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是企業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綜合性的系統科學。安全管理的物件是生產中一切人、物、環境的狀態管理與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種動態管理。
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組織實施企業安全管理規劃、指導、檢查和決策,同時,又是保證生產處於最佳安全狀態的根本環節。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內容,大體可歸納為安全組織管理,場地與設施管理,行為控制和安全技術管理四個方面,分別對生產中的人、物、環境的行為與狀態,進行具體的管理與控制。為有效的將生產因素的狀態控制好,實施安全管理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五種關係,堅持六項基本管理原則。
一、正確處理五種關係
(一)安全與危險並存
安全與危險在同一事物的運動中是相互對立的,相互依賴而存在的。因為有危險,才要進行安全管理,以防止危險。安全與危險並非是等量並存、平靜相處。隨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安全與危險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進行著此消彼長的鬥爭。事物的狀態將向鬥爭的勝方傾斜。可見,在事物的運動中,都不會存在絕對的安全或危險。
保持生產的安全狀態,必須採取多種措施,以預防為主,危險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危險因素是客觀的存在於事物運動之中的,自然是可知的,也是可控的。
(二)安全與生產的統一
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如果生產中人、物、環境都處於危險狀態,則生產無法順利進行。因此,安全是生產的客觀要求,自然,當生產完全停止,安全也就失去意義。就生產的目的性來說,組織好安全生產就是對國家、人民和社會最大的負責。
生產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續、穩定發展。生產活動中事故層出不窮,生產勢必陷於混亂、甚至癱瘓狀態。當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危及職工生命或國家財產時,生產活動停下來整治、消除危險因素以後,生產形勢會變得更好。"安全第一"的提法,決非把安全擺到生產之上;忽視安全自然是一種錯誤。
(三)安全與質量的包涵
從廣義上看,質量包涵安全工作質量,安全概念也內涵著質量,互動作用,互為因果。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兩個第一併不矛盾。安全第一是從保護生產因素的角度提出的,而質量第一則是從關心產品成果的角度而強調的。安全為質量服務,質量需要安全保證。生產過程丟掉哪一頭,都要陷於失控狀態。
(四)安全與速度互保
生產的蠻幹、亂幹,在僥倖中求得的快,缺乏真實與可靠,一旦釀成不幸,非但無速度可言,反而會延誤時間。速度應以安全做保障,安全就是速度。我們應追求安全加速度,竭力避免安全減速度。安全與速度成正比例關係。一味強調速度,置安全於不顧的做法、是極其有害的。當速度與安全發生矛盾時,暫時減緩速度,保證安全才是正確的做法。
(五)安全與效益的兼顧
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定會改善勞動條件,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煥發勞動熱性,帶來經濟效益,足以使原來的投入得以補償。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全與效益完全是一致的,安全促進了效益的增長。
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適度、適當,精打細算,統籌安排。既要保證安全生產,又要經濟合理,還要考慮力所能及。單純為了省錢而忽視安全生產,或單純追求不惜資金的盲目高標準,都不可取。
二、堅持安全管理六項基本原則
(一)管生產同時管安全
安全寓於生產之中,並對生產發揮促進與保證作用。因此,安全與生產雖有時會出現矛盾,但從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目的,表現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統一。
安全管理是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與生產在實施過程,兩者存在著密切的聯絡,存在著進行共同管理的基礎。
國務院在《關於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中明確指出:"各級領導人員在管理生產的同時,必須負責管理安全工作"。"企業中備有關專職機構,都應該在備自業務範圍內,對實現安全生產的要求負責。"
管生產同時管安全,不僅是對各級領導人員明確安全管理貢任,同時,也向一切與生產有關的機構、人員,明確了業務範圍內的安全管理責任。由此可見,一切與生產有關的機構、人員,都必須參與安全管理並在管理中承擔貢任。認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門的事,是一種片面的、錯誤的認識。
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貢任制度的建立,管理責任的落實,體現了管生產同時管安全。
(二)堅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內容是對生產申的人。物、環境因素狀態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消除或避免事故。達到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的目的。
沒有明確目的安全管理是一種盲目行為。盲目的安全管理,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勞民傷財,危險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意義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縱容危脅人的安全與健康的狀態,向更為嚴重的方向發展或轉化。
(三)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安全生產的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第一是從保護生產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產範圍內,安全與生產的關係,肯定安全在生產活動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進行安全管理不是處理事故,而是在生產活動申,針對生產的特點,對生產因素採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發展與擴大,把可能發生的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以保證生產活動中,人的安全與健康。
