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小叔音樂節

    需要根據天氣情況和香菇生長狀態,按照花菇生長的具體情況進行菇棚管理的調控。例如催菇時間選擇,過去的標準是要求菇蕾達到2-3cm,而我在利用自然育花過程的觀察,菇蕾直徑在1-2cm範圍催菇容易形成花紋,不會出現催花失敗現象。例如2016年1月23日在泌陽看到的現象(如圖1-1,1-2所示),就是典型的催花失敗的典型現象:

    圖1-1:泌陽冬季香菇催花失敗形成“光面菇”現象

    圖1-2:泌陽香菇催花失敗的“印花”現象

    1、利用自然溫度和菇棚配合培養花菇

    理想花菇培育的環境氣溫以5-18℃的冬季晴天為最好。培育優質菇的環境氣溫需要調控在5℃~12℃之間為最佳。需要利用“溫溼度表”監視和掌握菇棚內外的溫度和溼度變化情況,根據棚內香菇生長狀態,進行乾溼度調整和溫度調整。如果在立冬到小寒節令期間培育花菇的溫度變化基本不用刻意管理,因為這個階段的自然氣溫是在0℃~15℃之間變化,菇棚內的溫度在10℃~25℃之間變化,容易形成自然花菇。具體做法如下:

    在菇棚內和菇棚外面,方便觀看的1.5m高度掛一個“乾溼溫度計”,用於對菇棚內外的溼度溫度的對比觀察和對棚內的乾溼度控制,在袋料香菇菌棒上的菇蕾直徑達到1-2cm時,準備催花育花。按照技術指標的操作程式如下:

    第一天排溼期,上午棚內溼度管理為70%-55%,下午棚內溼度管理為65%-40%;(從上午到下午的菇蕾表面,由溼滑狀態,逐漸變成半乾燥的“光滑”狀態,手按菇蕾稍有彈性)

    第二天敦蕾期,上午棚內溼度控制為65%-45%,下午棚內溼度控制為65%-35%;(早上開棚時菇蕾表面由光滑變成“潤滑”狀態,下午菇蕾表面出現“乳頭狀”,手感光滑,按之堅硬)

     第三天催花期,上午棚內溼度控制為65%-45%,下午棚內溼度控制為65%-35%。 (早上開棚時菇蕾表面開始出現線狀“花紋”,下午菇蕾表面大量出現“花紋”,手感光滑堅硬如同硬紙板)

    催花管理過程中,以西峽模式5-15m長的菇棚為例,管理要點如下:

    (1)晴天白天只需要開啟菇棚的兩頭棚門0.5-1m的門口,棚內溼度低於管理要求時,用噴霧器給菇棚上的棚膜內少量噴霧,調整溼度。晚上封閉棚門,防止夜間溼潮進入棚內,同時防止大風襲擊棚內的菇蕾。

    (2)多雲天氣,適當加大通風量,以棚內的溼度管理要求為控制目標,棚外溼度大於棚內時,關閉棚門。

    (3)催花育花期間,菇棚內的地上要保持乾燥,不要給菇棚內的地上澆水,防止白天裂開的白色花紋遇到溼潮變成茶褐色或紅褐色,降低和影響花菇價值。因為“白花變紅白費工,就像錢財火裡扔。”

       (4)從催花程式的第一天開始,可以對菌棒上的菇蕾進行疏蕾工作。把出菇過多的菌棒,去掉0.5cm以下的小菇蕾和大於2.5cm以上不容易開花的特大菇蕾,一個菌棒上均勻保留15個以下的優質菇蕾為合適。最多不宜超過15個,留的菇蕾過多,花菇個體變小。等級和價值降低,不利於提高同期管理質量和效益。

       (5)按照上述催花的管理程式管理之後,第一天菇蕾表面由溼軟變成脫水後的菇蕾表面有堅實的感覺;第二天的菇蕾表面出現有微小的突凹不平的“乳頭”形狀,表面顏色由深褐色變成淺褐色至茶褐色,菇蕾的中心表面有光亮,手感硬實而滑潤;第三天的中午可見有部分菇蕾表面出現白色花紋。繼續按照“催花期”的管理乾溼度控制程式管理,直至管理到採收為止。

    (6)陰霧天氣的保花育花措施及其他管理細節,參考《天白花菇培育技術》和《香菇同步催花技術》等論文。 

    2、不同天氣的花菇培育不利因素及調控措施

    花菇培養期間,需要根據菇蕾表面狀態管理菇棚,調控棚內溫度要求5-15度,溼度要求70%以下,以35-65%之間為最佳。如果溼度過低(例如在氣溫3℃以下的乾燥度低於10%),就會形成硬麵菇,導致花菇表面乾燥而從菌傘下面生長而成為“翹面菇”或成為“菇丁”。   

