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初心琉璃育兒
-
2 # 肥仔老師談教育
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你說我是羨慕你好呢?還是替你擔心好呢?人家都是愁孩子不學習,你卻是愁孩子不愛運動。不得不說,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不過呢!你的“愁”是正確的。正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如果沒有好的身體,那麼孩子的學習效率也不會高。
一個餿主意你的孩子只知道學習,不愛運動,應該是性格過於“靜”有關。而“性格”與天性有比較大的關係,你想在一時半刻改變孩子的特定的“天性”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要不我就給你出個餿主意?這樣:
你跟孩子說,你想去跑步鍛鍊身體,但又感覺自己一個人跑很悶。藉著這個理由叫孩子一塊去跑步,你承諾每陪跑1千米,就給孩子10塊錢的報酬。我想陪跑的理由和10元/1000米的承諾,應該能夠誘惑你的孩子參與的。堅持他個一兩個月,可能你的孩子就會愛上跑步了。
結語事先宣告,我可不敢擔保一定成功。我只是聽我的同事說,“跑步”這個運動堅持一兩個月就會上癮的。再說了,就算最後失敗了,你也只是給了孩子1000多塊錢零花錢而已,就當做是給孩子真學習的獎勵吧。最後,我祝你成功!
-
3 # 弘道
你所提的問題是一個習慣的養成問題,家長也應該反思一下。告訴孩子身體是一個人的物質基礎,身體和頭腦一樣也需要不斷地鍛鍊才能越來越好,否則,即使學習很好,而身體跟不上也不能很好地發揮學習好的作用。
鍛鍊身體也是一種學習,而且是一種更高階的學習,可以從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出發,並逐漸養成習慣。
-
4 # 浮塵微草
孩子一天就知道學習,不愛運動,如果遇到這樣的孩子,我想絕大多數父母會偷著樂。然而題主的反應竟是‘‘愁死’’,足見題主有先見之明。在非常佩服題主的同時,也為擁有你這樣父母的孩子而深感自豪。
教育孩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五個方面不被重視的應該就是體和勞。以前人們常說,有智無德是危險品,依此思路,有智無體那就屬於殘廢品了。學習是苦差事,需要強健的體魄支撐超負荷的腦力勞動。歷史上英年早逝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也應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吧。就現實而言,據我多年所遇,學校每年都有成績優秀而體力不支的休學者。所以為人父母,在重視學習成績的同時,一定不能忽視孩子的體育鍛煉。
建議如下:
一、父母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是促使孩子重視運動的前提。你想,孩子一下學,父母嘮叨、催逼的就是趕快做作業,做完作業催背書,背完書催預習,父母滿腦子就是學習,好成績是其培養孩子的唯一,孩子不外出才高興呢。在這樣的認識下,孩子哪裡會主動地去戶外運動?就是想,也沒時間!相反,父母若是開明,懂得張弛有度,勞逸結合,經常督促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則孩子就不會整天呆在書堆裡,變成名副其實的書呆子了。
二、孩子重視體育鍛煉是內動力。現在絕大多數孩子在學校被訓練得目不窺園,活動形同虛設;回家後也窩在屋裡完成學習任務,即便娛樂不是電腦就是手機,習慣已成自然。為此,父母就要從思想上教育孩子重視運動,行動上要陪伴孩子鍛鍊身體,比如和孩子打打球、跑跑步、爬爬山……讓孩子認識鍛鍊身體的重要性,體驗到戶外運動的樂趣和意義,那麼孩子就會從被迫轉為主動,自覺地去鍛鍊身體了。
三、讓孩子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方能打“持久戰”。為了讓孩子能堅持鍛鍊身體,習慣的養成也是必然的。不然,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想起來了就外出運動一下,常常將之忘記——最終達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在孩子的運動行為習慣上父母要下大功夫,從小培養、陪伴孩子運動;給孩子制定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節假日也不能偷懶……如此堅持下去,就能養成習慣,運動就會成為自然,題主就再也不用“愁”了。
四、為孩子創設運動的環境,配備鍛鍊的條件。室內的如拉力器、啞鈴、跑步機,室外如籃球、羽毛球、跳繩等等。俗語說得好,環境移人,有了運動的環境,就會有運動的人。條件方便了,運動也會方便。孩子做作業累了,站起來就能在跑步機上跑幾步,伸手就能拿起啞鈴舉幾下……
結束語:重視學業的人常說,紀律是學習的保證;其實也明白,身體是學習的本錢這一道理。但踐行前者的多,疏忽後者的更多。題主所提的問題,可謂“一語點醒夢中人”啊!