貫徹預防為主,首先要端正對生產中不安全因素的認識,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態度,選準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時機。在安排與佈置生產內容的時候,針對施工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採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選擇。在生產活動過程中,經常檢查、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採取措施,明確責任,儘快的、堅決的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應有的鮮明態度。
(四)堅持"四全"動態管理
安全管理不是少數人和安全機構的事,而是一切與生產有關的人共同的事。缺乏全員的參與,安全管理不會有生氣、不會出現好的管理效果。當然,這並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和安全機構的作用。生產組織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員性參與管理也十分重要。
安全管理涉及到生產活動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從開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產過程,涉及到全部的生產時間,涉及到一切變化著的生產因素。因此,生產活動中必須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侯的動態安全管理。
只抓住一時一事、一點一滴,簡單草率、一陣風式的安全管理,是走過場、形式主義,不是我們提倡的安全管理作風。
(五)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進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預防、消滅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傷害,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項主要內容中,雖然都是為了達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對生產因素狀態的控制,與安全管理目的關係更直接,顯得更為突出。因此,對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控制,必須看做是動態的安全管理的重點。事故的發生,是由於人的不安全行為運動軌跡與物的不安全狀態運動軌跡的交叉。從事故發生的原理,也說明了對生產因素狀態的控制,應該當做安全管理重點,而不能把約束當做安全管理的重點,是因為約束缺乏帶有強制性的手段。
(六)在管理中發展、提高
既然安全管理是在變化著的生產活動中的管理,是一種動態。其管理就意味著是不斷髮展的、不斷變化的,以適應變化的生產活動,消除新的危險因素。然而更為需要的是不間斷的摸索新的規律,總結管理、控制的辦法與經驗,指導新的變化後的管理,從而使安全管理不斷的上升到新的高度。
安全管理是企業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綜合性的系統科學。安全管理的物件是生產中一切人、物、環境的狀態管理與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種動態管理。
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組織實施企業安全管理規劃、指導、檢查和決策,同時,又是保證生產處於最佳安全狀態的根本環節。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內容,大體可歸納為安全組織管理,場地與設施管理,行為控制和安全技術管理四個方面,分別對生產中的人、物、環境的行為與狀態,進行具體的管理與控制。為有效的將生產因素的狀態控制好,實施安全管理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五種關係,堅持六項基本管理原則。
一、正確處理五種關係
(一)安全與危險並存
安全與危險在同一事物的運動中是相互對立的,相互依賴而存在的。因為有危險,才要進行安全管理,以防止危險。安全與危險並非是等量並存、平靜相處。隨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安全與危險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進行著此消彼長的鬥爭。事物的狀態將向鬥爭的勝方傾斜。可見,在事物的運動中,都不會存在絕對的安全或危險。
保持生產的安全狀態,必須採取多種措施,以預防為主,危險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危險因素是客觀的存在於事物運動之中的,自然是可知的,也是可控的。
(二)安全與生產的統一
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如果生產中人、物、環境都處於危險狀態,則生產無法順利進行。因此,安全是生產的客觀要求,自然,當生產完全停止,安全也就失去意義。就生產的目的性來說,組織好安全生產就是對國家、人民和社會最大的負責。
生產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續、穩定發展。生產活動中事故層出不窮,生產勢必陷於混亂、甚至癱瘓狀態。當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危及職工生命或國家財產時,生產活動停下來整治、消除危險因素以後,生產形勢會變得更好。"安全第一"的提法,決非把安全擺到生產之上;忽視安全自然是一種錯誤。
(三)安全與質量的包涵
從廣義上看,質量包涵安全工作質量,安全概念也內涵著質量,互動作用,互為因果。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兩個第一併不矛盾。安全第一是從保護生產因素的角度提出的,而質量第一則是從關心產品成果的角度而強調的。安全為質量服務,質量需要安全保證。生產過程丟掉哪一頭,都要陷於失控狀態。
(四)安全與速度互保
生產的蠻幹、亂幹,在僥倖中求得的快,缺乏真實與可靠,一旦釀成不幸,非但無速度可言,反而會延誤時間。速度應以安全做保障,安全就是速度。我們應追求安全加速度,竭力避免安全減速度。安全與速度成正比例關係。一味強調速度,置安全於不顧的做法、是極其有害的。當速度與安全發生矛盾時,暫時減緩速度,保證安全才是正確的做法。
(五)安全與效益的兼顧
