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細雨和風美

    回答這個問題,我首先宣告我面對的是小學生,據我所知現在有很多小學生的作業負擔非常重,早已超出了他們年齡所能承受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會選擇說孩子,趕緊睡吧,我們明天早起一會兒來寫。

    因為孩子達到極度疲勞的時候,他的學習效率已經為零,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適度的放棄一些東西,實際上更有好處。

    對於那些孩子寫不完作業,非要孩子硬撐著去寫,而且還不準睡覺的家長,他們看似很嚴厲,也是為了孩子好,覺得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更優秀,其實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一個孩子深夜了依然沒有寫完作業,除了老師留的多,但另一方面也反應出你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寫作業磨磨蹭蹭才導致他們總是寫不完,而且天天到深夜,孩子受罪家長受苦,彼此心裡都是煎熬的。

    與其這樣,不如先讓孩子休息,然後和心平氣和地溝通,看看到底問題出在哪裡?一天兩天寫不起作業那是偶然,如果你的孩子長期寫不完作業,天天熬到深夜,你覺得你這個方法有用嗎?

    孩子的身心天天處於疲憊不堪的狀態,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就會大打折扣,你的孩子遲早會被拖垮,漸漸地就會成為差生。

    如果是我,一旦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讓孩子先睡,第二天和孩子溝通,然後再和老師溝通,家校共同幫助孩子,解決了孩子做作業磨蹭的習慣,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

  • 2 # 周山一葉

    怎麼選擇,首先要看為啥寫不完。找到原因才能說對策。

    第一種是作業不多的情況。如果孩子是因為拖拉沒寫完,還是逼著寫完的,特別是低年學生,絕對不能開寫不完作業就睡覺的口子,否則以後你就等著時不時被老師召喚吧!如果是題目難,孩子不會,家長也要儘量協助做完,實在教不會,哪怕是給他答案讓孩子抄,也得寫完。按時完成作業是學生必須養成的習慣。針對作業量不大完不成的,建議家長開始時可以按時定量讓孩子完成,先不管正確率,只要速度,目的是讓孩子養成不拖拉的習慣。速度上來後再提高正確率。

    第二種是作業量大的情況下完不成。有時候家庭作業量特別大,除非熬到一兩點,根本完不成。就像我兒子前天晚上的作業,八張試卷,還有什麼零零碎碎的作業,除非成績拔尖的孩子,做題根本不考慮,直接寫才能寫完。果然第二天有多半孩子沒完成。遇到這類情況,可以讓孩子堅持寫到十一點左右,寫多少算多少。因為再熬下去第二天上課肯定會瞌睡,得不償失。

    其實,再優秀的學生在上學期間都會偶爾完不成作業,沒啥大不了,不用太擔心,也不用太糾結。只要孩子盡力了就好。只是如果遇到較勁的老師,家長可能會被請去聊天的

  • 3 # lin0220教育

    我對孩子寫作業情況的態度取決於每天作業的內容和學校的課時安排。

    由於孩子的教育在家裡一直是我抓的,所以他們的教材課本我首先要吃透,每天放學我會問孩子各科都學是什麼內容,然後我先想一下如果是我,我會留什麼作業進行學習上的鞏固。

    思考一番以後,我才會問孩子你們老師都佈置是什麼作業,她會告訴我是什麼什麼,我自己覺得老師們佈置的家庭作業還是有質量的,並沒有哪個老師只讓小孩一遍又一遍抄課文而不思考。

    於是我就會對她撂下一句話:像考試一樣把握時間做題,到點兒我會收。

    由於從小就是這樣做家庭作業的,把作業當成考試來做,不許拖拖拉拉,敷敷衍衍,所以“寫不完作業不許睡覺”在我所有的呵斥裡沒有這句話。

    但“別寫了,明天再補”這句話我每年倒要說上幾次。由於經常有活動演出,她回到家有時就晚上十一點了,這時學校領導就會對所有演出同學說今晚作業免了,明天再補。我也會對她說趕快洗洗睡吧,作業明天再補。

    這時她馬上就說我必須做完再睡,說她真要明天再補,她明天一天會一直在做作業,因為明天還有明天的課,每個老師中午晚上都要佈置作業,寫太多,“那我受不了”!

