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皮革

    閒暇時間,讀了這本書。

    “我們自己必須回答生活向我們提出的那些問題,而要回答那些問題,我們就必須擔負起生活的責任。”

    我把書中的精髓文字摘錄下來,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自序:

    1、“生命在任何條件下都有意義,即便是在最為惡劣的情形下。”

    2、“不要只想著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敗。成功就像幸福一樣,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產物,是一個人無意識地投身於某一偉大的事業時產生的衍生品,或者是為他人奉獻時的副產品。幸福總會降臨的,成功也同樣:常常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第一部分:在集中營的經歷

    1、"忽然間,我一生中第一次領悟到一個真理,它曾被詩人讚頌,被思想家視為絕頂智慧。這就是:愛是人類終身追求的最高目標。我理解了詩歌、思想和信仰所傳達的偉大秘密的真正含義:拯救人類要透過愛與被愛。"

    2、“德黑蘭的死神”故事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

    3、“在集中營生活的經驗表明,人還是有可能選擇自己的行為的。有足夠的例證說明,人可以克服冷漠,剋制暴躁。即使是在可怕的心理和生理條件下,人也能夠保持一定的精神自由和意識獨立。”

    4、“每天每時你都需要做出決定,這樣的決定將使你要麼屈從於致命的暴力,要麼保持自我內在的自由,同時也將決定你是否成為環境的玩物,是否拋棄自由和尊嚴而變成標準的囚徒。”

    5、“我只害怕一樣——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表明人不能喪失內在的自由,忍受痛苦的方式是一種真正的內在昇華,這種精神的自由,任誰也無法奪走,使生活變得有目的、有意義。

    6、“人接受命運和所有苦難、揹負起十字架的方式為他提供了賦予其生命更深刻含義的巨大機會,即便在最困難的環境下也是如此。他仍然可以做一個勇敢、自尊和無私的人。否則,為了活命,他會忘記自己的尊嚴,變得無異於禽獸。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種困苦環境所提供的能使人道德完善的機會,有的人會充分運用它,有的人會放棄它。這也決定了他是否配得上自己所遭受的苦難。”

    7、“正是在極端困苦的環境下,人才有實現精神昇華的機會。”——苦難是對自己內在力量的考驗。

    8、尼采說過:“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9、“生命最終意味著承擔與接受所有的挑戰,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這一巨大責任。”

    10、“誰也沒有權力為非作歹,哪怕別人曾經這樣對待你。”

    第二部分:意義療法

    1、“人,能夠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價值而活,甚至為此付出生命。”

    2、“人實際需要的不是沒有緊張的狀態,而是為追求某個自由選擇的、有價值的目標而付出的努力和奮鬥。”————請記得安穩安逸的人生是在浪費時間和機會!

    3、“在最近時期,人類還遭受到另一種喪失,那就是原本作為其行為根基的傳統迅速地消減。喪失了告訴他必須做什麼的本能,喪失了告訴他應該做什麼的傳統,有時人甚至連自己想做什麼都不知道。”

    4、“你不應該追問抽象的生命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這個使命是他人無法替代的。”

    5、“人不應該問他的生命之意義是什麼,而必須承認是生命向他提出了問題。簡單地說,生命對每個人都提出了問題,他必須透過對自己生命的理解來回答生命的提問。對待生命,他只能擔當起自己的責任。”

    6、“因此,要讓自己決定是否應該將生命的任務解釋為應該對社會或自己的良心負責。”

    7、“人越是忘記自己——投身於某種事業或獻身於所愛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所謂自我實現,絕不是指某種可以實現的目標,因為人越是追求這個目標,越是容易失去它。換句話說,自我實現可能是自我超越唯一的副產品。”

    8、按照意義療法,透過三種途徑發現生命之意義:

    (1)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成就或成功

    (2)體驗某種事情——比如真善美、體驗自然和文化,或面對某個人,就是說去愛某個人;————從愛中找到意義。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某種態度——這是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即使是處於絕境的無助受害人,面對無法改變的厄運,仍能自我超越,並且以此改變自己。

    9、“在勇敢接受痛苦之挑戰時,生命在那一刻就有了意義,並將這種意義保持到最後。換句話說,生命之意義是無條件的,因為它甚至包括了不可避免之痛苦的潛在意義。”

    10、“我向小組提出了另一個問題:為了開發小兒麻痺疫苗,一隻猴子被一次次地扎針,它是否能夠把握其痛苦的意義呢?小組裡的人一致認為它不能,以猴子有限的智力,它不可能進入人類的世界,只有人類才能夠理解痛苦的意義。然後我進一步提出問題:人類就能把握痛苦的意義嗎?你們肯定人類世界就是宇宙進化的終點站?人類世界之外難道就沒有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裡,可以找到對人類痛苦的終極意義的答案?”

    11、”人最終決定著自己的命運。人不是簡單地活著,而是時時需要對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斷,決定下一刻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12、”人的生命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他有能力超越這些條件。人能夠力所能及地改變世界,並在必要時完善自我。“

    13、作者對痛苦做出的說明:儘管痛苦是存在的,甚至說可以透過痛苦找到意義,條件是痛苦難以避免。而遭受不必要的痛苦是自虐行為。

    14、作者關於犯罪的解釋:完全解釋一個人的犯罪相當於開脫他的罪過,不是把他看成是一個自由而負責的人,而是有待修復的機器。――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15、”在過去,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可逆轉地失去了的,恰恰相反,每樣事情都被珍藏得很好。“

    16、“人的有用性是從能夠為社會做貢獻的角度來定義的

  • 2 # 斯坦森王曉龍

    作為難得的真實題材,我為能看到這樣一本書而感激。 弗蘭克爾在集中營的3年可謂,受盡苦楚。我曾經看過一部美劇,有講述類似於他這樣的生活,於是在書的前半部分,我讀到不敢讀下去。 我形容當時的心情是:壓抑著悲憫著,哭不出來的壓抑與窒息感。 我為自己的反應感到奇怪,對於這替古人擔憂的舉動感到難以理解,我停下了書的閱讀,不斷反思,最終看到了自己的恐懼,這毫無緣由的恐懼。是我內心的恐懼,讓我不能順利的流暢的讀下去。我不知道這恐懼是因而而已,但是我看到了,不理智的懦弱,我隨後做了自我調節,又繼續閱讀下去。 人們在做改變前,總是喜歡給自己加上種種限制,限制了自己的自由。以為一切就應當如此,或者他們更願意使這一切看起來更合理化,讓自己可以為自己的“不上進”寬心。 但是自由處處都在,它不會是一種擠壓感,就像空氣一樣,你以為滿了,而是存在太多空隙。 於是,人和人的差別也就這樣展現開來,是自主的靠向自由,然後改變,還是被自己的枷鎖困住,寸步不前。 我以為弗蘭克爾用自己的智慧救了自己,用自己的超然救了自己。用形式打破了形式。我們看到了他的卓越,還有他為人類社會留下的巨大精神財富。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每當上帝給我們一個磨難的時候,就是給我們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一個思考的機會,一個改變的機會,一個更有作為的機會,一個活出自己生命意義的機會。當我們必須面對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的時候,似乎應該感激,因為是上帝瞧得起你,不想讓你蹉跎終了或者玉損香消。 生命的意義應該在生命中找尋答案。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我覺得是推翻了之前一些教科書的肯定句,更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可能。意義療法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可以為我們所用,為我們解決很多問題。此書還是值得一讀,更值得細品。 書籍精髓的整理詳見筆記摘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年底前的投資機會究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