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粵界犀利哥

    第五季《極限挑戰》嘉賓陣容頻繁變化的根本原因在於由原來的導演嚴敏,更換成了施嘉寧導演,因為二個導演截然不同的風格,導致了巨大的變化,也成了很多網友所說的,沒有嚴敏,也就沒有了男人幫。

    黃渤和孫紅雷的離開,以及岳雲鵬的加入,讓人感覺他是不是又把歡樂喜劇人的風格也帶到《極限挑戰》?說實話,我個人非常不喜歡岳雲鵬,沒有明星相,演的電影全是爛片,說的相聲都是山寨網上的段子,而且聽起來很尷尬。所以第五季的播出讓人狂吐這是我早就料到了,因為新來的幾個人,迪麗熱巴、岳雲鵬和雷佳音,毫無任何表演實力,搞砸是必然的事。

    也許節目更換了新的導演,可能是領導認為要換新東西了以煥發新的生命力,也有可能是舊導演不想再導了,但不管怎麼樣,新來的導演總是想要煥然一新,有自己風格,導致以前的舊觀眾不買賬,新東西也討好不了新觀眾,反而成了吐槽物件。

  • 2 # 森木頭

    一般綜藝節目的壽命也是有限的,很少說有拍了多少季,熱度還非常高的綜藝。像南韓的《running man》、《無限挑戰》這種都算長壽節目,現在國內的《快樂大本營》簡直可以說是元祖級節目了。

    而嘉賓一般經過較長時間的綜藝活動,特別像《極限挑戰》這種還考驗體力的,也有了疲憊期。況且中國綜藝節目的嘉賓又不像南韓就是些專門上節目的藝人,中國多是些影視明星、歌手之類的,人也不可能一直搞綜藝,把本職的工作扔一邊吧。

    所以《極限挑戰》元老級的孫紅雷、黃渤退出固定班底也是意料之中,他們退出,後繼的人不一定補的上,再加上可能有的返場,其他比如張藝興、黃磊也不能全身心放上面,導演肯定要請些飛行嘉賓來撐撐場子,變動大就很正常了。

    而且新頂上來的藝人,一般有點知名度的,先會試試水,如果反響比之前的嘉賓好,對自己也有益,就會接著上,如果觀眾認可度不高,肯定就也不會接著做下去,感覺未來的變動會更大。

  • 3 # 八卦小錦鯉

    這一季的《極限挑戰》已經播出四期,每一期的嘉賓陣容都多少有些變化。第一期加入岳雲鵬、雷佳音、迪麗熱巴三位新成員。第二期、第三期黃磊、張藝興沒有出現。第四期黃磊、張藝興迴歸,賈乃亮又臨時頂替了雷佳音,羅志祥和王迅因為各種原因,到節目後半段基本看不到人了。

    嘉賓陣容頻繁變化、變動,帶來最大的問題是嘉賓之間缺乏充分的默契,節目缺少原有的味道。

    2015年,雞條第一季官宣的時候,並不被眾人看好。首先是當時綜藝真人秀在國內方興未艾,隔壁臺的《跑男》又搶先播出,珠玉在前,這就令同樣定位為大型明星綜藝真人秀的雞條特別尷尬,似乎無論怎麼玩,都有抄襲的嫌疑。其次是總導演嚴敏在此之前,名氣有限,從事的又多是音樂類節目製作,能不能打造出一檔及格的綜藝真人秀,所有的人心裡都沒底兒。最後是首發六位嘉賓一水男性,而且除了張藝興,其餘五位平均年齡三十五歲往上,這樣的陣容,與隔壁臺青春亮麗的《跑男》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然而,播出時間不佔優勢、製作班底缺乏經驗、固定嘉賓偏向老成的雞條在第一季播完後,怒斬豆瓣9.1分,把同期、同類型的綜藝節目遠遠拋在了身後,收視率直線上升!

    是雞條的遊戲更好玩嗎?當然不是。黃渤、孫紅雷、黃磊、羅志祥、張藝興、王迅六個性格完全不同的男人,每兩兩或者三三湊在一起,都能產生不同的爆笑反應。他們之間真實、默契而又妙趣橫生的“相愛相殺”,才是雞條圈粉的根本原因。

    黃渤與孫紅雷是“相殺”的典範,兩人智商、氣場相當,一個擅長調侃,一個善於作妖,一旦碰到一起,不拼個“你死我活”不肯罷休。

    孫紅雷想順走路邊的鐵鍁,自己給自己圓場:“放路邊就不是咱們‘偷’吧。”

    黃渤毫不留情面地譏諷他的“神邏輯”:“這房子也放路邊兒了,你進去住吧,真的。”

