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358069570

       (2)“平安吉慶”。圖案為花瓶之中插三支利戟,戟上懸掛一磬(一種古代樂器)。“瓶”與“平”,“戟”與“吉”,“磬”與“慶”諧音。瓶中安插“戟”、“磬”,即寓意“平安吉慶”。

       (3)“八寶吉祥”以“法螺”、“**”、“蓮花”(亦稱“吉祥花”)“天蓋”(亦稱“白蓋”)、“金魚”、“寶瓶”(亦稱“寶壺”、“舍利壺”)、“寶傘”、“盤長”(“長”一作“腸”,又稱“八結”、“百結”)等八種吉祥物構成圖案,每件物體上均纏有風帶。寓意為吉祥如意、富貴長命。文獻資料載:“供物以蓋、魚、罐、花、輪、螺、傘、腸為一分,名‘八寶吉祥’。④另,“(蟒袍)花樣則名目繁多,以二則團花為敬,有二龍團光者,有拱璧形者,有八吉祥者。”⑤

       (4)“萬事如意”,圖案中通常以“萬年青”、“”字和“柿子”、“如意”等物象組成。以“”與“萬”,“柿”與“事”諧音以代“萬事”。亦有不用柿子,僅以“”字為底紋,而上繪如意紋者。

       (5)“年年如意”,圖案由兩條鯰魚和如意構成圖案。因“鯰”和“年”諧音,另此圖案在物象的表現上將“如意”變形為“水紋”與“浪花”,如魚在水,頗具新意。由蓮花和鯉魚組成的圖案即謂“年年有餘(魚)”。

       (6)“事事如意”,“事事”亦即“萬事”或曰“一切之事”。通常以兩個柿子或柿蒂的紋樣來表現。相傳柿樹有七德:一為長壽;二為樹蔭大;三無鳥巢穢物;四無蟲蝕;五葉彤而美豔,可供賞玩;六碩果累累;七落葉肥大可供書寫(參見唐段成式撰《酉陽雜俎》)。故以“柿”諧“事”音之中加融入諸多吉慶美善內涵;再和“如意”之物象繪繡在一起,組成“事事如意”的吉祥圖案。

       (7)“如意連雲”,亦稱“如意雲”,以浮動相連之流雲構成圖紋,或曰以“如意”之首端,或靈芝,或祥雲紋飾,與“如意”之柄相互連結,構成祥雲流動連結的圖案、故名。清衛傑撰《蠶桑萃編》卷十“貢貨花樣式”目下即列有“如意連雲”之名。

       (8)“四合如意”,即以如意頭為基本紋樣,作四向對稱連續即“四方連續”圖案。1975年福建福州浮倉山宋墓出土的物品中,有褐色四合如意紋。磁州窯即產有白釉劃花四合如意紋如意頭形枕。

       (9)“必定如意”,亦稱“一定如意”。以“毛筆”、“墨錠”或“銀錠”和“如意”等構成圖紋,“筆”與“必”,“錠”和“定”均為諧音,合為一體,寓意為“必定如意”。

       (10)“和合如意”,“和合”傳說為兩位仙人,即“寒山”、“拾得”,兩人姓雖相異,但親逾兄弟。兩人同愛一姣好女子而彼此不知,及至寒山臨婚,始知拾得亦愛戀其女,於是斷然棄家出走,至蘇州楓橋削髮為僧,結廬修行。拾得知悉此情後,亦舍女往覓寒山,探得寒山茅廬之所,乃折一盛開花荷前往禮見,寒山見拾得遠道尋來,喜出望外,恐其飢餒,急捧一食盒出迎,二人喜甚,俱為僧侶,開山立廟,稱“寒山寺”。“寒山”、“拾得”二仙形象,常出現於畫幅及工藝品中,兩人蓬首笑面,著綠衣,一持“荷花”,一捧“圓盒”,借“荷”、“盒”諧“和”、“合”,取其“和諧合好”之寓意。此題材及紋飾多出現於民間圖案之中,有大量實物傳世。

       (12)“路路順利”,以兩隻或數只奔鹿構成圖案。“鹿”在古代被目為祥瑞之獸,“鹿”不僅與“祿”諧音,而且與“路”諧音,數鹿並馳、暢行無阻,寓意為一帆風順,四通八達。此外,還有“歲歲平安”、“百歲平安”、“平安多吉”、“九安同居”、“年年大吉”、“室上大吉”、“安居樂業”。

