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考古軍中馬前卒
-
2 # 宋建華8026
珍珠作為首飾使用,應該是商周時代,或者更早。珍珠在大禹時代就有開釆,得來不易,非常珍貴。在《格致鏡原·妝臺記》中記載,周文王曾用珍珠裝飾髮髻,說明當時在達官貴人中開始用珍珠作首飾。隨著開採技術的不斷髮展,珍珠首飾開始流行,春秋戰國時期有很多有關記載,秦漢以後,珍珠開始普及。象徵著身份地位的高貴。因珍珠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古人認為是皎人的眼淚凝結而成,又因其珍貴,所以深受到歡迎。後養殖珍珠發展,使更多愛美人士選擇其做為首飾使用。普通人將它做為幸福的象徵。
-
3 # 虎哥說扒道
我是海南文玩客,一位致力於寫出乾貨內容的收藏愛好者。
珍珠是相當熱門的首飾之一,尤其在古代工藝品技術尚未發達時,珍珠完美的色澤和質感就是大自然最好的饋贈。
那麼在古代,珍珠是何時將珍珠作為飾品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珍珠據說在大禹時代就有開採,而且開採技術在當時可謂非常困難,真的是來之不易。
珍珠真正出現有記載的文獻中,則是在先秦時期,由此我們可以推測珍珠作為飾品應該是在先秦以前。
而在《史記·春申君列傳》則記載了一件靠珍珠炫富的事:
“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
大意是趙國的使者佩戴珍珠首飾像春申君炫富,然後就有了上面那句話,
春申君帶著3000多人,個個鞋子都帶珍珠,趙國使者頓時被打臉,大感慚愧。
那麼珍珠是否有在古墓中出現呢?
答案是有,但幾乎不多。因為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不易儲存,再加上本身個頭極小,很自然地就逐漸分解了!
上面是文玩客找到的一張圖,出自在法門寺地宮的佛骨舍利,這個箱子就是由珍珠所裝飾,由於密封的情況,珍珠得以儲存。
不過還是能看出來,珍珠有分解一半的跡象了,甚是可惜!
-
4 # 雅識怡趣
珍珠是一種古老的有機寶石,其主要成份為碳酸鈣,產於珠母貝類軟體動物和珍珠貝類體內。根據現今考古學和地質學的研究證明,早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了珍珠。中國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國家之一。有關珍珠的記載有據可查的史料比比皆是,如:《尚書》、《詩經》、《山海經》、《爾雅》、《管子》、《周易》《天工開物》等等,都對珍珠詳細的描述。 “珠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嬪珠,暨魚。”引自——《尚書。禹貢》 史料中的“嬪”,即蚌之別名。說明中國的珍珠史,始於4000年多前的夏禹時代。
據《海史·後記》記載,公元前約4000年,中國傳說中五帝之一的大禹定“南海魚草、珠璣大貝”為貢品。根據大禹的生活區域分析,當時的南海應該在今天的江南地區,珠璣與諸暨諧音,今天的珍珠之鄉浙江諸暨或許是文字記載中最早的產珠區。
據《格致鏡原·妝臺記》記載,周文王曾用珍珠裝飾髮髻,這至少說明,華人用珍珠作裝飾的有記載歷史可遠溯至周朝初始。
中國曆代王朝視珍珠為國寶。從春秋戰國時代,就已有將珍珠作為珍貴禮品互送往來的記載,到秦漢以後有關珍珠的傳說、典故的文字記載更是不計其數。 古代採集珍珠多為潛水撈貝,每次採到一顆珍珠都非常艱辛,而《明史》中就有許多關於珠民為完成“派珠”任務而致傷殘,甚至葬身魚腹的“以人易珠”的記載。由於天然珍珠產量有限,採集困難,因而珍珠被視作奇珍異寶,與璧玉並重,其價格遠在金銀首飾之上。 珍珠是女強人慈禧的最愛
清代據《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棺內鋪墊的金絲錦褥上鑲嵌的珍珠就有12604顆,遺體蓋的絲褥上鋪有一錢重的珍珠2400顆,價值132萬兩白銀;遺體頭戴的珍珠鳳冠頂上鑲嵌的一顆珍珠重達4兩,大如雞卵,價值2000萬兩白銀,而棺中鋪墊的珍珠尚有幾千顆,僅遺體上的一張珍珠網被就有珍珠6000顆。可見慈禧陪葬品之厚重,價值之巨大。 金瓶珍珠花樹景 故宮博物院藏品清代點翠嵌珍珠寶石金龍鳳冠