    “今日事,今日畢”,反應在家庭作業上,也算是一種好習慣吧。

  • 4 # 中年楚門桑的深圳生活

    我是一個初三孩子的媽媽,我來回答。

    我的回答是:要看情況。

    如果孩子是現在在上小學。那我一定會選擇:寫不完作業不能睡覺。且有意識地引導他在做作業時,注意力專注到作業上。不會寫兩分鐘玩五分鐘。這個時候是形成孩子學習習慣的好時機。因為作業不多,就算加上我糾正他不良習慣的時間。每晚最多兩個小時所有的作業都搞定了。(這是普通學校的情況,那些明星學校不算)

    現在不把他做作業的速度提升起來的話,到初中了,會非常麻煩。人家兩個小時能做完老師佈置的作業,再空出時間來刷題或是拓展知識。而他只做作業,都要做到11.12點。除了天賦非常高的孩子,成績基本不會好到哪裡去。

    小學時做完作業後,還可以空出時間來學他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或者一家人出去遛下彎兒,跑下步什麼。

    這樣引導到位了,上到初中的時候,作業增多,才不會晚上做到11.12點。不僅學不好,還影響生長髮育。

    如果是現在(我家崽現在正是初三),我們告訴他的是:孩子,別寫了,睡覺吧。老師佈置的作業,如果過於簡單的刷題,可以直接放棄。然後按自己的程度去複習薄弱環節和整理知識點。

    這個時期,孩子的一天的時間幾乎都是被學習佔滿的。只能擠時間出來休息。所以最晚到12點多一點。再有作業我們都不會讓他做了。不保持好頭腦清楚,再複習也沒用。把身體拖垮了,到時候到中考的最關鍵的幾天生病,更是耽擱一輩子的事情。

    所以,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選擇,不可一概而論的。

  • 5 # 楠老師課堂

    曾經有所謂的專家說過: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認為,這純粹是一派胡言,強烈建議讓這所謂的專家來一線課堂上課,去學生家裡陪寫作業。這樣,他們對這個問題將有新的認識。

    老師佈置的作業是針對所有孩子的,大多數孩子都能寫完,一個班只有幾個孩子是“困難戶”,寫不完的時候,那麼就請仔細陪著孩子反思一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寫不完呢?

    第三種可能:聽課了,也不會。據傳,有專家曾經說過: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種說法,我認為純屬胡扯,一個班幾十個孩子,各種各樣的情況,首先,當面對這些特殊孩子時,老師肯定會“另眼相待”,給予他們最好的照顧,但老師們不能保證,能教好每一個孩子,不管家長願不願意承認,孩子之間的差距是確實存在的,有些孩子在一定的階段內,就是腦袋不能轉彎,學習真的吃力!

  • 6 # 皓媽課堂

    肯定選擇讓孩子睡覺啊,身體是1其他都是後邊的零。小孩子熬夜對身體,很不好的,在我看來到了高中才可以開始啟動熬夜模式。至於作業問題可以通過提高效率解決。

    1.抓緊一切時間寫作業,只為了小說和睡覺。我上初中時喜歡看小說又要早睡覺又要成績只能擠時間了。

    下課時間,一節課下課10分鐘,一天的下課時間一個多小時可以做一篇卷紙;午休時間,晚上睡夠了,我不用午睡,中午可以做一篇卷紙;垃圾老師上課時間,有些科老師教的不好,上他課就是浪費時間,可以自己寫作業;老師講捲紙時間,大部分題都會了,講自己會做題的時間可以寫作業。

    這些都是寫作業時間,利用好了,作業捲紙練習冊都能完成。自習課時可以預習複習,專心看書背東西。到家基本沒什麼事了。

    2.向效率要時間。很多孩子熬夜寫作業不是作業多是學生太拖沓。從一年級就要求孩子,先寫作業再玩,為了玩逼孩子快速完成作業,提高效率。

    3.沒必要的作業不做。根據自己孩子特點,選題選作業做。老師就太多重複沒意義的作業時,可以告訴孩子不做,對老師說孩子身體不好,不能受累。學什麼,怎麼學,家長要清楚。

