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去過巴黎,住過倫敦,可痴痴念叨著的,還是北京。說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莊重;說人家的城市喧鬧,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讀者看著看著便要笑了:“好個明顯的地域情結嘛!”
可誰不知道,老人這份固執的喜愛,不留情面的批評,全是因為他深愛著他從小生長的地方——京城啊。
長著紅酸棗的老城牆,可以面向著快樂的坐上一整天的積水潭,溫和的香片茶,衚衕裡各房子的院子和樹,牽牛靠山竹草茉莉青菜果子等,老人都深深的愛著。
也許每個人都有這樣一份深深的、濃濃扯不斷的情感牽繫,因著這種牽繫,便含著笑含著淚縱容了自己那份偏執的喜愛。
老人如是。“言語是不夠表達我的心情的,只有獨自微笑或落淚才足以把內心揭露在外面一些來,”以至於“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這隻有說不出而已”。
我們所熟悉的地方,山不巍峨卻是綿綿的,水不秀麗卻是悠悠的,花不紅草不綠卻是芬芳蔥鬱的。即便不深愛卻也割捨不了熱愛的情懷。
校園裡幽幽的花香,課間同學傳來的字條,作業本上老師批改的痕跡,還有畢業冊上祝福的話語;母親熬的粥,小妹妹紮起的辮子,拴在門口的西洋狗,還有村子裡的那條水溝……這一切我們享之坦然並心存感激,即便將來遠去,在他鄉也能滿心驕傲的懷念。一種叫鄉愁的心情在回憶中也就可以淋淋灑灑地淒涼、惦懷一陣了。
許多的美好,並不是我們看不見並不是我們不想讚美,只因它們藏在內心最深處未激盪起漣漪,也就不會澎湃過分眷戀的情緒了。
老舍可以開啟窗戶扯起嗓子,說“我真愛北平”。
我就不行了。
我是一時之間被老舍的情感同化了。我沒有文學大師那樣的筆功把愛雀躍白紙黑字之上,我沒有背井離鄉得可以隨時鄉愁一把,所以也只能在夢裡試著走出現在生活著的圈子,然後在另個角落點燃思鄉之情。
其實我是渴望外面的世界的,縱然不會如三毛一樣跑到撒哈拉大沙漠去,卻也實在想過離開此地遠走他鄉。我也誠然不知,若真離開了,想念之情會不會更甚。
忽然就忘了該寫些什麼,思想停滯了。老舍的鄉愁也被我煙消雲散掉了。
從《想北平》中讀老舍——平淡中見真情
再次提筆想寫東西時,我突然慚愧地覺察到:因為自從高考結束後,我就再沒有碰過“筆”,若不是這次作業“逼迫自己”拿起筆來,我還真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和神聖的“筆”再見。 “筆”這個字眼對我來說,一直是被尊敬和崇拜的。甚至在高中的某些日子裡,我痴痴地夢想自己有一天能用“筆”表達出自己的心聲,表達出社會的角角落落的影像……可惜而後的自己整日所接觸的東西和“筆”這個帶有境界感的字眼頗有距離,於是慚愧的我漸漸疏遠了“筆”,或者說是“筆”漸漸拋棄了我。
面對作業題目的我,同樣只能用“慚愧”來形容自己。因為我讀過的近代文學作品少之又少,面對著一個個“相識”但不“相知”的作品名稱,我只能在取笑自己的同時抓緊時間“抱佛腳”,於是便有了接下來的感想,希望老師批閱的時候不要太要求我對作品的挖掘能力。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如果把北京城看成一本古書,我已經接觸了許多位讀者,從汪曾祺的“衚衕”到史鐵生的“地壇”到郁達夫的“秋天”,每個人都對北京有自己的一番品讀,而今天我走進的是另一位“哈姆萊特”的世界,老舍話北京。
看到《想北平》的原文,我不禁暗喜,因為文章短短千把字,肯定易讀、易懂、易分析。北平的美自然在於“風神古韻”,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可謂“應有盡有”。帶著對“紅牆金瓦” 、“綠湖青山”的期待,我跟著老舍漫步於對北平平靜的情感中,慢慢地走,細細地尋,認真地品。
可遺憾的是,走完“全程”我都沒有找到任何有關北平的傳統麗景,從頭至尾都是“平淡有餘,波瀾不足”的感覺。哪怕是老舍最情有獨鍾的四合院的一片瓦的出現,哪怕是老舍最心愛的茶館中的大碗茶香,多少也能吻合我的猜測。可相反的是,出現在我眼中的只是諸如青菜豆腐似的大眾情景。老舍對北平的情感在哪裡?難道是朦朧一片看不清的迷霧,或是像他自己所說“而我的北平大概等於牛的一毛 ”,“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老舍都表達不出的愛,到底該是一種怎樣複雜的感情?我繼續尋,繼續品。
