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與歷史基本無差異的,有幾大群體。
曹魏陣營,五大謀士,荀彧、郭嘉、賈詡、荀攸、程昱,除了個人性格、生活細節等問題刻畫不足外,與史實相差不大。程昱曾經把人肉充當軍糧,但在演義中絲毫未敢提及,此外,程昱模仿徐庶之母的筆跡進行詐騙,是演義虛構情節。
蜀漢陣營,諸葛亮被神話了,不必多講。龐統的連環計,子虛烏有。法正、馬良、徐庶等人的人生軌跡,與歷史基本相符。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以及“身在曹營心在漢”,都是文學藝術手法。
孫吳陣營,張昭、顧雍等一班謀士,投降派,基本從歷史上照搬。但為了襯托諸葛亮,卻虛構了舌戰群儒。
河北陣營,沮授、田豐、郭圖、審配等,以及叛變的許攸,都與歷史契合度極高。
陳宮,與歷史出入極大,首先沒有捉放曹,其次他曾經與郝萌背叛呂布。
曹操、劉備,是演義的主人公,與史實差異巨大。
曹丕、曹睿、曹髦等曹魏的皇帝,孫堅、孫策、孫權以及江東的幾位皇帝,蜀漢的劉禪,基本都是照搬歷史,很少有天馬行空的虛構情節。
袁紹、袁術、公孫瓚、劉表、劉璋、張魯、遼東公孫氏等,與歷史相差不大。
呂布,被演義塑造成了第一武將,方天畫戟、赤兔馬、虛構的貂蟬等,都與歷史嚴重不符。但是,呂布的人生軌跡,與歷史完全相符。
司馬家族,除了司馬懿以外,其餘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與歷史基本無異。司馬懿,在與諸葛亮交手期間虛構了很多情節,比如空城計、上方谷、諸葛裝神、死諸葛嚇跑活司馬等等,都是為了襯托諸葛亮的多智近妖。此外,司馬懿甚至還和魏延單挑,三合將其大敗(詐敗);還在廖化的追擊中奪命狂奔,連頭盔都仍了。
董卓,主要事蹟完全符合歷史,比如北邙救駕、飲毛茹血、禍亂朝綱等,但是虛構了貂蟬的相關事蹟。
漢獻帝,與歷史相符。
此類角色,在各個陣營中都有很多。他們的事蹟少,又不突出,但是又在一些重要事件中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促進作用或者直接、間接的影響。因此,羅貫中將他們從史書中直接照搬過來。
簡要舉例,曹魏陣營內:滿寵、劉曄、蔣濟、毛階、賈逵、賈充等;蜀漢陣營:馬謖、楊儀、許靖、劉巴、蔣琬、費禕、譙周等;東吳陣營:張弘、張溫、周魴等。
此外,在女性角色中,劉氏(袁紹之妻)、鄒氏、樊氏、甘糜二夫人、伏皇后、董貴妃、蔡文姬等完全符合歷史。祝融夫人屬於完全虛構,而孫夫人被美化太多。
早期人物中,漢靈帝、何進、董太后以及張讓為首的“十長侍”等,基本照搬歷史。
後期人物中,魏、蜀、吳、西晉陣營的人物,基本符合歷史。演義有點爛尾,在關羽死後,就有點趕節奏,在諸葛亮死後,簡直就是快放,因此,後期的人物,基本沒有進行藝術塑造再加工,完全照抄史書。例如,武將中的陸抗、羊祜、杜預、文鴦等。
首先,武將之間的單挑,只是羅貫中的虛擬寫法,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因此,我們不將各種單挑作為與史實的主要區別(否則的話,基本所有的武將都與歷史不符);其次,我們以武將在歷史上的主要事蹟與演義對比,進行簡略分析。
羅貫中雖然尊劉貶曹,但對於曹魏陣營的武將,並沒有過度的刻意打壓貶低,除了平均武力值遠低於五虎將以外,其他事蹟,還是比較客觀公正地尊重了史實。
典韋,與史實吻合度極高。許褚,除了那些單挑,與歷史相差也不大,比如渭水救曹操、嚇退馬超等,都是史實。
