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袁大頭的來歷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
清朝滅亡之後,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民國北洋政府鑑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二、袁大頭鑄造制式
在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形式公佈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其主要內容是規定錢幣的鑄造發行權歸民國政府所有,原先的各個官局所鑄造發行的1元銀元,由民國政府兌換並改鑄,在一點的時期內,承認它們的價值等同於國幣1元的價值。國幣中的主幣是1元銀元,其重量是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材質是銀佔89%,銅佔10%,錫佔1%,一枚成品銀元的重量是7錢2分。規定國幣種類有銀幣4種(壹圓、中圓、貳角、壹角)、鎳幣一種(五分)、銅幣五種(二分、一分、五釐、二釐、一釐)。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國幣條例》公佈同年先在天津造幣廠鑄造"袁大頭"壹圓銀幣,後在南京、廣東、武昌等造幣廠陸續鑄造。
袁大頭銀幣的正面圖案,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民國3年版民國三八九十年袁大頭壹圓 的上方為"中華民國三年",民國8、9、10年版的為"中華民國*年造";背面圖案均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壹圓"、"中圓"(伍角)、"貳角"、"壹角"字樣,後幾種上方分別有"每二枚當一圓"、"每伍枚當一圓"和"每十枚當一圓"的字樣;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袁大頭的官版的成色為89.1%;該幣的外環主要是直齒邊,另外,還鑄有少量工字邊和花齒邊。
在該系列幣中,民國3年、9年、10年等一元幣較為常見,民國八年的則較少些。但是,在民國三年的"袁大頭"中,袁世凱"簽字版"則出類拔萃地被收藏愛好者所鍾愛。一類是民國三年天津造幣廠試鑄的義大利製版人的英文簽字版;另一類是袁世凱的左側面像後頸部位的簽字版(大寫英文L·GIORGI)。以上兩類(5種)均為樣品幣,未曾正式流通使用,所以存世不多。
三、為何袁大頭十年造沒有簽字版。
首先,袁大頭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壹圓主幣的模版是民國三年義大利雕刻師喬治親自雕刻的。這在«國幣條例實施細則»中有明確記載,不過簽字版在細則中沒有明確記錄,簽字版是送給高層和社會名流的紀念品,沒有必要每個年份都製造簽字版,簽字版太多也就失去了紀念的意義。
其次,1909年宣統剛剛繼位,準備統一幣制而廢“兩”改“元”推行新幣種,於是聘請喬治任主雕刻師,任期10年,也就是說1919年喬治就聘期已滿回國,而十年袁大頭是1921年開始製造的,時間也根本對不上號,肯定就不是有簽字版了。
最後,在收藏行業和各大拍賣公司我們基本上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是為什麼呢?不用問都知道是因為確實沒有明國十年的袁大頭簽字版真品。市面上仿製品倒是常有出現,製造工業比較低劣,稍微有點常識的朋友就能分辨得出來。
四、民國十年的袁大頭版別
袁世凱大頭像銀幣中有中華民國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造,十年是袁世凱大頭像銀幣最後的一個紀年。
