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場惡少”施蟄存』
施蟄存先生:
你好。
久別了,還記得最後一次,也是第一次見你,已經是上個世紀的故事了。執意要在歸國省親的時候拜訪你,還是因為這四個字——“洋場惡少”。這件事發生在1933年的秋天,上海《大晚報》要一些社會名流給青年推薦書籍,為此你便寫出來了《莊子》和《文選》的書名,並附加一句“為青年文學修養之助”。不知道這句話在哪裡踏到了魯迅的尾巴,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一定是你忘記首推當年的“青年導師”魯迅。旋即,魯迅以“豐子餘”的筆名,痛批你復古和倒退,並冠你一個“洋場惡少”的臭名。
魯迅早已作古,而你倒一直活得十分滋潤,這讓我對你這個“惡少”更加有興趣,很想見識。
聽說朋友海珠和你知悉,便糾纏她安排日期,預約時間,帶我們上門拜訪。這是一個夏日裡的下午,汗淋淋的海珠熟門熟路地在上海愚園路的一條弄堂裡穿來穿去,更加汗淋淋的我們緊跟在後面,到了一扇陳舊的敞開的木頭門前面,海珠便一腳踏了進去,我們立刻尾隨跟上。先是經過一間油汲汲的灶披間,接著爬上好像地道戰裡一樣的小樓梯,到了二樓,直接進入前房,就看到你坐在一張亂七八糟的書桌後面。
我一時木呆,無法把眼睛前面這個衣冠不整、頭髮蓬亂,有些蒼白的老人和“洋場惡少”連到一起,怎麼一點點也沒有“洋場惡少”的派頭的啦?來不及向你問好,倒是你先向我們打招呼,說是這些天患有微恙,因為有約在先,所以穿著睡衣爬起來等待我們了。
海珠一進門就從口袋裡摸出兩塊地攤上覓來的玉,送到了你的眼睛前面。你連忙說:“什麼東西啊?要送到這麼近?你講的是玉啊?玉是用手摸的,不用眼睛看,摸一摸就知道真假了,你上當啦!這是假貨!”
海珠不甘心,指著白玉當中一絲翠綠說:“當中還有翡翠呢,你看看。”
你看也不看地回答:“這是人工打進去的,讓你摸摸什麼叫玉。”說著,你便從桌子上的雜物當中隨便翻出一塊暗綠的石頭說:“摸摸看。”
我摸了摸。細膩潤滑,透體通涼,真的有一種如脂如膏如腴的感覺。你馬上說:“感覺到了嗎?這叫‘糯’。”
我一邊用手指體驗著你說的“糯”,一邊打量你剛剛從那裡翻出這塊玉石的書桌。書桌是寬大的,散亂著文房四寶、書籍書信以及文稿便籤,當中還擠進一隻堆滿雪茄煙頭的菸灰缸。抬起頭來,觀看你背後的書架,那裡面滿滿當當的舊書已經泛黃,而且本本都有翻閱過的痕跡,這倒和我家的書籍有些相似。只是在我家,有很長一段時間,你的小說是我不可以公開閱讀的。
那還是在“文革”後期,我們這群“黑五類”的後代的膽子開始大起來了,偷偷閱讀那些偷出來的書籍。母親的規定之一,就是小孩子不可以閱讀你這種不健康的“鴛鴦蝴蝶派”一類的東西。把你歸入“鴛鴦蝴蝶派”,大概是因為你早期先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文章。
上個世紀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大陸的許多作家紛紛運用意識流的手法,據說那時候的小說家,每兩個裡面就有一個在追尋意識流,時髦得一塌糊塗。有些作家,還被譽為意識流的首倡者。而我讀起來這些新時期的意識流,總感到有些面熟,原因就是早先違背了母親的規定,偷讀過你的《周夫人》《梅雨之夕》《在巴黎大戲院》等短篇小說。因此我發現你心理意識的分析,要比後來那些首倡者更加首倡了四十多年。
你說過,你在上個世紀20年代以後“到上海首先接觸的,便是這種心理分析小說”,當時你購買了許多外國書報雜誌,並翻譯了五本奧地利作家顯尼志勒的小說。一講到那時候的情景,你立刻想起巴金來,聽到巴金已經躺在病床上不會說話的訊息,便幽默地笑著說:“不要看巴金小我一歲,他已經不會說話了,而我要比他好很多。不過他年輕的時候就不會說話,沒有我會說話,他從來就沒有會說話過。”
正在你滿面春風、得意洋洋的時候,樓梯上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隨即便有一群手提照相器材的男女湧進了房間。為首的一邊大叫“施爸,施爸”,一邊指揮其他人安裝三腳架,閃光燈。我以為來的是你的老熟人,不料回過頭來一看,只見你一臉的茫然,全然不知所措的樣子,嘴裡正在喃喃低語:“這是啥人?怎麼不認得的啦?”
