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山憶靜186
-
2 # 哈皮桔子營養聯盟
一型糖尿病發病初期會有三多一少的症狀(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二型糖尿病一般會有疲乏無力,肥胖等症狀出現,但血糖的高低還是要去醫院進行測量才能夠判定。
臨床上通常將血糖值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另外還會做其他的輔助檢查來明確診斷,包括尿糖、尿酮體、糖化血清蛋白、血脂等。如果出現三多一少症狀者有一次血糖異常即可判定,沒有出現三多一少至少需要兩次血糖異常方可判定。
診斷標準為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11.1mmol/L即可判定。
糖尿病分為一型和二型,一型發病年齡輕,一般<30歲,發病急,三多一少症狀明顯,一般口服藥物無作用,需要打胰島素,二型多為老年人,常有血脂異常等情況,三多一少症狀不明顯,有些人會伴有肥胖,症狀輕者可選用口福藥物治療。
-
3 # a偽君子a
敬請患有糖尿病的朋友注意:
當病人出現強烈飢餓感,伴軟弱無力,噁心,心悸時往往提示已經出現低血糖症狀,如不及時補充糖份會出現意識障礙甚至昏迷。
對於血糖升高時除非患者已經出現糖尿病眼病等嚴重併發症,一般不會有症狀出現。
因此奉勸所有糖尿病的朋友,一定要定時、定量進食,按時用藥,定期複查血糖,因為一旦你不用檢測就能感覺出自己血糖高低的時候,那除非你已經出現了嚴重的併發症。
-
4 # 閒聊瞎逛
已經糖尿病,還不測血糖,你這是在耍流氓啊。不過我見過一個大神,糖感很好,人家說起來,自己感覺一下自己的唾液,就能估算自己的血糖值。要不你試試?
-
5 # 戲迷阿德1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一個人得了糖尿病一開始自己是不知道的,那麼為什麼會自己怎麼得了糖尿病呢?標準的血糖數值是6.1,然而一開始血糖升高6.1至7根本察覺不到,6.1至7糖耐量受損,然而血糖再進一步上升7至8人還是沒有感覺,只感覺你手腳面板某部位弄破不容易癒合結疤要過上一個星期以上才癒合,這個時候血糖數值再一次升高到8至10,人感覺到三多一瘦,多餓,多吃,多尿,人開始消瘦,手腳木麻,人神經血管開始搔癢,頭重腳輕,晚上睡覺睡到下半夜人會出虛汗種種跡象說明血糖升高。到醫院空腹測驗手指全血血糖數值14.8,中度糖尿病產生吃藥打針,因而一旦患上糖尿病前期是不知道的等到發覺自己是糖尿病已經是中度,所以說;我們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只要不斷總結經驗只要做到合理科學飲食做到不大吃大喝,大魚大肉做到忌口只有這樣血糖值在正常範圍不發生併發症
-
6 # 王小王的日常
我能瞭解題主的苦衷,偶爾扎手指頭測一下血糖,誰都能接受。但是很多糖尿病人需要長期的,頻繁的測量血糖。偏偏有的人還特別怕扎手指頭,所以時間長了,難免會有牴觸情緒。那麼,是否有沒有不用驗血,然後就能知道血糖高低的呢?
答案是:有。
CGM——動態血糖監測。目前市面有不少類似的可以監測動態血糖的儀器,國外的比如雅培,美敦力等。大致的原理是這樣的:
有一個小感測器貼在面板上,用一個5mm*0.4mm的極小針頭(幾乎無痛感)每隔一段時間測量一下,然後可以繪出一段時間內的血糖波動情況。也有可以埋在皮下的。
怎麼樣,聽上去是不是很好很期待啊,但實際上,這些個動態血糖監測,目前來看都還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並不是十分完美:
1.大部分CGM,需要靠普通血糖儀的數值來做校準。也就是說,即使你帶了這高科技,每天也得扎手指頭讀個值,然後來校準一下。就好像你帶一個機械手錶,每天還得和臺北時間對一對。
2.準確率不如常規血糖儀,精確度在85%左右
3.大部分儀器有佩戴時長的要求。一般在十幾天二十來天左右,然後就必須更換機器。不能夠長時間使用。
因此,高科技的東西雖然好,但仍然有諸多限制。我們也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會有更多更人性化的工具來幫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畢竟血糖儀以前也是沒有的,不是嗎?
-
7 # 張平安54
不用測,怎知血糖高低?用高科技,太貴,且不準,作為普通百姓,有點消受不起;每天扎手多次,手指都扎硬了,人又難受。那末怎麼辦才能既達目的還省事呢?我是這樣做的,且很有效,真的。作為患者都知道,糖尿病的第一反映就在面板上,再就是三多一少,我用於監測自己血糖的方法就是面板,特別是手掌的面板。不知君可否注意到,當腿部皮膚髮癢前,手上的面板就會有點發紅,特別是第三節指肚。我就是用這個方法來監測自已的血糖值的。從2003年至今,未出過差錯,前年因其他病住院時,我在護士測血糖前,看一下手掌,報出血糖值,認真點時,誤差不過0.5,大意點時,也不過1,小護士問我:你是怎麼搞的,先知先覺?我笑笑:不是,看手唄,手會告訴你。當然,要達到這一步,還是需要自己認真總結的,但不難。首先,在測前先看一眼手指顏色,測後再看看,經過認真觀察和總結,相信你也可以很容易做到的,久病久觀成良醫嘛。好的醫生不也是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已的,本領才大的不是?還有,透過觀察手,也可以知道本身的血脂高低,因為手掌上會有血脂點呀!不過,為了保險,我還是不會忘記每年一次的到大醫院抽血監測的。十多年了,光測血糖這一項,屈指算來,我又少貢獻給醫藥公司多少錢呢?這指不定醫藥公司老闆多不高興呢,但為了自己,不管不顧了吧。
-
8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可以根據早期表現來觀察,血糖高會有什麼症狀表現呢?