       “吉祥圖案”中的“福、祿、壽”及“富貴壽考”之類的題材,是民間最為廣泛、最為普遍和最為喜尚的題材之一,也是磁州窯審美文化裝飾題材中最富特色的題材之一。

       (1)“五福捧壽”等,均流行於明清時期。所謂“五福”即指的五種福運。語出《尚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漢桓譚《新論》另有新解:“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通常以五隻“蝙蝠”圍繞一個“壽”字,組成圓形或方形圖案。按“蝠”與“福”諧音,其與“壽”字組合,含有“富貴”、“長壽”之寓意。

       (2)“曆元五福”,舊曆以冬至為一歲之始,平朔為一月之始,夜半為一日始。平朔、冬至同在夜半之一日稱“曆元”。借指新年。通常以“荔枝”、“桂元”或“銅錢”和五隻“蝙蝠”構成;借“荔枝”寓“歷”,借“桂元”或“銅錢”和五隻“蝙蝠”寓意“元”和“五福”。其“五福”者,亦有以“壽桃”寓“壽”,“牡丹”寓“富”,“桂花”寓“貴”,“鵪鶉”或“鹿”寓“安”或“樂”及“石榴”寓“多子”構成。“五福”之具體蘊意,從漢桓譚撰《新論》之說。

       (3)“天官賜福”亦稱“受天福祿”。舊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民間傳說是天官下降,賜福人間。因以之用作民間裝飾圖案。通常由天官和展翅飛翔之蝙蝠構成圖紋。借“蝠”寓“福”。亦有天官手持字軸為紋飾者,上書“天官賜福”四字。廣泛應用於民間器物繪飾雕塑及年畫題材。

       (4)“福從天降”圖案以“蝙蝠”、“祥雲”圖紋構成,喻福運臨門。

       (5)“福壽如意”,多以“蝙蝠”、“佛手”、“桃子”及“如意”等構成吉祥圖案。亦有以“壽”字代“桃”者,用“靈芝”代“如意”者。“蝠”、“佛”均與“福”字諧音;“桃”亦稱“壽桃”,象徵長壽,合為圖案,寓意為“福壽如意”。明清時較為流行。

       (6)“福祿相連”,“鹿”被視為古代之瑞獸,有千年為蒼鹿,又五百年為白鹿,復五百年化為玄鹿之說。以“鹿”與“祿”諧意,故寓“官祿”、“俸祿”及“祿位”等。“祿”即古代官吏俸給之謂。“鹿”與“蝙蝠”組成圖案,組成首尾相連之環形圖案,即謂“福祿相連”。其他還有與“壽桃”合為一體者,金元以降則尤為盛行。

       (7)“鶴壽延年”,民間視鶴為長壽之禽,故有“鶴壽”之說。《淮南子·說林訓》:“鶴壽千歲,以極其遊。”觀臺磁州窯第3探方第5層出土,編號為110號的白釉白地黑花橢圓形枕所繪紋飾,即“鶴壽延年”。

       (8)“松鶴遐齡”,亦稱“松鶴同春”、“松鶴長春”、“鶴壽松齡”,畫面以青松、仙鶴構成。松樹長青不老,恆蒼勁挺秀而延年;仙鶴傳為千歲之禽,常翩躚起舞以遐齡。“松”、“鶴”均為長壽永年之物,合為一體,寓意吉祥長壽,則順理成章。流行行於明清之際。

       (9)“劉海戲蟾”,劉海為道教人物,相傳其睹異人壘錢之危而悟道成仙。圖案通常以劉海作童稚狀,蓬髮大口,身著博袖之衫,戲釣三足金蟾。因劉海被視為吉星福神,故繪飾以取富貴幸福之吉祥寓意。

       (10)“八仙慶壽”,亦稱“群仙慶壽”、“八仙祝壽”等。傳統圖案有以“八仙”:即張果老、呂洞賓、韓湘子、何仙姑、李鐵柺、漢鍾離、曹國舅、藍采和等相聚一起,把酒祝壽構成的。

       夫妻關係乃維繫封建社會秩序的“五倫”關係之一。《孟子·滕文公上》所說的“父子有親,群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即是“五倫”關係的道德準則。而民間“吉祥圖案”所表現的“吉祥寓意”,更多的則是夫妻恩愛、“並蒂同心”、“同諧到老”的題材:

       (1)“並蒂同心”,亦稱“芙蓉同心”。以並蒂蓮構成吉祥圖案。並蒂蓮為荷花之一品種,兩花出自一蒂。唐詩人杜甫《進艇》詩:“俱飛蛺蝶之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即詠此。圖案常以一段白藕生出若干蓮葉及蓮花,藕上有孔,表示通心,而“通”、“同”之音相諧,寓意夫妻恩愛,形影相隨,同心到老。流行於明清時期器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急性腹痛有哪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