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東北的小豆包
-
2 # 青言論史
愛好?你給我說愛好?要不是沒有你說的“傳統糧食”可以吃,誰會不吃粳米麵條跑去吃玉米和番薯這種粗糧?
清朝統治的全面鋪開,其實就是一場大混戰、大屠殺。等到戰爭差不多結束以後,中國尤其是四川,差不多也到了十室九空的程度了。勞動力的嚴重匱乏帶來的問題是兩個——一,沒有人種地;二、種出來的東西不夠吃。
在這種情況下,剛剛舶來不久的番薯和玉米就成了寶貝了。它們產量高,好養活,不嬌氣,容易伺候,可以說全身都是寶。在這種條件下,玉米和番薯迅速得到了全面鋪開的種植,它們也提供了在那個時代人們急需的澱粉和糖分。
等到康乾時期人口暴增以後,玉米和番薯就更加離不開了,因為雖然人多了,但是吃飯的嘴巴更多了,產量高的這兩種作物自然更加受人青睞。其實也沒法不青睞,因為只有種這些才能夠養活人啊!這也是所謂“康乾盛世”又被稱為“番薯盛世”的原因。
順便說一句,清朝是唯一一個從頭到尾都自稱盛世的,這個盛世的水分有多大,大約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
3 # 紅雨說歷史
玉米和甘薯成為清代人那個時代人的飲食愛好不至於,但是玉米和甘薯的種植對擴大種植面積,增加糧食產量,解決貧困饑荒,促進人口增長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物傳入和推廣
玉米也叫苞米,苞谷,明朝嘉靖年間傳入中國,康熙年間得到大量推廣種植。甘薯也叫地瓜,紅薯,番薯。明朝萬曆年間進入中國就在南方雲南,福建等地廣泛種植。清朝康熙雍正年間北方擁有了窖藏技術來冬季儲藏甘薯,甘薯在北方得到了廣泛推廣。
土地開墾,便於種植康熙和雍正年間面對土地兼併愈演愈烈,開展了“攤丁入畝”“火耗歸公”,鼓勵開墾土地。兩位皇帝的政策為乾隆朝的興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玉米,紅薯不僅平地,普通耕地便於存活,兩者皆耐旱。玉米山地丘陵地帶也可以種植特點和甘薯沙地也能村會的特性,開拓了種植空間。乾隆年間四川,兩湖,陝西,山西等地玉米得到了廣泛的種植。甘薯也在北方大規模種植。
畝產豐富玉米種植畝產量和小麥,稻穀差別不大,主要是它便於存活,山地丘陵種植開拓了土地,增加了糧食產量。甘薯畝產量大,畝產可達千斤。甘薯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貧困人民的吃飯問題。明朝科學家徐光啟在其《農政全書》中記載“閩廣人賴以救飢,其利甚大”。所以番薯在康熙,乾隆年間在全國的大量推廣種植,對當時人口增長很大幫助,甚至有人說“康乾盛世”就是“番薯盛世”。
-
4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因為玉米和甘薯在明清時期傳入中國,中國的人數開始有了實質性的增長。因為以前的土地有限,種植物的產量有限,由於技術的限制,那點土地最多隻能養活1-2億人,而因為玉米和甘薯的出現,能養活更多的人,所以到清末結束華人能達到約4億人。也就說比以前的朝代的人口翻了一兩倍。
其實在明代有許多食品傳進中國,這時的飲食才豐富,而且在古代,貧富差距特別大,底層農民的生活可是很艱苦的,並不是每個朝代每個人每天都能吃得上飯,因為各種問題和稅收,所以更多的時候底層農民只能吃各種東西來裹腹。而且水稻和小麥,粟等糧食的生產對環境要求特別嚴格。而且產量普遍不高。而且古代又放開生育,人口相對較多。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其實玉米和甘薯吃多並不好吃。特別是當主食。因為其糖份特別高,吃多了容易膩。適合當粗糧少量吃。而且它對環境的要求並不高,無論南北,平原、山地、丘陵都能種,而且產量相對較高。所以它就成了底層農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糧食,底層農民能吃得飽(但不一定好吃),能養活更多的人所以直接推動清代人口的實質性增長。
-
5 # 歷來現實
提出這種問題的,一定是從小沒捱過餓。