夏侯惇,在與呂布交戰中,曾被生擒為人質,在與高順交戰期間,被流矢射瞎左眼。夏侯惇雖然一生多在軍旅,但除了早期親上戰場外,後期都在為曹操鎮守後方。演義中駭人聽聞的拔矢啖睛,純屬杜撰。
曹真,成功阻擊了諸葛亮的前兩次北伐,但是在演義中,這份功勞全被嫁接給司馬懿,而曹真竟然也被諸葛亮的一封信羞辱而死。
夏侯尚,情種一枚,因小妾被曹丕賜死,竟然心痛難忍、恍惚而死。夏侯尚在演義中與黃忠進行拉鋸戰,還被黃忠射透後心,竟然大難不死。
在曹氏八虎騎中,曹純是超級醬油,不提了,而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四人,與歷史差異不大。
張遼,主動率軍向曹操投降,未曾被文丑連射兩次,更不曾被丁奉一箭射死。張遼的白狼山、逍遙津兩大封神戰役,演義倒是保留了。
徐晃,未曾被顏良暴虐,更不曾被孟達一箭爆頭。
樂進號稱先登死士,曾在小規模戰役中多次阻擊關羽,但在演義中他被嚴重削弱。樂進去世較早,在演義中,他被甘寧射中面部後,未作任何交待。
五子良將中,張郃、于禁,與史實基本相符。
曹魏其他武將中,臧霸、李典、文聘、龐德,與正史差別不大。龐德,的確曾與關羽進行交戰,並且真的射中了關羽前額。後期的郭淮、鄧艾、鍾會等,在後期的行文中,雖然是姜維的綠葉陪襯,但光芒一點不輸,與歷史基本相符。
蜀漢五虎將,是演義中的戰鬥天團,武力值均為超一流,幾乎任何一位,都能在曹魏諸將面前立於不敗之地。對於武力的過度吹捧,不必過於介懷。
關羽,土山約三事、千里走單騎、華容道、戰長沙等等,都是虛構,此外,華雄、文丑、蔡陽等,都不是關羽所殺。
張飛,怒罵呂布,子虛烏有;怒鞭都郵,是劉備乾的;義釋嚴顏,屬於藝術美化,然而據水斷橋、大敗張郃、醉酒被刺等,都是史實。客觀地講,演義中的張飛,並沒有被過度吹捧。
趙雲,嫁接了陳到的一些形象,被塑造成了最完美的武將,然而長坂坡、截江奪鬥、漢水之戰,都是史實,但遠沒有演義中那麼神乎其神。其實,羅貫中就是個雲吹。
馬超,被極度美化,將馬騰之死、馬超起兵的因果緣由倒著寫。
黃忠,除了被塑造成了箭神外,其主要事蹟,比如定軍山,與歷史較為接近。但是,在夷陵之戰爆發前,黃忠就病逝了。
魏延,被諸葛亮判刑為反骨仔,還在臨死前大叫“誰敢殺我”。其實,歷史上的魏延,與諸葛亮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關興、張苞,根本不像演義中那麼勇猛,這兩人都是早逝,沒什麼軍事作為。周倉,純虛構;關平,在演義中的表現不充分,但是與史實基本相符。
姜維,蜀漢後期的主人公,肯定加入了很多虛構的藝術手法,但主要事蹟,還是遵循歷史依據的。蜀漢後期的武將,諸如傅彤父子、諸葛瞻父子、張翼、張嶷、王平、馬岱、夏侯霸、廖化等人,基本沒有進行過多的藝術加工。
東吳四英將中,周瑜、魯肅,被黑慘,無需多言。
呂蒙與歷史基本相符,陸遜還是被演義或多或少地消弱了一些。
太史慈,北海報恩、酣戰孫策,以及臨死之際的豪言壯語,純屬史實。但太史慈並不是被張遼設計後亂箭射死,而是病逝。
江表十二虎臣中,程普、黃蓋、韓當三老將,甘寧、淩統兩冤家,周泰兩次捨身救助,陳武戰死,董襲淹死,徐盛火燒曹丕,丁奉雪中奮短兵,都與歷史相符。只有幾點小出入,比如甘寧並非被沙摩柯一箭爆頭,潘璋並非被關興一刀剁死,這兩人都是病逝。
馬忠,確實生擒了關羽,但是並沒有射死黃忠。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與歷史基本無差異的,有幾大群體。
