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殺悟歷史
-
2 # 幾多風雨無限心情
中國功臣之楷模。書上寫成神人一般。
諸葛亮之死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
急於建功立業,九伐中原,耗費巨大,勞民傷財,使百姓不能休生養息,國貧民敝。想憑自己一人的絕世才幹,逐鹿中原,才有後來三個臭皮匠趕上一個諸葛亮的總結。
戰略定位錯了,不顧實際。當時政治經濟中心在北方,南方民少才幹的人也少,不首先招賢納士,發展經濟。
違背民願動兵戈。士兵戰鬥士消極。謀臣少,只能一人獨支。
-
3 # 別等了走吧198
啟示:就是人肯定要死。但是武侯知道自己不行還該幹啥幹啥,不抱怨、不牢騷,為了蜀國灑盡最後一滴心血。了不起,其實普通人也一樣,只是不配提起
這個啟示是不是說我們要幹大事,才能被記得?
-
4 # 鄉村幹豇豆
據說,諸葛亮本來可以活到65歲以上的,或更久,但因為他善於用火用水打仗,水火傷及了許多無辜生命,比如螻、蟻、蛙之類的小動物小生命。因此被折壽至少10年以上。
本來兩軍交戰傷及多少人命都不過分,因為各為其主,各為個人的利益而戰,但如果傷及無辜,那麼就是慘絕人寰,天理不容了。諸葛亮就傷及無辜很多,比如一把大火不知燒滅了多少無辜的小蟲子還有飛禽走獸和花草樹木?所以要受罰___折壽。
但諸葛亮是個君子,他對主人忠心耿耿決無二心、一心一意輔助劉備。但諸葛亮不是完人,他的才能不算什麼,因為他至少沒能為劉備統一天下。這是諸葛亮的無能。“他的能力只在於為劉備取得了三分天下。這是諸葛亮的能力。”
後世人仰慕敬仰諸葛亮,不是因為他的能力,應該是他對主人的“忠心”,至有史以來,對主人忠心耿耿的人很少(包括當今。說假話拍馬屁的倒不少)。
詩經上說,“綠蠅落到籬笆上,不親信讒言。”意思是說,君子不能只聽好話,應該多聽些負面的話,應該用籬笆把好話攔住(拍馬屁的人就好比蒼蠅、蛆蟲)。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治政能力。如果一個國家上下都只剩下好話了,那麼這個國家就離敗亡不遠了。歷史上都是這樣的。比如,有人向國君報告天干造成了極大的旱災,莊家可以說顆粒無收。當皇帝接到奏章時,隨手就把奏章扔掉了,並說,“不可能吧,滿朝文武都說今年莊家豐收得很好!糧食滿倉。再說,你看這皇宮大院裡的樹木花草都是綠萌蔥蔥的,怎麼象天干的呀,象天干的樣子嗎?於是和宮女們尋歡作樂去了。”這就是昏君,只聽朝中大臣們的謊話,聽不進實話真心話。不久這個國家就敗亡了。
-
5 # 現實的完美
這也是說不管誰有多聰明?權利有多大?不管貧窮富貴,都會死的,當然了,關於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是對為人民的解放和利益而犧牲的人另說,咱今天只談普遍性的,比如我們老百姓,如果能在一般的老百姓家中活出智慧來,比如家庭裡勤勞,不因世俗的金錢多少而產生自卑,妻賢夫智,子女努力學習工作等等,這就是聖人在世。
-
6 # 上海申庫許工
諸葛亮之死給了我們以下啟示。
第一:不管什麼人都會死,有的人一生重於泰山,有的人輕如鴻毛,有的人能讓世世代代人記著他的豐功偉績,有的人卻讓世世代代人記著他所做的壞事惡事遺臭萬年。有的人可以利用他手中的權為了大多數人,有的人卻利用手中的權為了自己及親屬和近臣,使大多數人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還有少數人做不成人傑,寧可去做鬼雄,把壞事做絕。這兩種人生觀決定了一個人一生存在的意義。
第二:雖然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學眾書才學過人,有前瞻性有很強的正確預測能力。但是他始終角色錯位,只重謀事,忽略謀人上,不是善用各種人才,而是事無鉅細,事事躬親,把自己只當成一個只需執行命令的人,而不是用人之上。他還太相信理論而忽略能把理論活用在實際行動上的人。以致於誤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他不能充分相信別人,放手讓他人幹事,造成勞累過度,年紀不大就過世。