    上面的光面菇的形成,就是因為菇蕾體積過大,菌棒內的營養不能達到催開表皮,促使裂紋效果所致,而另一個圖片中的“花菇”如同“印花”一樣,是因為花菇形成以後的環境溼度穩定在55-65%之間,溼度範圍甚至更窄,在催花之後,缺少菇蕾表面乾燥狀態,沒有“龜裂”條件而導致。

    所以,深冬季節的低溫天氣的菇棚管理標準,需要根據菇蕾表面乾燥狀態,去對菇棚的採暖、通風進行適當調控管理。一般是氣溫低於5℃以下,塑膠棚膜基本處於全封閉狀態,也就是說,過分冷的冬天天氣除了陰天和霧天進行適當開棚調控乾溼度以外,菇棚在幹晴天都是以封閉為主的管理方法。因為中原地區的季節氣溫低於10℃的天氣,自然界的乾溼度基本上都是低於70以下,尤其是5℃以下的晴天,相對溼攝度在20%以下,所以標準化管理的菇棚即便是塑膠薄膜全部封閉,內部的乾溼度也很少高於70%;一般都是在30%~75%之間,只有當棚內溼度高於65以上的情況下,才可以掀開菇棚兩頭進行通風,遇到陰霧天氣,一般都是採取封閉管理,只有棚內溼度高於65以上需要加溫排溼的時候,採取三心煤爐加上排煙管進行增溫排潮的。

    筆者在西峽縣1996-1998年的9-12米長度的示範菇棚管理,採取的增溫方法是在菇棚內放置兩個“三心煤爐”或家用“取暖爐”給菇棚加溫,讓燃煤餘煙全部排出菇棚外面,這種加溫方法,對棚內的菇蕾表面顏色沒有任何影響,不會改變菇蕾表面的顏色。有的地方是在棚外修建爐灶,在棚內開溝,上面加蓋瓦片或用泥土燒製的管子,在棚內進行散熱,讓餘煙排到棚外,現在有了熱風爐,效果會更好,不用擔心菇品質量被煙燻的問題了。

    3、泌陽花菇培育方法亟需改進

    然而,我們今年到泌陽見到的菇棚裡面,都是放的煤球和水泥磚,用煤球在棚內直接加溫,有的把菇蕾表面的顏色燻成了醬紅色,甚至連花紋也變成紅色了,我有一點擔心,這樣的花菇能買嗎?最起碼它會降低出售價格的,按照下降的銷售價格計算,是不合算的,因為一套烤火爐不足150元,而因為菇質下降的最小幅度計算:每棚按1000袋,第一茬產出每袋1兩,就是100斤,每斤下降3-5元,就是幾百元,一戶種植3/4棚,損失不下千元,而一套烤火爐最少可以使用2年。

    比較理想的“爆米花”花型的泌陽花菇(如圖2-1,2-1所示):

     圖2-1:泌陽花菇如同“爆米花”形狀

    2-2:泌陽花菇如同“爆米花”形狀

  • 2 # 牛爬枝頭

    1.初裂期管理。幼蕾生長後期(蓋徑2~3釐米)是摧花的第一階段,通常稱為初裂期。在此期間,應使棚內保持偏幹狀態,將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65%~75%,溫度控制在10℃~20℃,同時增加光照,加強通風。為防止夜間棚內地面回潮,應鋪塑膠薄膜隔潮或撒石灰、爐渣吸潮,晴天揭膜1/2/.若外界溼度大於75%,應嚴密蓋膜、排溼,使菇蓋表面始終呈乾爽狀態。約經7天時間,菇蓋表面即會產生裂紋。

    2.摧花管理。經上述偏幹管理,菇蓋已經產生裂紋。當菇蕾長至3.0~3.5釐米時,可給予更大的溼差(15%以上)刺激,同時輔以10℃以上溫差、強光或大通風管理,促使裂紋變寬變深色,保持3~4天,可培育天白花菇(亮花菇)。

    3.保花期管理。當菇蓋長至3.5釐米以上時,可將棚內空氣相對溼度調製55%~65%,調溫至8℃~20℃。晴天干燥時,白天揭膜通風,全光照射。如遇陰雨天或大霧天,應嚴格密封、降溫,以免花菇吸溼褐變,由亮花菇變成茶花菇,影響栽培效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聯上聯:窗外日光彈指過下聯:席間花影坐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