十年版中的普通版,其圖案文字與一般“袁大頭”無大差別,鑄量較大。另外有一些把“年”字中的一點寫成一豎或“7”字形,但鑄量較少。此外還有T點年版、缺口造版、半缺口造版、雙缺口造版、連口造版、十年八年版、十年九年版、開渠華版、正星版、偏星版、豎點年版、開口中版、右缺口中版、7點年大鬍鬚版、大點年版、下缺口造版、敗筆造版、六角星版、連口造無珠版等等。“袁大頭”壹圓銀幣除上述版別外,還有許多大同小異的版別。
五、如何收藏袁大頭
袁大頭最貴的有多貴,很多珍稀幣的價格查詢下拍賣紀錄就可以了;而是在於“袁大頭”是什麼,對於這個銀幣的俗稱,家喻戶曉,很多老人也小時候使用過或見過,但真正我們約定俗成稱之為袁大頭的是這種袁世凱像側面像銀元,這種銀幣發行至今已經一百多年了。“袁大頭”是對袁世凱的稱謂,無論是褒是貶,都已經絕對可以代表這種幣了,單不是所有有袁世凱頭像的硬幣都叫袁大頭。無論戎裝像的共和或飛龍金銀幣還是戎裝像的銅幣等,都不能和側面臉袁像銀幣一樣叫做袁大頭,而是專有名稱。
但是先側面臉袁大頭之前還鑄造過“七分臉”肖像的袁世凱銀幣,價值較高,因為當時的雕刻師喬奇並未當面見過袁世凱,所以只是憑藉照片雕刻,成品袁世凱並不滿意,於是才面見本人,真正按真人雕刻出後來稱之為袁大頭的側面像銀幣,可以說“七分臉”是後來袁大頭的前身。因為雕刻失真被誤認為“程德全”的袁世凱像銀幣也是較稀少的一種。
尋常的袁大頭裡,通貨品相只有民國8年造的貴於其他年份,說起版本版別,則“七分臉”,“甘肅加字”,“簽字版”,樣幣和金幣等價值較高。
雖說價值較高,但也不至於什麼上千萬,山寨拍賣公司之詐騙言論不可信。甘肅加字這種幣並不是鳳毛麟角,普通品相,也就幾萬元。七分臉中品佼佼者(MS64)約幾十萬元人民幣,普通者十餘萬人民幣。半元袁大頭簽字版,視品相十餘萬至小几十萬。20元與10元面值之金幣(當時北洋政府亦有金本位的打算,並非純粹紀念幣之一,最終也未正式發行使用)使品相十餘萬不等。銅質合面袁大頭樣幣也不過幾十萬元。
當然個別品種品相版別乃至拍賣實際情況與行情,有一定起伏。
六、哪種袁大頭最值錢?
民國三年袁大頭最值錢:
第一種是中華民國兩年,沒有那個造字的袁大頭,屬於試鑄幣。
第二種是印有義大利雕刻家魯爾滋喬治英文簽名的限量幣,非常難得,價值不菲。
第三種是民國三年版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年”字後沒有“造”字,其他年版的“年”字後都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點”,而其他年版民字無“點”。
七、袁大頭的收藏意義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光緒年間,由於各省鑄造銀元,卻和當初鑄造紋銀一樣,不僅重量和成色不能統一,數量上也難以控制。辛亥革命爆發,各省因急於用款,不僅加工趕鑄銀元,還濫鑄銅圓,濫發鈔票和軍用票,幣制更加混亂。民國建立後,中央財政幾乎有出無入,財政危機十分嚴重。從短期來說,發行紙幣亦不失為斂財妙法,只是紙幣是銀元的代表者,是兌換券,若沒有銀元的充分準備和廣泛流通,紙幣信用亦難確立。此時此刻,幣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緩---"袁大頭"銀元正是基於此而誕生的,也是銀元發展的必然結果。經過多年鑄造,加上其信譽很高,"袁大頭"數量增多,流通漸廣,雖僻處邊陬,也有其蹤跡。"袁大頭"銀元的通行促進了銀元的統一,也為"廢兩改元"準備了條件。
袁大頭普通幣上面(正面)為袁世凱左側五分像,上鑄"中華民國X年"或"中華民國X年造"中文繁體,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寓意"民主、共和、憲政及君主立憲"之思想希冀。
下面(背面)為嘉禾之圖案, 古稱生長奇異的禾,古人以之為吉祥的徵兆。亦泛指生長茁壯的禾稻。典出《書·微子之命》:" 唐叔 得禾,異畝同穎,獻諸天子。鑄在錢幣之上寓意國家重視農桑、以民生為本;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諧音,寓意"家和萬事興"之意。鑄幣之上當政者有國泰民安、吉祥如意之願景,民間收藏,寓意"家和萬事興"之吉祥之寶,故有很高的收藏研究價值。