為首的聽了連忙說:“怎麼你忘記了嗎?我就是,我就是,嗨,我就是叫你施爸的呀!”說著他又回過頭來招呼別人說:“快點,快點,機會難得,多拍幾張。”
“啊?拍照?不要拍,不要拍!我生病,頭髮也沒有梳,衣服也沒有換,不要拍啊!”你的聲音裡充滿了恐懼和驚慌,然而在眾人的喧譁裡,這聲音只不過是蚊子的幾聲嗡嗡叫。
面對你一副手忙腳亂、毫無反擊之力的模樣,心頭不由升起憐惜。想起來當年魯迅一聲“洋場惡少”,一定也是把你震到同樣的姿態。
正當這現實生活裡的意識流在我眼睛前面流來流去的時候,那些不速之客在一片忙亂中,七手八腳地按了一通快門,留下滿屋子的尷尬揚長而去。良久,還是海珠第一個回過神來罵道:“這些人哪裡來的啦?認也不認得的就衝進來拍照,強盜一樣。”
你長嘆一聲說:“我這裡樓上樓下住了好幾家,人來人往沒有定數,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啊。”
看起來這種“沒有辦法的事情”在你一生當中發生無數,讓你無奈地退讓應變到了角落。上個世紀30年代的後期,正當你的短篇小說創作蓬勃發展的時候,突然一把“洋場惡少”的橫刀殺過來,一刀斬斷了你小說創作的前路。以後你轉向翻譯、散文,再以後乾脆致力於古典文學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
問及你轉向的緣由,你乾咳了兩聲,說出一個最不是理由的理由:“我的故事寫光了,寫光了就不寫了。”察看你的臉色,竟然和剛剛面對那群不速之客來拍照的時候一樣,如鯁在喉,咽不下又吐不出。此時,你這個“洋場惡少”威風掃地,招架全無。
那次拜訪以後,回到家裡翻找出你早年的短篇小說,重讀一遍。這次讀起來竟然和以前偷讀的感覺截然不同。還記得,第一次翻開《周夫人》是躲在廁所間,不到五千個字的故事讓我臉紅心跳。一個12歲的男孩子,嘴裡含著一粒糖,眼登登地面對著一個飢渴的少奶奶的發情,沒有一點感覺也沒有一次震動。
儘管你的筆觸平鋪直敘了12歲的男孩的感受,卻讓同樣十多歲的我放不開手。我坐在馬桶上一口氣閱讀,一直讀到小肚子陣陣發緊。合上書本以後又翻了開來,專挑那些赤裸裸的情節重讀,終於頭昏腦漲,腳骨發軟,真的生了一場大病。難怪那個時候母親不允許我閱讀你的小說,假如現在我有一個女兒的話,我也會有同樣規定。
然而幾十年以後的現在,我大明大方地癱坐在沙發裡,泡一壺新開封的白茶,在一個Sunny乍洩的春天,打開了你的故事。奇怪了,同樣的《周夫人》卻沒有了同樣的滋味。我發現每當讀到那些赤裸裸的情節的時候,幾乎都是不耐煩地跳躍過去。只是跳過了那些情節,回過頭來想一想,似乎遺留下來的故事所剩無幾。這是不是就是跟著感覺走的效應呢?
