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偷懶的蜜蜂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唐代詩人王翰《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行路難三首】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慄。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爛草, 誰人更掃黃金臺。行路難,歸去來。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 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陸機雄才豈自保, 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客中行】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古詩中的酒文化中國是一個釀酒、飲酒的國度,也是一個賦詩、吟詩的國家,很久以前,詩與酒便結下了不解之緣。中國的酒,起源於遠古時期的農耕社會;中國最初的詩,大約也產生於這一時期。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44首涉及到酒比如:"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以御賓客,且以酌醴","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可見,酒是社交宴會中的"天使",觥籌交錯之際,舉觴稱賀之時,美酒堪稱傳遞心意的佳媒。"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君子有酒,旨且多"。東晉詩人陶淵明之前,酒中雖然已經積澱了若干情感因子,仍然只是作為創作素材之一種被吟詠入詩。荊軻謀刺秦王,酒酣辭行而歌《易水》;劉邦甫定天下,宴飲既醉而唱《大風》;曹操鏖兵赤壁,把酒橫槊而賦《歌行》,秦漢時期,酒只是激發情緒而已。直至魏晉時代阮籍、嵇康,“也還是酒是酒,詩自詩”,兩者之間並沒有顯示出必然的內在聯絡。陶淵明是第一個有意識地將詩與酒“攀親結緣”,並在詩中賦予酒以獨特象徵意義的詩人,“忘憂物”的指稱,便是他的發明。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中古清高自潔的大詩人。在其現存174篇詩文中,有56篇寫到飲酒,約佔40%!詩酒聯袂,寄意遣懷,既是文學史上的千秋佳話,更是酒文化窺測的不變傳統。這個傳統,是從陶淵明“寄酒為跡”開始的,對後世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們的心靈感受以及他們的社會生活與吟酒詩作產生過極為深遠的潛在影響。 飲酒詩(之十四) 陶淵明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他的飲酒詩主要表現自己遠離汙濁官場,歸隱田園的樂趣,稱頌從酒中品到的“深味”。這個“深味”,就是“漸近自然”的人性自由。所謂“寄酒為跡”,即借詩酒寄意遣懷,抗衡濁世,求得自身人格的清高與自為。他的詠酒詩,首開風氣,為後人樹立了酒徒、隱士、詩人“三位一體”的風範,對後世文人的飲酒生活和吟酒詩作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魏晉之後的隋唐,史稱“盛世之治”,既是中國酒文化的全盛時期,也是中國詩文學的全盛時期。唐代詩人以其開闊的胸襟,宏偉的氣魄,借鑑、揚棄了前人的詩酒流韻,轉而謳歌“盛唐氣象”。既有心神的澄靜,復具人性的高揚,活潑歡暢,飽滿健舉,創造出一種唐人特有的詩酒浪漫情調,使酒文化在這座古代詩歌的顛峰上,流溢位醉人的馨香。著名的飲酒詩人李白與杜甫,是中國詩壇盛極一時的“雙子星”。據統計,李白現存詩文1050首,與酒有關的有170首,佔總數16%左右;杜甫現存詩文1400多首,與酒有關的約300首,佔21%;而在《唐詩三百首》選本中,明確提到酒的詩有46首,佔15%。 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李白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曾多次隱居學道,野山深林之中,“傾?事幽酌,顧影還獨盡”,這時他往往樂於獨斟自飲,飄然來去。如要尋酒友,凡夫俗子是不得入座的。 “幽人”,想必是一位與之氣味相投,仙風道氣的高士。從這種獨特的飲酒方式看,李白確實得到了陶淵明“任真”的嫡傳。謝嚴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杜甫 山瓶乳酒下青雲,氣味濃香幸見分。 嗚鞭走送憐漁父,洗盞開嘗對馬軍。 杜甫是一位現實主義詩人,他在“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後寓居四川近十年。他的詠酒詩寫實的成分居多。蜀中釀酒素有傳統,青城山道士秘釀尤為著名,今日還留傳其名釀“洞天乳酒”。杜甫受酒後,即與鄰翁、漁父等鄉老朋友分享,一面下棋消遣,一面品嚐美酒,其田園樂趣於此可見。在宋代的蘇東坡的飲酒詩中,“破愁解悶”之外,還增添了無限野趣與友情: 飲湖上初晴後雨(之一) 蘇軾 朝曦迎客豔重崗,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不杯當屬水仙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學藝術家,詩、詞、文、書法、繪畫全能。蘇軾並不擅飲,但頗好置酒招客,本詩所描寫的就是這種情景,他自己曾說:“天下之不能飲,無在餘下者;天下之好飲,亦無在予上者。”這又為後世文人,開啟了新一流酒風。蘇東坡並且知酒、釀酒,著有《東坡酒經》專書,以及詠“竹葉酒”、“洞庭春”、“真一酒”、“蜜酒”、“桂酒”、“松花酒”等詩作,不少都可以直視為釀酒史料,留給我們一份珍貴的酒文化遺產。 中國酒道之精髓:"既醉以酒,既飽以德",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指明中國酒文化的魂靈"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總的來說,當人生不得志的時候,愁腸滿腹,憂心忡忡,"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坐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孔融),"行觴奏悲歌,永夜系白日"(徐幹),"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適),"身世酒杯中"的辛棄疾"但覺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風月,此外百無功",過著"寄酒為跡"的生活,當報國無門的時候則"人間路窄酒杯寬"。無論"把酒問桑麻"(孟浩然),還是"把酒問青天"(蘇軾),或是"煮酒論英雄"(曹孟德),詩人們寄託於酒的情意總是難以言表的。李白主張"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況且"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勸君為我傾耳聽”。陶淵明的"酒中有深味","人若不解飲,俗病從何醫"(元好問)。李白"舉杯邀明月",蘇軾"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則又體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寂。友朋會聚時"詩酒相酬",一人獨飲時"飛觴邀月",蘇東坡"酒酣胸膽尚開張",而懷素則"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錢起)。那"一曲新詞酒一杯"的感覺讓詩人們抒發了"共將詩酒趁年華"的才情,杜甫詩云:"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酒朋詩侶"成為中國文人的精神寄託。酒助詩興,醞釀了無數優秀詩人的詩篇,同時詩人們也豐富了中國的酒文化。飲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桂花樹葉子多剪光了會長得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