血糖高的表現,老百姓都清楚叫三多一少症狀。三多就是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一少就是體重減輕,所以高血糖的表現就是這三多一少的症狀。
但是一定要告訴大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同時出現三多一少症狀,可能有一些患者近期只有體重下降,其它反應不太明顯。還有一些患者最近老是起夜多尿多,而其他症狀不太明顯。
另外,一些患者口渴,體重也沒下來,尿也不多,這些實際上都是高血糖的反應。還有一些患者雖然血糖挺高了,但是什麼反應也沒有,也不能說明其血糖不高。
有了反應以後一定要到醫院去看一下,但是其中還有一個需要明確,三多一少症狀是跟血糖高度相關的,血糖越高這些症狀越重、越明顯。
血糖高和糖尿病有什麼區別呢?
高血糖包括糖尿病、應激性高血糖以及藥物性高血糖等所有血糖的偏高、異常狀態。
糖尿病特指由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組以糖代謝紊亂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
胰島素缺乏與胰島素作用障礙,可單獨或同時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水與電解質的代謝紊亂,臨床上以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徵,所以高血糖與糖尿病仍有區別。
患者如發現自身出現高血糖,則必須進一步地確定為臨時的高血糖狀態,應激的高血糖狀態,還是明確的糖尿病。患者可能要到醫院就診,完善相關的檢測,如葡萄糖耐量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以幫助進一步地判斷患者的病情。
血糖高的朋友飲食上要注意些什麼呢?
1.主食一般以米、面為主,但是,我們比較喜歡粗雜糧,如燕麥、麥片、玉米麵等,因為這些食物中有較多的無機鹽、維生素,又富含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具有減低血糖作用,對控制血糖有利。
3.在控制熱量期間,仍感飢餓時,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後加一些佐料拌著吃。由於蔬菜所含膳食纖維多、水分多,供熱能低、具有飽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4.禁用食物有:白糖、紅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點、果醬、蜜餞、冰激凌、甜飲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土豆、山藥、芋艿、藕、蒜苗、胡蘿蔔等少用或食用後減少相應的主食量。
-
9 # 張如蘭
其實可以根據早期的表現來進行觀察,血糖高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表現呢?血糖高的表現,老百姓都清楚叫做三多一少的症狀。三多其實就是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一少則就是自身的體重有所減輕,所以高血糖的表現就是這三多一少的症狀。
但是我們一定要告訴各位,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同時出現三多一少的症狀,很有可能有一些患者近期只有自身體重的下降,但是其它的反應不太明顯。還有一些患者最近老是起夜尿多,而其他的症狀不太明顯。
另外就是,一些患者出現口渴,體重也沒有下降,尿也不多,這些實際上都是高血糖的反應。還有一些患者雖然血糖比較高,但是什麼反應都沒有,也不能說明其血糖不高。
有了反應之後一定要到相關醫院去看一下,但是其中還有一個我們需要明確,三多一少的症狀其實是跟自身的血糖高度有關的,血糖越高這些症狀則越重、更加的明顯。
-
10 # dyistg9i0jq3
想了解血糖情況目前可進行扎手指檢查毛細血糖或抽血檢查靜脈血糖,糖尿病需要積極治療,除了積極的用藥治療外,還要定期檢測血糖情況,根據血糖情況及時調整藥物,平常生活中注意適量活動,減少糖分攝入,包括各種含糖的點心、飲料,還有大米、小米稀飯及各種含澱粉的粥也要減少攝入。
-
11 # 健康之初
通常我們所說的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少。但是根據臨床統計的結果顯示,“三多一少”症狀並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的,甚至在發現患病前80%的患者沒有這些狀況。,他們要麼是在體檢中發現糖尿病的,要麼是在腦梗或者心梗時發現的。因此血糖高的表現症狀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以便自我監測。
那麼除了:三多一少“還有一些身體症狀反應血糖高呢?
1、面板乾燥瘙癢
血糖過高容易出現細菌感染,血液迴圈不暢,這會讓人面板表面感覺瘙癢難耐,尤其是出汗後,瘙癢更為明顯,是因為汗液中也含有糖分,刺激面板引起的。。
2、變得嗜睡
血糖升高時,大量糖分會順著尿液排出,身體沒有足夠的能量,會導致體力減退、精神萎靡,甚至出現下半生無力、腰膝痠軟等現象,有時連走路都不想走,尤其變得嗜睡。
3、看舌頭
正常人的舌頭是溼潤平滑的,如果血糖過高,舌頭會變得乾燥少津,是因為血糖過高,滲透壓使得本應在舌體的津液滲回血管;如果糖尿病嚴重,還會讓舌頭呈現暗紫色,尤其觀察舌底靜脈,也會呈現暗色,是因為,血糖過高使血液迴圈受阻,如果舌底出現瘀斑或者小圪塔,一定要去醫院檢查,可能是併發症的前兆。
4、經常感到飢餓
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細胞受損,無法分泌分解葡萄糖的酶,因而不能將糖轉化為能量補充身體消耗,於是便經常感覺飢餓,而且很想吃甜食。
以上方法,僅適用於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判斷血糖是否過高,如果出現以上情況,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回覆列表
只憑感官感覺或者主觀判斷應該是無法知道血糖高低的,甚至會錯誤判斷。所以還是有必要用常規方法進行測量,而且很容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