-
5 # 木橋故事
這像不像是一種圍城,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多少家長希望孩子不要在業餘愛好上花費太多時間,可若是孩子總在學習,父母又希望他們能多些興趣愛好。
我覺得,如果孩子不愛運動的話,我們大致可以分成兩類問題。
1. 沒找到自己喜愛的運動首先,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發現自己喜歡的運動。就好像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有團體運動一樣。
有些孩子天生喜靜,有些則活潑好動。不同的性格特質適合不同的運動。
當孩子不喜歡團隊合作的專案時,比如足球、排球等等,可以多考慮個人專案。這指的是孩子自己做運動。比如,游泳、滑冰、滑板、輪滑、騎腳踏車、武術等等。
其次,要學習相關的知識。
有時,孩子們覺得他們不喜歡運動,是因為他們可能不知道怎麼玩,或者他們沒有經過練習,還沒有發現某項運動的有趣之處。
由於規則和裝備的緣故,運動看起來可能很複雜。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需要不斷的學習,並練習如何把它們做好。父母可以將某項運動介紹給孩子,並帶領他們一起從事這項運動。可以一起觀看教學影片,或者從書籍中瞭解規則,併為孩子們學習如何玩遊戲提供建議。
如果家裡剛好有擅長運動的人,可以請他一起練習。比如我的女兒就是跟姥爺學會了游泳,而我們在美國滑冰的時候,看到很多三四歲的孩子,溜冰比走路還輕鬆,而他們的身邊,都有一個溜冰高手的家人。
2. 天生不愛運動說實話,我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小。孩子們都是精力充沛的,哪裡有不愛動的孩子呢。可若是真的不喜歡運動,不妨從運動的必要性和益處入手,告訴孩子,有些事情就算不太喜歡,但只要對自己的身心發育有好處,就不妨適當嘗試。
就好像大部分孩子對學習都沒那麼感興趣,可一樣要“努力”學習。
如果孩子問為什麼非要運動,一個很好的理由是:運動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鍛鍊能保持你的身體健康。
動起來
而且,運動是讓身體動起來,不一定非得是體育運動。比如,可以選擇在公園玩,跳舞,遛狗,幫家長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等等。這些都能讓身體動起來,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運動。”
有研究者發現,透過限制對電子產品的使用,比如電視、電腦和手機,孩子會自然而然地變得更加活躍,更喜歡運動。
糟糕的運動經歷
還有一種可能,有些孩子不喜歡運動,是因為他們曾經有過不愉快的記憶。運動對他們來說,沒有樂趣。也許他不擅長,也許承受不了壓力。這時候,要給孩子們理解和尊重。
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多壓力,鼓勵他們嘗試新的運動或一個新的活動。
總之,孩子不必非得參加體育運動,但應該找到自己的愛好,做一個活躍的,快樂的孩子。
-
6 # 向之初
學習不正是很多家長喜歡的嗎?
其實孩子每天只迷戀一種事的確不妥。這跟之前父母親的錯誤教育不無關係。
建議:
第一,跟孩子保持好的溝通狀態。
第二,問清楚孩子自己的想法。
第三,尊重孩子。
第四,在孩子的想法基礎上,找到突破點。
第五,找我諮詢。
回覆列表
孩子的性格特點的形成也許有環境的因素,或者父母的原因,或者有什麼其他特別的原因。先找到原因,在嘗試著引導。可以試著約孩子的同學,兄弟姐妹之類的,或者同齡人相約一起出去玩,慢慢的引導,爬山,游泳之類的 看孩子的興趣,有時候也有可能叛逆期特意和父母對著幹,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用耐心,細心的觀察和陪伴去教育孩子。