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易電影
-
2 # 娛樂獨角獸
因為這部電影戳中了華人的“痛點”,教育制度是當下中國社會存在的普遍問題,其中階級固化概念更是成為了中國教育制度的首要問題,同印度意一樣,並無太大差異。
《演說家》大火之際,北大才女劉媛媛的一篇演講稿《寒門貴子》走紅網路。在這篇演講稿中,劉媛媛曾慷慨激昂的講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也提到了英國紀錄片《人生七年》裡,一個貧窮孩子的透過自身努力最後成為一名大學教授的故事。
看上去,一切似乎都很美好。
我們透過努力、透過奮鬥,最終成為了命運的漏網之魚。像《起跑線》中貧民窟的住戶希亞姆一般,透過自己的善良,最終為孩子、為家人迎來了光明的前程。
但別忘了,《起跑線》臨近結束的前端,拉吉在校長室勇敢說出“偷樑換柱”的經歷後,校長略帶嘲諷的那句“如果我把這個位置讓給一個窮人,那我如何從中受益”,恐怕才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寫照。
而拉吉之後“策劃”的一系列策略,也只在妻子一人的掌聲中,走出謊言,並未得到他人支援。
這就是現實,也是生活。
去年,在《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中曾明確指出中國教育制度的“斷層化”問題。報告顯示,在快速城鎮化的程序中,農村教育雖然比過去有所改進,但依然存在生源規模逐年減少、辦學規模萎縮、教學質量欠佳、農村教師隊伍老齡化等諸多問題。
教育環境的不對等和“斷層式”教育是目前國內教育制度存在的一大弊端。電影《起跑線》反應出來的“教育是階層的特權”問題,令人不寒而慄。
過去,古人常說“寒門出貴子”,只要有毅力,鐵杵也可磨成針;現如今,家庭環境、教育背景往往給一個孩子造成巨大“限制”。
我們看到了太多為“教育資源”拼的頭破血流的家長,看到不斷上漲的北京學區房價,看到悉數北漂學子因“戶口”卡在高考門外。同時,我們也看到明星子女就讀高等私立學院,看到富家子弟“分數不夠,出國來湊”現實嘴臉。
影片的最後,拉吉將自己的女兒和希亞姆的兒子放置在同一所“貧困”學校,並承諾出資資助學校,理想化的結局,不禁讓觀眾更感嘆現實的寒冷。
而在人生這場馬拉松裡,輸在起跑線的“我們”,在這個時代,或許再難“出貴子”了吧。
-
3 # 鯨魚電影
印度電影《起跑線》在幾天前未播先火。
這是一部有關教育話題的電影。
最近幾年中國開始引進印度的勵志電影。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教育型別的電影可是十分“對胃口”。
片中的主角是一箇中產階級的家庭。
他們雖然擁有豪車豪宅,卻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無法深入進入上層社會。
為了讓女兒不重蹈覆轍,他們決定讓女兒進入優質的學校接受高等教育。
於是就有了一場“大戰”。
不僅僅是女兒要接受一系列的面試,還有父母也要接受衣著、談吐以及思維等方面的考核。
這大戰的激烈程度不亞於在中國搶 “學區房”。
很遺憾最後他們還是沒能讓女兒進入理想的學校。
面試官回覆的原因也是令人扎心。
因為父母沒有接受過好的教育,所以對孩子的教育也不會重視。
這也反應出當今社會或多或少還是存在一定的歧視和偏見。
也映射出當今的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可是煞費苦心。
這與如今的中國教育非常類似。
父母為了孩子能上到頂好的學校,興趣班、學區房樣樣齊全。
為了好的小學學位搶破了頭,卻不問問孩子究竟願不願意、喜不喜歡。
優質教育的確能讓人更上一層,但普通的學校也能學到一樣的知識。
重要的還是孩子能否吸收以及學以致用。
我們常想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但這究竟對孩子來說是好還是壞呢?
當你想方設法想要擠進上流社會的時候,你的言行舉止已經反應出你所在的階層。
當然,這部片子還繼承了印度電影的風格——幽默搞笑。
還是非常值得去電影院觀看的!!!
-
4 # 電影毒角獸
雖然《起跑線》裡印度中產階級的教育困境是和中國不太一樣,但是華人同樣為教育資源的不合理分配而焦慮,為孩子的前途焦慮。
雖然只要努力,即使在普通學校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但是付出的代價無疑比那些含著金鑰匙的人要多得多。拿高考來說,一個河北的考生要比天津北京的考生付出幾倍的努力,多考近百分才能考到一樣的學校。
這就催生了像“衡水一中”這樣人間煉獄般的地方。在那個地方的學生幾乎沒有私生活,連吃飯走路的時候都要用來背書。他們堅信多考一分,幹掉千人,他們堅信,只要考上好大學,就能飛上枝頭變鳳凰。
不過差距還不止於此,大城市的學校各種設施也比普通城市要好,能夠接觸的各種活動也比普通城市的學校要多。
不過最重要的是還是師資力量,好的老師都被更好的學校挖走了(因為有更優厚的待遇),學生們要是想找名師,除了請私教外就只能買學區房了。
這種情況幾乎存在於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各個教育階段。每個家長都為了解決由此而產生的危機而想盡辦法,學生們也要上各種家長安排的補習班。
他們生怕就此落後於別人,他們必須百倍努力,縮小與那些在起跑線上就贏過自己的人的差距,這就是這部電影能引起共鳴的點。
-
5 # 曲意安然
一、首先就電影題材來說: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並且是以與觀眾息息相關的中小學教育為話題,但就這個與每個家庭都有關的題材來說就足以引起共鳴 影片主要講了一對父母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名牌好學校而費盡心機採取種種行動的故事。
育兒界一直有一句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不僅適用於中國,同樣適用於任何一個有孩子家庭。影片中米圖夫婦為了讓孩子能進名校,搬進學區房、請家庭顧問、假扮貧民等等,為了孩子有一個高起點,現實中的家長不都也是這樣?陪讀、請家教、上輔導班、爭取貧困指標。影片中的每一點都對應現實中的家長身上能夠引起共鳴。 就拿我家來說,我妹妹從四五歲開始就被我媽媽送去每週學習戲曲和舞蹈,上學後更是週末除了寫作業還要再去參加舞蹈班,繪畫班等,理由就是為了想讓她有一個好起點。前一陣子更是有一個新聞是說明星霍思燕因為沒法把孩子送進一所名牌學校而自責。由此可見,不管是我們普通人還是明星只要是家裡有小孩的都是拼命想讓孩子有好起點。
二、其次就影片內容來說,反應了階級臉的巨大貧富差距,諷刺了印度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狀。貧富差距,階級問題,孩子教育,這些不止是反應在印度一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是。
三、影片主人公定位準確。在影片中米圖夫婦是屬於中產階級,而在現實社會中也是中等水平家庭更多,因此更能引起社會共鳴。
四、影片中反應了很多現實問題也都是生活家長需要注意的。貧富差距永遠存在,每個人都想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但也要為了孩子考慮,家長所做的一切確實事為了孩子好,但也要想下孩子究竟喜歡嗎?他要學會放手。 一個人的起跑線並不能代表一切,與其費盡心思的讓孩子去更好的環境,不如教會他們更受用終身人品等
-
6 # 巴塞電影
這個問題應該補充完整:“印度電影《起跑線》為何引起中國觀眾共鳴?”
