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各地人都會將“蓬萊”想象為仙境,不過,一般人心中“蓬萊仙人”的概念大多是模模糊糊的,不去細究這些“仙”到底是誰以及他們的尊號大名是什麼,反正認定“蓬萊”就是仙人住的地方了。
戰國以及秦漢時期的帝王們,如嬴政、劉徹之輩一心尋訪的仙人,除了方士們拿來矇騙漢武帝的“安期生”、“羨門”、“高誓”之類以外,基本是沒名號的,虛無飄渺,可望而不可及。後世出現的“八仙”,則是有名有號,貼近真實生活一大步,用句時髦的通俗話說,就有點“講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意味了。如今看來,“八仙”恰恰成了蓬萊神山仙人文化的大宗。
實際上,八仙個體的最初傳聞都不是在蓬萊出現的,八仙原型人物的籍貫也沒有一個是蓬萊的,但八仙與蓬萊存在著太多的聯絡,而且並非完全是蓬萊人自己認定的。民間傳說當中之所以常把八仙和蓬萊聯絡在一起,這與蓬萊自古就被人想象為仙境分不開,到底還是沾了古人的光。
細考其淵源,蓬萊之所以能跟八仙掛上鉤,其實主要還得感謝呂洞賓。
呂洞賓的事蹟,散落在浩如煙海的古籍當中,考證起來實在很麻煩。《宋史・陳摶傳》說:“關西逸人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呂洞賓的傳說散見於宋人詩話筆記中,不能一一細述,至於元明戲劇、話本小說等等關於呂洞賓身世,更是眾說紛紜。浦江清先生在其《八仙考》裡總結說:“據我看見的材料,洞賓傳說,起於慶曆,而發源地在嶽州,後來傳佈開來。”至於有沒有這樣一個人,很難說。
今天看來,呂洞賓本是個知名道長,按理說道教內部人士對他應更瞭解一些,所以還是翻翻道教典籍才會得出更能服人的論斷。據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八所記,呂洞賓嘗作自傳,嶽州有此石刻:“吾乃京兆人,唐末累舉進士不第,因遊華山,遇鍾離傳授金丹大藥之方,後遇苦竹真人,方能驅使鬼神,再遇鍾離,盡獲希夷之妙旨。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郭上灶,第二度趙仙姑,郭性頑鈍,只與追錢延年之法。趙性通靈,隨吾左右。”不過,這自傳也可能是有人假託呂洞賓所作,不可盡信。
至於探究呂洞賓與蓬萊的密切關係,一味復原呂洞賓歷史原貌估計意義不大,追究得太清楚也許就跟蓬萊沒關係了。呂洞賓與蓬萊的緣分,仍然要從道教傳承和民俗傳聞兩方面追溯。
翻閱典籍,最終找出幾條線索:南宋洪邁《夷堅志》卷九《岳陽呂翁》當中提及呂洞賓作的《金丹秘訣》一書,其中有“千日功成,驂鶴駕先遊蓬島”之句;《全唐詩》中收有呂洞賓的詩二百五十首,這些詩中有“獨坐蓬萊觀宇宙,抽劍眉間海上游”等句;清代濟南大明湖南昇陽觀中有傳為呂洞賓親手所題的詩,其中有“薰風日躋蓬萊島,筇杖常經此地遊”;《呂純陽得道》一書第十回中有“仙籍班班有姓名,蓬萊倦客呂先生。”如此種種,都將呂洞賓與“蓬萊”放在一塊兒。