甘薯又叫紅薯,北京人愛吃的烤白薯也是同一種東西,山東人把這個叫做大地瓜,烤地瓜是香,您要是整天吃這個,胃裡冒出的酸水,連你自己都接受不了,要多難受有多難受。我小時候雖然沒捱過餓,但是有一次吃這玩意兒吃多,那種持續的酸爽的感覺,至今難忘。
玉米還好一些,墨西哥人至今拿它當主食,但現在的監獄裡也會把它當主湯,倒是由不得你愛好不愛好,不喝也得喝,不為別的,它價格方面有優勢。
上圖是中國曆年人口數量的演變統計,可以看出,華人口發展到以億計,是到明朝末年,之前都是8位數,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各種XX之治,各種風調雨順,規模最多幾千萬人。這是因為這片土地上的農作物產出,只能支撐幾千萬人口的規模,每個王朝的統治中前期,透過穩定的統治,把人口增加到一定數量,到了這個王朝的中晚期,土地沒增多,人口不見少,產出撐不住了,就得產生戰爭。戰爭就要死人,王朝大多崩塌,洗牌後新的王朝誕生,在舊王朝的土地上,人口透過戰爭已經得以下降,新王朝就可以坐享其利,重新持續舊王朝的過程,一輪一輪,迴圈往復,沒有窮盡。
這個迴圈在明末清初差點打破,透過表格我們可以看出,明末人口破天荒的突破一億,清朝中後期突破四億,直接奠定了我們現在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的基礎。中華文明幾千年,你明朝末年為什麼那麼秀,一下子衝到了上億規模?
原因就是美洲高產作物的引進,玉米,1531年傳入中國. 甘薯,1582年傳入中國,明朝中後期,這些高產作物隨著大航海時代被從東南亞引進到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後,不管口味如何,冒不冒酸水,在沒有袁隆平的時代中,至少保證了餓不死人的情況不會出現。李自成在後期為什麼要往南方進軍,因為北方的“朱”被殺完之後,又是天災又是瘟疫,高產作物也不普及,南方的經濟發達,除了“資本主義萌芽”,高產作物至少會保證有飯吃。
可以想象,假如這些高產作物能夠再早上幾十年登陸中國,就可以更早的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西北地區也會因此受益,抗旱又高產的玉米假如能早一點出現在被裁掉的驛卒李自成的手中,他大概就有了一個除了造反之外的選項,明朝的歷史也有可能會續寫上幾十年甚至更久。
(宋江和公孫勝在美洲大陸一片玉米地裡的交鋒)
寫到這裡,應該就能夠針對題目做出事實的回答了,清代人並非像現代的中老年人一樣注重飲食調理,有吃玉米或甘薯之類粗糧的“飲食愛好”,而是,不吃它們,還有更多選擇嗎?
回覆列表
只能說玉米和甘薯類的食物逐漸成為清代人主食吧,說成為飲食愛好有點說不過去啊,在勉強溫飽的條件下,高產的玉米和甘薯只是人們的被動選擇。
其實玉米和紅薯都不是中國的原產作物,而是產自美洲,16世紀歐洲殖民者將玉米和紅薯從他們已經征服美洲帶入到他們的亞洲殖民地,呂宋(菲律賓)等地,並由此傳入中國。
相比較於中國的傳統農作物水稻、小麥、穀物等玉米和紅薯適應能力更強,產量更是高出何止一倍。於是在玉米和紅薯傳入中國之後,逐漸被推廣,實際上玉米和紅薯的口感要弱於水稻、小麥等,但是產量高,適應能力強,對種植條件部挑剔,易於種植等有點,讓這兩種作物逐漸被華人所接受。
玉米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華人溫飽問題
對於傳統而樸實的普通農民來說“家裡有糧,心裡不慌”,在生產力水平不高,生活水平很低的社會里,溫飽才是第一位,至於口感和所謂的生活品質,不是老百姓們考慮的首要問題。
而且在明清以來,特別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皇帝“攤丁入畝”等政策以後,中國長期以來“人頭稅”被徹底廢除,家庭的人口數量不再是農業稅的標準,於是導致人口數量的激增,清朝人口迅速增長,乾隆時期人口過億,道光時期已經達到4億以上,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的溫飽問題,依靠原有傳統農作物水稻、小麥等無法完成的。
於是高產的玉米、紅薯,就成為了清朝人主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