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天價墓地”成了剛剛過去的清明節裡,最受關注的話題。

    “在售的共有念慈園、京韻園、京華園、天荷園、歸園、軍魂園六個園區。其中,歸園售價最低,是今年新開發的片區,最低價格為149800元,念慈園售價在18萬-19萬元之間,天荷園售價為25萬-30萬元不等,其餘園區價格均在30萬元之上。”①

    ♦ 天壽陵園銷售人員出示的售價圖,引自新京報

    這類新聞,讓筆者想起,在中國古代,還曾長期存在過另一種形態的“天價墓地”

    今人之所以能夠了解到古人也有“天價墓地”,是因為傳統墓葬中經常會出土石刻的“買地券”。這些買地券上,往往寫有置辦該處墓地耗費的錢數。

    比如,山西忻州出土過一塊東漢時代的“武孟子買地券”,上面寫明為武孟子置辦這處墓地“直錢十萬二千”;河南孟津也出土過一塊東漢時代的“鍾鍾遊妻買地券”,上面寫明該墓地“價直九萬九千,錢即日畢”。

    東漢流通五銖錢。漢制,資產達到“十算”(也就是十萬錢)者,才有做“吏”的資格②。這意味著,買地券裡提到的錢數,相當於當時一箇中等家庭的全部資產。

    再如,南朝時期,廣州出土的“龔韜買地券”上說,購置該墓地“得錢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枚,即日畢了”;桂林出土的“歐陽景熙買地券”說,“亡人以錢萬萬九千九百文,買此冢地”;武漢出土的“劉覬買地券”也說,購置該墓地“僱錢八萬萬九千九百九十文,畢了”。

    再如,湖南桃江縣於1987年發現一處宋代墓葬,出土的買地券上寫道:“下用輕錢五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貫,買得一處地土,修營冢丘。”④

    北宋仁宗時代,宰相與樞密使的月俸是300貫,禁軍的年俸約50貫,家產達到200貫便是富戶(可以被攤派各種衙前差役)。這意味著買地券裡提到的“五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貫”,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

    ♦ 桃江縣宋代墓葬出土買地券拓本

    類似的例子很多。今人所見東漢至明清時代的墓葬,若出土有石刻買地券,則上面標註的墓地購置價格,大多都是鉅款。

    比如下圖,便是陝西寶雞眉縣出土的一塊宋代石刻買地券。墓主人死於宋徽宗宣和年間,該買地券寫明購置墓地的價格是“九萬貫”。④

    ♦ 陝西寶雞發現的“天價墓地”買地券

    但是,與今天的“天價墓地”不同,古代的這些“天價墓地”,並不會給死者的親屬造成巨大的經濟壓力。

    因為這筆“天價”的支付物件是山川神祗。

    前文提到“劉覬買地券”中,便寫得很明白,那“八萬萬九千九百九十九文”購置墓地的鉅款,是為了“從此土神買地”,是支付給當地土神的。

    前文提到的東漢“鍾鍾遊妻”墓地,也是同樣的情況。那“九萬九千”文鉅額墓地費的支付物件是天地神鬼,所以買地券裡寫有“黃帝告丘丞墓伯、地下二千石、墓左墓右、主墓獄吏、墓門亭長,莫不皆在”——買這塊地的時候,這些大大小小的神鬼全都在場見證。

    湖南桃江縣宋代墓葬的買地券中,也有“時人證知:王子喬、赤松子、張堅固、李定度”這樣的文字——王子喬、赤松子,皆是傳說中的修道登仙之人。讓傳說中的仙人為這筆購買墓地的交易做見證人,自然是因為交易的物件不是現實世界之人,而是天地鬼神。