合上書本以後又翻了開來,強迫自己繼續閱讀其他的作品,那些當年讓我臉紅心跳的故事,不再讓我現在有一絲一毫的震動。幾十年的歲月,已經把我從一個不諳人事的青春少女,“陶熔成一個飽經甘苦的”母親,不會輕易動容,我以為這樣的改變是在我閱讀了喬伊斯的作品以後發生的。喬伊斯的意識流小說讀起來非常吃力,卻無法跳過任何情節,讀過去以後便會感覺到一股無法擺脫的震撼力,這就是小說的靈魂。
找小說不朽的靈魂,是每一個小說家都在力圖追求的。因為流派可以盛興衰敗,甚至毀滅,只有小說的靈魂永遠不朽。我想有一件事是你不幸中的大幸,那就是魯迅的一句“洋場惡少”,反而會使更多的人,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把你遺忘。
小東
2013年元月寫於美國聖地亞哥太平洋花園公寓
『“洋場惡少”施蟄存』
施蟄存先生:
你好。
久別了,還記得最後一次,也是第一次見你,已經是上個世紀的故事了。執意要在歸國省親的時候拜訪你,還是因為這四個字——“洋場惡少”。這件事發生在1933年的秋天,上海《大晚報》要一些社會名流給青年推薦書籍,為此你便寫出來了《莊子》和《文選》的書名,並附加一句“為青年文學修養之助”。不知道這句話在哪裡踏到了魯迅的尾巴,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一定是你忘記首推當年的“青年導師”魯迅。旋即,魯迅以“豐子餘”的筆名,痛批你復古和倒退,並冠你一個“洋場惡少”的臭名。
魯迅早已作古,而你倒一直活得十分滋潤,這讓我對你這個“惡少”更加有興趣,很想見識。
聽說朋友海珠和你知悉,便糾纏她安排日期,預約時間,帶我們上門拜訪。這是一個夏日裡的下午,汗淋淋的海珠熟門熟路地在上海愚園路的一條弄堂裡穿來穿去,更加汗淋淋的我們緊跟在後面,到了一扇陳舊的敞開的木頭門前面,海珠便一腳踏了進去,我們立刻尾隨跟上。先是經過一間油汲汲的灶披間,接著爬上好像地道戰裡一樣的小樓梯,到了二樓,直接進入前房,就看到你坐在一張亂七八糟的書桌後面。
我一時木呆,無法把眼睛前面這個衣冠不整、頭髮蓬亂,有些蒼白的老人和“洋場惡少”連到一起,怎麼一點點也沒有“洋場惡少”的派頭的啦?來不及向你問好,倒是你先向我們打招呼,說是這些天患有微恙,因為有約在先,所以穿著睡衣爬起來等待我們了。
海珠一進門就從口袋裡摸出兩塊地攤上覓來的玉,送到了你的眼睛前面。你連忙說:“什麼東西啊?要送到這麼近?你講的是玉啊?玉是用手摸的,不用眼睛看,摸一摸就知道真假了,你上當啦!這是假貨!”
海珠不甘心,指著白玉當中一絲翠綠說:“當中還有翡翠呢,你看看。”
你看也不看地回答:“這是人工打進去的,讓你摸摸什麼叫玉。”說著,你便從桌子上的雜物當中隨便翻出一塊暗綠的石頭說:“摸摸看。”
我摸了摸。細膩潤滑,透體通涼,真的有一種如脂如膏如腴的感覺。你馬上說:“感覺到了嗎?這叫‘糯’。”
我一邊用手指體驗著你說的“糯”,一邊打量你剛剛從那裡翻出這塊玉石的書桌。書桌是寬大的,散亂著文房四寶、書籍書信以及文稿便籤,當中還擠進一隻堆滿雪茄煙頭的菸灰缸。抬起頭來,觀看你背後的書架,那裡面滿滿當當的舊書已經泛黃,而且本本都有翻閱過的痕跡,這倒和我家的書籍有些相似。只是在我家,有很長一段時間,你的小說是我不可以公開閱讀的。
那還是在“文革”後期,我們這群“黑五類”的後代的膽子開始大起來了,偷偷閱讀那些偷出來的書籍。母親的規定之一,就是小孩子不可以閱讀你這種不健康的“鴛鴦蝴蝶派”一類的東西。把你歸入“鴛鴦蝴蝶派”,大概是因為你早期先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文章。
上個世紀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大陸的許多作家紛紛運用意識流的手法,據說那時候的小說家,每兩個裡面就有一個在追尋意識流,時髦得一塌糊塗。有些作家,還被譽為意識流的首倡者。而我讀起來這些新時期的意識流,總感到有些面熟,原因就是早先違背了母親的規定,偷讀過你的《周夫人》《梅雨之夕》《在巴黎大戲院》等短篇小說。因此我發現你心理意識的分析,要比後來那些首倡者更加首倡了四十多年。
你說過,你在上個世紀20年代以後“到上海首先接觸的,便是這種心理分析小說”,當時你購買了許多外國書報雜誌,並翻譯了五本奧地利作家顯尼志勒的小說。一講到那時候的情景,你立刻想起巴金來,聽到巴金已經躺在病床上不會說話的訊息,便幽默地笑著說:“不要看巴金小我一歲,他已經不會說話了,而我要比他好很多。不過他年輕的時候就不會說話,沒有我會說話,他從來就沒有會說話過。”
正在你滿面春風、得意洋洋的時候,樓梯上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隨即便有一群手提照相器材的男女湧進了房間。為首的一邊大叫“施爸,施爸”,一邊指揮其他人安裝三腳架,閃光燈。我以為來的是你的老熟人,不料回過頭來一看,只見你一臉的茫然,全然不知所措的樣子,嘴裡正在喃喃低語:“這是啥人?怎麼不認得的啦?”
