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C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加、減、恆速時過電流。
對於短時間大電流的OC報警,一般情況下是驅動板的電流檢測迴路出了問題,模組也可能已受到衝擊(損壞),有可能復位後繼續出現故障,產生的原因基本是以下幾種情況:電機電纜過長、電纜選型臨界造成的輸出漏電流過大或輸出電纜接頭鬆動和電纜受損造成的負載電流升高時產生的電弧效應。
小容量(7.5G11以下)變頻器的24V風扇電源短路時也會造成OC3報警,此時主機板上的24V風扇電源會損壞,主機板其它功能正常。若出現“1、OC2”報警且不能復位或一上電就顯示“OC3”報警,則可能是主機板出了問題;若一按RUN鍵就顯示“OC3”報警,則是驅動板壞了。
2、OLU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變頻器過負載。
當G/P9系列變頻器出現此報警時可透過三種方法解決:首先修改一下“轉矩提升”、“加減速時間”和“節能執行”的引數設定;其次用卡表測量變頻器的輸出是否真正過大;最後用示波器觀察主機板左上角檢測點的輸出來判斷主機板是否已經損壞。
3、OU1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加速時過電壓。
當通用變頻器出現“OU”報警時,首先應考慮電纜是否太長、絕緣是否老化,直流中間環節的電解電容是否損壞,同時針對大慣量負載可以考慮做一下電機的線上自整定。另外在啟動時用萬用表測量一下中間直流環節電壓,若測量儀表顯示電壓與操作面板LCD顯示電壓不同,則主機板的檢測電路有故障,需更換主機板。當直流母線電壓高壓780VDC時,變頻器做OU報警;當低於350VDC時,變頻器做欠壓LU報警。
4、LU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欠電壓。
如果裝置經常:LU欠電壓“報警,則可考慮將變頻器的引數初始化(HO3設成1後確認),然後提高變頻器的載波頻率(引數F26)。若E9裝置LU欠電壓報警且不能復位,則是(電源)驅動板出了問題。
5、EF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對地短路故障。
G/P9系列變頻器出現此報警時可能是主機板或霍爾元件出現了故障。
6、Er1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存貯器異常。
關於G/P9系列變頻器“ER1不復位“故障的處理:去掉FWD-CD短路片,上電、一直按住RESET鍵下電,知道LED電源指示燈熄滅再鬆手;然後再重新上電,看看”ER1不復位“故障是否解除,若透過這種方法也不能解除,則說明內部碼已丟失,只能換主機板了。
7、Er7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自整定不良。
G/P9系列變頻器出現此故障報警時,一般是充電電阻損壞(小容量變頻器)。另外就是檢查內部接觸器是否吸合(大容量變頻器,30G11以上;且當變頻器帶載輸出時才會報警)、接觸器的輔助觸點是否接觸良好;若內部接觸器不吸合可首先檢查驅動板上的1A保險管是否損壞。也可能是驅動板出了問題一可檢查送給主機板的兩芯訊號是否正常。
8、Er2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面板通訊異常。
11KW以上的變頻器當24V風扇電源短路時會出現此報警(主機板問題)。對於E9系列機器,一般是顯示面板的DTG元件損壞,該元件損壞時會連帶造成主機板損壞,表現為更換顯示面板上電執行時立即OC報警。而對於G/P9機器一上電就顯示“Er2”報警,則是驅動板上的電容失效了。