一、袁大頭的來歷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
清朝滅亡之後,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民國北洋政府鑑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二、袁大頭鑄造制式
在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形式公佈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其主要內容是規定錢幣的鑄造發行權歸民國政府所有,原先的各個官局所鑄造發行的1元銀元,由民國政府兌換並改鑄,在一點的時期內,承認它們的價值等同於國幣1元的價值。國幣中的主幣是1元銀元,其重量是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材質是銀佔89%,銅佔10%,錫佔1%,一枚成品銀元的重量是7錢2分。規定國幣種類有銀幣4種(壹圓、中圓、貳角、壹角)、鎳幣一種(五分)、銅幣五種(二分、一分、五釐、二釐、一釐)。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國幣條例》公佈同年先在天津造幣廠鑄造"袁大頭"壹圓銀幣,後在南京、廣東、武昌等造幣廠陸續鑄造。
袁大頭銀幣的正面圖案,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民國3年版民國三八九十年袁大頭壹圓 的上方為"中華民國三年",民國8、9、10年版的為"中華民國*年造";背面圖案均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壹圓"、"中圓"(伍角)、"貳角"、"壹角"字樣,後幾種上方分別有"每二枚當一圓"、"每伍枚當一圓"和"每十枚當一圓"的字樣;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袁大頭的官版的成色為89.1%;該幣的外環主要是直齒邊,另外,還鑄有少量工字邊和花齒邊。
在該系列幣中,民國3年、9年、10年等一元幣較為常見,民國八年的則較少些。但是,在民國三年的"袁大頭"中,袁世凱"簽字版"則出類拔萃地被收藏愛好者所鍾愛。一類是民國三年天津造幣廠試鑄的義大利製版人的英文簽字版;另一類是袁世凱的左側面像後頸部位的簽字版(大寫英文L·GIORGI)。以上兩類(5種)均為樣品幣,未曾正式流通使用,所以存世不多。
三、為何袁大頭十年造沒有簽字版。
首先,袁大頭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壹圓主幣的模版是民國三年義大利雕刻師喬治親自雕刻的。這在«國幣條例實施細則»中有明確記載,不過簽字版在細則中沒有明確記錄,簽字版是送給高層和社會名流的紀念品,沒有必要每個年份都製造簽字版,簽字版太多也就失去了紀念的意義。
其次,1909年宣統剛剛繼位,準備統一幣制而廢“兩”改“元”推行新幣種,於是聘請喬治任主雕刻師,任期10年,也就是說1919年喬治就聘期已滿回國,而十年袁大頭是1921年開始製造的,時間也根本對不上號,肯定就不是有簽字版了。
最後,在收藏行業和各大拍賣公司我們基本上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是為什麼呢?不用問都知道是因為確實沒有明國十年的袁大頭簽字版真品。市面上仿製品倒是常有出現,製造工業比較低劣,稍微有點常識的朋友就能分辨得出來。
四、民國十年的袁大頭版別
袁世凱大頭像銀幣中有中華民國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造,十年是袁世凱大頭像銀幣最後的一個紀年。
十年版中的普通版,其圖案文字與一般“袁大頭”無大差別,鑄量較大。另外有一些把“年”字中的一點寫成一豎或“7”字形,但鑄量較少。此外還有T點年版、缺口造版、半缺口造版、雙缺口造版、連口造版、十年八年版、十年九年版、開渠華版、正星版、偏星版、豎點年版、開口中版、右缺口中版、7點年大鬍鬚版、大點年版、下缺口造版、敗筆造版、六角星版、連口造無珠版等等。“袁大頭”壹圓銀幣除上述版別外,還有許多大同小異的版別。