既然呂洞賓在道教裡的名氣那麼大,民間向呂祖求拜應驗的傳聞到處流行,而呂洞賓又與“蓬萊”有緣,我們蓬萊的老祖先乾脆就在自己的地盤上建起個呂祖廟,讓呂洞賓踏踏實實地在蓬萊城落戶。原本從唐朝的時候蓬萊海邊的丹崖山上就有了佛、道建築。至南宋嘉中期,山上已有蓬萊閣、廣德王廟、彌陀寺、千佛寺、毗廬閣、三清殿、蘇公祠、靈祥廟、仲連祠等九個單體建築。元明時期,丹崖山上建築出現較大變化,佛教建築敗落,道教建築興起。新建了白雲宮、呂祖閣、呂祖像碑亭、天后宮等道教建築。對原有的龍王廟、靈祥廟等道教建築修葺擴大,和新建的呂祖閣、呂祖像碑亭、白雲宮等構成了後來蓬萊閣建築群的基本格局。以上跟呂洞賓有關的種種道教建築表明,元明清時期,蓬萊的道士對於全真五祖之一的呂洞賓極為尊奉。
應該說,“尊呂祖”是道教行為,而“信八仙”則是民間行為。為什麼可以說呂洞賓是八仙中的核心人物呢?這是因為呂洞賓是“八仙”形成的一個關鍵點。修煉內丹的道教“活神仙”鍾離權的徒弟並非呂洞賓一個,據《混元仙派圖》所列,呂洞賓的師兄弟還有王老真人、陳樸等,而呂洞賓最為著名。“八仙”名號最終以呂洞賓和他的師父及徒弟為主體,這隻能歸因於鍾離權的徒弟中呂洞賓道行最高,能繼承鍾老神仙的衣缽。且“名師出高徒”,曹國舅、鐵柺李、徐仙翁等呂洞賓的徒弟大概也是因為師父水平高而跟著出了名。所以說,如果沒有呂洞賓,那還不知道今人熟知的“八仙”桂冠到底被哪路神仙得去了。
既然呂洞賓是八仙的核心,呂洞賓又跟蓬萊關係那麼大,八仙能不都到蓬萊來嗎?這大概就是蓬萊人把八仙附會到蓬萊的原始心理。全國各地尊奉呂洞賓的祠廟那麼多,為什麼偏偏因為蓬萊的道士祀奉呂洞賓而八仙就要跟著過來?這還因為明朝的時候道教為了與佛教爭勝而比附佛教的“十六羅漢渡江”編出了個“八仙過海”的神話來。應該說,八仙之所以名正言順地到了蓬萊主要得益於對呂洞賓的尊奉和“八仙過海”的傳說。浦江清先生在其《八仙考》中認為“近世八仙的起源及會合”源於繪畫,“後來的《八仙圖》固然是俗畫,但源於道家的《十二真人圖》,而間接亦出自《十六羅漢圖》,減其人數之半,易印度神仙為中國神仙。《八仙過海圖》,藍本出於《渡水羅漢圖》或《渡海天王像》。”
這下可好,“八仙過海”一出,就算你山西永樂宮、蘇州福濟觀以及遍及各地的“純陽宮”、“呂祖廟”都供奉著呂洞賓,可是你們那裡有海嗎?既然沒有海,八仙怎麼過海?可以說,“八仙過海”出現之後,蓬萊一帶因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更信心百倍地認定“八仙過海”就發生在蓬萊。另外,據說浙江舟山一帶傳說八仙過海是要去蓬萊仙島;山東嶗山一帶傳聞八仙過海是從嶗山起步,目的地才是蓬萊。而蓬萊當地的傳聞也分兩派,一派說是八仙是從蓬萊過海到天宮給王母娘娘拜壽,一派說是八仙是給王母娘娘拜完壽後過海到了蓬萊。到底“八仙過海”是“從蓬萊過海”還是“過海到蓬萊”,估計是沒法兒搞清楚了。好在不管怎麼說,蓬萊都不吃虧。
“八仙”傳說早就遍佈各地,在蓬萊的出現也並不很晚,從蓬萊現存的明清建築中,還能看到八仙在蓬萊民間的蹤跡。如建於明代的戚繼光“父子總督坊”上就有“八仙過海”鏤雕,城中一處明末清初的民居窗欞和門楣上有“暗八仙”的彩繪圖案。但“八仙”在蓬萊影響力的擴大大概還是比較晚的事,因明清以來的《登州府志》和《蓬萊縣誌》關於“神仙”的部分中,根本找不到八仙的痕跡。