9、OH1過熱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散熱片過熱。
OH1和OH3實質為同一訊號,是CPU隨機檢測的,OH1(檢測底板部位)與OH3(檢測主機板部位)模擬訊號串聯在一起後再送給CPU,而CPU隨機報其中任一故障。出現“OH1”報警時,首先應檢查環境溫度是否過高,冷卻風扇是否工作正常,其次是檢查散熱片是否堵塞(食品加工和紡織場合會出現此類報警)。
若在恆壓供水場合且採用模擬量給定時,一般在使用800Ω電位器時容易出現此故障;給定電位器的容量不能過小,不能小於1kΩ;電位器的活動端接錯也會出現此報警。若大容量變頻器(30G11以上)的220V風扇不轉時,肯定會出現過熱報警,此時可檢查電源板上的保險管FUS2(600V,2A)是否損壞。
當出現“OH3”報警時,一般是驅動板上的小電容因過熱失效,失效的結果(症狀)是變頻器的三相輸出不平衡。因此,當變頻器出現“OH1”或“OH3”時,可首先上電檢查變頻器的三相輸出是否平衡。
對於OH過熱報警,主機板或電子熱計出現故障的可能性也存在。G/P11系列變頻器電子熱計為模擬訊號,G/P9系列變頻器電子熱計為開關訊號。
10、OH2報警與OH2報警
對G/P9系列機器而言,因為有外部報警定義存在(E功能),當此外部報警定義端子沒有短接片或使用中該短路片虛接時,會造成OH2報警;當此時若主機板上的CN18外掛(檢測溫度的電熱計插頭)鬆動,則會造成“1、OH2”報警且不能復位。檢查完成後,需重新上電進行復位。
11、低頻輸出振盪故障
變頻器在低頻輸出(5Hz以下)時,電動機輸出正/反轉方向頻繁脈動,一般是變頻器的主機板出了問題。
12、某個加速區間振盪故障
當變頻器出現在低頻三相不平衡(表現電機振盪)或在某個加速區間內振盪時,我們可嘗試一下修改變頻器的載波頻率(降低),可能會解決問題。
13、執行無輸出故障
此故障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如果變頻器執行後LCD顯示器顯示輸出頻率與電壓上升,而測量輸出無電壓,則是驅動板損壞;二是如果變頻器執行後LCD顯示器顯示的輸出頻率與電壓始終保持為零,則是主機板出了問題。
14、執行頻率不上升故障
即當變頻器上電後,按執行鍵,執行指示燈亮(鍵盤操作時),但輸出頻率一直顯示“0.00”不上升,一般是驅動板出了問題,換塊新驅動板後即可解決問題。但如果空載執行時變頻器能上升到設定的頻率,而帶載時則停留在1Hz左右,則是因為負載過重,變頻器的“瞬間過電流限制功能”起作用,這時透過修改引數解決;如F09→3,H10→0,H12→0,修改這三個引數後一般能夠恢復正常。
15、操作面板無顯示故G/P9系列出現此故障時有可能是充電電阻或電源驅動板的C19電容損壞,對於大容量G/P9系列的變頻器出現此故障時也可能是內部接觸不吸合造成。對於G/P11小容量變頻器除電源板有問題外,IPM模組上的小電路板也可能出了問題;30G11以上容量的機器,可能是電源板的為主機板提供電源的保險管FUS1損壞,造成上電無顯示的故障。當主機板出現問題後也會造成上電顯示故障。
擴充套件資料:
常見故障程式碼及排除方法
1、故障P.OFF
變頻器上電顯示P.OFF延時1~2s後顯示0,表示變頻器處於待機狀態。在應用中若出現變頻器上電後一直顯示
P.OFF而不跳0現象,主要原因有輸入電壓過低、輸入電源缺相及變頻器電壓檢測電路故障,處理時應先測量電源
三相輸入電壓,R、S、T端子正常電壓為三相380V,如果輸入電壓低於320V或輸入電源缺相,則應排除外部電源
故障。
如果輸入電源正常可判斷為變頻器內部電壓檢測電路或缺相保護故障,對於G1/P1系列90kW及以上機型變頻
器,故障原因主要為內部缺相檢測電路異常,缺相檢測電路由兩個單相380V/18.5V變壓器及整流電路構成,故障
原因大多為檢測變壓器故障,處理時可測量變壓器的輸出電壓是否正常。