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定會改善勞動條件,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煥發勞動熱性,帶來經濟效益,足以使原來的投入得以補償。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全與效益完全是一致的,安全促進了效益的增長。
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適度、適當,精打細算,統籌安排。既要保證安全生產,又要經濟合理,還要考慮力所能及。單純為了省錢而忽視安全生產,或單純追求不惜資金的盲目高標準,都不可取。
二、堅持安全管理六項基本原則
(一)管生產同時管安全
安全寓於生產之中,並對生產發揮促進與保證作用。因此,安全與生產雖有時會出現矛盾,但從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目的,表現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統一。
安全管理是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與生產在實施過程,兩者存在著密切的聯絡,存在著進行共同管理的基礎。
國務院在《關於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中明確指出:"各級領導人員在管理生產的同時,必須負責管理安全工作"。"企業中備有關專職機構,都應該在備自業務範圍內,對實現安全生產的要求負責。"
管生產同時管安全,不僅是對各級領導人員明確安全管理貢任,同時,也向一切與生產有關的機構、人員,明確了業務範圍內的安全管理責任。由此可見,一切與生產有關的機構、人員,都必須參與安全管理並在管理中承擔貢任。認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門的事,是一種片面的、錯誤的認識。
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貢任制度的建立,管理責任的落實,體現了管生產同時管安全。
(二)堅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內容是對生產申的人。物、環境因素狀態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消除或避免事故。達到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的目的。
沒有明確目的安全管理是一種盲目行為。盲目的安全管理,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勞民傷財,危險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意義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縱容危脅人的安全與健康的狀態,向更為嚴重的方向發展或轉化。
(三)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安全生產的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第一是從保護生產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產範圍內,安全與生產的關係,肯定安全在生產活動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進行安全管理不是處理事故,而是在生產活動申,針對生產的特點,對生產因素採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發展與擴大,把可能發生的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以保證生產活動中,人的安全與健康。
貫徹預防為主,首先要端正對生產中不安全因素的認識,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態度,選準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時機。在安排與佈置生產內容的時候,針對施工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採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選擇。在生產活動過程中,經常檢查、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採取措施,明確責任,儘快的、堅決的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應有的鮮明態度。
(四)堅持"四全"動態管理
安全管理不是少數人和安全機構的事,而是一切與生產有關的人共同的事。缺乏全員的參與,安全管理不會有生氣、不會出現好的管理效果。當然,這並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和安全機構的作用。生產組織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員性參與管理也十分重要。
安全管理涉及到生產活動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從開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產過程,涉及到全部的生產時間,涉及到一切變化著的生產因素。因此,生產活動中必須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侯的動態安全管理。
只抓住一時一事、一點一滴,簡單草率、一陣風式的安全管理,是走過場、形式主義,不是我們提倡的安全管理作風。
(五)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進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預防、消滅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傷害,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項主要內容中,雖然都是為了達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對生產因素狀態的控制,與安全管理目的關係更直接,顯得更為突出。因此,對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控制,必須看做是動態的安全管理的重點。事故的發生,是由於人的不安全行為運動軌跡與物的不安全狀態運動軌跡的交叉。從事故發生的原理,也說明了對生產因素狀態的控制,應該當做安全管理重點,而不能把約束當做安全管理的重點,是因為約束缺乏帶有強制性的手段。
(六)在管理中發展、提高
既然安全管理是在變化著的生產活動中的管理,是一種動態。其管理就意味著是不斷髮展的、不斷變化的,以適應變化的生產活動,消除新的危險因素。然而更為需要的是不間斷的摸索新的規律,總結管理、控制的辦法與經驗,指導新的變化後的管理,從而使安全管理不斷的上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