為首的聽了連忙說:“怎麼你忘記了嗎?我就是,我就是,嗨,我就是叫你施爸的呀!”說著他又回過頭來招呼別人說:“快點,快點,機會難得,多拍幾張。”
“啊?拍照?不要拍,不要拍!我生病,頭髮也沒有梳,衣服也沒有換,不要拍啊!”你的聲音裡充滿了恐懼和驚慌,然而在眾人的喧譁裡,這聲音只不過是蚊子的幾聲嗡嗡叫。
面對你一副手忙腳亂、毫無反擊之力的模樣,心頭不由升起憐惜。想起來當年魯迅一聲“洋場惡少”,一定也是把你震到同樣的姿態。
正當這現實生活裡的意識流在我眼睛前面流來流去的時候,那些不速之客在一片忙亂中,七手八腳地按了一通快門,留下滿屋子的尷尬揚長而去。良久,還是海珠第一個回過神來罵道:“這些人哪裡來的啦?認也不認得的就衝進來拍照,強盜一樣。”
你長嘆一聲說:“我這裡樓上樓下住了好幾家,人來人往沒有定數,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啊。”
看起來這種“沒有辦法的事情”在你一生當中發生無數,讓你無奈地退讓應變到了角落。上個世紀30年代的後期,正當你的短篇小說創作蓬勃發展的時候,突然一把“洋場惡少”的橫刀殺過來,一刀斬斷了你小說創作的前路。以後你轉向翻譯、散文,再以後乾脆致力於古典文學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
問及你轉向的緣由,你乾咳了兩聲,說出一個最不是理由的理由:“我的故事寫光了,寫光了就不寫了。”察看你的臉色,竟然和剛剛面對那群不速之客來拍照的時候一樣,如鯁在喉,咽不下又吐不出。此時,你這個“洋場惡少”威風掃地,招架全無。
那次拜訪以後,回到家裡翻找出你早年的短篇小說,重讀一遍。這次讀起來竟然和以前偷讀的感覺截然不同。還記得,第一次翻開《周夫人》是躲在廁所間,不到五千個字的故事讓我臉紅心跳。一個12歲的男孩子,嘴裡含著一粒糖,眼登登地面對著一個飢渴的少奶奶的發情,沒有一點感覺也沒有一次震動。
儘管你的筆觸平鋪直敘了12歲的男孩的感受,卻讓同樣十多歲的我放不開手。我坐在馬桶上一口氣閱讀,一直讀到小肚子陣陣發緊。合上書本以後又翻了開來,專挑那些赤裸裸的情節重讀,終於頭昏腦漲,腳骨發軟,真的生了一場大病。難怪那個時候母親不允許我閱讀你的小說,假如現在我有一個女兒的話,我也會有同樣規定。
然而幾十年以後的現在,我大明大方地癱坐在沙發裡,泡一壺新開封的白茶,在一個Sunny乍洩的春天,打開了你的故事。奇怪了,同樣的《周夫人》卻沒有了同樣的滋味。我發現每當讀到那些赤裸裸的情節的時候,幾乎都是不耐煩地跳躍過去。只是跳過了那些情節,回過頭來想一想,似乎遺留下來的故事所剩無幾。這是不是就是跟著感覺走的效應呢?
合上書本以後又翻了開來,強迫自己繼續閱讀其他的作品,那些當年讓我臉紅心跳的故事,不再讓我現在有一絲一毫的震動。幾十年的歲月,已經把我從一個不諳人事的青春少女,“陶熔成一個飽經甘苦的”母親,不會輕易動容,我以為這樣的改變是在我閱讀了喬伊斯的作品以後發生的。喬伊斯的意識流小說讀起來非常吃力,卻無法跳過任何情節,讀過去以後便會感覺到一股無法擺脫的震撼力,這就是小說的靈魂。
找小說不朽的靈魂,是每一個小說家都在力圖追求的。因為流派可以盛興衰敗,甚至毀滅,只有小說的靈魂永遠不朽。我想有一件事是你不幸中的大幸,那就是魯迅的一句“洋場惡少”,反而會使更多的人,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把你遺忘。
小東
2013年元月寫於美國聖地亞哥太平洋花園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