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HOU幽窗棋罷指猶涼
-
2 # 逐日影視娛樂
我不認為電影應該跟相聲一樣,得先讓人喜歡看,再說教育意義。
首先我要說一下我的觀點,相聲也不是一定要有教育意義的,這一點經常聽郭德綱的相聲就會知道。聽老郭的相聲,絕大多數的作品都是為了讓觀眾笑,笑一笑十年少,不一定非得說要從這個作品裡面悟出什麼道理,或者傳達出來什麼哲理,不可能的。這也是郭德綱對相聲創新的結果,也是相聲發展的結果。
第二點,電影也不一定真的要有教育意義的,很多電影都沒有的,而且我們觀看電影,不是為了去明白某些道理去的,也不是為了去學習去汲取營養的,是為了消遣時間,是為了忙裡偷閒,是為了放鬆身心。
我同意電影是藝術,但也同意電影應該喜聞樂見,要是都拍拍成了令人晦澀難懂的藝術片,恐怕中國電影市場就要崩盤了。
總之,電影是藝術,表演是手藝,不能混淆。無論是相聲還是電影,首先還是得讓人喜歡,至於有沒有教育意義,真的無關緊要。
-
3 # 濟州府大鵬哥
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有時候給人感覺甚是乏累。
不停的奔波,勾心鬥角的工作,讓人喘不過氣的生活,這一切都讓很多人想逃避,想找一處哪怕只能休息片刻的處所。
去電影院看電影,已經成了很多年輕人喜愛的生活方式,大家去電影院是圖開心,圖放鬆的。
電影要是跟說教的老師一樣,一上來就繃著臉說教,進而長篇大論,100個人有101個反對:老子是花錢來買樂放鬆的,不是花錢受教育來了;生活工作給我的教育,還不夠麼?
為什麼古代皇帝,比如說乾隆皇帝,看電視劇裡演的,皇上甚至喜愛,關鍵是因為和珅說話順耳,做事情妥帖,不用皇帝老兒吩咐,早就把事情辦得明明白白,讓皇上即便嘴上不說,心裡爽透了。
反觀劉墉劉羅鍋,不就吃個荔浦芋頭麼?你小子還皇帝整個假貨,吃得皇帝滿嘴的苦澀,發誓再也不吃這勞什子芋頭。
乾隆滿嘴苦,羅鍋心裡笑。
可結果,皇帝喜歡是和珅,不待見劉墉。不是你小子有點真本事,關鍵時刻能辦事兒,相信早就被摘了烏紗帽,嚴重的腦袋上的疤早就都不淌血了。
郭德綱說:相聲先搞笑,如果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
相聲本來就是北京城天橋下茶餘飯後讓人休閒的把式,是後來人給它賦予了太多的功用,增加了太多的包袱,本來相聲能健步如飛,結果卻步履維艱如同八十老嫗,讓人看著難受。
電影也是一個樣,不是說不能講道理,電影需要先深入人心,把故事講的人能聽進去,取得觀眾的信任,這樣才能深入人心。
無論是喜劇電影,愛情電影,文藝片,還是戰爭恐怖片等,都期待著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秉承著導演的意志,透過情景,音樂,剪輯,明星,讓人深入其中,進而產生認同。
現在拍電影的目的,掙錢是第一位,講故事第二位,教育是最後。
這其實也是一種悲哀。
-
4 # 愛看德雲社呢
我認為所有的藝術門類都一樣,首先得吸引觀眾,讓觀眾喜歡看,願意看,工作忙碌之餘,愉悅心情。不要像老師一樣高高在上,拿個大教鞭強迫我們聽,強迫我們去看,不聽不看就捱罵捱打。
-
5 # 雲開日出322
電影、相聲怎能相提並論?一個為藝術,一個以前街頭賣笑藝人的表演形式,俗稱玩意。一個陽春白雪,一個下里巴人。
有些人不喜歡受道德、紀律、規章制度束縛,不喜歡、不願意受國家法律約束和制裁,是否可以先取消公、檢、法,勞改局,將監獄變娛樂場所?哪是不可能也行不通的。
所以,有市場,有人喜歡不一定全是好的、對的、正確的。有人不喜歡、甚至討厭、反對,它的存在,乃是非常必要,萬分正確。
-
6 # 悟空1474005
相聲也好電影也罷,沒有什麼可比性,電影就高雅嗎?笑話!
