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爸侃教育

    這樣的教育肯定是不對的!

    俗話說:戲上有,世上有。電影中這位家長的做法,正是印證了一句話: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痞子家長。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家長卻不會意識到:今天你教給了孩子暴力,明天他就會還你以顏色——種下惡果自己償!

    1.先來看看近年發生的幾起未成年人犯罪事件:

    2018年12月2日,湖南沅江一名12歲6年級男孩因不滿母親管教太嚴,被打後心生怨恨將母親連砍20多刀殺死。

    2019年1月,湖南衡陽市13歲的羅某,因家庭糾紛用錘子先後將其父母錘傷後逃逸現場,父母因傷勢過重死亡。2019年2月,綿陽三臺縣兩名七歲女童,因笑話鄰家哥哥何某某在四處小便,被激怒的何某某殺害了兩名女童。2019年7月,寧夏永寧縣幾個孩子在一起玩耍時,女童不小心從高處落下摔傷暈迷,12歲男孩害怕女童受傷的事情被家長知道後受罰,竟然用木板活活將6歲半女童擊打致死。2019年10月,四川仁壽某中學,一15歲學生,在校園裡騎車被老師批評。他尾隨老師進了教室,拿磚頭10秒內狂砸老師後腦勺9次。老師倒地不起,送到醫院,生死未卜。 ……2.家庭教育如何,將直接影響學生的“三觀”是否端正。

    在學校裡,老師總是會反覆教育,同學之間要相互幫助、團結、理解、包容、支援……老話說得好:“三個說客,抵不過一個戳客。”在現實中,老師往往要花幾天、幾周甚至幾月才能得到的教育效果,有時卻抵不過別人一句誘惑與唆使,就更不要說是家長了。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愛得是否正確、是否合理,很多家長似乎並不知道,又或者是說假裝不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遇到很多挫折、困難、挑戰和矛盾,如何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是孩子的必修課。在解決的過程中,高興也好,委屈也罷,那是孩子的成長感受,只有經歷了這些歷練和坎坷,孩子才會真正成長起來。

    一些家長看到孩子受了一點委屈,就不依不饒,唆使孩子非要罵回來,打回來,否則就顯得自己很沒有面子、沒有能力。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給孩子灌輸了什麼?是睚眥必報,還是維護尊嚴?是心胸狹窄,還是彰顯能力?殊不知,禍根就是這樣一步步被深埋在孩子心中!

    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要切實擔負起引領職責。

    養不教,父之過。如今,一件件血淋淋的教訓,已經為家長敲響了警鐘,孩子的家庭教育再也不容忽視和輕視了。孩子就是一棵樹苗,如何讓孩子不長歪,光靠老師是完全不夠的,因為在人格培養方面,家長的作用有時更大於老師。

    孩子“三觀”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具備足夠的耐心、信心和正確的理念、方法。簡單粗暴的方式只能培養出簡單粗暴的孩子,這樣的例子已經太多!

    結束語:

    孩子是一張白紙,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在成長階段,你給予他以詩,他就能還你以遠方;你賦予他以暴力,他就能還你以犯罪。人生沒有彩排,時刻都是直播,作為家長切不可因自己的短視,而貽誤了孩子未來。

  • 2 # 小人物籃筐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時間聯想到正在刷屏的事件——四川中學生用磚頭打老師。這個事件,是不是就是家長教育孩子以暴制暴的最終結果?從這個事件中,我們是不是可以看到,“家長教孩子遇到同類問題就備刀子猛捅”這種教育,將要付出的慘痛代價?