第一類,謀士曹魏陣營,五大謀士,荀彧、郭嘉、賈詡、荀攸、程昱,除了個人性格、生活細節等問題刻畫不足外,與史實相差不大。程昱曾經把人肉充當軍糧,但在演義中絲毫未敢提及,此外,程昱模仿徐庶之母的筆跡進行詐騙,是演義虛構情節。
蜀漢陣營,諸葛亮被神話了,不必多講。龐統的連環計,子虛烏有。法正、馬良、徐庶等人的人生軌跡,與歷史基本相符。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以及“身在曹營心在漢”,都是文學藝術手法。
孫吳陣營,張昭、顧雍等一班謀士,投降派,基本從歷史上照搬。但為了襯托諸葛亮,卻虛構了舌戰群儒。
河北陣營,沮授、田豐、郭圖、審配等,以及叛變的許攸,都與歷史契合度極高。
陳宮,與歷史出入極大,首先沒有捉放曹,其次他曾經與郝萌背叛呂布。
第二類,主公曹操、劉備,是演義的主人公,與史實差異巨大。
曹丕、曹睿、曹髦等曹魏的皇帝,孫堅、孫策、孫權以及江東的幾位皇帝,蜀漢的劉禪,基本都是照搬歷史,很少有天馬行空的虛構情節。
袁紹、袁術、公孫瓚、劉表、劉璋、張魯、遼東公孫氏等,與歷史相差不大。
呂布,被演義塑造成了第一武將,方天畫戟、赤兔馬、虛構的貂蟬等,都與歷史嚴重不符。但是,呂布的人生軌跡,與歷史完全相符。
司馬家族,除了司馬懿以外,其餘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與歷史基本無異。司馬懿,在與諸葛亮交手期間虛構了很多情節,比如空城計、上方谷、諸葛裝神、死諸葛嚇跑活司馬等等,都是為了襯托諸葛亮的多智近妖。此外,司馬懿甚至還和魏延單挑,三合將其大敗(詐敗);還在廖化的追擊中奪命狂奔,連頭盔都仍了。
董卓,主要事蹟完全符合歷史,比如北邙救駕、飲毛茹血、禍亂朝綱等,但是虛構了貂蟬的相關事蹟。
漢獻帝,與歷史相符。
第三類,一些陪襯角色,以文臣居多此類角色,在各個陣營中都有很多。他們的事蹟少,又不突出,但是又在一些重要事件中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促進作用或者直接、間接的影響。因此,羅貫中將他們從史書中直接照搬過來。
簡要舉例,曹魏陣營內:滿寵、劉曄、蔣濟、毛階、賈逵、賈充等;蜀漢陣營:馬謖、楊儀、許靖、劉巴、蔣琬、費禕、譙周等;東吳陣營:張弘、張溫、周魴等。
此外,在女性角色中,劉氏(袁紹之妻)、鄒氏、樊氏、甘糜二夫人、伏皇后、董貴妃、蔡文姬等完全符合歷史。祝融夫人屬於完全虛構,而孫夫人被美化太多。
第四類,早期人物和後期人物早期人物中,漢靈帝、何進、董太后以及張讓為首的“十長侍”等,基本照搬歷史。
後期人物中,魏、蜀、吳、西晉陣營的人物,基本符合歷史。演義有點爛尾,在關羽死後,就有點趕節奏,在諸葛亮死後,簡直就是快放,因此,後期的人物,基本沒有進行藝術塑造再加工,完全照抄史書。例如,武將中的陸抗、羊祜、杜預、文鴦等。
首先,武將之間的單挑,只是羅貫中的虛擬寫法,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因此,我們不將各種單挑作為與史實的主要區別(否則的話,基本所有的武將都與歷史不符);其次,我們以武將在歷史上的主要事蹟與演義對比,進行簡略分析。
曹魏陣營的主要武將:絕大部分與歷史差異性不大。羅貫中雖然尊劉貶曹,但對於曹魏陣營的武將,並沒有過度的刻意打壓貶低,除了平均武力值遠低於五虎將以外,其他事蹟,還是比較客觀公正地尊重了史實。
典韋,與史實吻合度極高。許褚,除了那些單挑,與歷史相差也不大,比如渭水救曹操、嚇退馬超等,都是史實。