    身體重要,學習也重要,陪讀家長最重要。

  • 7 # 專注教育的諮詢師

    需要具體情境,我才能做出選擇。這個具體情境需要考慮三個條件:

    1.孩子情緒

    2.作業量

    3.不做的後果

    作業量大,孩子能力有限做不完,情緒已經很煩躁的話,我會讓他別做了,先睡覺。

    如果孩子情緒尚可,雖然作業量大,但是他要做完,我會鼓勵他堅持。

    如果作業本來也不多,是孩子自己安排不合理,玩得太久以至於拖得太晚,我會讓他自己選擇是做完再睡,還是明天早上早起再做。

    如果是他根本不願意做,我也不會強迫他,讓他自己去承擔不做作業的批評和懲罰。

    如果是老師佈置作業不合理,又沒法跟老師溝通,我會選擇幫孩子把作業做了。

    端午三天假,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天天佈置作業。第一天兒子怨聲載道時,我還安慰說,今天都做完,後面兩天肯定沒有作業了。

    兒子說,不可能,老師太喜歡佈置作業了。

    我說,萬一有,我替你做。

    然後昨天做了一天,今天又有兩套試卷等著我呢。不說了,做卷子去孩子的學習興趣就是被這些無休無止的作業給破壞掉的。

  • 8 # 一個愛狗狗的語文老師

    如果孩子寫作業太晚,我會看情況,假如真的作業多,我會說太晚了,明天寫,假如孩子貪玩,磨蹭,我會要求他必須寫完再睡覺。

    我侄女就是作業其實一般,不算多,但是她是個慢性子的佛系女孩,經常這樣。晚上寫不完想睡覺,她就選擇睡覺。

    第二天早晨五點多一睜眼,我還有兩題作業沒完成,爬起來就寫作業。她媽媽是放養孩子,由著她去的,好在她比較會聽課,成績還不錯。

    我同事家孩子初一,實驗班,作業特別多,多到要寫完總得到半夜。她就是不寫完不願意睡覺,媽媽吵也不聽。這個是學霸女孩。

    你看,選擇連夜寫完還是第二天早起寫,還真不由家長說了算,主要是孩子個性不同造成的結果不同。

  • 9 # 果小橙的媽

    我們家不存在這個問題,娃兒自己不會睡。她會一邊跳腳一邊寫作業,誰說都不管用。哈哈哈。

    不過我肯定會說“別寫了,睡覺吧”

  • 10 # 溪河18916898

    看作業量,孩子做作業時候的狀態定。如果作業量太大,該睡就睡吧,如果是因為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一會兒乾點這一會兒乾點那把時間都浪費掉才拖到很晚,做完再睡。

  • 11 # 飼料官林老斯

    我都不選!我會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問題中的“寫不完作業不能睡覺”和“孩子,別寫了,睡覺吧”這兩個都屬於替孩子做決定!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自己從事課後服務8年,自己帶過不下300個孩子,接觸過不下1000個孩子,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哈。

    1、選項是家長給的,不是孩子自己做的選擇。

    孩子可選擇不做,承擔明天老師的責問。也可以選擇堅持完成,但是明天沒精神,還有就是選擇明天早起繼續完成。

    2、作業是孩子的事情,沒有完成的後果也需要孩子自己來承擔。

    無論是完成還是沒有完成,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本身就應該由孩子自己決定。就算孩子選擇不寫,無論是來自家長的懲罰還是來自老師的責罵,這都是後果,需要由孩子自己來承擔。

    對於後果的承擔意識非常的重要,不會讓孩子做一些“不顧一切”的傻事。

    3、孩子是否堅持取決於孩子自己,也是培養孩子毅力與內心強大的重要節點。

    在這個問題裡,已經很晚了,孩子如果選擇繼續堅持完成,也許會很累很困,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也是磨練孩子毅力的良機,以後更是受益無窮。

    一個沒有自己判斷與取捨的孩子往往就是容易成為“媽寶”,任何事情都讓別人給選擇,從不自己找選項。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中很難獨當一面。

