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基本三天兩頭的就買,孩子要了就必買,不買就哭鬧,孩子才3週歲多,而且是有求必應,我怕孩子這樣慣壞了,說了幾次她也不聽怎麼辦。 (孩子跟我在一起要玩具我不買的話他就不會鬧也不會哭)
3
回覆列表
  • 1 # 芥末學堂

    為什麼會出現隔代溺愛的現象?

    01

    其實責任感的缺失是導致隔代溺愛的重要原因

    家長們在撫養子女時,總有高度的責任感,生怕自己會寵壞了孩子

    因此時刻都在提醒自己不能太嬌縱孩子

    可是一旦我們升級為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

    在寵愛孫輩時,我們就少了這層顧慮

    潛意識中我們降低了自己的責任感

    因為子女們放心的將孩子託付給老人們,所以老人帶孩子的時候格外小心

    生怕小孩子磕著碰著,捧在手心都怕化了

    更別提爬高上低了,根本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在過去,每家每戶有三五個孩子都很正常

    而現在變成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還有七大姑八大姨一大家子圍著一個孩子轉

    每個小朋友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一定是:你最喜歡媽媽還是奶奶或者誰啊?

    大人們為了在小孩子嘴裡能夠聽到自己的名字

    不自覺的就想對孩子更好一點

    只為了刷存在感

    在生活中你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三歲的小孩子牙齒就全部掉光

    孩子想吃多少糖和零食

    老人們都儘可能的去滿足

    而且吃完以後不刷牙不漱口

    隨著老人們的年紀逐漸增長

    兒女們也有了自己生活

    老人們會產生一種失落感

    而孫輩的出現填滿了他們生活的缺口

    只要孩子開心,沒有什麼不可以

    更別說去指責孩子的對錯

    有媽媽訴苦說

    孩子參加了萬聖節的親子活動,有一個外教老師來迎賓

    孩子用英語和這個外教老師打招呼

    外教老師就給孩子豎了大拇指

    然後奶奶一路走,一路逢人就說

    我家孫子太厲害了,老外都說我家孩子特別棒

    孩子聽了奶奶的誇讚也是一臉的驕傲

    然後要求奶奶買這買那

    而且奶奶全部都接受了

    看似一家和諧,可媽媽卻極其的焦慮

    因為孩子的英文說得並沒有那麼好

    她會擔心奶奶誇完孫子以後

    孩子就驕傲了,以後學習不努力了怎麼辦

    當著奶奶的面說,還怕影響婆媳關係

    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下面給大家三條建議

    彌補

    當老人寵溺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要有自己的標準比如奶奶誇完了孫子之後,我們覺得奶奶有點誇張媽媽就可以立刻說:奶奶說的對,寶寶為什麼能得到老師的稱讚是因為這兩天我們刻苦練習了回去以後我們要繼續加油,付出才有回報