“八仙”最終佔據了蓬萊神仙文化的主體,大概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事。這個過程中有幾件“里程碑”意義的大事:1983年到1986年,蓬萊政府表彰改革開放業績卓著的農民企業家時採用了“蓬萊新八仙”這一稱號,並透過中央電視臺“九州方圓”節目播出電視專題片“蓬萊新八仙”。
1985年,香港投資拍攝電視連續劇《八仙過海》,劇組人員把蓬萊作為主要外景基地,大量鏡頭在此拍攝完成。電視劇以蓬萊碧波萬頃的海和雲霧繚繞的蓬萊閣作為八仙的活動背景,使蓬萊的美名與八仙的名字一道,廣為流傳。
1989年,蓬萊賓館廚師新創“八仙宴”,成為蓬萊高階賓館的保留宴席。
隨著以八仙為主題的旅遊業在蓬萊的興盛,今天在蓬萊隨處可見“八仙”的蹤跡:八仙渡海口景點、八仙雕塑、八仙居賓館、鍾離宮賓館、敬八仙酒、八仙過海酒、八仙王酒……帶有八仙形象的工藝彩扇、珠磯石、掛簾、掛鏡、葫蘆、紀念幣等等旅遊紀念品隨處可見。這種鋪天蓋地的氣勢,真有點“蓬萊離了八仙就不叫蓬萊”,或者說“八仙離了蓬萊就不叫八仙”的味道了。
蓬萊自古被視為仙居之地,千百年來又深受道教文化影響,因而文風不盛,當地自古沒有很有價值的著述傳世,這樣的文化背景很容易使與道教文化相關的“八仙”深入民俗。與此相反,江浙一帶雖也靠海,雖也有名勝,卻不可能成為八仙紮根的地方。
雖說各地人都會將“蓬萊”想象為仙境,不過,一般人心中“蓬萊仙人”的概念大多是模模糊糊的,不去細究這些“仙”到底是誰以及他們的尊號大名是什麼,反正認定“蓬萊”就是仙人住的地方了。
戰國以及秦漢時期的帝王們,如嬴政、劉徹之輩一心尋訪的仙人,除了方士們拿來矇騙漢武帝的“安期生”、“羨門”、“高誓”之類以外,基本是沒名號的,虛無飄渺,可望而不可及。後世出現的“八仙”,則是有名有號,貼近真實生活一大步,用句時髦的通俗話說,就有點“講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意味了。如今看來,“八仙”恰恰成了蓬萊神山仙人文化的大宗。
實際上,八仙個體的最初傳聞都不是在蓬萊出現的,八仙原型人物的籍貫也沒有一個是蓬萊的,但八仙與蓬萊存在著太多的聯絡,而且並非完全是蓬萊人自己認定的。民間傳說當中之所以常把八仙和蓬萊聯絡在一起,這與蓬萊自古就被人想象為仙境分不開,到底還是沾了古人的光。
細考其淵源,蓬萊之所以能跟八仙掛上鉤,其實主要還得感謝呂洞賓。
呂洞賓的事蹟,散落在浩如煙海的古籍當中,考證起來實在很麻煩。《宋史・陳摶傳》說:“關西逸人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呂洞賓的傳說散見於宋人詩話筆記中,不能一一細述,至於元明戲劇、話本小說等等關於呂洞賓身世,更是眾說紛紜。浦江清先生在其《八仙考》裡總結說:“據我看見的材料,洞賓傳說,起於慶曆,而發源地在嶽州,後來傳佈開來。”至於有沒有這樣一個人,很難說。
