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栽培技術:
一、選用良種
選用良種是馬鈴薯高產栽培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選地整地
1.
馬鈴薯是不耐連作的作物。
2.
種植馬鈴薯的地塊要選擇三年內沒有種過馬鈴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塊。
3.
馬鈴薯對連作反應很敏感,生產上一定要避免連作。
4.
如果一塊地上連續種植馬鈴薯,不但引起病害嚴重,如青枯病等,而且引起土壤養分失調,特別是某些微量元素,使馬鈴薯生長不良,植株矮小,產量低,品質差。
5.
馬鈴薯與玉米、小麥等植物輪作增產效果較好。
6.
馬鈴薯塊莖膨大需要疏鬆肥沃的土壤。
7.
因此,種植馬鈴薯的地塊最好選擇地勢平坦,有灌溉條件,且排水良好、耕層深厚、疏鬆的砂壤土。
8.
前作收穫後,要進行深耕細耙,然後作畦。
9.
畦的寬窄和高低要視地勢、土壤水分而定。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寬畦,地勢低,排水不良的則要作窄畦或高畦。
三、施足基肥
馬鈴薯在生長期中形成大量的莖葉和塊莖,因此,需要的營養物質較多。
肥料三要素中,以鉀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施足基肥對馬鈴薯增產起著重要的作用。
馬鈴薯的基肥要佔總用肥量的3/5或2/3。
基肥以腐熟的堆廄肥和人畜糞等有肥機為主,配合磷、鉀肥。一般畝施有肥機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
基肥應結合作畦或挖穴施於10釐米以下的土層中,以利於植株吸收和疏鬆結薯層。
播種時,每畝用腐熟的人畜糞尿20-30擔,或氮素化肥5-8公斤作種肥,使出苗迅速而整齊,促苗健壯生長。
四、種薯處理
(一)精選種薯
在選用良種的基礎上,選擇薯形規整,具有本品種典型特徵,薯皮光滑、色澤鮮明,重量為1-2兩大小適中的健康種薯作種。
選擇種薯時,要嚴格去除表皮龜裂、畸形、尖頭、芽眼壞死、生有病斑或臍部黑腐的塊莖。
(二)切塊與小整薯作種
種薯切塊種植,能促進塊莖內外氧氣交換,破除休眠,提早發芽和出苗。
但切塊時,易透過切刀傳病,引起爛種、缺苗或增加田間發病率,加快品種退化。
切塊過大,用種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克為宜。
切塊時要縱切,使每一個切塊都帶有頂端優勢的芽眼。
切塊時要剔除病薯,切塊的用具要嚴格消毒,以防傳病。
小整薯作種,可避免切刀傳病,而且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強,播後出苗早而整齊,每穴芽數、主莖數及塊莖數增多。
因而採用25克左右健壯小薯作種,有顯著的防病增產效果。
但小薯一般生長期短,成熟度低,休眠期長,而且後期常有早衰現象。
栽培上需要掌握適當的密度、作好催芽處理,增施鉀肥,並配合相應的氮磷肥,才能發揮小薯作種的生產潛力。
(三)催芽
催芽是馬鈴薯栽培中一個防病豐產的重要措施。
播前催芽,可以促進早熟,提高產量。
同時,催芽過程中,可淘汰病爛薯,減少播種後田間病株率或缺苗斷條,有利於全苗壯苗。
催芽方法:將種薯與沙分層相間放置,厚度約3-4層,並保持在20℃左右的最適溫度和經常溼潤的狀態下,種薯經10天左右即可萌芽。
催芽時,種薯用0.5-1ppm赤黴素液或0.1-0.2%高錳酸鉀液浸種10-15分鐘或用2%硫脲浸種20分鐘,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五、適時播種
確定馬鈴薯播種適期的重要條件是生育期的溫度。
原則上要使馬鈴薯結薯盛期處在日平均溫度15-25℃條件下。
而適於塊莖持續生長的這段時期愈長,總重量也愈高。
多數是收了晚稻或中稻以後種植。
秋薯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種為好,冬薯以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播種為宜。
六、合理密植
構成馬鈴薯的產量因素是單位面積株數與單株產量的乘積。
單株產量是由單株結薯數字與單薯重確定的。而群體增產與單株增產之間是矛盾的。
當單位面積株數增加時,單株產量相應降低,兩者都與栽植密度存在著一定依存關係。
在一定密度的範圍內,群體的產量隨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單株產量隨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確定密度必須考慮群體產量與個體產量兩個相矛盾因素協調統一。
如果密度小時,雖然單株發育好,產量高,但由於單位面積內總株數小,結薯較少,產量不高。
