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黃安慶5

    陳琴,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她率先把“素讀”經典的理念引入當下的小學語文課堂,創設了能被移植的“素讀”經典課程。

    她的學生經六年“素讀”經典訓練後,個個都能達到“背誦十萬字、讀破百部書、寫下千萬言”的目標。《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聲律啟蒙》《大學》《中庸》《論語》《老子》等經典名篇全都滾瓜爛熟。同時,所有學生在吟誦法的薰陶下,都能熟背400多首古詩詞。據統計,六年裡,她的學生平均閱讀了300 冊中外名著,大多數學生平均每學年的閱讀量在500 萬字左右。

    陳琴老師進行“素讀”經典訓練有兩大關鍵:

    一、“誦、議、悟、記”四大基本方法;

    二、靈活化用這四大法,在課堂上奇招頻出。

    未曾親臨“素讀”課堂的老師,總覺得我的學生能實現如此大的背誦量一定是很辛苦的。他們常問的問題是:“課後要佔用很多時間複習嗎?”“《大學》《中庸》《老子》《論語》《楚辭》《詩經》那麼深奧的文句小學生懂嗎?孩子們都喜歡嗎?”

    直到真正走進“素讀”經典課堂,才發現成年人預設的文言閱讀困境其實根本不存在。原因何在?“素讀”有法呀!一堂課,我常常少不了“誦”“議”“悟”“記”四個環節。

    誦法

    每週四個早讀和第一節語文課,堅持誦讀經典。兩三個學年下來,八九歲的小學生已經積累了相當於目前中文系本科學生的記誦量。

    僅有記誦量當然不夠,還得讓經典內容為學生所日漸覺悟。而這覺悟之功,不能全寄望於成年之後。許多文字讀過後如果不再重現腦海,也許就如浪尖上飄花,一卷而沒。為了讓讀過的文字不斷重複出現在誦讀課堂上經常跟學生見面,甚至讓每一段該熟記的文章成為孩子們的肌肉記憶,我確實很捨得下功夫。

    比如,每節課我都會用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複習往日學過的內容,也許是昨天剛學過的,也許是一年前甚至兩年前學過的。像我們誦讀辛棄疾的《水調歌頭》,我會用大半節課複習一年多前學過的《長恨歌》《短歌行》《逍遙遊》《離騷》等。但凡這首詩涉及到的典故或相關話題,皆能成為記憶的連結。

    “誦”法表現在形式上跟現在的朗讀有很多不同。蒙學韻文,我們常常是擊節而歌,三字文、四字文,在全班擊掌或跺腳的節律中得到完美的演繹。孩子們滿足於這種遊戲:一篇《千字文》兩週不到就背得滾瓜爛熟了;《詩經》《楚辭》我們或歌或演,讓一篇篇詩文都復原了故事情節;“四書”“老莊”每一章每一節都有特定的情志含義;散文、唐詩、宋詞以及古今中外的名篇名文都能詠之不斷、歌之不絕。

    一年級時,我教會了孩子們吟誦的基本規則,到三年級時,絕大多數孩子一拿起詩文即可吟誦。或許,正是這樣的小技巧給了孩子們無限的樂趣,讓他們有信心面對經典,對經典既有敬意又有溫情。

    議法

    這個“議”不是形式上的小組討論。在“素讀”經典的課堂裡,孩子們不用舉手,想說就說。培養這種“有感而發”的能力確實很困難。起初,課堂會顯得亂,孩子們不聽別人講,只顧自己說,或者說不到點子上。這些問題只要教師用心調教一兩個月,就不會再出現。因為有了這小小的自由,孩子們的心靈是敞開的,不受禁錮,他們喜歡這樣的課堂。

    在我的課堂上,師生之間的評議是平等的。遇到我出了小差錯,他們可以編首打油詩來取笑,當然是善意的;讀到孔子偏愛顏回而“打壓”子貢的細節,他們會怪腔怪調拿眼睛斜視我說:“聖人也偏私哦,孔子也像我們的老師一樣偏愛乖孩子哦!”

