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ambooTiger
-
2 # 淡淡禪風
A股這波行情的目標位應該是3288點,至於後面會怎麼走,就要看權重和題材股之間的切換是不是能配合好,如果配合的好,行情還會持續,配合不好,就會繼續調整。
為什麼說這波行情的目標是3288點
首先,這個點位是關鍵點位
其次,有資金在不斷的流入股市
最後,A股有基本面支撐
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是被影響最小的經濟體,而且沒有之一,因為中國對疫情控制的最好,現目前為止,除了中國之外,還沒有那個國家把疫情給完全控制住。因此,中國經濟的復甦基本不存在疫情二次爆發的可能,不像美國一樣,剛喊出重啟經濟,疫情就來了個二次爆發,最近每天新增確診人數都超過了4萬,顯然這對經濟的重啟蒙上了陰影。中國國類疫情控制的好,已經實現了清零,雖然北京二次爆發,但也在最短的時間就被控制,因此,中國經濟復甦是不存在反覆可能的,恢復就是恢復,因此,股市上漲是有基本面支撐的。
總結:A股的這波上攻因為有資金流入,有基本面支撐,而且昨天券商發力,突破的關鍵阻力位,所以這波行情的目標是3288點。至於之後如何發展,就要看權重和題材之間配合的程度了,行情是不可能一直靠權重拉昇的,關鍵要靠題材打出賺錢效應,這樣行情才會持續,如果單靠權重拉指數,行情很快就會結束,就算過了3288點也是假突破。
-
3 # 艾略特人
目前A股的形勢基本可以判斷進入牛市了,(如果謹慎起見驗證大盤走牛,採用時間過濾,雙日反轉,3050企穩兩天既可)我們先把大盤第一個可見的高點測量一下,再去追蹤個股,儘早在啟動前入場,那些已經漲幅較高的股票買點已經錯過了,
那麼大盤的下一個高點,1×1.618加到2浪就是3浪的大約高點了3200點上下
有了三浪的高點以後,個股就是我們關注的生意了。簡單的方法我們利用擺動原理找出下單的目標就行了,還比如均線法,這裡重點提示一下,均線的使用,公式引數可以追求個性化,也可以採用平均加權,立方加權,線性加權,就我的建議來說,隨機均線完全可以勝任交易,結合蠟燭線一般技術,合成形態,基本上可以進場挑選可交易的股票了,學習是一個過程,在實用交易中不斷買錯,記住下次不犯同樣的錯誤,成功的交易就會越來越多,就到這裡吧!
-
4 # 三叔講財經之道
而就目前場內外的形勢來看,小編認為,我們A股的反彈行情將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在開年的時候,央媽為了應對場外爆發的“黑天鵝事件”,釋放了大量的貨幣,而這也意味著央媽財政政策的進一步寬鬆。同時今年又是A股改革的關鍵一年,因為在今年的時候,我們的創業板要推行註冊制的全面施行。雖然在春節期間,我們的場外爆發了“黑天鵝事件”,但是這個事件似乎並沒有影響到,我們監管對於註冊制全面施行的決心。而註冊制的全面施行,也絕對是A股的一個改革紅利。所以有這兩個因素的支撐,小編認為我們A股的反彈行情還遠遠沒有結束。當然這些都只是個人的一點拙見而已,僅供大家的一個參考,最後再提醒下大家,炒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5 # 瘋紙無語
破萬億的交易量,還在猶豫什麼?眼睜睜看它溜走,然後去山頂站崗嘛?
考慮的不是持續多久,因為這個誰都說不準。
這次3000點時候交易量破萬億強勢突破,代表什麼?代表反彈的高度不會太低。
只要交易量不下來,找準方向滿倉就完了。什麼時候交易量下來,什麼時候跑。
-
6 # 小敦睦
未到頂怎麼談得上反彈,另外行情受多方影響,形態都未走出來,根本判斷不了短週期走勢。拿券商為例,下週券商都很難掉不下來的,行情穩定不出大跌,就一直還可以入市。
-
7 # 北京大有莊
這波行情剛開始。大盤往後怎麼走呢:
1、大盤剛突破下降趨勢線,開啟新一輪行情,劍指3500點,中間會有反覆。在3500點附近震盪三個月左右,調整幅度不會太深。明年一季度開啟春季行情和全面普漲共振行情。
2、本輪行情主攻證券版塊,銀行保險等大金融助攻,地產或者其他週期類版塊重大節點偶然站臺。
3、其他版塊原地踏步,有零星機會。
4、規避前期漲幅較大的白馬、醫藥、大消費版塊。這些版塊有些底部啟動的還有機會,不是整體性機會。
5、規避近期漲幅較大的白酒版塊。就是不是頂部,也是在築頂的路上。
6、時刻關注中遠端次新科技股,甄選後放入自選股,證券版塊休息時,他們會有所表現。下半年中遠端次新科技股會出翻幾倍的大黑馬。下半年漲幅居前的中遠端次新科技股會是明年科技版塊大行情的主力,高度關注。
-
8 # 前海共享互聯投資
持續看漲,未來二三天會有小調整,調整就是好買點,第一目標3288點左右。
創業板指數風險訊號,明天關注2431是否站上?如下圖。
7⃣️月3日,創業板再創新高,化解風險訊號。
上證指數這波超預期:上午兩市成交7500億,測算全日成交將1萬2⃣️千億以上,量能完全覆蓋今年春節後2月的量能,3000點的全解套。
反彈拉完,之後的預期是橫盤震盪,然後就等新創業板20%漲跌幅出來,再起一波!