1、OC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加、減、恆速時過電流。
對於短時間大電流的OC報警,一般情況下是驅動板的電流檢測迴路出了問題,模組也可能已受到衝擊(損壞),有可能復位後繼續出現故障,產生的原因基本是以下幾種情況:電機電纜過長、電纜選型臨界造成的輸出漏電流過大或輸出電纜接頭鬆動和電纜受損造成的負載電流升高時產生的電弧效應。
小容量(7.5G11以下)變頻器的24V風扇電源短路時也會造成OC3報警,此時主機板上的24V風扇電源會損壞,主機板其它功能正常。若出現“1、OC2”報警且不能復位或一上電就顯示“OC3”報警,則可能是主機板出了問題;若一按RUN鍵就顯示“OC3”報警,則是驅動板壞了。
2、OLU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變頻器過負載。
當G/P9系列變頻器出現此報警時可透過三種方法解決:首先修改一下“轉矩提升”、“加減速時間”和“節能執行”的引數設定;其次用卡表測量變頻器的輸出是否真正過大;最後用示波器觀察主機板左上角檢測點的輸出來判斷主機板是否已經損壞。
3、OU1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加速時過電壓。
當通用變頻器出現“OU”報警時,首先應考慮電纜是否太長、絕緣是否老化,直流中間環節的電解電容是否損壞,同時針對大慣量負載可以考慮做一下電機的線上自整定。另外在啟動時用萬用表測量一下中間直流環節電壓,若測量儀表顯示電壓與操作面板LCD顯示電壓不同,則主機板的檢測電路有故障,需更換主機板。當直流母線電壓高壓780VDC時,變頻器做OU報警;當低於350VDC時,變頻器做欠壓LU報警。
4、LU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欠電壓。
如果裝置經常:LU欠電壓“報警,則可考慮將變頻器的引數初始化(HO3設成1後確認),然後提高變頻器的載波頻率(引數F26)。若E9裝置LU欠電壓報警且不能復位,則是(電源)驅動板出了問題。
5、EF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對地短路故障。
G/P9系列變頻器出現此報警時可能是主機板或霍爾元件出現了故障。
6、Er1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存貯器異常。
關於G/P9系列變頻器“ER1不復位“故障的處理:去掉FWD-CD短路片,上電、一直按住RESET鍵下電,知道LED電源指示燈熄滅再鬆手;然後再重新上電,看看”ER1不復位“故障是否解除,若透過這種方法也不能解除,則說明內部碼已丟失,只能換主機板了。
7、Er7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自整定不良。
G/P9系列變頻器出現此故障報警時,一般是充電電阻損壞(小容量變頻器)。另外就是檢查內部接觸器是否吸合(大容量變頻器,30G11以上;且當變頻器帶載輸出時才會報警)、接觸器的輔助觸點是否接觸良好;若內部接觸器不吸合可首先檢查驅動板上的1A保險管是否損壞。也可能是驅動板出了問題一可檢查送給主機板的兩芯訊號是否正常。
8、Er2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面板通訊異常。
11KW以上的變頻器當24V風扇電源短路時會出現此報警(主機板問題)。對於E9系列機器,一般是顯示面板的DTG元件損壞,該元件損壞時會連帶造成主機板損壞,表現為更換顯示面板上電執行時立即OC報警。而對於G/P9機器一上電就顯示“Er2”報警,則是驅動板上的電容失效了。
9、OH1過熱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散熱片過熱。