今天看來,呂洞賓本是個知名道長,按理說道教內部人士對他應更瞭解一些,所以還是翻翻道教典籍才會得出更能服人的論斷。據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八所記,呂洞賓嘗作自傳,嶽州有此石刻:“吾乃京兆人,唐末累舉進士不第,因遊華山,遇鍾離傳授金丹大藥之方,後遇苦竹真人,方能驅使鬼神,再遇鍾離,盡獲希夷之妙旨。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郭上灶,第二度趙仙姑,郭性頑鈍,只與追錢延年之法。趙性通靈,隨吾左右。”不過,這自傳也可能是有人假託呂洞賓所作,不可盡信。
至於探究呂洞賓與蓬萊的密切關係,一味復原呂洞賓歷史原貌估計意義不大,追究得太清楚也許就跟蓬萊沒關係了。呂洞賓與蓬萊的緣分,仍然要從道教傳承和民俗傳聞兩方面追溯。
翻閱典籍,最終找出幾條線索:南宋洪邁《夷堅志》卷九《岳陽呂翁》當中提及呂洞賓作的《金丹秘訣》一書,其中有“千日功成,驂鶴駕先遊蓬島”之句;《全唐詩》中收有呂洞賓的詩二百五十首,這些詩中有“獨坐蓬萊觀宇宙,抽劍眉間海上游”等句;清代濟南大明湖南昇陽觀中有傳為呂洞賓親手所題的詩,其中有“薰風日躋蓬萊島,筇杖常經此地遊”;《呂純陽得道》一書第十回中有“仙籍班班有姓名,蓬萊倦客呂先生。”如此種種,都將呂洞賓與“蓬萊”放在一塊兒。
既然呂洞賓在道教裡的名氣那麼大,民間向呂祖求拜應驗的傳聞到處流行,而呂洞賓又與“蓬萊”有緣,我們蓬萊的老祖先乾脆就在自己的地盤上建起個呂祖廟,讓呂洞賓踏踏實實地在蓬萊城落戶。原本從唐朝的時候蓬萊海邊的丹崖山上就有了佛、道建築。至南宋嘉中期,山上已有蓬萊閣、廣德王廟、彌陀寺、千佛寺、毗廬閣、三清殿、蘇公祠、靈祥廟、仲連祠等九個單體建築。元明時期,丹崖山上建築出現較大變化,佛教建築敗落,道教建築興起。新建了白雲宮、呂祖閣、呂祖像碑亭、天后宮等道教建築。對原有的龍王廟、靈祥廟等道教建築修葺擴大,和新建的呂祖閣、呂祖像碑亭、白雲宮等構成了後來蓬萊閣建築群的基本格局。以上跟呂洞賓有關的種種道教建築表明,元明清時期,蓬萊的道士對於全真五祖之一的呂洞賓極為尊奉。
應該說,“尊呂祖”是道教行為,而“信八仙”則是民間行為。為什麼可以說呂洞賓是八仙中的核心人物呢?這是因為呂洞賓是“八仙”形成的一個關鍵點。修煉內丹的道教“活神仙”鍾離權的徒弟並非呂洞賓一個,據《混元仙派圖》所列,呂洞賓的師兄弟還有王老真人、陳樸等,而呂洞賓最為著名。“八仙”名號最終以呂洞賓和他的師父及徒弟為主體,這隻能歸因於鍾離權的徒弟中呂洞賓道行最高,能繼承鍾老神仙的衣缽。且“名師出高徒”,曹國舅、鐵柺李、徐仙翁等呂洞賓的徒弟大概也是因為師父水平高而跟著出了名。所以說,如果沒有呂洞賓,那還不知道今人熟知的“八仙”桂冠到底被哪路神仙得去了。