-
9 # 使用者地上神仙
我從美股暴跌開始就一直看多A股,截止昨天14.43分按計劃完成資產配置建倉。我的觀察是A股已進入長期健康牛市,不要去搏點位,以投資心態參與,你將成為新世紀的寵兒。
-
10 # 曾國華33
A股反殫,初試牛刀,鼓舞人心,開了個好頭。七月流火,熱火朝天:首日適逢我黨99週年生日,A股就以衝破3000點慶賀。今天,久違的A股交易量迎來了萬億大關。交易量重上萬億,標誌著國內外的增量大舉進入了A股市場。這種開門紅態勢,應了"七月翻身"的預期,反彈將繼續下去……。
-
11 # 美爾雅期貨研究院
經濟超預期修復帶動企業盈利樂觀預期、流動性緩解、政策加碼、資金持續流入以及市場風險偏好的提振下,指數超預期上行,券商等金融權重板塊放量上漲、期貨貼水明顯收窄、槓桿資金加速流入等牛市特徵愈發明顯。行情是否能延續成為當前關注焦點,關鍵點在於,其一券商等權重板塊漲勢是否具有延續性,其二政策導向是否發生改變和以及流動性是否收緊,其三業績披露是否能驗證市場樂觀預期。
總體來看,巨集觀基本面、流動性和政策導向對市場形成支撐,疊加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或支撐7月中上旬指數保持強勢,但市場仍然面臨業績披露以及三季度經濟修復情況等不確定性因素,或壓制行情。
-
12 # 莫道桒榆晚
漲金融,有色,煤炭這些極其耗資金的權重股,預計就一個月吧,現在風格變了,不要迷信去簡單複製過去的經驗來貼上當前的走勢。
過去調整可能持續幾周,甚至是數月,現在可能當日就調整完畢。
判斷行情走勢不如在當下選擇最好的策略
-
13 # 三尺劍
[奸笑]看到這個問題,我其實很想笑,讓我想起了初入投資市場的我自己。
首先,上證指數代表總體的市場氛圍,只能說此時此刻適合進入股市。但上證指數與個股不一樣。
其次,個股選擇上。沒有一隻股票的走勢軌跡與上證指數一模一樣。也鮮有股票走勢幅度與上證一模一樣。
再者,問持續時間。。這個問題真的是新手詢問的。。。做股票期貨可以預測走勢方向,但不能預測點位和時間。。哪怕上證指數要調整不漲了,個股可能強勢,行情具有慣性,再繼續看漲突破也是常有的事。
總之,作為過來人,做啥單看好啥合約就行,除了預測方向做多做空,不要預測其他的,只需要跟隨自己的分析系統操作,進退有度就好。。。
-
14 # 贏多多
至少三個月吧。
你看下去年二月份證券暴漲後到四月份跳水這段時間的走勢。
下面也是小步上揚,然後突然就起飛了。最近三個月也是這樣,橫盤微漲,然後證券銀行金融起頭,突然就飛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是歷史又不會簡單重複。相比上次,這次橫盤的時間更長,是上次的兩倍了,坡度更緩,說明主力收集的籌碼更充分了。俗話說,橫有多長,豎有多高,打破去年的高點是必然了,至於要不要去挑戰3600,就看後市的發展了。
再看證券板塊,上次爆發只橫盤了一個月,而這次整整三個月,所以後面的行情有信心了吧?
-
15 # 山裡茶人
這波行情能走多久沒有幾個人能準確判斷出來,需要交給時間來驗證。與其說會不會反彈還不如判斷會不會反轉,從熊市反轉到牛市。個人認為反轉的機率很大,把投資期限拉長些,控制好倉位,任何時候都不要滿倉操作,相信時間會給你帶來回報。祝您好運!
