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02086823712

    1、增加群體抹數,擴大綠色面積:農業生產是一個物質迴圈與能量轉換的過程。合理密植根據栽培條件增加群體抹數,擴大綠色面積,使群體的光合生產率提高,進而提高向日葵的經濟產量。當群體株數增加到一定程度,葉面積增加到一定限定後,就不可再擴大綠色面積。因為葉面積過大會造成廕庇,通風透光條件差,產量則會下降。

    2、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合理密植相應地增加了群體株數,群體葉面積擴大,使截光面積大了,防止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如果密度不夠,葉面積小,而不能覆蓋地面,那不僅會讓大部分Sunny從葉間漏射在地面上,不能為向日葵所利用,而且使照射在葉面上的Sunny,由於葉面的反射和透射而浪費損失20%左右,光能利用率因之降低。

    3、氮素吸收形成莖、葉,提高種子含油量:氮素是組成蛋白質的重要成分,氮素供應充足時,能促進可塑性物質轉化為蛋白質。在密度過稀時,單株營養生長過快,氮素進入種子裡的多,蛋白質含量必然增高,相對的含油量就減少。而實行合理密植,便把大量的氮素消耗於形成莖葉,進入種子裡的氮素相對少些,蛋白質也就減低,種子含油量就會相對提高。

    4、減少空秕率降低皮殼率:在植株稀的情況下,單標花盤大,空殼秕粒多,皮殼率也隨之增加。而當合理密植時,單株營養面積變小,花盤也小,就群體頭數多,籽粒成,皮殼少。

    5、協調花盤數、粒數、粒重三者的關係:向日葵的產量是由懲畝花盤數、每個花盤的粒數和千粒重三個因素構成的。三者乘積越大,嚴量越高。每畝花盤數是產量構成的基礎,粒數和粒重是產量構成的保證。群體和個體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係。

    在稀植的情況下,地上部通風透光良好,地下部肥永充足,個體生長髮育良好,單株花盤大,單株產量高。而過密時,雖然群體株數多,但個體的生長髮育受到影響,花盤過小,粒數少,產量也不能高。合理密植既增加了群體株數,又協調了花盤數、粒數和粒重三者的關係,使三者的乘積大,產量能達到最高。不過,合理密植不是一項孤立的增產因素,它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確定種植密度時,必須因地制宜,靈活掌握,以求適宜。

    二、確定種植密度的依據:

    1、密度與品種:一般株型緊湊,葉片上舉,葉較窄而短的中、矮品種,比較適合密植。如我省引種的羅馬尼亞油用單交種,植株矮小,早熟,適宜密度每畝為2600-2800株。植株高大繁茂的品種,適宜稀植,如我省種植的食用品種,生有期長,植株紫茂度大,一般每畝留苗2000株。派列步維克油用品種,株高2米多,每畝適宜密度為2200-2500株。

    2、密度與肥水條件:在良好的土壤的肥力,高施肥水平和水利條件的條件下,向日葵生長得更好,植株莖稈粗壯而又繁茂時,種植密度應稀些。反之,肥水條件差,個體生長受到影響,植株形態繁茂度小時,每畝留苗可相應的稀些。

    3、密度與種植方式:合理密植必須與相應的種植方式結合起來。各地試驗表明,調節植株行距,改變植株田間配權形式,是增加群體密度的重要措產單位採用寬行種植向日葵,行距一般為70釐米,小株密植,這種種植方式使植株在田間的分佈更為合理,改善了田間小氣候,使透風透光條件良好,從而增加了向日葵的種植密度,產量明顯提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穿衣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