一個有才華的人,加上他與眾不同顯赫的權力,要深知自己是將才還是帥才還是帝才。不同位置角色完全不同,將才必須有勇有謀,有過硬動手真功夫。而帥才帝才卻不要什麼都懂,什麼都精通。他們唯一要做對的事就:正確認才正確用才,事後只要管好,直管官員的言行才華運用是否偏離了正確要求。善用各種人才。
雖然諸葛亮一生也有很多過錯,失錯。但是總的來說功遠大於過,經過了這麼多年人們仍記住他,唱京戲經常演他,把他當成智多星下凡。
不管什麼人都應勞逸結合不能過分勞累。同時也應順天命合民意遵循客觀規律,不能與天命、民意、客觀規律對抗。一個偉大的人是因為他做了偉大的事,是一位在歷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人,而不是因為位置顯貴他就是一個偉大的人。
-
7 # 一帆風順永遠開心
能力的問題。
偉人毛主席作的對聯。
上聯,千里風雲三尺劍
下聯,一庭花草半床書
可見偉人的遠謀及從容,成大事者,握住總綱即可,善用人才,乃為帥之道,事必躬親,心力交瘁,豈能長壽?
-
8 # 逍遙遊講史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由於立場不同,後代的評價常有高有低,有好有壞、有邪有正,但一千多年來,人們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卻都是正面的,或許有程度的高低,但基本立場是清一色的讚揚、欽佩、懷念。諸葛亮有以下方面值得肯定:
讓對手欽佩。曾經受過諸葛亮打擊的前長水校尉廖立,聞聽諸葛亮去世的噩耗,正流放於汶山,大為悲痛地表示:“”諸葛丞相死,我一輩子都要老死在這兒了!”因為謊報軍情被廢為庶人的前尚書令李嚴,聽到諸葛亮去世的訊息,傷心的發病而死。李嚴被流放後,常和友人提起相信諸葛亮有一天一定會重用自己。諸葛亮的對手曹魏、西晉司馬氏也對諸葛亮讚賞有加,加諡號。確實諸葛亮這種讓政敵都感動的磊落政風,的確稱得上是古今難得的大政治家。
2.謙虛謹慎,認真盡職
諸葛亮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謙虛謹慎,認真盡職的官員典範。其人格、擔當、技巧,的確無懈可擊。
3.學識廣博,獨立思考
諸葛亮學識廣博,並有獨立思考的習慣,絕不使自己的思想拘於一家之言,他強調治學要博取眾人之才。
4.嚴於律己,生活儉樸
諸葛亮非常重視言傳身教,謹守本份,一絲不苟。重視制度,自身作則。諸葛亮雖然大權在握,卻非常懂得自制。
為官清廉,生活儉樸。
5.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康熙皇帝曾經評價:諸葛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可以說這八個字是對諸葛亮最中肯的評價——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以上就是諸葛亮之死帶給我們的啟示。
回覆列表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死是因為用祈禳之法給自己續命的時候,不幸被魏延破壞了七星燈,但是這種玄幻的說法只是演義,而諸葛亮真正的死因其實是太過太過勞累而導致的,連士兵打二十大板這樣的小事都要親自處理,怎麼可能會長壽呢?對手司馬懿也說食少而事煩,其能久乎?。意思是吃得少事情還多,怎麼可能會長久呢?
那麼他的死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我個人的心得是凡事不要過於極端,要講究平衡,究竟適可而止,正如平衡日記(二)中說的,人有時候就好像是一臺機器,用的太多呢容易損壞,用的太少呢又容易生鏽,有的人怕生鏽在不停地使用,還有的人怕損壞卻寧願生鏽,其實這2種生活方式都是不完美的,因為太過極端失去的平衡,但是由於生活的無奈,很多人沒有更多的選擇,尤其像上班,忙的時候很忙,閒的時候很閒,完全不夠平衡,又或者一直很忙,完全沒有達到勞逸結合的標準,以致於給自己落下一身的傷病。
而諸葛亮的死就告訴了我們這種警示,即使這麼辛苦也沒有讓蜀國完成統一,只是得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好名聲,如果諸葛亮不這麼忙而是把一些時間放到培養人才上,說不起會起到不一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