-
16 # 殿堂級韭菜
雖然這波行情有點猛,但是很多人2900點進的套在3100點,個股分化比較嚴重,大家一定要注意本金的安全。至於持續多久嘛,不建議大家隨便進出,看好股長期持有為宜,至於垃圾股嘛,儘量別碰。
-
17 # 驛動星期六
好熱鬧,好高興,好激動,大盤過了高點,創3152點,不少人喊著牛市來了,是真的嗎?
認真學習才是王道,皮毛的東西不賠就不錯了。
-
18 # 股海蟲蟲
從本次的股票漲幅來說,已經從漫長的底部走了出來,其中證券等權重股功不可沒。
但是,說是牛市到了也為時尚早。因為這次漲幅很大程度是前期疫情影響而造成一定程度的下沉空間,給機構們低價收夠了不少廉價籌碼,因而可以藉機拉昇。
牛市的到來不是一兩天的市場走勢就可以進行判斷的出來的,唯有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資金滿滿積累和沉澱,才能為牛市的到來而鋪墊。
回覆列表
A股市場最近6月份持續了兩週很不錯的行情,
買基金的小夥伴基本上都吃到肉了。
從長期來看,買指數基金啥時候開始都不晚;
但是把握住投資機會就能夠賺的更多。
最近一小夥伴在群裡晒出了自己近3個月的收益已經達到4.8萬。
並且說到自己今年的理財目標收益是10萬,覺得自己可能完不成了。
而很多小夥伴都說,她把握好行情,年賺10萬理財收益不成問題。
1
投資是投未來,在拋開當前短線思維下,巨集觀經濟層面更能確定投資策略,以此獲取更大的超額收益。
把握了資本市場整體向上的大方向,賺錢的概率已經很大了。
能不能有超額收益,板塊的選擇也非常重要。
未來賺錢的大方向仍會繼續圍繞新興產業和大消費展開,比如生物醫藥器械、科技(半導體,5G基礎建設及應用、資料中心、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板塊。
首先說說醫藥方面
對於生物醫藥器械板塊最近的漲幅和速度有些快,主要是由於疫情,使得大家認識到醫療健康的重要性。
在疫情期間依然有相對穩定的業績增速預期,未來隨著創新藥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需求增長,中長期來看市場規模依然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但短期漲幅比較大的板塊,中長線真不建議大金額追高。
特別是醫藥板塊,估值高企的背景下,目前短線在情緒沒有釋放完之前,投資醫藥股尚需一份謹慎。
但是普通投資者可選取折中的辦法——定投醫藥指數基金定投來平滑風險,享受行業長期成長的紅利。
此外,生物醫藥由於有著科技含量高的特徵,還自帶科創屬性,這也是我們長期看好這一板塊的重要因素。
2
主要看好的邏輯還是四點:
第一:中芯國際快速通過科創板申請,即將上市。
第二:半導體上游裝置和材料表現較強,因為中芯國際和長江儲存上新專案都對這些方向帶來新的增長點。
第三:科技ETF基金重啟獲批,將再一次刺激調整週期許久的科技板塊。
第四:美國允許美企與華為合作5G。
在科技領域中國產替代需求愈發迫切的情況下,晶片、通訊、計算機這些核心的高科技領域都是中長期值得關注的重要方向。
3
大消費一定要配置
消費行業具有極強的韌性,兼具確定性和成長性,中、長期業績具備相當的優勢。
今年3月份以來申萬一級行業漲幅對比圖
其中內需消費,不受海外疫情的影響,在國內疫情基本控制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著穩定的增長預期。
而今年“618”電商節的同比高速增長,也利好線上消費,同時實體店消費也逐漸復甦。
我們再來看看端午節期間文旅部公佈的一組旅遊消費資料:
6月25日-6月27日,全國累計接待國內遊客4880.9萬人次,累計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22.8億元;
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預計累計傳送旅客總量7878.6萬人次,日均2626.2萬人次;高速公路總流量預計達9268.97萬輛。
雖然這個資料並不如往年亮眼,但值得注意的是,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巨大沖擊的旅遊業正在“回血”。
依然看好消費板塊基金原因:
消費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主力,對GDP的累計貢獻率從2010年底的37.3%逐漸上升至2019年底的57.8%。
城鎮、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增長了10倍以上,消費升級大趨勢仍將是主流。
大部分供需在國內,確定性強;居民收入增長,中產階級壯大,促進消費升級。
消費板塊在國內外市場均是牛股搖籃。
科技創新驅動人們新消費需求,比如購買VR,5G類高科技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