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楚雲鵬0623
-
2 # 江北陸遜
我們先看蒙古人自己是什麼看法。
下圖是2016年外蒙古那達慕大會:
此次大會的全稱是:
慶祝匈奴王朝2225週年、蒙古帝國建國810週年、蒙古國獨立105週年、民主革命勝利95週年、2016蒙古國國家那達慕
顯然,蒙古人自認是匈奴的繼承者。
我個人認可這一觀點。
簡單將中原王朝的對手視為民族是非常不準確的,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論述。古人囿於條件和認識不足,如此稱呼可以理解,今天依然如此,就有點偷懶了。
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將其視為王朝更迭。
中原有秦漢兩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漠北、東北有“葷粥”、鬼方、“獫狁”、匈奴、柔然、突厥、薛延陀、契丹、女真、蒙古、後金。
一個部落崛起,征服從東北到中亞如此大面積的領土,你把他作為一個民族?這不科學嘛。跨度如此之大,生活方式語言都有很大的差異,怎麼可能是一個民族呢?草原的統一,與劉邦李世民朱元璋之間有何區別?
這是我建議將之也作為王朝更迭的原因。
蒙古人自己是認可這種說法的。上圖所述2016外蒙古那達慕大會就是明證
瀉藥,匈奴和蒙古算是“校友”的關係,都曾經生活在中國北方,都曾經與中原王朝交戰、交流、融合。算起來,蒙古的成績更好一點,不僅建立了元朝,還曾經征服四方,建立過歷史上領土面積最大的蒙古帝國,即使到現在,也還有蒙古國存在,而匈奴則成為歷史上的過客,作為一個民族已經只存在於歷史書中了。
匈奴可能在夏朝時期就已經生活在中國蒙古高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也有考證認為華夏族與匈奴族同源,約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後,夏後履癸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在吞併其他部族之後成為匈奴族。當然也有考古學觀點認為,匈奴並非一個單一民族,而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集團,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可能是白種人與黃種人的混血。按《史記》,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遺民,西遷過程中融合了月氏、Murano、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的人。“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獯鬻、燻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山海經·大荒北經》稱: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系統的概括,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還有一說,把鬼戎、義渠、燕京、餘無、樓煩、大荔等史籍中所見之異民族,統稱為匈奴。
在匈奴建國以前,東北亞草原被許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據著。那時的部落和部族聯盟的情況是“時大時小,別散分離”;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軍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然莫能相一”。當時分佈在草原東南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東胡部落聯盟;分佈在貝加爾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聯盟;分佈在陰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謂“河南”(鄂爾多斯草原)一帶的,是匈奴部落聯盟。此外還有部落集團分散在草原各地。後來的匈奴國,就是以匈奴部落聯盟為基礎,征服了上述諸部落聯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國而建立起來的。自西周起,戎族開始威脅中原王朝,公元前3世紀匈奴統治結構分為中央王庭、東部的左賢王、和西部的右賢王,控制著從裡海到長城的廣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國、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中亞北部、中國東北等地區。匈奴在存在的過程中多次分裂,漢武帝擊敗匈奴後,其退居漠北分裂為五部。東漢時匈奴再次分裂為南、北匈奴,公元48年,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韓邪單于之孫日逐王比為單于,與蒲奴單于分庭抗禮,匈奴分裂為兩部。後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臣稱為南匈奴,安置在漢朝的河套地區。而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公元89年,將軍竇憲大破北匈奴。漢將裴岑於137年率軍擊斃北匈奴呼衍王於巴里坤,151年,漢將司馬達率漢軍出擊蒲類海,擊敗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北匈奴在西域遭到漢朝的反擊,已無法立足,大約在160年左右,北匈奴的西遷到了錫爾河流域的康居國。
分子人類學對匈奴墓葬的分析顯示,南匈奴基本處於古華北人種和古北亞人種的過渡區間內,北匈奴則包括歐亞混血的南西伯利亞型別以及少量高加索人種的塞種遺存。匈奴Y染色體包括C3、Q-M242、N1c、R1a1古代DNA技術的建立使古代人群之間以及古代與現代人群之間的遺傳關係能夠重建。一部分匈奴人也呈現出一定的高加索人種特徵。這些匈奴人母系主體是D,和現代內蒙東部的蒙古人比較類似而和外蒙人khalkh人有差異,同時還有比較高的A和Z,和外蒙西部的圖瓦等部族可能有親緣關係,而古代匈奴人有5%個體為U等白人母系。匈奴人群在人種學上血緣關係是很複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