    天空下起了小雨,黃渤用塑膠袋包裹住頭,被身後的孫紅雷追著狂叫“大媽”,黃渤自嘲道:“你沒有看出來我貴婦的氣質嗎?”“青島貴婦”從此成了黃渤的別名。

    羅志祥和張藝興是“相愛”的典範,本就智商不高的兩人一旦碰到一起,言行舉止瞬間回到幼兒園時代,就像兩個“傻”孩子。羅志祥現場模仿張藝興,“豬羊神同步”,令人捧腹。

    黃磊號稱“神運算元”,思維縝密的他總是能比其他人更早一步洞悉遊戲的規則。王迅看似在雞條中存在感最低,周冬雨對他無禮的態度還上過熱搜,但其實他才是真正投入到遊戲本身中的那一個人。

    六個人時而真結盟,時而假結盟,虛虛實實,分分合合,意外狀況特別多,意外的笑點也特別多,要不許多觀眾稱雞條裡的梗是編劇寫不出來的梗呢。六個人對內鬥得兇,對外不留情。沙溢上雞條,先是被黃磊“設計”,睡在床上被水澆。後來又被孫紅雷“騙”,搞到精神衰弱,“心疼沙溢”成了一個梗。

    六個人越是放得開,玩得歡,鬥得狠,觀眾越是看得過癮。六個人不論誰退出、替換誰,其他成員都得重新適應、認識一番,這其中難免會出現拿捏不好分寸或者不好意思的情況,也就是網友通常說的“尬聊”、“尬玩”,降低了節目的品質。

    嘉賓陣容頻繁變化、變動,帶來的第二個問題是觀眾群的變動與流失。

    如前文所說,嘉賓陣容一變動,嘉賓之間的關係也會產生微妙的變化。比如羅志祥本來是前四季的笑點擔當,他的朱碧石、金鐘罩,都頗有些一戰成名的味道。然而岳雲鵬和雷佳音來了之後,笑點幾乎被這對兒活寶全部承包,羅志祥發揮的空間自然就少了。

    再比如孫紅雷和黃渤兩位大咖雙雙離開,節目少了一對兒可以針尖對麥芒的“歡喜冤家”,瞬間失去許多對抗性。黃磊雙商太高,又比誰都熟悉節目流程,與任何嘉賓對抗都是碾壓。王迅人氣不夠,表現得太強勢只會給自己找麻煩。羅志祥和張藝興根本就是毫無攻擊性的“小可愛”,岳雲鵬和雷佳音更是智商捉急的“二鍋頭”兄弟。熱巴負責美美噠,難怪黃磊吐槽,這一季的雞條成了一個友善的節目。嘉賓陣容發生變化,明星的表現與節目的內容受到相應影響,老觀眾不能適應,新觀眾尚未成形,新舊交替間,對節目的口碑影響最大,豆瓣評分斷崖式掉到4.6。反饋到實踐中,就是收視率下滑,被競爭對手《跑男》超過。

    嘉賓陣容頻繁變化、變動,帶來的第三個問題是品牌影響力變弱。

    直白點兒來說,這和明星的票房號召力差不多。雞條的品牌影響力越強,人們願意為“雞條”買單的意願就越強。雞條的品牌影響力越弱,人們願意為“雞條”買單的意願就越弱。

    2016年,雞條電影版上映,雖然影片質量並不高,內容也毫無新意,是一部妥妥的綜藝大電影,但是最後製作方就是“圈”走了1.6億元的人民幣。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嘉賓陣容不穩定,品牌就會有一種模糊化的傾向,觀眾不確定是在為什麼買單,消費的意願大大降低。同時,嘉賓頻繁變動,也正正證明了雞條影響力不如從前,“店大欺客,客大欺店“,是不是這個理?

    第五季雞條剛播出四期,暴露出來的問題除了嘉賓陣容不穩定,其實最大的還是導演的更換。前四季的總導演是嚴敏,嚴敏是學戲劇出身,對於綜藝節目追求一種喜劇片式的結構嚴謹。他這種強勢的節目製作思想和作風,直接為雞條打上濃烈的個人風格——只做節目內容,不問嘉賓來頭;對觀眾設定觀看門檻,每一期節目形成一條閉合鏈。

    新一季導演換成了施嘉寧。施嘉寧是上戲導演科班出身,功力毋庸置疑,但是他追求的綜藝效果與嚴敏明顯是兩個方向——大眾化,流量化,娛樂化。

    現在許多觀眾把注意力放在嘉賓陣容上面,認為新雞條能不能再創輝煌,取決於新嘉賓能不能發揮出色。理sir的觀點剛好相反,新雞條能不能再創輝煌,恰恰取決於老嘉賓能不能適應新嘉賓,畢竟,如今的雞條已經不是當初的雞條了。

    【娛樂有理性,八卦有道理。我是八卦有理,與您一起看娛樂、說八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桑蠶效益怎麼樣?該如何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