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61021162376

    絕句,或稱截句,斷句,短句;或以為“擷取律之半”以便入樂傳唱,各家解釋並不一致。絕句由四句組成,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而六言絕句較為少見。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小詩,叫做五言絕句,簡稱五絕。

      從北周詩人庾信的一首題為“絕句”的五言詩來看,五言絕句不是唐代詩人創造的,其文體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客遊經歲月,羈旅故情多。近學衡陽雁,秋分俱渡河。”這是庾信的《和侃法師三絕》之一。此詩平仄粘綴,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聲韻,第一、三句尾都用仄聲字,詩題已稱為“絕”。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絕句並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後,產生了近體詩,五言絕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詩便通稱為“五言古詩”或“五古”。

      由於受字數的限制,較之其他體制的詩歌,五言絕句在創作時對其語言和表現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簡練、概括,創作難度就更大。張謙宜對此就以“短而味長,入妙尤難”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絕句自然而然的成為盛唐詩歌中最為璀璨的明珠,是唐詩中的精華。

    盛唐以前,五言絕句不但沒有對仗,而且平仄也不講究,盛唐之後五言絕句嚴格遵守格律詩之規定,雖然其中也有極少數按古詩的做法寫的不講究平仄與對仗的“古體詩”,但盛唐五言絕句此時已經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體詩。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⑴句數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總共二十字。

      ⑵押韻嚴格。詩歌都是押韻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韻上和古體詩沒有本質區別,他的押韻嚴格表現在一般只押平聲韻且不能出韻。也就是說其不可押仄韻且韻腳必須用同一韻中的字,不得用鄰韻的字。

      ⑶講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礎上加一個音節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四種基本句式。 根據格律詩要求,同聯平仄相對,異聯平仄相粘(即相同)的原則,一二句與三四句的分別平仄相對,二三句平仄相粘即相同。因此,在押韻的三句中,與第三句平仄相同的一句必是第二句。剩下的一四句平仄相同。

      ⑷關於對仗問題。由於絕句可以看作是律詩的擷取,所以對於對仗的要求也就不太嚴格。因律詩是一般要求頷聯和頸聯對仗的,對於首聯和尾聯是否對仗並不作明確要求,那麼當把絕句看作律詩的後半截時,就是一二句要對仗,三四句不用,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要看作是律詩的首、尾兩聯則都不用對仗,如王維《相思》;如果看作是律詩前半截,則三四句要對仗,一二句不用;若看作是頷聯和頸聯的擷取,則都要對仗。而後兩種情況不多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排世錦賽半決賽,馬贊蒂表示“目前在研究李盈瑩的打法,還將重點提防朱婷”,你認為郎平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