“面向著積水灘,背後是城牆,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晴蜓,我可以快樂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裡” 。“牆上的牽牛,牆根的靠山竹與草茉莉,是多麼省錢省事而也足以招來蝴蝶呀” !“雨後,韭菜葉上還往往帶著雨時濺起的泥點。青菜攤子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似的美麗。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與北山來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棗,柿子,進了城還帶著一層白霜兒呀!哼,美國的橘子包著紙;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 近似於孩子般的話語平靜而又沉重的撞擊著我的心靈,我似乎能濛濛朧朧地體會到老舍那樸而實地情感。其實,正是這話語的平實才表達著北平給老舍的幸福與甜美,像搖籃般的舒適豈是輕易能睡得到的,像院中招來蝶的花豈是輕易能賞得懂的。還有那“帶泥兒的韭菜”,“批著霜兒的沙果”,只有深愛鄉土的人才會聞得到這些“鄉味兒”。人們對溫暖的家鄉的感情其實並不是集中於家鄉的壯麗景色。相反,感情來源於生活,來源於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事務與人物。老舍的情感就在這裡,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這種細膩,這種摯愛或許不是紫禁城的雄偉所能概括,不是長城的蜿蜒所能表達,而是近似溫床的美妙,近似搖籃的舒適,哺著老舍對安詳生活的渴。恰恰是這些平凡細小事物,透過老舍主觀性的帶著北平兒化的語言向我們敞開了一個平民知識分子閒雅、安然而熱烈的情懷。也正是因為普通,因為質樸,老舍帶淚的思念和眷念反而如此真,如此切!
看到“小兒安睡在搖籃”,我才知“老舍對北平”猶如“兒子對母親”,“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我愛我的母親。怎樣愛?我說不出。在我想作一件事討她老人家喜歡的時候,我獨自微微的笑著;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地時候,我欲落淚”。回過頭來再讀到這一句,我才能領會老人那濃濃的鄉愁,如大山,或許不夠巍峨,但卻是綿綿的;如流水,或許不夠秀麗 但卻是悠悠的。花不紅草不綠卻是芬芳蔥鬱的。即便不深愛卻也割捨不了熱愛的情懷。
若是在一年前,在我讀高中的時候,我或許還不能懂得“家鄉”這個詞彙的魅力,而如今,“背井離鄉”的感覺倒成了每一個大學生必懷的情感。我便也想到了我生活了18年的那個叫做“家鄉”的地方,那裡有母親熬的粥,有永遠溫暖的房。有我讀過的學堂,校園裡幽幽的花香,課間同學傳來的字條,作業本上老師批改的痕跡,還有畢業冊上祝福的話語,畢業照上的“解放了般”的神采……這一切我們享之坦然並心存感激,即便將來遠去,在他鄉也能滿心驕傲的懷念。一種叫鄉愁的心情在回憶中也就可以淋淋灑灑地淒涼、惦懷一陣了。
本是寫作業,作讀後感。可“感”中生“情”,我也著實的感動了一把。這或學就是文字的功能,文字的魅力。當然,魅力的體現離不開藝術家的描繪與加工。《想北平》自然是這樣的一篇文章,潛藏著作者的平民氣質,而氣質源自於作者自身定位和精神追求:平凡、談泊。作品的感召力源自一雙“關注平民”,“關注底層”的眼睛。老舍被稱為“人民藝術家”,原因就在這裡吧。因為普通,所以眾口咸宜;因為入情,故而感人至深。
“好,不再說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在這裡我也用原文中的一句作結,以表達對我的家鄉的思念,表達對老舍,對我們的藝術家的崇敬!