無論什麼藝術形式真實反映人類生活和社會現像,老百姓就買賬!
-
7 # 王封臣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應該是不分先後。也就是說寓教於樂。在文藝作品中,教育和娛樂不應該是兩個分裂的東西,應該是統一的有機體。任何把他倆分開的這個藝術作品一定不好。
-
8 # 山寨莊子
一著名導演說過:吃蘋果補充維生素,吃藥片也能補充維生素,何不吃蘋果。
人家看都不看,怎麼教育?
所謂教育意義,不是簡單的說教或喊口號,也不是煽情或刻意感動。觀眾在文藝作品中能夠若有所思,若有所啟發,若有所觸動,就算是發生了教育,就算有了意義。
-
9 # 夢傑談影視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認同後半句。電影得先讓人喜歡,再論教育意義。
一部電影不被人喜歡,哪裡還有往下看的慾望,沒有觀影的念頭了,誰還會再去思考電影帶來的教育意義。而且電影和相聲天壤之別,相聲是一種民間曲藝表演藝術,主要就是在說學逗唱;而電影是表演藝術及視聽藝術的結合,透過拍攝和後期編輯形成的,兩者不能放在一起談。
1、你喜歡聽別人的說教嗎?學生時代,老師的說教,你不會覺得有些厭煩嗎?難道你會認為老師說的非常有道理,我一定全部接受提出的意見?爸媽身邊,你會喜歡聽爸媽對你的嘮叨教育嗎?孩子,你怎麼這樣呢,你應該這樣這樣的大道理你喜歡嗎?
2、電影是放鬆,是享受我們為什麼看電影,無非就是因為娛樂、演員、劇情等原因選擇觀影,我想誰也不是想買張電影票去看讓自己不舒服的電影,生活已經很難了,放鬆的時候看場電影不好嗎,又不是買張講座的票聽教育去了。
3、吸引觀眾才能深入電影的意義不喜歡看的東西,即使它再好你也不會碰。
像今年火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好看嗎?好看。電影有教育意義嗎?有。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對這部電影的觀感都非常好,雖然是一部動畫電影,卻包含了許多社會意義。正是因為吸引人的劇情,大家才能看下去,小孩子是因為電影本身為動畫電影去看的,對孩子來說電影不復雜,而陪同孩子的大人則可以看到電影背後的故事,圍繞的無非是親情、友情、社會的偏見、我們的做法等等,也讓大人知道陪伴對於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是多麼的重要。
電影的上映引來大家熱烈的討論,源於電影本身受到喜愛,才會帶來如此大的效果。這部電影不僅口碑好,票房還好,還讓出品方賺錢了,名利雙收。電影的票房達到了49.7億的這個神奇的數字,可以看到這樣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動畫電影各方面是多麼的成功了。而片方就獲得了18億,回報率達到30倍。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還是帶來的社會影響,這部電影都做到了極致。江蘇李小姐在“夢傑影視”中15萬參與電影版權,下映票房分紅450萬,後面還有網路播放的分紅,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今年回報率最高的電影了。
《我不是藥神》吸引人嗎?31億的票房不是虛的。
瞭解這部電影的可能會說,這部電影好看,但沒有教育意義啊?都是在講當下社會中,中國的窮與疾病造成的衝擊。
其實不然
1、愛,是一種力量。
呂受益之所以堅持活著,就是因為兒子的出生給了他力量。
2、敬畏生命。
為了活著,為了有生命的希望,即使知道是假藥也要吃,多苦都要堅持。
3、堅持良知保持善良。
因為暴利,程勇賣藥;因為怕坐牢,放棄賣藥;因為生命,再次賣藥,還自掏腰包降低價錢,賠本都要讓病人吃上藥。這是人性的善良。黃毛彭浩,自己就是病人,在搶了藥之後還將藥分給身邊的病人,因為程勇對他的看重,對病人的勞心勞力,為了幫助程勇脫身不惜一切為他頂罪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不被喜歡的電影,不被大家觀看,再深刻的教育意義都是空談。
回覆列表
不管是電影還是相聲,起碼的三觀還是要端正吧!當然要教大眾一個道理,用說教的方式可能大家都很難接受,特別是年輕人。所以就要到說教的方法,電影也好,相聲也罷。能用一個有趣的幽默的輕鬆的方式把一個道理講清楚,相信更能讓大眾接受。能讓大眾笑了後再去思考這個道理就更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