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
2 #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2018年5月14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胃出血的原因多了去了,不能單憑胃出血就可以診斷胃癌。臨床上需要對各個引起胃出血的問題進行鑑別,以達到去偽存真,明確診斷。
胃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急性胃出血和慢性胃出血。
急性胃出血常見於急性胃炎、賁門撕裂(喝酒後劇烈嘔吐)、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應激性潰瘍、服用抗凝血藥、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等;慢性胃出血主要見於消化性潰瘍(包括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
一、急性胃炎
常見於進食汙染、過期食物,進食過硬、粗糙食物,導致胃粘膜急速損害,表現為劇烈腹痛、噁心、嘔吐、嘔血、腹瀉等,一般經止血、護胃對症等治療可完全治癒。
二、賁門撕裂
賁門是胃與食管的交界,大量飲酒、暴飲暴食的人,嘔吐時因胃劇烈收縮,食物不能快速透過賁門,導致賁門撕裂。表現為嘔吐時突發上腹部/胸部劇烈疼痛,伴大汗淋漓,嘔血等症狀,一般經止血對症等治療可治癒,嚴重病情可區域性壓迫止血。
三、非甾體抗炎藥
非甾體抗炎藥包括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吲哚美辛、去痛片以及各大類的感冒藥等。非甾體抗炎藥可抑制前列腺素的產生,破壞胃粘膜的胃酸保護膜,使胃酸接觸胃粘膜並腐蝕,引起急性糜爛性胃炎並胃內廣泛滲血。表現為吃止痛藥/感冒藥後嘔血、解黑便、柏油樣便等。
四、抗凝血藥
這類胃出血病人常合併心腦血管疾病。心梗、腦梗的病人,治療好轉後,需要預防性治療,其中就有抗凝血藥:華法林、阿司匹林等,長期服用有誘發胃潰瘍出血可能,需要定期監控凝血功能。
五、應激性潰瘍
常常發生在急性應激反應中,比如車禍、大型手術後、燒傷、劇烈精神打擊等。
六、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常發生在肝硬化患者,肝臟纖維化後,下腔靜脈血液不能很好地經肝臟迴流入心臟,最後從痔靜脈、食管-胃底靜脈、腹壁靜脈、脾靜脈等處迴流入心臟。此類病人,如果進食乾燥、硬質食物,有可能刮傷食管血管,引起血管破裂大出血。出血量往往非常洶湧,以大量嘔血為主。
七、消化性潰瘍
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一般出血常見於後壁的潰瘍,因為此處血管更豐富,潰瘍腐蝕血管後引起出血。往往以解黑便為主,大出血時才會出血嘔血。此病有一定的規律性,如空腹/飽餐後2-4小時疼痛、秋冬季節發病較頻繁、長年累月腹部脹痛等。做胃鏡就能很容易鑑別。
八、胃癌
胃癌前期基本無症狀,偶有類似消化性潰瘍的症狀,到了中後期才表現為持續性腹痛,伴胃出血,表現為嘔血,解黑便/柏油樣便等。胃癌的發病率較其他病種發病率低,多發生在50歲以後的男性,並且為常年累月不良飲食造成。
-
3 # 暖胃大叔田豔濤主任
胃出血屬於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種,主要臨床表現為嘔血和便血,當一次失血量超過全身總血量的20%(約800-1200ml以上)時,就可能導致休克體徵。臨床上引起胃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簡要介紹幾種常見原因,並且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需要外科緊急處理。
1.胃癌。進展期胃癌,由於腫瘤侵犯血管,或者癌組織發生缺血性壞死,表面出現壞死或者潰瘍,都可以發生出血,有時僅僅表現為黑便,但發生大出血時需要手術止血。失去手術機會的晚期胃癌患者,出現大出血是緊急手術的適應症,其他的還包括穿孔、梗阻。
2.胃潰瘍。胃潰瘍常見於中老年男性,是一種多發病,引起胃部大出血的潰瘍多位於胃小彎,大多是由於潰瘍基底部血管被侵蝕破裂所導致,大多數是動脈出血。慢性潰瘍伴有大量瘢痕組織,動脈裂口缺乏收縮能力,常呈現搏動性出血,單純的止血藥物難以奏效,50歲以上的病人,因伴有小動脈壁硬化,出血不易自發停止。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的患者,應注意藥物引起的急性潰瘍,或者使已有的潰瘍病情加重,誘發出血。經歷過胃切除術的患者,吻合口附近容易發生潰瘍,約50%的吻合口潰瘍會發生出血。