如果密度過大,雖然總株數多,但單薯重很低,同樣產量不高。
因此,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單位面積內有一個合理的群體結構,既能使個體發育良好,又能發揮群體的增產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從而獲得高產。
從群體和個體協調發展考慮,馬鈴薯在一般栽培水平下,每畝種6000株左右,每株2-3莖較為適宜。
七、田間管理
(一)查苗補苗
馬鈴薯出齊後,要及時進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時補苗,以保證全苗。
補苗的方法是:播種時鈄多餘的薯塊密植于田間地頭,用來補苗。
補苗時,缺穴中如有病爛薯,要先將病薯和其周圍土挖掉再補苗。
土壤乾旱時,應挖穴澆水且結合施用少量肥料後栽苗,以減少緩苗時間,儘快恢復生長。
如果沒有備用苗,可從田間出苗的壟行間,選取多苗的穴,自其母薯塊基部掰下多餘的苗,進行移植補苗。
(二)中耕培土
中耕鬆土,使結薯層土壤疏鬆通氣,利於根系生長、匍匐莖伸長和塊莖膨大。
出苗前如土面板結,應進行鬆土,以利出苗。
齊苗後及時進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釐米,並結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後10-15天,進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淺。
現蕾時,進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淺。
並結合培土,培土厚度不超過10釐米,以增厚結薯層,避免薯塊外露,降低品質。
(三)追肥
馬鈴薯從播種到出苗時間較長,出苗後,要及早用清糞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以促進幼苗迅速生長。
現蕾期結合培土追施一次結薯肥,以鉀肥為主,配合氮肥,施肥量視植株長勢長相而定。
開花以後,一般不再施肥,若後期表現脫肥早衰現象,可用磷鉀或結合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施。
(四)防治病蟲害
馬鈴薯的病害較多,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環腐病、瘡痂病、癌腫病等。
晚疫病多在雨水較多時節和植株花期前後發生。
因此,要注意及早用波爾多液或瑞毒黴進行防治。
青枯病目前藥劑防治較難,防治方法主要透過合理輪作、選用抗病品種以及用小整薯作種等措施進行防治。
馬鈴薯的害蟲主要有瓢蟲、土蠶、蚜蟲、蠐螬、螻蛄等,可用藥劑或人工捕殺等措施防治。
八、收穫
馬鈴薯當植株生長停止,莖葉大部分枯黃時,塊莖很容易與匍匐莖分離,周皮變硬,比重增累,幹物質含量達最高限度,即為食用塊莖的最適收穫期。
利用塊莖應提前5-7天收穫,以減輕生長後期高溫的不利影響,提高種性。
馬鈴薯栽培技術:
一、選用良種
選用良種是馬鈴薯高產栽培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選地整地
1.
馬鈴薯是不耐連作的作物。
2.
種植馬鈴薯的地塊要選擇三年內沒有種過馬鈴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塊。
3.
馬鈴薯對連作反應很敏感,生產上一定要避免連作。
4.
如果一塊地上連續種植馬鈴薯,不但引起病害嚴重,如青枯病等,而且引起土壤養分失調,特別是某些微量元素,使馬鈴薯生長不良,植株矮小,產量低,品質差。
5.
馬鈴薯與玉米、小麥等植物輪作增產效果較好。
6.
馬鈴薯塊莖膨大需要疏鬆肥沃的土壤。
7.
因此,種植馬鈴薯的地塊最好選擇地勢平坦,有灌溉條件,且排水良好、耕層深厚、疏鬆的砂壤土。
8.
前作收穫後,要進行深耕細耙,然後作畦。
9.
畦的寬窄和高低要視地勢、土壤水分而定。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寬畦,地勢低,排水不良的則要作窄畦或高畦。
三、施足基肥
1.
馬鈴薯在生長期中形成大量的莖葉和塊莖,因此,需要的營養物質較多。
2.
肥料三要素中,以鉀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3.
施足基肥對馬鈴薯增產起著重要的作用。
4.
馬鈴薯的基肥要佔總用肥量的3/5或2/3。
5.
基肥以腐熟的堆廄肥和人畜糞等有肥機為主,配合磷、鉀肥。一般畝施有肥機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
6.
基肥應結合作畦或挖穴施於10釐米以下的土層中,以利於植株吸收和疏鬆結薯層。
7.
