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前幾天親眼目睹了一起行人因為走路玩手機被車碰擦的交通事故。非常觸目驚心。留心觀察了一下,在路上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無視交通規則的人:過馬路隨意闖紅燈、坐副駕駛時不繫安全帶、開車等紅燈期間也要玩會手機…… 大家是怎麼看待這些無視交通規則的人的?有什麼好方法可以糾正這些不良的習慣?
8
回覆列表
  • 1 # 碧海梵天

    本人對無視交通規則的人是很討厭,也很痛恨。因為我身邊就有好幾個人因為自己或是因為別人不遵守交通規則而出了交通事故的。

    之所以有這麼多無視交通規則的人,當然個人是要負主要責任的,其次我覺得交管部門也要負責任。

    我曾經住的地方有個立交橋,每天出門上班的時候都能在立交橋那裡看到他們。冬天的時候他們就不知道從哪裡搬來個凳子在立交橋下有Sunny的地方曬太陽,夏天的時候他們就坐在他們的車裡吹空調玩手機,或是躺在他們的摩托車上睡覺。完全沒有去維護交通的意思(不光是他們,其它路段也經常看到好幾個交通不去維護交通而是經常湊在一起聊天玩手機什麼的)。那個路段來回的車輛不少,屬於市區跟郊區的結合部,有時也會擁堵。後來我忍不住向本地的電視臺舉報了這個情況,不過電視臺沒理會,第二天開始我就很長一段時間沒在立交橋下面看到交警了,後來我又發現他們故態萌發了。

    曾經看港劇的時候,有時會看到裡面的交警都會騎著鐵馬經常巡邏,貼罰單,聽去過香港的朋友說香港的交通非常好,遵守交通規則是一種常態。而在內地在現實中說實話我沒看到過,路邊亂停車啊,行人闖紅燈啊,車子在經過斑馬線不減速也不停車這些都是常見的,並且還常常得不到解決,也沒看到人去痛下功夫解決。

    在一些不遵守交通規則成為常態的城市,我覺得交管部門該痛下功夫,不能有任何藉口地去解決這些問題。因為人沒那麼自覺的,小團體也很難影響大的團體。只有交管部門強制實施,一來有威懾力,二來大家看到了政府的決心,多少會配合的。而在一些發達城市,遵守交通規則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一種常態了。當這種習慣成為了常態的時候,就會影響那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久而久之就沒有這種人了,所以他們的交通很好。而一些欠發達的城市,缺少的就是這種習慣。

  • 2 # 615408

    很多交通事故來自“不小心”,總是有那麼一群“因小失大,肆無忌憚”的人,放著交通規則不遵守,等遇到事故吃到苦頭才認識到真正的危險。面對這樣的人真的是又痛心又無語,明明危險可以避免,偏偏要以身試險。社會上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我覺得提升全社會的道路安全意識非常重要。

    去年我參加過米其林在上海舉辦的有關道路安全的公益話劇活動,感觸頗深。米其林結合中國國情,在形式上大膽創新,首次用話劇表演的形式呈現道路安全法則內容,提升公眾的安全出行意識。

    故事講述了一對年輕夫婦在結婚紀念旅行中遇到的一系列交通安全隱患並逐一化解的過程同時由形體演員與舞臺佈景相結合。聽說今年米其林又有大動作,在全國多所大學裡搞了個道路安全青年創意行動,讓學生們深入觀察日常生活中的道路安全威脅,提出針對性、有創意的解決方案,並透過線上線下執行,進一步推廣“道路安全黃金法則”等安全知識。

    年輕人多些英雄主義挺好,都說時勢造英雄,我覺得現在的青年人都需要自帶“英雄姿態”,多關注社會問題,為社會多做點實際的事兒。也希望這些活動和機會能多一些,發揮自己的力量,以小見大幫助擴大影響,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於我們自己和社會都有益處。

  • 3 # 使用者105358220957

    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血淋淋”的案例,在震撼人心的同時最大程度地起到警示作用。以上圖片都是我在網上隨便找的,也許只有這樣觸目驚心的事實結果擺在大家面前,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直面事故”之餘,一些暖心的“正能量”傳播也有助於提升司機們的責任感,比如上面這則影片:司機禮讓行人,學生致敬感謝。每個人心裡都有柔軟的地方,相信大家看到這樣的影片,也會更加註意在出行中的細節。為他人行方便,也為自己的安全劃線,何樂不為?