-
5 # 芹夢軒
謝謝邀請!在中國,珍珠的最早記錄見《尚書禹貢》,從什麼時候開始作為首飾使用的,史料中沒有明確的記載。中國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國家之一,在史料中有著明確的記載,三國時期的《名醫別錄》、梁代的《本草經集》、明代的《本草綱目》等19種醫藥古籍都對珍珠的療效有明確的記載。
中國勞動人民很早就開始養殖珍珠,這方面的記載最早見於宋代《文昌雜錄》 此書中寫道:“有一養珠癢,以今所假珠,擇光瑩 圓潤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開口,急以珠投之,頻換清水,夜置月中;……經兩秋 即成真珠矣。”真珠,即珍珠。
古代文學作品中關於珍珠的描寫比較多,《詩經》《山海經》《爾雅》《周易》等書中,都有關於珍珠的內容。歷朝歷代都有文人墨客吟詠珍珠的佳句,如“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何必珍珠慰寂寥”(江妃)、“再同歡笑,肯把金玉珍珠博”(柳永)。
雖然珍珠最早用於首飾的時間無考,吟詠珍珠首飾的作品卻不少。“香風間旋眾彩隨,聯聯珍珠貫長絲”(鮑溶);“醉歸深院重歌舞,雕盤轉、珍珠紅小”(蔣捷)。《紅樓夢》中也有關於珍珠首飾的描寫,薛蟠就曾經找王熙鳳,求她頭上戴的珍珠首飾,要拆下來給自己心儀的女神林黛玉配藥。
珍珠是一種古老的有機寶石,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徵。在古代,能夠擁有珍珠的都是達官顯貴之家,抑或是富豪一族。《紅樓夢》中就用“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來描寫金陵薛家的富有。
回覆列表
學過高中化學的朋友都知道,珍珠在遺址和墓葬中不容易儲存下來,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加上本身體量較小,容易在自然環境下逐漸分解,直至消失無存。
所以關於早期的珍珠使用情況,我們主要還是從古代文獻中尋找蛛絲馬跡。
在《尚書·禹貢》中,有珍珠的記載,即:
珠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嬪珠,暨魚。
這裡的,淮夷嬪珠,一般把嬪解釋為蚌,這段記載說明,淮河下游一帶出產珍珠。
關於《尚書·禹貢》篇的成書年代,學界存在很大爭議,說法從西周到漢初都有。不過,它記載的是早期歷史,這一點可以確定。
另外,在《史記·夏本紀》中也有相同的說法。
既然專門記載珍珠的出產地,說明在先秦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利用珍珠了。有學者認為,這種產於淮河下游的珍珠屬於淡水珠。
《史記·春申君列傳》還記載了一件事:
趙國的平原君派使者去見楚國的春申君,趙國使者想要炫富,於是“刀劍室以珠玉飾之”,就是專門用珍珠美玉來裝飾刀劍的鞘。
這個趙國使者也是昏了頭,人家楚國河網密佈,還有漫長的海岸線,會缺珍珠嗎?你用珍珠來炫耀,這不是跟陝西人比吃麵,跟盱眙人比吃小龍蝦嗎?
果然,炫富的趙國使者馬上就被打臉了。
“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
春申君手下上等門客,連穿的鞋都用珍珠來裝飾……這還有什麼可比的呢?
以上的文獻記載,都證明了早在先秦時期,華人就開始用珍珠作為裝飾品了。可惜考古發現中,儲存完整的珍珠很少,原因在前面已經說了。在這裡,介紹一件鑲嵌珍珠的珍寶。
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它出土於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
在法門寺地宮裡,發現了著名的佛骨舍利,舍利外面套著八重寶函,這件是其中的第三重。
寶函以純金錘揲而成,在頂部和四周都有團花,團花的周圍跟最中心分別鑲嵌珍珠。
法門寺地宮屬於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因此這些珍珠得以儲存下來,非常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