五、如何收藏袁大頭
袁大頭最貴的有多貴,很多珍稀幣的價格查詢下拍賣紀錄就可以了;而是在於“袁大頭”是什麼,對於這個銀幣的俗稱,家喻戶曉,很多老人也小時候使用過或見過,但真正我們約定俗成稱之為袁大頭的是這種袁世凱像側面像銀元,這種銀幣發行至今已經一百多年了。“袁大頭”是對袁世凱的稱謂,無論是褒是貶,都已經絕對可以代表這種幣了,單不是所有有袁世凱頭像的硬幣都叫袁大頭。無論戎裝像的共和或飛龍金銀幣還是戎裝像的銅幣等,都不能和側面臉袁像銀幣一樣叫做袁大頭,而是專有名稱。
但是先側面臉袁大頭之前還鑄造過“七分臉”肖像的袁世凱銀幣,價值較高,因為當時的雕刻師喬奇並未當面見過袁世凱,所以只是憑藉照片雕刻,成品袁世凱並不滿意,於是才面見本人,真正按真人雕刻出後來稱之為袁大頭的側面像銀幣,可以說“七分臉”是後來袁大頭的前身。因為雕刻失真被誤認為“程德全”的袁世凱像銀幣也是較稀少的一種。
尋常的袁大頭裡,通貨品相只有民國8年造的貴於其他年份,說起版本版別,則“七分臉”,“甘肅加字”,“簽字版”,樣幣和金幣等價值較高。
雖說價值較高,但也不至於什麼上千萬,山寨拍賣公司之詐騙言論不可信。甘肅加字這種幣並不是鳳毛麟角,普通品相,也就幾萬元。七分臉中品佼佼者(MS64)約幾十萬元人民幣,普通者十餘萬人民幣。半元袁大頭簽字版,視品相十餘萬至小几十萬。20元與10元面值之金幣(當時北洋政府亦有金本位的打算,並非純粹紀念幣之一,最終也未正式發行使用)使品相十餘萬不等。銅質合面袁大頭樣幣也不過幾十萬元。
當然個別品種品相版別乃至拍賣實際情況與行情,有一定起伏。
六、哪種袁大頭最值錢?
民國三年袁大頭最值錢:
第一種是中華民國兩年,沒有那個造字的袁大頭,屬於試鑄幣。
第二種是印有義大利雕刻家魯爾滋喬治英文簽名的限量幣,非常難得,價值不菲。
第三種是民國三年版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年”字後沒有“造”字,其他年版的“年”字後都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點”,而其他年版民字無“點”。
七、袁大頭的收藏意義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光緒年間,由於各省鑄造銀元,卻和當初鑄造紋銀一樣,不僅重量和成色不能統一,數量上也難以控制。辛亥革命爆發,各省因急於用款,不僅加工趕鑄銀元,還濫鑄銅圓,濫發鈔票和軍用票,幣制更加混亂。民國建立後,中央財政幾乎有出無入,財政危機十分嚴重。從短期來說,發行紙幣亦不失為斂財妙法,只是紙幣是銀元的代表者,是兌換券,若沒有銀元的充分準備和廣泛流通,紙幣信用亦難確立。此時此刻,幣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緩---"袁大頭"銀元正是基於此而誕生的,也是銀元發展的必然結果。經過多年鑄造,加上其信譽很高,"袁大頭"數量增多,流通漸廣,雖僻處邊陬,也有其蹤跡。"袁大頭"銀元的通行促進了銀元的統一,也為"廢兩改元"準備了條件。
袁大頭普通幣上面(正面)為袁世凱左側五分像,上鑄"中華民國X年"或"中華民國X年造"中文繁體,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寓意"民主、共和、憲政及君主立憲"之思想希冀。
下面(背面)為嘉禾之圖案, 古稱生長奇異的禾,古人以之為吉祥的徵兆。亦泛指生長茁壯的禾稻。典出《書·微子之命》:" 唐叔 得禾,異畝同穎,獻諸天子。鑄在錢幣之上寓意國家重視農桑、以民生為本;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諧音,寓意"家和萬事興"之意。鑄幣之上當政者有國泰民安、吉祥如意之願景,民間收藏,寓意"家和萬事興"之吉祥之寶,故有很高的收藏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