    2、自我調整能力不足

    孩子一旦學不會自己選擇,往往只會在眾多“別人給的”選擇中選一個最有用的,但是多數情況下這種選擇往往很難做到“百分百”符合孩子自身,那麼就是“湊合”著選,可能後續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也無法及時自我調整,一直陷在泥潭裡。

    3、沒有主觀意願時候很難做到堅持

    當一個所有的選擇都是別人給你的時候,無論選擇哪種都是缺乏主觀意願的。這樣很難做到堅持。就比如一個我孩子學習不好,但是特長是音樂。他選擇中專、技校啥的都不如他興趣與特長的音樂,哪怕是成為一個學徒可能都比盲目選擇其他學習道路的結果要好。

    4、做事容易不計後果

    上述問題中孩子沒有寫作業去睡覺了,如果是聽了家長的“話”而做的選擇,他心中的依仗就是“這是爸爸媽媽要求的”,也可以理直氣壯的去和老師說,然後選擇讓父母和老師交涉,與其無關。這就是作了一個和自己無關的選擇。

    如果長久這樣下去,一個孩子容易做出很多極端的行為,因為從來不用自己承擔後果已經“習慣成自然”。就像之前有個初中孩子因為衝動把欺負他的同學從四樓扔下,被扔的同學可能終生殘疾,而自己卻要面臨長時間的牢獄之災。後果嚴重到機會毀掉了自己的一生。

    我認為都不是的。其實在遇到問題中的內容適合就是一個很好的讓孩子吃苦的機會,就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去堅持。

    該讓孩子吃苦的時候就應該狠心,如果狠不下心,他永遠不會變的足夠優秀。所以我覺得家長最應該做的是幫孩子分析這件事情的利弊,讓孩子自己做選擇,鼓勵孩子去做對的選擇。

  • 12 # 明圖明明圖

    孩子不同,選擇不同。

    如果是我女兒,我會說:別寫了,睡覺吧。

    如果是我兒子,我說:寫不完作業不能睡覺。

    為什麼這麼區別對待呢,關鍵是孩子不同啊,對學習的態度不同,而我們家長態度自然也不同。

    拿我女兒來說,做業不做完就不睡覺那種,飯不吃覺不睡可以,但做業不寫完絕對不行。所以有時候實在寫不完我會讓他不要寫了,並安慰她不寫也沒事,如果需要我會跟老師解釋,但她總是堅持寫完。

    而我兒子呢,寫個作業磨磨蹭蹭,在屁股後面催著還不寫,一眼看不見就玩去了,完不成作業被老師批評也就批評了,完全不當回事。所以我就會要求嚴一點,經常對他說:趕快寫,寫完再吃飯或者不寫完不準睡覺的話。

    所以,家長是什麼態度,完全是取決於孩子的態度,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

    當然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自覺積極,自己不寫完不睡覺的那種,這要靠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

    學習習慣養成的最好階段是孩子小學一二年級,並且是需要時間和堅持,目前,正在和兒子鬥智鬥勇中,希望兒子早日變得和女兒一樣省心。

  • 13 # 解憂花園

    為什麼得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為什麼中小學生ZISHA越來越多?就是因為很多父母把自己對於未來的焦慮,轉嫁到孩子的身上,而忘記了,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養育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很多父母把孩子變成【學習-考試-找到好工作-讓自己老有所依】的機器,絲毫不顧及孩子的喜好,孩子的喜怒哀樂,相反設法逼迫孩子“上進”,而不管孩子內心的感受,培養出很多空心人。

    父母不是應該最關心孩子的開心與否,快樂與否的那個人嗎?