    向天地鬼神買地,不必如實支付買地券上的鉅額購墓款。但這並不意味著死者的親屬可以在買地券上隨意書寫錢數。事實是:墓地的購買者,仍然需要拿出現實世界的貨幣,來與鬼神世界的貨幣進行兌換。北宋仁宗明道三年的“陶美買地券”中,便寫明陶美的親屬拿出了“一十二貫五百文”銅錢,折算成“陰司東王公、西王母”所在世界的貨幣,共計“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貫九文”。有學者認為,古代墓葬中經常出土的銅錢,便是向天地山川鬼神購買墓地所支付的價格。⑤

    這些換算出來的鉅額購墓款,往往由一連串的“九”構成。這是因為,在古人的世界觀裡,“九”是數字裡的極致,“九九之數”是最合乎天道的吉數。⑥使用最吉利的數字構成鉅款,既是為了讓死者獲得寧靜,也是為了讓生者獲得福廕。

    與今天的“天價墓地”旨在逐利相比,古人的“天價墓地”更多地是在表達一種宗教層面的敬畏與期望。古人大概也料想不到,那種支付給山川神祗的虛擬鉅款,有一天會需要實打實地以現實世界的貨幣完整支付。

    最後再說一說“漏澤園”。

    人生一世,誰也逃不過生老病死。死有所葬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尊嚴。“漏澤園”便是萌芽於北宋元豐年間、成型於宋徽宗時代的一種喪葬救濟制度。該機構的主要職責,是由朝廷出資,安葬那些戰死計程車兵和因貧窮無地可葬的死者。這項制度,後來又被明、清兩代繼承了下來。

    下圖是河南滑縣出土的一塊宋代“漏澤園銘磚”,上面的文字內容是:“甲子七十一字號不知姓名軍人屍首,年約二十七八已來,政和五年十二月十二日葬”——該磚所在的墓地中,安葬了一位生活於宋徽宗時代的無名士兵。

    ♦ 河南滑縣出土的漏澤園銘磚

    滑縣這處“漏澤園”,不僅免費安葬無名士兵,也免費安葬窮人和盜賊。河南大學文物館內,儲存有15塊滑縣宋代漏澤園墓磚,其中“乙丑五十字號”墓地,是一位叫做“阿苗”的女子,以貧窮為由,申請葬入她死去的丈夫“翟詢”;“丙寅二十二字號”墓地,葬的則是一位叫做“王德”的“獄內賊人”。⑦

    三門峽市發現的“北宋陝州漏澤園墓地”,是一處規模更大的喪葬救濟機構。該墓地東西長180米,南北寬45米,存留面積8100平方米(原始面積達12650平方米)。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發掘了其中的3800平方米,發現墓葬849座。發掘顯示,當年的埋葬工作“有規律、有次序”,這849座墓葬,大多數以陶缸為葬具,無葬具者只有156座,另有49座空墓,另有238座出土了磚墓誌。可知埋葬條件雖然簡陋,但並不草率(部分墓葬埋得較淺,是個問題)。⑧

    除了河南之外,山西、山東、河北、陝西、四川、重慶、江蘇等地,都發現過自北宋至明清時代的漏澤園墓地。事實上,在明清兩代,漏澤園曾遍佈地方州縣。儘管漏澤園的運營,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但它們與民間宗族紳商設定的“義冢”,終究是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最主要的喪葬救濟制度,讓許多人不必承受“死不起”的困境。

    ①《“高檔墓”20萬/平方米,堅持墓葬不炒遏制天價墓地頻現?》,新京報2021年4月4日。

    ②林劍鳴:《秦漢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581頁。

    ④張建平:《桃江出土的宋嘉祐七年石買地券考》,《湖南省博物館館刊》2016年。

    ④《宋代天價買地券現身寶雞 墓地價格“九萬貫”》,西安晚報-西安新聞網2013年11月11日。

    ⑤李橋:《武威所出西夏買地券再探》,《西夏學》第12輯,寧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6頁。

    ⑥黃景春:《關於買地價格“九九之數”》,收入《中國宗教性隨葬文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76-179頁。

    ⑦王瀟濱:《河南大學文物館館藏漏澤園墓磚》,《華夏文明》2017年第7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主是蛇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