    此外,我看樓上有提到米其林往年的道路安全活動,我也有關注過這個品牌對於道路安全的一系列活動。比如去年,米其林用非常有趣的漫畫形式推出了米其林一直推崇的“道路安全黃金法則”,輕鬆的漫畫加上點題的標語,既吸引人又能起到教育作用,可以說是道路安全警示教育的“創新典範”了。這些年來,米其林一直在努力提升人們道路安全意識,聽說今年他們又與全國多所高校合作發起了青年創意活動,大學生們參與踴躍,或是拍攝教育影片,或是研發道路安全創意裝置等等。在我看來,這項活動的發起,就已經對青年群體起到了教育作用,於社會而言也是好事。

    當群眾的安全意識不斷崛起和昇華,健康的道路環境便指日可待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維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和出行環境,無論什麼樣的傳播形式,無論是警醒教育、或是宣傳正能量的內容,只要開始行動,便是有意義的。期待更多這樣有意義的活動出現,一起警醒那些無視交通規則的人,同時幫助司機群體和所有道路使用者們提升安全意識。

  • 4 # 椒不二

    開車斗氣,害人害己。最近的重慶公交車墜橋事故,再次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出門在外最重要的是平安,你好我好大家才都能好,因此無論是司機、乘客、或是行人都應當收斂自己的脾氣,心平氣和才能平安出行。

    當然,除了管好自身之外,真心希望大夥都能“遇事兒了不要怕事”。重慶這個事之前也有類似“乘客襲擊司機”事件發生,但在其他乘客的規勸下,結果卻大大相反。因此,希望大家能勸阻事態發展的也儘儘薄力,我們都是道路使用者,無論在任何角色下,真正危險來臨之際,不“置身事外”又能規避危險才是智者之選。

  • 5 # 攏龍的資深小弟

    如今人們的出行選擇增加,作為一個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的人,我是真的見不得這些不遵紀守法的人。夜間開車使用遠光燈、非機動車亂佔道、亂闖紅燈,車窗拋物等行為嚴重影響交通秩序。出一趟門遇上幾個簡直心累,可咱又能怎麼辦呢?作為旁人直接指出可能招來麻煩,不做點什麼又不合適。因此,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可以面向大眾開展道路安全教育或者宣傳活動,給大家個機會一起“成長”。

    但是,話說得太直,往往就沒人樂意聽了。個人認為老套的宣傳教育對於道路安全這種嚴肅又平常的問題效用不大,如果把“道路安全教育”搞得有意思夠新鮮,也就能潛移默化把大家的安全意識培養到位了。

    最近我看到米其林正在舉辦關於道路安全的創意活動,找一群大學生髮揮創造力,也算是給大學生們提供了個施展創意的舞臺,想怎麼做由他們說了算。從圍觀活動到現在,我發現這些年輕人還是很“爭氣”的,每個團隊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和對道路安全關注的角度,同時,他們也用創意作品助攻米其林這個“道路安全”的主題,很優秀!

    不僅科技改變生活,創意同樣能解決問題!這幫年輕人不僅腦洞大,還敢想敢做!此次活動新鮮出爐了一批大學生的“怪力裝置”:疲勞駕駛的“剋星”檢測系統,專治打瞌睡的司機! 結合AR技術的安全教育盒子,寓教於樂,道路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兩車相會還開著遠光燈?裝上“遠近光燈智慧切換”,自己看得清也不影響別人…這波技術流的操作,大學生們,這回真的贏了!

    在觀察到生活中常見的道路危險行為後,大學生們還將“安全行動”玩出了新花樣。在他們設立“立體斑馬線”和“熒光腳印”的路口過馬路,日夜兼程的“軍事化”提醒,試問誰還好意思闖紅燈?

    除此之外,論起social能力,這些“爭強好勝”的大學生更毫不服輸。他們將自己擅長的現代社交軟體大加利用,各種“能量宣言”應運而生,抵制交通陋習從現在做起,無論是幫助外賣小哥加強安全意識,還是號召大家拒做“低頭族”,都在切實地用行動幫助不同的“道路角色”提升道路安全意識。

    看到大學生們這麼拼,樓主心裡還是有點小觸動的。維護道路安全環境是一個公共議題,而面對這種問題,我們必須意識到這個社會不止應有大學生,更應有每個人的行動力和努力!希望每個人都能行動起來為我們的生存環境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無論善意的提醒還是創意的努力,只要結果是好的,所有的“應援”都值得鼓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藺牛肉乾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