    我絕對是選擇“孩子,別寫了,睡覺吧”的那個母親。

    6月底放假前的一個週末,我們帶孩子去浙江旅遊,但是網上收到女兒的數學老師忽然要孩子週一上交數學口算本,而她一看,還有二十多頁沒做。那麼是選擇哪怕旅遊也不出去玩,用整個週日的白天來補寫口算本,還是讓做了五六個小時的車,好不容易出來旅遊的她開開心心地玩?我選擇讓她開心地玩。

    那要交的口算本怎麼辦?週日晚上回到家,孩子按時洗洗睡,我加班幫她給作完了。好在只要寫數字,估計老師也看不出筆跡不同。

    自從看了北大吳謝宇的新聞,我就放下了對女兒的前途設計讓她做個精神快樂身心健全的人,讓她成為她自己想成為的自己。

    而我的孩子也沒有因為我對她的放下而變差,這次期末考,與另外一個孩子並列第一。

  • 14 # 阿娥你好

    這兩種說法給我感覺是走了兩個極端,藉著這個問題,我腦子裡像放電影一樣回顧了女兒的上學經歷,發現女兒在小學、初中、高中,雖然作業拖時的情況時有發生,但背後的原因卻不盡相同,所以我的做法是, ①想辦法挖到根本原因②提出解決方案和女兒探討③爭取女兒的配合。

    女兒初中剛開始寫作業拖時,主要是課門增加了,學習習慣還是沿襲小學的,初二學會規劃時間後,寫作業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眾所周知,學習本身並非輕鬆事,想得高分,在升學考試中具備競爭優勢,需要不斷優化學習能力 ,才能逐步成為學習高手。

  • 15 # 騎驢馳騁天下

    你好,很榮幸參與這個問題的討論。我會選擇“孩子,別寫了,睡覺吧”。我是一名小學教師,接手的每一屆學生中都會碰到此類孩子。有的孩子晚上寫作業寫到十點或者更晚,早上從他們紅腫的眼睛,遊離不定的眼神中,你就能猜中這些孩子昨天又熬夜了。他們以這種精神狀態迎接新一天,你可以猜測的出他們的學習效果會怎樣。上課效果不佳又會惡性迴圈式的再次出現熬夜現象。

    我曾經對班裡的孩子以及家長們進行過調查,問“大家老師佈置的作業多不多,回到家一般多長時間能夠完成作業”。他們的回答是平時老師佈置的作業量是適中的,每當快要考試的時候會稍微多一些;平時在家基本上在7點之前能夠完成各科作業;臨考試作業比較多的時候也基本能夠在9點之前完成作業。

    根據調查,看來有些孩子做作業慢(我是指小學階段的孩子),只是個例,原因不是教師佈置的作業多。

    我從事教師職業已經有十多年了,也一直在擔任班主任工作,我平時比較注重學生的作業量,不僅關注自己任教學科的作業量,也經常關注班裡孩子其他學科的作業量。偶爾會出現孩子們作業量過多的想象,我會及時提醒其他任教教師。

    畢竟時代變了,教育工作首先得關注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當前孩子們的思想和抗挫折能力沒法和我們小時候相比。有時我們教師一個不經意的閃失,可能會導致一個嚴重的後果。每年由於學業壓力大,學生出現意外事故的事情也不少。

    新時代的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還要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每個班都有做作業很慢的孩子,如果教師專門去關注的話會比較費精力(其實教師在學校裡也沒有那麼多空閒時間去關注這類孩子)。然而,我在工作中慢慢發現這類孩子才是最需要關心的人。如果我們教師稍加註意,稍微採取一點措施,這些孩子就會出現積極的變化。

    我在教學工作中,儘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對學習上吃力,做作業有困難的孩子我爭取給他們佈置適合他們能力的作業和作業量。

    我所任教的學校地處農村,農村的孩子有個特點——在校時間長,早上來得早,中午在學校吃飯又不回家。我利用這個特點,儘量的把作業提前佈置給他們,讓他們在學校裡做作業。他們在校做作業的過程,我也方便指導監督他們。

    農村的家長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在家也輔導不了孩子,再加上智慧手機和網路對孩子的影響,學生在家做作業的效果可想而知。我爭取讓孩子們在學校做完作業,既輔導了他們,又保證了作業質量,還減輕了家長的負擔,又使孩子們回到家後有更多的時間玩耍,是一件“一箭多雕”的好事。