    這樣的處理方式

    既避免了婆媳正面的矛盾衝突,又端正了孩子的學習觀念

    其實也變相的教育了婆婆是長輩的理念

    求同存異

    當我們雙方理念發生衝突的時候

    首先挖掘可取之處,而不是去爭辯是非對錯

    最主要的是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其中的利害,訓練孩子的分辨能力

    比如說:奶奶接到孫子放學總喜歡給孩子買一些零食

    等到家了孩子也吃飽了,晚飯就吃的特別少

    晚上媽媽可以單獨和孩子交流問他

    寶貝,為什麼晚飯吃的這麼少呀

    孩子會說:因為奶奶在接我的時候買了一包奧利奧

    我全吃完了,所以肚子特別飽

    那媽媽這時候繼續追問

    你覺得零食應該在飯前吃嗎

    孩子不回答其實就是已經知道了這樣不對

    但是他還想吃

    接下來我們講一講吃零食的危害,一起上網查閱一下資料

    孩子在看了資料以後她會說媽媽我明白了以後放學不吃零食了

    以後奶奶接孩子的時候再問孩子吃什麼

    孩子會說不要了,要不然吃不下晚餐

    奶奶會發現孩子長大懂事了,問題也解決了

    可能有人說,那有的孩子不自覺怎麼辦呢

    那我們多蒐集一些影片資料

    例如說孩子在加油站玩手機,就導致加油站發生了危險事故

    直觀的影片對孩子而言更有衝擊力

    他慢慢就會接納這些資訊

    甘做壞人

    是有些事情,我們必須要統一觀念,怎麼辦呢

    這時候,我們需要成為孩子心目中”壞人“,給長輩背黑鍋

    在孩子上學時,奶奶心疼孩子想讓多睡會

    那我們來當這個壞人給孩子立規矩

    必須按時起床

    有的時候,雖然我們父母當了“壞人”

    但是在孩子的心目中,他覺得奶奶是疼我的

    媽媽的對我是嚴格要求的

    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時就能解決實際問題

    其實很多時候,老人們溺愛孩子是出於對子女們的愛

    他們想盡可能的為我們減輕生活上的負擔

    首先我們一定要感恩父母對我們的付出

    相互之間多一點溝通,多一點包容

    隔代溺愛就再也不是你們的困擾

  • 2 # 貝貝家b

    你好!關於兒子他奶奶經常給他買玩具的這個問題,說明奶奶是非常愛你的兒子,你是不希望奶奶給他買玩具,是出於考慮節約的問題,是非常好的,但有可能奶奶心理會覺得你很小氣,每個人都有愛好,奶奶心理會想小孩玩玩具見識會廣一些,頭腦也會聰明一些,我記得我老表就跟我說過這話,多玩點玩具沒事,壞了只要他兒子要就會買,但是我老表會對他兒子說你儘量去修好先,修不好在買,他兒子經常拆了在裝,裝好又拆,這樣可以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 3 # 青檬心理

    和奶奶表達我們的意見時,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感謝奶奶對孫子的疼愛

    奶奶能給孫子買玩具,說明奶奶還是疼愛孫子的,愛這個家的,和婆婆交流時,首先要感謝婆婆的付出,讓婆婆知道自己的被認可,然後才可能聽你下面說的話。

    2.和奶奶表明不要總給孫子買玩具的原因。

    孩子玩具多了,容易養成隨便亂玩的習慣,不利於孩子注意力的培養,每個孩子都樂意玩新玩具,不斷買新的,孩子對一個玩具深入玩耍的體驗會受到挑戰。

    另外,玩具多的時候,不易分類,亂丟亂放會更難收拾,不利於孩子養成好的整理習慣。

    有時候孩子買玩具,真的是一時興起,玩一會兒就不玩了,直接造成的就是金錢上的浪費。

    老人帶孩子,一般孩子要買的,都是路邊看到的玩具,這些玩具往往質量不怎麼樣,更多的是三無產品,為了孩子的健康,也儘量少買。

    3.跟老人交流一些拒絕給孩子買玩具的方法:

    有時候老人也不想給孩子買玩具,但是拗不過孩子。所以可以把我們自己拒絕給孩子買玩具的方法和老人交流。老人嘗試著做,不斷試錯,總有成功的時候。

    比如:

    講道理立規則:家裡有的玩具不買了,回家可以拿之前的玩。

    轉移注意力法:非要玩具的時候,如果旁邊有吃的,可以用買吃的東西轉移注意力,過去到其他地方,看不到玩具也許就好了。

    替換法:三歲開始可以玩一些經典的玩具,比如:積木、樂高、磁力片等,如果孩子實在鬧的不行,看有沒有這些類似的玩具,可以買,回家和之前的放到一起正好多些玩的素材。

    最後,媽媽也需要同步做孩子的工作:可以和孩子訂立規矩:一個月最多買一次玩具或者一個月最多花多少錢買玩具,和孩子奶奶一起遵守。雖然孩子三歲還不太懂,但是慢慢孩子就有規則意識了,事情會越來越好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季油性面板怎麼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