夏侯惇,在與呂布交戰中,曾被生擒為人質,在與高順交戰期間,被流矢射瞎左眼。夏侯惇雖然一生多在軍旅,但除了早期親上戰場外,後期都在為曹操鎮守後方。演義中駭人聽聞的拔矢啖睛,純屬杜撰。
曹真,成功阻擊了諸葛亮的前兩次北伐,但是在演義中,這份功勞全被嫁接給司馬懿,而曹真竟然也被諸葛亮的一封信羞辱而死。
夏侯尚,情種一枚,因小妾被曹丕賜死,竟然心痛難忍、恍惚而死。夏侯尚在演義中與黃忠進行拉鋸戰,還被黃忠射透後心,竟然大難不死。
在曹氏八虎騎中,曹純是超級醬油,不提了,而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四人,與歷史差異不大。
張遼,主動率軍向曹操投降,未曾被文丑連射兩次,更不曾被丁奉一箭射死。張遼的白狼山、逍遙津兩大封神戰役,演義倒是保留了。
徐晃,未曾被顏良暴虐,更不曾被孟達一箭爆頭。
樂進號稱先登死士,曾在小規模戰役中多次阻擊關羽,但在演義中他被嚴重削弱。樂進去世較早,在演義中,他被甘寧射中面部後,未作任何交待。
五子良將中,張郃、于禁,與史實基本相符。
曹魏其他武將中,臧霸、李典、文聘、龐德,與正史差別不大。龐德,的確曾與關羽進行交戰,並且真的射中了關羽前額。後期的郭淮、鄧艾、鍾會等,在後期的行文中,雖然是姜維的綠葉陪襯,但光芒一點不輸,與歷史基本相符。
蜀漢陣營的主要武將:前期武將基本靠吹,後期武將基本符實。蜀漢五虎將,是演義中的戰鬥天團,武力值均為超一流,幾乎任何一位,都能在曹魏諸將面前立於不敗之地。對於武力的過度吹捧,不必過於介懷。
關羽,土山約三事、千里走單騎、華容道、戰長沙等等,都是虛構,此外,華雄、文丑、蔡陽等,都不是關羽所殺。
張飛,怒罵呂布,子虛烏有;怒鞭都郵,是劉備乾的;義釋嚴顏,屬於藝術美化,然而據水斷橋、大敗張郃、醉酒被刺等,都是史實。客觀地講,演義中的張飛,並沒有被過度吹捧。
趙雲,嫁接了陳到的一些形象,被塑造成了最完美的武將,然而長坂坡、截江奪鬥、漢水之戰,都是史實,但遠沒有演義中那麼神乎其神。其實,羅貫中就是個雲吹。
馬超,被極度美化,將馬騰之死、馬超起兵的因果緣由倒著寫。
黃忠,除了被塑造成了箭神外,其主要事蹟,比如定軍山,與歷史較為接近。但是,在夷陵之戰爆發前,黃忠就病逝了。
魏延,被諸葛亮判刑為反骨仔,還在臨死前大叫“誰敢殺我”。其實,歷史上的魏延,與諸葛亮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關興、張苞,根本不像演義中那麼勇猛,這兩人都是早逝,沒什麼軍事作為。周倉,純虛構;關平,在演義中的表現不充分,但是與史實基本相符。
姜維,蜀漢後期的主人公,肯定加入了很多虛構的藝術手法,但主要事蹟,還是遵循歷史依據的。蜀漢後期的武將,諸如傅彤父子、諸葛瞻父子、張翼、張嶷、王平、馬岱、夏侯霸、廖化等人,基本沒有進行過多的藝術加工。
東吳陣營的主要武將:絕大部分符合歷史東吳四英將中,周瑜、魯肅,被黑慘,無需多言。
呂蒙與歷史基本相符,陸遜還是被演義或多或少地消弱了一些。
太史慈,北海報恩、酣戰孫策,以及臨死之際的豪言壯語,純屬史實。但太史慈並不是被張遼設計後亂箭射死,而是病逝。
江表十二虎臣中,程普、黃蓋、韓當三老將,甘寧、淩統兩冤家,周泰兩次捨身救助,陳武戰死,董襲淹死,徐盛火燒曹丕,丁奉雪中奮短兵,都與歷史相符。只有幾點小出入,比如甘寧並非被沙摩柯一箭爆頭,潘璋並非被關興一刀剁死,這兩人都是病逝。
馬忠,確實生擒了關羽,但是並沒有射死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