既然呂洞賓是八仙的核心,呂洞賓又跟蓬萊關係那麼大,八仙能不都到蓬萊來嗎?這大概就是蓬萊人把八仙附會到蓬萊的原始心理。全國各地尊奉呂洞賓的祠廟那麼多,為什麼偏偏因為蓬萊的道士祀奉呂洞賓而八仙就要跟著過來?這還因為明朝的時候道教為了與佛教爭勝而比附佛教的“十六羅漢渡江”編出了個“八仙過海”的神話來。應該說,八仙之所以名正言順地到了蓬萊主要得益於對呂洞賓的尊奉和“八仙過海”的傳說。浦江清先生在其《八仙考》中認為“近世八仙的起源及會合”源於繪畫,“後來的《八仙圖》固然是俗畫,但源於道家的《十二真人圖》,而間接亦出自《十六羅漢圖》,減其人數之半,易印度神仙為中國神仙。《八仙過海圖》,藍本出於《渡水羅漢圖》或《渡海天王像》。”
這下可好,“八仙過海”一出,就算你山西永樂宮、蘇州福濟觀以及遍及各地的“純陽宮”、“呂祖廟”都供奉著呂洞賓,可是你們那裡有海嗎?既然沒有海,八仙怎麼過海?可以說,“八仙過海”出現之後,蓬萊一帶因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更信心百倍地認定“八仙過海”就發生在蓬萊。另外,據說浙江舟山一帶傳說八仙過海是要去蓬萊仙島;山東嶗山一帶傳聞八仙過海是從嶗山起步,目的地才是蓬萊。而蓬萊當地的傳聞也分兩派,一派說是八仙是從蓬萊過海到天宮給王母娘娘拜壽,一派說是八仙是給王母娘娘拜完壽後過海到了蓬萊。到底“八仙過海”是“從蓬萊過海”還是“過海到蓬萊”,估計是沒法兒搞清楚了。好在不管怎麼說,蓬萊都不吃虧。
“八仙”傳說早就遍佈各地,在蓬萊的出現也並不很晚,從蓬萊現存的明清建築中,還能看到八仙在蓬萊民間的蹤跡。如建於明代的戚繼光“父子總督坊”上就有“八仙過海”鏤雕,城中一處明末清初的民居窗欞和門楣上有“暗八仙”的彩繪圖案。但“八仙”在蓬萊影響力的擴大大概還是比較晚的事,因明清以來的《登州府志》和《蓬萊縣誌》關於“神仙”的部分中,根本找不到八仙的痕跡。
“八仙”最終佔據了蓬萊神仙文化的主體,大概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事。這個過程中有幾件“里程碑”意義的大事:1983年到1986年,蓬萊政府表彰改革開放業績卓著的農民企業家時採用了“蓬萊新八仙”這一稱號,並透過中央電視臺“九州方圓”節目播出電視專題片“蓬萊新八仙”。
1985年,香港投資拍攝電視連續劇《八仙過海》,劇組人員把蓬萊作為主要外景基地,大量鏡頭在此拍攝完成。電視劇以蓬萊碧波萬頃的海和雲霧繚繞的蓬萊閣作為八仙的活動背景,使蓬萊的美名與八仙的名字一道,廣為流傳。
1989年,蓬萊賓館廚師新創“八仙宴”,成為蓬萊高階賓館的保留宴席。
隨著以八仙為主題的旅遊業在蓬萊的興盛,今天在蓬萊隨處可見“八仙”的蹤跡:八仙渡海口景點、八仙雕塑、八仙居賓館、鍾離宮賓館、敬八仙酒、八仙過海酒、八仙王酒……帶有八仙形象的工藝彩扇、珠磯石、掛簾、掛鏡、葫蘆、紀念幣等等旅遊紀念品隨處可見。這種鋪天蓋地的氣勢,真有點“蓬萊離了八仙就不叫蓬萊”,或者說“八仙離了蓬萊就不叫八仙”的味道了。
蓬萊自古被視為仙居之地,千百年來又深受道教文化影響,因而文風不盛,當地自古沒有很有價值的著述傳世,這樣的文化背景很容易使與道教文化相關的“八仙”深入民俗。與此相反,江浙一帶雖也靠海,雖也有名勝,卻不可能成為八仙紮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