老舍去過巴黎,住過倫敦,可痴痴念叨著的,還是北京。說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莊重;說人家的城市喧鬧,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讀者看著看著便要笑了:“好個明顯的地域情結嘛!”
可誰不知道,老人這份固執的喜愛,不留情面的批評,全是因為他深愛著他從小生長的地方——京城啊。
長著紅酸棗的老城牆,可以面向著快樂的坐上一整天的積水潭,溫和的香片茶,衚衕裡各房子的院子和樹,牽牛靠山竹草茉莉青菜果子等,老人都深深的愛著。
也許每個人都有這樣一份深深的、濃濃扯不斷的情感牽繫,因著這種牽繫,便含著笑含著淚縱容了自己那份偏執的喜愛。
老人如是。“言語是不夠表達我的心情的,只有獨自微笑或落淚才足以把內心揭露在外面一些來,”以至於“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這隻有說不出而已”。
我們所熟悉的地方,山不巍峨卻是綿綿的,水不秀麗卻是悠悠的,花不紅草不綠卻是芬芳蔥鬱的。即便不深愛卻也割捨不了熱愛的情懷。
校園裡幽幽的花香,課間同學傳來的字條,作業本上老師批改的痕跡,還有畢業冊上祝福的話語;母親熬的粥,小妹妹紮起的辮子,拴在門口的西洋狗,還有村子裡的那條水溝……這一切我們享之坦然並心存感激,即便將來遠去,在他鄉也能滿心驕傲的懷念。一種叫鄉愁的心情在回憶中也就可以淋淋灑灑地淒涼、惦懷一陣了。
許多的美好,並不是我們看不見並不是我們不想讚美,只因它們藏在內心最深處未激盪起漣漪,也就不會澎湃過分眷戀的情緒了。
老舍可以開啟窗戶扯起嗓子,說“我真愛北平”。
我就不行了。
我是一時之間被老舍的情感同化了。我沒有文學大師那樣的筆功把愛雀躍白紙黑字之上,我沒有背井離鄉得可以隨時鄉愁一把,所以也只能在夢裡試著走出現在生活著的圈子,然後在另個角落點燃思鄉之情。
其實我是渴望外面的世界的,縱然不會如三毛一樣跑到撒哈拉大沙漠去,卻也實在想過離開此地遠走他鄉。我也誠然不知,若真離開了,想念之情會不會更甚。
忽然就忘了該寫些什麼,思想停滯了。老舍的鄉愁也被我煙消雲散掉了。
從《想北平》中讀老舍——平淡中見真情
再次提筆想寫東西時,我突然慚愧地覺察到:因為自從高考結束後,我就再沒有碰過“筆”,若不是這次作業“逼迫自己”拿起筆來,我還真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和神聖的“筆”再見。 “筆”這個字眼對我來說,一直是被尊敬和崇拜的。甚至在高中的某些日子裡,我痴痴地夢想自己有一天能用“筆”表達出自己的心聲,表達出社會的角角落落的影像……可惜而後的自己整日所接觸的東西和“筆”這個帶有境界感的字眼頗有距離,於是慚愧的我漸漸疏遠了“筆”,或者說是“筆”漸漸拋棄了我。
面對作業題目的我,同樣只能用“慚愧”來形容自己。因為我讀過的近代文學作品少之又少,面對著一個個“相識”但不“相知”的作品名稱,我只能在取笑自己的同時抓緊時間“抱佛腳”,於是便有了接下來的感想,希望老師批閱的時候不要太要求我對作品的挖掘能力。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如果把北京城看成一本古書,我已經接觸了許多位讀者,從汪曾祺的“衚衕”到史鐵生的“地壇”到郁達夫的“秋天”,每個人都對北京有自己的一番品讀,而今天我走進的是另一位“哈姆萊特”的世界,老舍話北京。
看到《想北平》的原文,我不禁暗喜,因為文章短短千把字,肯定易讀、易懂、易分析。北平的美自然在於“風神古韻”,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可謂“應有盡有”。帶著對“紅牆金瓦” 、“綠湖青山”的期待,我跟著老舍漫步於對北平平靜的情感中,慢慢地走,細細地尋,認真地品。
可遺憾的是,走完“全程”我都沒有找到任何有關北平的傳統麗景,從頭至尾都是“平淡有餘,波瀾不足”的感覺。哪怕是老舍最情有獨鍾的四合院的一片瓦的出現,哪怕是老舍最心愛的茶館中的大碗茶香,多少也能吻合我的猜測。可相反的是,出現在我眼中的只是諸如青菜豆腐似的大眾情景。老舍對北平的情感在哪裡?難道是朦朧一片看不清的迷霧,或是像他自己所說“而我的北平大概等於牛的一毛 ”,“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老舍都表達不出的愛,到底該是一種怎樣複雜的感情?我繼續尋,繼續品。