OH1和OH3實質為同一訊號,是CPU隨機檢測的,OH1(檢測底板部位)與OH3(檢測主機板部位)模擬訊號串聯在一起後再送給CPU,而CPU隨機報其中任一故障。出現“OH1”報警時,首先應檢查環境溫度是否過高,冷卻風扇是否工作正常,其次是檢查散熱片是否堵塞(食品加工和紡織場合會出現此類報警)。
若在恆壓供水場合且採用模擬量給定時,一般在使用800Ω電位器時容易出現此故障;給定電位器的容量不能過小,不能小於1kΩ;電位器的活動端接錯也會出現此報警。若大容量變頻器(30G11以上)的220V風扇不轉時,肯定會出現過熱報警,此時可檢查電源板上的保險管FUS2(600V,2A)是否損壞。
當出現“OH3”報警時,一般是驅動板上的小電容因過熱失效,失效的結果(症狀)是變頻器的三相輸出不平衡。因此,當變頻器出現“OH1”或“OH3”時,可首先上電檢查變頻器的三相輸出是否平衡。
對於OH過熱報警,主機板或電子熱計出現故障的可能性也存在。G/P11系列變頻器電子熱計為模擬訊號,G/P9系列變頻器電子熱計為開關訊號。
10、OH2報警與OH2報警
對G/P9系列機器而言,因為有外部報警定義存在(E功能),當此外部報警定義端子沒有短接片或使用中該短路片虛接時,會造成OH2報警;當此時若主機板上的CN18外掛(檢測溫度的電熱計插頭)鬆動,則會造成“1、OH2”報警且不能復位。檢查完成後,需重新上電進行復位。
11、低頻輸出振盪故障
變頻器在低頻輸出(5Hz以下)時,電動機輸出正/反轉方向頻繁脈動,一般是變頻器的主機板出了問題。
12、某個加速區間振盪故障
當變頻器出現在低頻三相不平衡(表現電機振盪)或在某個加速區間內振盪時,我們可嘗試一下修改變頻器的載波頻率(降低),可能會解決問題。
13、執行無輸出故障
此故障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如果變頻器執行後LCD顯示器顯示輸出頻率與電壓上升,而測量輸出無電壓,則是驅動板損壞;二是如果變頻器執行後LCD顯示器顯示的輸出頻率與電壓始終保持為零,則是主機板出了問題。
14、執行頻率不上升故障
即當變頻器上電後,按執行鍵,執行指示燈亮(鍵盤操作時),但輸出頻率一直顯示“0.00”不上升,一般是驅動板出了問題,換塊新驅動板後即可解決問題。但如果空載執行時變頻器能上升到設定的頻率,而帶載時則停留在1Hz左右,則是因為負載過重,變頻器的“瞬間過電流限制功能”起作用,這時透過修改引數解決;如F09→3,H10→0,H12→0,修改這三個引數後一般能夠恢復正常。
15、操作面板無顯示故G/P9系列出現此故障時有可能是充電電阻或電源驅動板的C19電容損壞,對於大容量G/P9系列的變頻器出現此故障時也可能是內部接觸不吸合造成。對於G/P11小容量變頻器除電源板有問題外,IPM模組上的小電路板也可能出了問題;30G11以上容量的機器,可能是電源板的為主機板提供電源的保險管FUS1損壞,造成上電無顯示的故障。當主機板出現問題後也會造成上電顯示故障。
擴充套件資料:
常見故障程式碼及排除方法
1、故障P.OFF
變頻器上電顯示P.OFF延時1~2s後顯示0,表示變頻器處於待機狀態。在應用中若出現變頻器上電後一直顯示
P.OFF而不跳0現象,主要原因有輸入電壓過低、輸入電源缺相及變頻器電壓檢測電路故障,處理時應先測量電源
三相輸入電壓,R、S、T端子正常電壓為三相380V,如果輸入電壓低於320V或輸入電源缺相,則應排除外部電源
故障。
如果輸入電源正常可判斷為變頻器內部電壓檢測電路或缺相保護故障,對於G1/P1系列90kW及以上機型變頻
器,故障原因主要為內部缺相檢測電路異常,缺相檢測電路由兩個單相380V/18.5V變壓器及整流電路構成,故障
原因大多為檢測變壓器故障,處理時可測量變壓器的輸出電壓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