    只要是負責任的家長,都不會告訴自己的孩子:遇到同類問題就備刀子猛捅,這一定是不正確的教育方法,這樣的教育會導致孩子思想和行為上的極大偏差。

    1.不能全面的考慮問題。

    每個人,在他的一生中,都會遇到林林總總的或大或小的很多問題,問題出現了,我們必須要嘗試解決問題,然後在不斷的問題解決中,積累寶貴的人生經驗。這也是為什麼有的老人可以理直氣壯的呵斥年輕人:我吃過的鹽比你喝過的水都多。

    孩子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事情,遭遇到或大或小的委屈,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引導孩子正確的面對事情。從自身出發尋找事情發生的根源,捋順事件的來龍去脈,採用最佳的方式進行解決,這也是父母帶著孩子成長的過程。而“遇到同類問題就備刀子猛捅”,一言蓋之,會讓孩子遇到委屈的事情,不假思索的就採取這種粗暴的形式,很難讓孩子靜下心來思索事情的本身,全面的考量事情的因果,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2.不計事情的後果

    古語云“衝動是魔鬼”,這句話不無道理。人作為“高階的動物”,之所以有別於其它種群,是因為人的智商的存在。動物還知道趨利避害,更何況我們人類。

    四川的學生用磚頭擊打老師的頭部九下,是一時的衝動,是一向的嬌寵,還是錯誤教導之禍,這難道還沒有觸碰我們的靈魂、讓我們深思。我想這個孩子的這種性格一定不會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在孩子做類似的小事的時候,我們家長不曾關注,不曾批評,只是一味的教導孩子“別人欺負你,你就要回擊,就要打回去,甚至動刀子也不怕,有事爸爸媽媽擔著”。家長們,你們唯恐自己的寶貝受欺負,這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可以理解,但“小事”你可以擔著,積小錯成大惡,用磚頭砸老師這樣的事情你還怎麼擔著?孩子未來灰色的人生你還怎麼擔著?

    國家為什麼要設定法律,就是因為每個人都要為自己不當的行為負責,孩子也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家長呢?你們如何為自己錯誤的教育負責呢?

    3.偏執性格的形成

    教孩子遇到同類問題就備刀子猛捅,慢慢就會使孩子形成偏執的性格。所有人都必須順應他,一旦不合他意,就會拳腳相向。父母教育他這種對待別人的方式,往往有一天這樣的方式也反作用於自身,真到了那一天,當父母的你們又情何以堪?

    就在昨天,看過這樣的一篇文章《什麼樣的錯愛,能把孩子養成“廢物”》提到這樣三類扭曲家庭教育下,把孩子養成“廢物”的事件:一類是高壓管教下的“乖孩子”對父母的拳打腳踢;一類是所有事情代其勞之下的“巨嬰”;一類是不背偏愛的孩子拒絕贍養老人。想沒想過當孩子醒悟的那天,孩子第一個要大聲怒吼的是不是自己的父母“你們愛的方式,我真的不想接受。”當愛變成了“傷害”這些血淋淋的教育還不夠警示當父母的你們嗎?

    生兒養兒,重在育兒。家長是在孩子白紙上描摹的第一人。這一筆是需要重之又重思慮的,切勿太過的輕率,要知道,你的瞬間一筆,可能就影響你深愛孩子的一生。

    家長們,切勿讓“教孩子遇到同類問題就備刀子猛捅”這樣的教育悲劇重複上演,切莫以愛的名義,充當劊子手,毀滅孩子的一生。

  • 3 # 南山急救員

    在這個豐收的季節,天氣逐漸變涼,首先非常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其次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學校暴力一直是揮之不去的陰影,講述一下我個人的高中經歷,我記得也是大概高三的時候把,我們學校一個男生和另外一所的高中一個男生髮生了衝突,雙方都找了幾十號人約架,造成了1死的局面。

    為什麼現在的青少年總是在暴力解決問題呢?真的存在非常多的校園暴力行為,學校暴力何時才能停止,我們應該從這幾方面出發來遏制。

    教育孩子做起

    教育孩子,青少年正確認識人生價值觀,是我們所必須的,學校和家長雙重教育。

    家長方面,應該從小就教育孩子應該善良和互幫互助,對於壞孩子,家長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我們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應該多宣傳正能量,讓他們培養出懂禮貌的好孩子。

    學校應該多進行宣講,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碰到欺負孩子的壞學生,不能輕饒,最好勒令其退學,讓孩子意識到他們做的是多麼的錯誤,班主任還代課教師平時多宣傳一些互幫互助,團結有愛的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坡原指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