元璋還混蛋,一上來咔咔全給殺了,那可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都。

    這些功臣們可都是人精,利弊考慮的清清楚楚的。讓他們起來去造朱元璋的反,還不如想個法子去討好朱元璋,躲過一劫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苦與心酸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