3.門靜脈高壓。因肝硬化引起的門脈高壓可以導致胃底黏膜下靜脈曲張,當進食粗糙食物、用力導致靜脈系統壓力升高等誘發因素出現時,可以導致嚴重的大出血,臨床表現為大量嘔吐鮮血,如果不能及時止血,病人很快發生休克,病情兇險。
4.急性糜爛性胃炎、應激性潰瘍。在應激情況下,交感神經興奮,胃黏膜下血管發生痙攣,組織供血驟減,胃黏膜缺血缺氧,導致發生表淺的潰瘍或糜爛,常發生胃出血。
-
4 # 小克大夫
胃出血是上消化道中胃部的出血,發生的主要機制是胃粘膜滲血或胃部血管破裂,引起胃出血的原因很多,不一定都是胃癌引起的。胃出血在症狀上表現為嘔血、黑便或便血。
最常見的原因有:
1.胃潰瘍、胃癌出血,常伴有反覆發作、規律性、節律性上腹痛病史,中老年人胃出血伴有上腹痛,無明顯規律,並有厭食、消瘦、貧血者應警惕胃癌。出血量大時可出現便血癥狀。
2.急性胃黏膜病變如大手術、大面積燒傷等嚴重創傷引起應激性潰瘍出血。
3.有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阿司匹林、抗凝藥或大量飲酒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變、慢性胃炎。
4.肝硬化患者胃底靜脈曲張破裂。一般有肝脾腫大、腹水等症狀。
5.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血友病、鉤端螺旋體病、重症肝炎、敗血症、尿毒症等。常伴有全身面板粘膜的出血等症狀。
胃出血多先有上腹部不適及噁心,之後出現嘔血癥狀,出血量多且在胃內停留時間較短,嘔出血液為鮮紅色,出血少胃內停留少長嘔出血液為咖啡渣樣或棕褐色,同時可出現黑便。
小克認為無論是表現為嘔血、黑便或便血的胃出血,一定要引起重視,必須儘快就醫,查明原因,給以有效治療,以免引起嚴重併發症,患有胃炎、胃潰瘍等慢性胃病患者應積極治療,避免胃出血的發生。
回覆列表
胃出血的原因各種各樣,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有胃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急性胃粘膜損傷和胃癌。
胃潰瘍出血:
胃潰瘍主要是胃粘膜被各種致病因素導致的胃粘膜糜爛、缺損,如果胃潰瘍時間長、潰瘍面積大、沒有有效治療,有可能在潰瘍底部胃壁血管被腐蝕破裂後產生大量出血,患者會有嘔吐鮮血和便血(包括黑便)。少量的胃潰瘍出血,可以只有黑便,甚至是大便潛血陽性,而不會嘔血。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導致出血: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主要原因就是各種原因的導致的肝硬化。很多人不會了解,肝硬化為什麼會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簡單說,靜脈曲張就是血液迴流阻力增大,血管被憋粗了,並且迂曲。類似雙下肢的靜脈曲張。正常人的消化道靜脈血液迴流都是透過門靜脈系統迴流入肝臟,如果肝臟纖維化、肝硬化,靜脈迴流阻力增大就會導致消化道內靜脈系統發生曲張。如果嚴重的靜脈曲張,就會被食物或者胃酸等各種原因導致破裂出血,出血量往往會很大,如果治療不及時,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急性胃粘膜損傷出血:
短時間內大量飲用烈性酒、嚴重刺激導致的應激性潰瘍、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等都會導致急性胃粘膜損傷出血,一般這種出血量不會太大。保守治療多數可以控制出血。
胃癌導致的出血:
胃癌導致的出血現在的比例比較高,不少的胃癌患者是出現了嘔血或者黑便後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的胃癌。胃癌導致出血的原因是,腫瘤生長比較快,生長到一定大小後,腫瘤血管生長速度趕不上腫瘤的生長速度,就會出現腫瘤部分壞死、潰爛出血。如果潰爛腐蝕胃壁較大的血管,就會導致大量出血,此時的表現以嘔鮮血為主,並有便血,如果腫瘤出血較少,最常見的表現就是黑便。
總而言之,如果出現了黑便,更不要說嘔血,一定要及時醫院就診,有醫生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