    鬼谷子、東方朔、韓非子、晏嬰、施耐庵、吳承恩……都是我們隨時評議的話題。當然,也包括富蘭克林、愛因斯坦、希特勒……當“議”的時空突破了當下的課室層面,孩子們的精神世界被無限地擴大了,他們小小的心靈在師生互議、生生互議中不斷豐盈起來,所以,他們愛這樣的課堂。

    悟法

    我不贊成帶著學生做學究工作,給每一句經典作詳盡的註解。對小學生而言,有一些文字作適當的深入解讀可以,絕大多數經典文字不必深入解讀,瞭解字面意思即可。

    我更不贊成讓孩子們在完全不懂任何文意的狀態下,囫圇吞棗般背誦經典。每一個年齡段都應該選取孩子們讀得懂的經典文字。當然,這個“讀得懂”是可以經由某個人的引領,比如教師。有時候,缺少教師的講解,經典的化用價值可能會被大大降低。

    比如,讀到孔子聽說季康子“三思而行”,評價“再,斯可矣”時,我讓孩子們想:“三思”在古文中並不是表示具體的三次思考,而是反覆多次地思考,孔子為什麼要反對這樣做?反反覆覆思考一件事,定奪前這麼小心謹慎的行為為什麼不值得推崇?

    正如老子言:“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因此,我們得出“多思必多私,多私必多怨,多怨皆因放於利而行”的結論。孩子們一下子就明白這個因果關係了,也懂得孔子為什麼會說:“放於利而行,多怨。”

    讀經典是為了開悟,為了化用。如果讀了一肚子書,卻不能為己所用,那就是暴殄天物,有害無益。

    記法

    儘管記誦之學不斷遭到現代人的質疑,可是,“學習文學而懶於記誦是不行的(朱自清)”。一線的老師都有切實的感受,幾乎所有的學困生或情智有問題的兒童,並不是因為腦袋裡記誦的經典文字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所以,在小學階段,語文老師要不遺餘力地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多讀幾本經典,多記誦幾篇經典文章。相比於讓孩子們多做幾本毫無價值的練習冊,記誦經典文章才是大功德。

    然而,記誦絕不等同於死記硬背。我比較注意教給孩子們記憶方法。比如說,讀完《滕王閣序》,我們可以畫一張圖,根據王勃寫這篇文章時的“所見:地貌、天時、美景”以及“所想:眼前、往時、未來”,在圖上表示出關鍵詞句。孩子們有的用樹形圖,有的畫框架結構圖,有的畫成花瓣形,各自拿著自己畫的“記憶導圖”,很快就能背誦全文了。內容“呼應”式記誦,是我經常用到的方式。

    比如學《大學》時,我們提前將《大學》中涉及到的11 首有關《詩經》的詩歌學完,孩子們把這11 首詩歌背誦熟練了,再讀這本《大學》,發現時不時有熟悉的詩句冒出來。教師再相應地引導他們複習遇到的詩歌篇目,不僅鞏固了以前背誦的內容,新學的內容也很快掃除了陌生的障礙。

    為了讓孩子們記住學過的內容,但凡語文教材中少見的生字我都會讓孩子們記錄在“集字本”上。因為誦讀經典,他們認識了許多日常少見的生僻字。生活中,遇到連父母都讀不出字音的生字,孩子們不僅能讀準,還能說出在哪本書中見過這個字並說出字義來,無形中增加了誦讀經典的信心。

    總之,“素讀”經典在操作方法上是大有空間可開拓的。特別想說的幾句話是:老祖宗沿用了兩千多年的方法,因為歷史的原因,沒有口耳相傳到我們每一個教師的手裡,確實是一種遺憾。

    但,這些方法都存活在典籍裡。《學記》裡有,《史記》裡有,《論語》中有,連《弟子規》《三字經》中都有。司馬遷說孔子的教學方法是:“詩三百,孔子皆弦而歌之。”《學記》批評錯誤的教學方法:“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如此低階的錯誤,兩千多年後的我們天天在犯。《三字經》告訴我們教學的次第應該是“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時下經典進課堂是大勢所趨,但老師如果沒有對經典的信賴和體悟,如何能喚起學生讀經典的興趣和信心呢?

    親愛的老師,從自身開始,去讀經典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食醋作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