    孩子在家寫作業慢,寫到很晚,至少說明了兩件事——習慣差和知識掌握的不牢固。我觀察到很多孩子寫作業三心二意,根本靜不下心來寫作業,一份簡單的作業可能就要花費一個小時以上。還有的孩子由於對知識掌握的不夠紮實,對學習有種排斥心理。這兩種行為都會導致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

    小學階段開設的科目還比較少,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所以有拖拉壞習慣的孩子成績可能還不錯。但這只是一種假象,這類孩子到了初中高中階段學習就沒有後勁了,成績就會掉下來。所以,幫助孩子改變寫作業寫到十一二點的行為,家長的行動必不可少。

    根據經驗,我建議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幫助孩子:

    一、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道路上的法寶,能讓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走的更輕鬆,家長更放心。平時,督促孩子回到家及時寫作業,寫作業時不要三心二意。有的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一會兒給孩子端杯水,一會兒給孩子送點水果,其實這種行為不僅不會促進孩子好習慣的養成,反而會使孩子養成壞習慣。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什麼捷徑,就是需要家長花時間和精力靠上去。對一些學習習慣比較差的孩子,家長必選花一些時間去監督和陪伴。往往一年半載才會有效果。

    二、瞭解孩子的學業情況。孩子如果在學習上學的不順利,也很難坐下來好好學習,所以家長在平時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瞭解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如果孩子知識掌握的不好,家長可以親自輔導,也可以請求教師幫忙。

    三、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孩子在家學習,儘量保持一種安靜的居家環境。家長沒有必要的事情就不要去刷手機,可以採用一種更和諧的消遣方式比如看書。

    從孩子寫作業這件小事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大問題。我們如果能夠及時採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避免或者解決這些問題將會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更和諧。

  • 16 # 瑞壽千春

    這個問題相信只要是孩子上學的家長或多或少都遇到過,我也遇到過幾次,時間上不算太晚,孩子寫到11點左右,我就讓孩子去睡覺了,無論是從健康來說,還是從第二天的學習注意力來說,都應該保證睡眠時間,我家離學校近,所以早上基本是7:20起床,11點睡,可以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現在來談談出現這事的幾種情況和處理方式:

    第一種情況:從開始我就表時無論是什麼原因都會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當作業剩餘不多時,會在第二天早上根據剩餘量提前十到二十分鐘起來完成,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昨天還很磨嘰的孩子,早上像上了發電機般,完成作業的速度驚人。

    原因有二,一方面長時間寫作業,人會疲倦、睏乏,在這種情況下,效率自然降低。

    另一方面,早上神清氣爽的同時,孩子也知道時間是有限的,不想遲到的話,速度自然提升。

    這個當然是在孩子剩餘不多的情況下,現在作業較多的時間並不多,通常都是在期末時,老師增加了複習的量。

    第二種情況:剩餘作業實在太多,即使做到一兩點都寫不完。

    這個情況我家暫時還沒有遇到過,不過在家長群裡曾經有家長髮言,孩子寫到一點還沒有完成作業。

    這種情況下,我個人認為還是應該讓孩子睡覺,因為即使完成了作業,相信質量也不高,不信你自己試試看,在很困的情況下,你能記住多少?

    那睡覺了完成不了作業怎麼辦?

    這時候就要看下完不成的原因了,如果是因為孩子自己拖沓造成的結果,首先告訴孩子,這樣的結果是自己造成的,後果就要自己承擔,先給老師寫一張字條,說明作業沒有完成,並保證將在後面或週末補齊,絕不能讓孩子養成得過且過的性格,到了補作業的時候家長更要做好監督,這樣孩子下次才知道拖沓的結果就是有拖無欠,有欠必還。

    如果是因為作業佈置實在太多,且超過合理範圍,我覺得應該和老師做好溝通,作業是為了讓孩子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鞏固,而不是懲罰,合理範圍應該支援,超出了該說不時就說不,之前在我做過的一次針對6-18歲孩子的活動中,現在調查為什麼會產生厭學情緒,超過70%的孩子選擇了作業太多,所以作業是把雙刃劍,家長要學會識別與使用,才能在取得成績的情況下不自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股這波行情持續多久?還會反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