“面向著積水灘,背後是城牆,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晴蜓,我可以快樂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裡” 。“牆上的牽牛,牆根的靠山竹與草茉莉,是多麼省錢省事而也足以招來蝴蝶呀” !“雨後,韭菜葉上還往往帶著雨時濺起的泥點。青菜攤子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似的美麗。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與北山來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棗,柿子,進了城還帶著一層白霜兒呀!哼,美國的橘子包著紙;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 近似於孩子般的話語平靜而又沉重的撞擊著我的心靈,我似乎能濛濛朧朧地體會到老舍那樸而實地情感。其實,正是這話語的平實才表達著北平給老舍的幸福與甜美,像搖籃般的舒適豈是輕易能睡得到的,像院中招來蝶的花豈是輕易能賞得懂的。還有那“帶泥兒的韭菜”,“批著霜兒的沙果”,只有深愛鄉土的人才會聞得到這些“鄉味兒”。人們對溫暖的家鄉的感情其實並不是集中於家鄉的壯麗景色。相反,感情來源於生活,來源於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事務與人物。老舍的情感就在這裡,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這種細膩,這種摯愛或許不是紫禁城的雄偉所能概括,不是長城的蜿蜒所能表達,而是近似溫床的美妙,近似搖籃的舒適,哺著老舍對安詳生活的渴。恰恰是這些平凡細小事物,透過老舍主觀性的帶著北平兒化的語言向我們敞開了一個平民知識分子閒雅、安然而熱烈的情懷。也正是因為普通,因為質樸,老舍帶淚的思念和眷念反而如此真,如此切!
看到“小兒安睡在搖籃”,我才知“老舍對北平”猶如“兒子對母親”,“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我愛我的母親。怎樣愛?我說不出。在我想作一件事討她老人家喜歡的時候,我獨自微微的笑著;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地時候,我欲落淚”。回過頭來再讀到這一句,我才能領會老人那濃濃的鄉愁,如大山,或許不夠巍峨,但卻是綿綿的;如流水,或許不夠秀麗 但卻是悠悠的。花不紅草不綠卻是芬芳蔥鬱的。即便不深愛卻也割捨不了熱愛的情懷。
若是在一年前,在我讀高中的時候,我或許還不能懂得“家鄉”這個詞彙的魅力,而如今,“背井離鄉”的感覺倒成了每一個大學生必懷的情感。我便也想到了我生活了18年的那個叫做“家鄉”的地方,那裡有母親熬的粥,有永遠溫暖的房。有我讀過的學堂,校園裡幽幽的花香,課間同學傳來的字條,作業本上老師批改的痕跡,還有畢業冊上祝福的話語,畢業照上的“解放了般”的神采……這一切我們享之坦然並心存感激,即便將來遠去,在他鄉也能滿心驕傲的懷念。一種叫鄉愁的心情在回憶中也就可以淋淋灑灑地淒涼、惦懷一陣了。
本是寫作業,作讀後感。可“感”中生“情”,我也著實的感動了一把。這或學就是文字的功能,文字的魅力。當然,魅力的體現離不開藝術家的描繪與加工。《想北平》自然是這樣的一篇文章,潛藏著作者的平民氣質,而氣質源自於作者自身定位和精神追求:平凡、談泊。作品的感召力源自一雙“關注平民”,“關注底層”的眼睛。老舍被稱為“人民藝術家”,原因就在這裡吧。因為普通,所以眾口咸宜;因為入情,故而感人至深。
“好,不再說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在這裡我也用原文中的一句作結,以表達對我的家鄉的思念,表達對老舍,對我們的藝術家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