這樣問的話,很多看過這部印度電影的中國觀眾應該都能瞭解一二。《起跑線》講述的主題是“教育”,從小學生的教育出發,它還涉及到由教育而延伸出來的階級問題、價值觀問題。而這些第三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印度有,在中國也不會少。
比如之前大火的泰國電影《天才槍手》,便是講述教育問題中的“抄襲”,雖然影片表現的方式比較喜劇化,但是背後嚴肅深刻的社會問題卻引起很多華人的思考。畢竟,在中國,高考抄襲也並不少見。
而《起跑線》中,富有的父母,因為想讓女兒可以上到最好的學校,而不惜排隊通宵領表、請求專業升學輔導人、砸銀子買通人脈,甚至是假扮窮人,搶掉貧困指標的名額…這些花招,在我們國家,雖然不是全都出現過,但其中大部分現象還是有的。
孩子的教育問題,早就不只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關係到整個家庭的和睦破裂。在《起跑線》中,這個現象被極度放大,但是在現實中,它也的確是個不安的因子,始終撥弄著中國家庭的神經。
歸根到底,還是對於階層固化的恐懼,如今想要突破階層,唯一的辦法就是透過“教育”、“高考”,儘管現今階層越來越僵硬,但這卻是唯一的希望,所以中國觀眾在這部電影中看到的不是喜劇,而是自己活生生的苟且。
回覆列表
這部講述印度故事的電影之所以能引發觀眾共鳴,主要是因為它戳中了大多數社會下的痛點。
影片最有價值的地方,便是它以“孩子擇校受教育”為切口,反映、諷刺以及探討了印度的教育現狀、貧富差距、階級分層、不公待遇等社會現實問題。
這其中,最震動、最無奈、最感人的幾場戲,都和“窮人階層”的代表希亞姆叔叔有關。
他是一個居住在“貧民區”的普通百姓,白天擠著“臃腫”的公交車去一個勞動量巨大的工廠幹活,晚上回到家替孩子的升學想辦法。他善良、正直、有同情心,當米塔四處求水無人搭理時,他提著水給米塔,還指責那些不理不睬的人,說“替他們的冷漠行為感到羞恥。”
為了幫助拉吉籌得資金,他不惜冒著生命危險撞向一輛汽車,用這種近乎“碰瓷”的方式獲得一點資金,然後慷慨地全數給了拉吉。這一幕最叫人感到“震動”,因為沒有觀眾會想到他會那樣做。拉吉也沒想到,所以他會為此埋下一顆愧疚的種子。
最無奈的時刻則出現在學校“抽取名額”那一刻,就跟抽獎一樣,每個孩子能不能獲得那個有限的、寶貴的名額,取決於校長那隻手會抓到誰的名字。拉吉和希亞姆都很緊張地期盼著,當拉吉孩子獲得了名額時,一起為他高興。
但在翹首以盼中,希亞姆的兒子沒能獲得名額。傷心又無奈的希亞姆哭了出來,他多麼想為孩子爭取到名額啊,但他只能無奈地接受現實。這一幕讓人看得很無奈,也很心酸,窮人家的孩子面對的許多不公,都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著,忍受著。
最感人的一幕並非出現在拉吉的那通演講那裡,而是出現在希亞姆放棄“舉報”拉吉的那一刻。他知道了拉吉假冒窮人而佔走名額的真相之後,感到十分憤怒,想為這不公平的事情爭取權益。他跑到學校,想找校長舉報,但就在他情緒激動地走在校園過道時,一聲“希亞姆叔叔”,讓他立馬頓足。
那是拉吉的女兒,她跑向他,擁抱他,非常可愛地和他交談。他立馬像火遇見了水一樣,內心的激動冷卻了下來,他溫柔地抱著拉吉的女兒,眼含淚光地鼓勵她好好讀書。然後,他放棄了舉報拉吉一家的想法,以一種善良給了拉吉一種成全。
《起跑線》是在拷問教育問題,但也在拷問人心。貧窮者雖然經濟上不如富人,但心靈上的善良、正直與愛,則遠比富人要體面得多。這部電影有很多值得琢磨的味道,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