播種時,每畝用腐熟的人畜糞尿20-30擔,或氮素化肥5-8公斤作種肥,使出苗迅速而整齊,促苗健壯生長。
四、種薯處理
(一)精選種薯
在選用良種的基礎上,選擇薯形規整,具有本品種典型特徵,薯皮光滑、色澤鮮明,重量為1-2兩大小適中的健康種薯作種。
選擇種薯時,要嚴格去除表皮龜裂、畸形、尖頭、芽眼壞死、生有病斑或臍部黑腐的塊莖。
(二)切塊與小整薯作種
種薯切塊種植,能促進塊莖內外氧氣交換,破除休眠,提早發芽和出苗。
但切塊時,易透過切刀傳病,引起爛種、缺苗或增加田間發病率,加快品種退化。
切塊過大,用種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克為宜。
切塊時要縱切,使每一個切塊都帶有頂端優勢的芽眼。
切塊時要剔除病薯,切塊的用具要嚴格消毒,以防傳病。
小整薯作種,可避免切刀傳病,而且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強,播後出苗早而整齊,每穴芽數、主莖數及塊莖數增多。
因而採用25克左右健壯小薯作種,有顯著的防病增產效果。
但小薯一般生長期短,成熟度低,休眠期長,而且後期常有早衰現象。
栽培上需要掌握適當的密度、作好催芽處理,增施鉀肥,並配合相應的氮磷肥,才能發揮小薯作種的生產潛力。
(三)催芽
催芽是馬鈴薯栽培中一個防病豐產的重要措施。
播前催芽,可以促進早熟,提高產量。
同時,催芽過程中,可淘汰病爛薯,減少播種後田間病株率或缺苗斷條,有利於全苗壯苗。
催芽方法:將種薯與沙分層相間放置,厚度約3-4層,並保持在20℃左右的最適溫度和經常溼潤的狀態下,種薯經10天左右即可萌芽。
催芽時,種薯用0.5-1ppm赤黴素液或0.1-0.2%高錳酸鉀液浸種10-15分鐘或用2%硫脲浸種20分鐘,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五、適時播種
確定馬鈴薯播種適期的重要條件是生育期的溫度。
原則上要使馬鈴薯結薯盛期處在日平均溫度15-25℃條件下。
而適於塊莖持續生長的這段時期愈長,總重量也愈高。
多數是收了晚稻或中稻以後種植。
秋薯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種為好,冬薯以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播種為宜。
六、合理密植
構成馬鈴薯的產量因素是單位面積株數與單株產量的乘積。
單株產量是由單株結薯數字與單薯重確定的。而群體增產與單株增產之間是矛盾的。
當單位面積株數增加時,單株產量相應降低,兩者都與栽植密度存在著一定依存關係。
在一定密度的範圍內,群體的產量隨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單株產量隨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確定密度必須考慮群體產量與個體產量兩個相矛盾因素協調統一。
如果密度小時,雖然單株發育好,產量高,但由於單位面積內總株數小,結薯較少,產量不高。
如果密度過大,雖然總株數多,但單薯重很低,同樣產量不高。
因此,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單位面積內有一個合理的群體結構,既能使個體發育良好,又能發揮群體的增產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從而獲得高產。
從群體和個體協調發展考慮,馬鈴薯在一般栽培水平下,每畝種6000株左右,每株2-3莖較為適宜。
七、田間管理
(一)查苗補苗
馬鈴薯出齊後,要及時進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時補苗,以保證全苗。
補苗的方法是:播種時鈄多餘的薯塊密植于田間地頭,用來補苗。
補苗時,缺穴中如有病爛薯,要先將病薯和其周圍土挖掉再補苗。
土壤乾旱時,應挖穴澆水且結合施用少量肥料後栽苗,以減少緩苗時間,儘快恢復生長。
如果沒有備用苗,可從田間出苗的壟行間,選取多苗的穴,自其母薯塊基部掰下多餘的苗,進行移植補苗。
(二)中耕培土
中耕鬆土,使結薯層土壤疏鬆通氣,利於根系生長、匍匐莖伸長和塊莖膨大。
出苗前如土面板結,應進行鬆土,以利出苗。
齊苗後及時進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釐米,並結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後10-15天,進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淺。
現蕾時,進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淺。
並結合培土,培土厚度不超過10釐米,以增厚結薯層,避免薯塊外露,降低品質。
(三)追肥
馬鈴薯從播種到出苗時間較長,出苗後,要及早用清糞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以促進幼苗迅速生長。
現蕾期結合培土追施一次結薯肥,以鉀肥為主,配合氮肥,施肥量視植株長勢長相而定。
開花以後,一般不再施肥,若後期表現脫肥早衰現象,可用磷鉀或結合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施。
(四)防治病蟲害
馬鈴薯的病害較多,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環腐病、瘡痂病、癌腫病等。
晚疫病多在雨水較多時節和植株花期前後發生。
因此,要注意及早用波爾多液或瑞毒黴進行防治。
青枯病目前藥劑防治較難,防治方法主要透過合理輪作、選用抗病品種以及用小整薯作種等措施進行防治。
馬鈴薯的害蟲主要有瓢蟲、土蠶、蚜蟲、蠐螬、螻蛄等,可用藥劑或人工捕殺等措施防治。
八、收穫
馬鈴薯當植株生長停止,莖葉大部分枯黃時,塊莖很容易與匍匐莖分離,周皮變硬,比重增累,幹物質含量達最高限度,即為食用塊莖的最適收穫期。
利用塊莖應提前5-7天收穫,以減輕生長後期高溫的不利影響,提高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